哪个年纪你希望回到?
最近在youtube上看了一个视频,一个问题50个人回答。中年人希望回到青少年,幼年希望成为青年,老年希望回到幼年。似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追求得不到的,同时人又惋惜已经过去的。试想,如果我们真的有像机器猫一样的时光机,是不是我们自己就不会后悔?这种的感觉其实伴随着我们不同的阶段,做任何事。比如高中生会希望三年快点过去上大学,这样就不会在学校受苦受难,少睡少肉,同时似乎未来的专业方向稍微有些眉目。又例如一些大学生会希望快点耗完大学找到工作,早日步入家庭-工作生活的正轨。可是某一天回过头,经历完的这些事的人们有没有感叹过时光匆匆,然而还未事业有成,就已让岁月爬上眉梢了。那么假如有一天,我们有一个来自未来的自己可以时时刻刻在身边明确地告诉自己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就会减少些后悔?
首先这个假设不成立,于是我们必须在所处的年纪上徘徊与抉择。这很难!可能在我们经历完高考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后,我们相比过去18年的成长道路上突然会觉得自己过得太过幸福,因为普通再普通的我们将自己全权交给了父母。父母就如同将来的自己,排除多余选项,留下最优方案。在18之后的自己,似乎即将陷入无限的纠结当中。于是,口中问的最多的是“那么,我该怎么办“。鬼知道怎么办,因为空气不会告诉你。22岁的自己步入社会,发现专业不对口,发现薪金太低,发现高职位的永远是特殊人才。有人告诉你,梦想和现实不只差了一万步,是十万八千里。你开始质疑自己,怀疑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幸的是,你还未想明白,社会就将你推入风口浪尖,就等着把你狠狠地推下万丈深渊。那与其这样还不如赐一杯鹤顶红让自己一了百了算了。不,问题来了,父母怎么办,家族的希望你放到哪里了?于是,你抓起一株断肠草,从此专业成路人。大不了,从头来过。可笑的是,你发现职场是非多,说话须谨慎。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同感。可是,我却是真真正正的感受着,呼吸着,窒息着。正在回答着哪个年纪我希望回到去。我不希望回到过去,我也不想提前去到未来,我只在乎我现在所走的每一步。抉择很难,负担很多,这是成长的代价,是生活趋于平稳的必经之路。趁年轻,多尝试些不同方面的职业,不管高低,我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我知道我不会再有一个二十好几,不会再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不会再有耗得起的时间,不会再有一个人的灿烂时光。对于过去的自己我想说,趁年幼,多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聊聊天,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和年长的人有代沟,而是我们很少考虑过这些问题,抱着”不关心,不追问“的态度浑浑噩噩的一路尽是玩的过去。虽然现在的我依然没有太多惋惜年少贪玩的自己,可是我依然还是希望那时的自己能多好奇些有意思的事情。另外,”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引用的话已经烂破嘴皮,可是放在任何一个时期这都是金刚不坏的硬道理。毕竟前人,也是磕磕碰碰的过来的,土只会比我们多吃。最后再说回”抉择“,不更贴切的说应该是”选择“。毕竟,抉择大多是在重大事情上,而选择是在琐碎杂事上。我想说,这个认为并不太对。因为这些选择都是堆积起来促成连锁效应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像我老师说的一样,遇到它,解决它就是了。伙伴,未来还未可知,可是如果此时的你已经具备这些,就请摩拳擦掌准备就绪吧!
哪个年纪你希望回到?我希望,NOW。
首先这个假设不成立,于是我们必须在所处的年纪上徘徊与抉择。这很难!可能在我们经历完高考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后,我们相比过去18年的成长道路上突然会觉得自己过得太过幸福,因为普通再普通的我们将自己全权交给了父母。父母就如同将来的自己,排除多余选项,留下最优方案。在18之后的自己,似乎即将陷入无限的纠结当中。于是,口中问的最多的是“那么,我该怎么办“。鬼知道怎么办,因为空气不会告诉你。22岁的自己步入社会,发现专业不对口,发现薪金太低,发现高职位的永远是特殊人才。有人告诉你,梦想和现实不只差了一万步,是十万八千里。你开始质疑自己,怀疑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幸的是,你还未想明白,社会就将你推入风口浪尖,就等着把你狠狠地推下万丈深渊。那与其这样还不如赐一杯鹤顶红让自己一了百了算了。不,问题来了,父母怎么办,家族的希望你放到哪里了?于是,你抓起一株断肠草,从此专业成路人。大不了,从头来过。可笑的是,你发现职场是非多,说话须谨慎。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同感。可是,我却是真真正正的感受着,呼吸着,窒息着。正在回答着哪个年纪我希望回到去。我不希望回到过去,我也不想提前去到未来,我只在乎我现在所走的每一步。抉择很难,负担很多,这是成长的代价,是生活趋于平稳的必经之路。趁年轻,多尝试些不同方面的职业,不管高低,我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我知道我不会再有一个二十好几,不会再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不会再有耗得起的时间,不会再有一个人的灿烂时光。对于过去的自己我想说,趁年幼,多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聊聊天,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和年长的人有代沟,而是我们很少考虑过这些问题,抱着”不关心,不追问“的态度浑浑噩噩的一路尽是玩的过去。虽然现在的我依然没有太多惋惜年少贪玩的自己,可是我依然还是希望那时的自己能多好奇些有意思的事情。另外,”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引用的话已经烂破嘴皮,可是放在任何一个时期这都是金刚不坏的硬道理。毕竟前人,也是磕磕碰碰的过来的,土只会比我们多吃。最后再说回”抉择“,不更贴切的说应该是”选择“。毕竟,抉择大多是在重大事情上,而选择是在琐碎杂事上。我想说,这个认为并不太对。因为这些选择都是堆积起来促成连锁效应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像我老师说的一样,遇到它,解决它就是了。伙伴,未来还未可知,可是如果此时的你已经具备这些,就请摩拳擦掌准备就绪吧!
哪个年纪你希望回到?我希望,NOW。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