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持有成本越低
看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少安的未婚妻贺秀莲出现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个姑娘长得好自不必说,而且还是既能干脾性又好,以剧中的角色设计而言,这个形象堪称完美。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娘家“竟然”不收一分钱彩礼。
再联想到当下农村结婚居高不下的彩礼,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句“经典语录”: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哪个名人的名言,而是我自己说的。去年,有个妹子跟我说,她出嫁的时候,就不会收一分钱彩礼,而且还可以自带“嫁妆”。本来,不收彩礼这个事情,也很常见,没什么可称道的,但为了表达我的谄媚之情,我还是来了一句:“我突然发现,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
“有价值的媳妇”,包括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有价值,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精神层面。
在校园里呆得时间长、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女人,“骗起来容易”,只要用情怀就可以搞定了。这些文化素质高的女人,一般都不太会尊重彩礼等丑陋的民间风俗,他们会努力“吃里扒外”地站在男方的立场上恳请自己的父母降低彩礼。
在物质层面,如果女人自己的收入比较高、并且也足够智慧,则她们在婚恋中对男人的“经济基础”反而不会十分挑剔,此时,她们会更加注重两人在兴趣、思维方面的匹配度。
因此,“落魄”才子,尽管常常会遭遇整个世界的嫌弃,但在遇到这种女人后,会立马得救。以前,我认为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中千篇一律的白富美爱上穷秀才纯属“书生式意淫”,但后来,我渐渐认识到,这是真的。
与“只有有价值的媳妇才能便宜地娶回来”相对应的是:越是没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贵。
很多女人在婚前问男方要“四金”,这很少是因为她们真的喜欢这些玩意儿,而主要是媚俗,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价”。而且,出现一个奇葩的规律:在越是贫穷的农村、越是对文化程度偏低或自己不会赚钱的女人和丈母娘来说,“四金”就显得越有必要性;越是没什么才艺、也不会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人,就越是喜欢追求这种“伪浪漫”。
尤为可笑的是,很多新媳妇,买了四金,在婚礼之外的场合并不佩戴,她要这些,只是为了让男人表示对她的重视。更有甚者,竟然认为“男人只有花了血本把我娶回去,才会珍惜”。真是too young,too naive,如果非要出轨,那么,头脑正常的男人,珍不珍惜你,看的并不是他当初为了娶你而付出了多少成本,而是他搞定下一任的成本。(理性的决策中应该对沉没成本忽略不计,而重点关注机会成本。)
但是,高价值的媳妇,就不太会这么枉顾双方经济实力地胡来。对不同价值的媳妇儿,持有成本也跟她们自身的价值成反比。
除去“好养活”之外,有价值的媳妇,相处起来也轻松。
正如同做生意的,往往越是那些很垃圾的客户,提出的要求越繁琐;反而是一些大客户,要求普遍简单易行。这就好比,女人,自己越是长得丑、文化水平越低,对男人的要求便越苛刻!
“越丑越刻薄”法则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其一为,越是那些长相普通、文化水平不怎么地的女生,越会对男生的外表无比挑剔;相反,反倒是那些既拥有一流姿色,并且也才气逼人的女子,不会特别看重男人的外表。。。这种机制造成的后果是,丑女通常不嫁给长相跟她自己“半斤八两”的丑男,即使嫁了,也多半心不甘情不愿;而美女,常常是嫁给了“猥琐男”,“鲜花插在牛粪上”,让旁观者惋惜不已。(当然,我得承认,美女对猥琐男外表的宽容度高,并不是导致“鲜花插牛粪”的唯一原因。)
其二为,总体而言,在嫁女儿的时候,自身经济条件越差、社会地位越低的家庭,越势利;因为,他们往往是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善女儿的(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这种势利的本质在于“想高攀”。
尽管,这主要是丈母娘们的思维,但广大未婚女青年也并不绝对地无辜。倘若你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穷小子,如果你去跟白富美谈恋爱,甚至谈婚论嫁,她们多半不会嫌你没房没车,只要你在她们眼里足够可爱就可以继续了;但如果你是与一个跟你自己有着同样家庭出身的女子谈婚论嫁,则你的未婚妻和丈母娘几乎必定是对你的财务状况百般挑剔,你光有了房还不行,她们还要计算以你现有的工资得花多少年才能把债都还完!
其实,未婚妻这方面倒还算好说一点,如果你条件确实不好,只要你有上进心,够努力,她们或许还能理解你、支持你;但这些跟你一样“屌丝出身”的丈母娘们就完全不同了,你哪怕是个“正在奁内待时飞”的潜力股也没有用,她们最理想的女婿不是潜力股,而是现成的富二代和官二代!
其三为,越是自己无甚本事的女人,便越是喜欢改造男人或对男人进行“高标准淘汰”,即企图通过望夫成龙或“择龙为婿”的方式来满足虚荣心——在自己的闺蜜面前显示出“我老公如何如何”的优越感;相反,那些有真本事的女人,是通过追求自己的事业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而不是通过向男人施加压力。
被前一类女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凡是真龙者,都想要“凤”啊;所以,在望夫成龙或择龙为婿前,你必须先掂量一下,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凤”呢?
如果不是,这个未来的龙,在他成为龙之后,将不再属于你——凡鸟是hold不住真龙的——有不少女人认为没有赚大钱动力的男人没有事业心、没有责任心,在这些女人看来,男人的财富应该是成功的标志、也是她向同伴炫耀自己幸福的资本,于是乎,部分对赚钱并不感兴趣的男人在女人的压力下去“尽家庭责任”;
但是,这些男人在“被迫发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炒掉那个当初“逼他发财”的女人——这是压抑已久的情绪的一次大释放。这对有些女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悲哀。
所以,真正聪明的女人,很少“望夫成龙”的,因为,她们深深地明白,望夫成龙的结果,往往是“赔了夫君又折兵”。
以上种种现象,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就是:没资格矫情的,总是在那儿胡乱矫情;而有资格矫情的,绝不轻易滥用自己的特权。越是有价值的媳妇,持有成本越低。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最没有资格矫情的人”在矫情,而那些“有矫情的资本”的人却会“弃权”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主观心理的角度解释说,这是因为,同一个“无理要求”,当它从不同的人嘴里提出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容忍度”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漂亮的人、有才华的人、可爱的人更有资格问我们要这要那,所以,当她们真向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意外、不会觉得她的要求“过分”,甚至,我们早就等着她们向我们开这些条件了;
而对于长相普通、也无甚才艺的人,我们认为,他们似乎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一旦她们提出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合理的要求,我们会觉得“很过分”,甚至在心里问“凭什么啊?”。双重标准。
当然,上面这个从主观角度出发的解释,并不怎么靠谱,它并不是“越丑越苛刻”规律的最关键原因。真正的根源应该在于:自身条件不好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她们又特别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呈现出的样子是“看上去很自信”,所以,便提出这样一些苛刻的“出售条件”,以此来自抬身价;至于有没有买家来出那个高价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提这些苛刻的条件,至少可以让自己看上去“很不简单”。有一种傲慢,其实是用来掩盖自卑的;但结果却往往是欲盖弥彰。
至于说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女人,为什么相对来说对男人不怎么挑剔,这个就更容易解释了:真正自信的人,往往能够“放得下身段”,可以不在乎舆论如何评价。说到“舆论评价”,我斗胆猜测一下:如果是贫寒之家的女子嫁给一个穷小子,社会主流价值观会说她“真傻”,因为嫁给穷小子无益于“改变命运”;但如果一个白富美嫁给一个穷屌丝,则社会舆论会称赞她“高风亮节”。对不对?
当然,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便宜,并不是说,作为男人,我们自己就可以毫不努力,等着别人“送货上门”了。以“便宜的方式”搞定“有价值的媳妇”的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可爱的人。我们理当努力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这应该是责任、是爱的延续,而不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与女人的“自己越丑,对男人的要求越苛刻”相比,男人就要”务实”得多了——除了少部分信仰“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蛤蟆”或“吃不到天鹅肉,我宁可饿死”的人之外,大部分男人,如果觉得自身”条件”不好,对美女只是意淫意淫而已;具体到恋爱婚姻问题上,就乖乖地“降低标准”了。
再联想到当下农村结婚居高不下的彩礼,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句“经典语录”: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哪个名人的名言,而是我自己说的。去年,有个妹子跟我说,她出嫁的时候,就不会收一分钱彩礼,而且还可以自带“嫁妆”。本来,不收彩礼这个事情,也很常见,没什么可称道的,但为了表达我的谄媚之情,我还是来了一句:“我突然发现,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
“有价值的媳妇”,包括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有价值,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精神层面。
在校园里呆得时间长、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女人,“骗起来容易”,只要用情怀就可以搞定了。这些文化素质高的女人,一般都不太会尊重彩礼等丑陋的民间风俗,他们会努力“吃里扒外”地站在男方的立场上恳请自己的父母降低彩礼。
在物质层面,如果女人自己的收入比较高、并且也足够智慧,则她们在婚恋中对男人的“经济基础”反而不会十分挑剔,此时,她们会更加注重两人在兴趣、思维方面的匹配度。
因此,“落魄”才子,尽管常常会遭遇整个世界的嫌弃,但在遇到这种女人后,会立马得救。以前,我认为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中千篇一律的白富美爱上穷秀才纯属“书生式意淫”,但后来,我渐渐认识到,这是真的。
与“只有有价值的媳妇才能便宜地娶回来”相对应的是:越是没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贵。
很多女人在婚前问男方要“四金”,这很少是因为她们真的喜欢这些玩意儿,而主要是媚俗,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价”。而且,出现一个奇葩的规律:在越是贫穷的农村、越是对文化程度偏低或自己不会赚钱的女人和丈母娘来说,“四金”就显得越有必要性;越是没什么才艺、也不会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人,就越是喜欢追求这种“伪浪漫”。
尤为可笑的是,很多新媳妇,买了四金,在婚礼之外的场合并不佩戴,她要这些,只是为了让男人表示对她的重视。更有甚者,竟然认为“男人只有花了血本把我娶回去,才会珍惜”。真是too young,too naive,如果非要出轨,那么,头脑正常的男人,珍不珍惜你,看的并不是他当初为了娶你而付出了多少成本,而是他搞定下一任的成本。(理性的决策中应该对沉没成本忽略不计,而重点关注机会成本。)
但是,高价值的媳妇,就不太会这么枉顾双方经济实力地胡来。对不同价值的媳妇儿,持有成本也跟她们自身的价值成反比。
除去“好养活”之外,有价值的媳妇,相处起来也轻松。
正如同做生意的,往往越是那些很垃圾的客户,提出的要求越繁琐;反而是一些大客户,要求普遍简单易行。这就好比,女人,自己越是长得丑、文化水平越低,对男人的要求便越苛刻!
“越丑越刻薄”法则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其一为,越是那些长相普通、文化水平不怎么地的女生,越会对男生的外表无比挑剔;相反,反倒是那些既拥有一流姿色,并且也才气逼人的女子,不会特别看重男人的外表。。。这种机制造成的后果是,丑女通常不嫁给长相跟她自己“半斤八两”的丑男,即使嫁了,也多半心不甘情不愿;而美女,常常是嫁给了“猥琐男”,“鲜花插在牛粪上”,让旁观者惋惜不已。(当然,我得承认,美女对猥琐男外表的宽容度高,并不是导致“鲜花插牛粪”的唯一原因。)
其二为,总体而言,在嫁女儿的时候,自身经济条件越差、社会地位越低的家庭,越势利;因为,他们往往是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善女儿的(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这种势利的本质在于“想高攀”。
尽管,这主要是丈母娘们的思维,但广大未婚女青年也并不绝对地无辜。倘若你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穷小子,如果你去跟白富美谈恋爱,甚至谈婚论嫁,她们多半不会嫌你没房没车,只要你在她们眼里足够可爱就可以继续了;但如果你是与一个跟你自己有着同样家庭出身的女子谈婚论嫁,则你的未婚妻和丈母娘几乎必定是对你的财务状况百般挑剔,你光有了房还不行,她们还要计算以你现有的工资得花多少年才能把债都还完!
其实,未婚妻这方面倒还算好说一点,如果你条件确实不好,只要你有上进心,够努力,她们或许还能理解你、支持你;但这些跟你一样“屌丝出身”的丈母娘们就完全不同了,你哪怕是个“正在奁内待时飞”的潜力股也没有用,她们最理想的女婿不是潜力股,而是现成的富二代和官二代!
其三为,越是自己无甚本事的女人,便越是喜欢改造男人或对男人进行“高标准淘汰”,即企图通过望夫成龙或“择龙为婿”的方式来满足虚荣心——在自己的闺蜜面前显示出“我老公如何如何”的优越感;相反,那些有真本事的女人,是通过追求自己的事业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而不是通过向男人施加压力。
被前一类女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凡是真龙者,都想要“凤”啊;所以,在望夫成龙或择龙为婿前,你必须先掂量一下,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凤”呢?
如果不是,这个未来的龙,在他成为龙之后,将不再属于你——凡鸟是hold不住真龙的——有不少女人认为没有赚大钱动力的男人没有事业心、没有责任心,在这些女人看来,男人的财富应该是成功的标志、也是她向同伴炫耀自己幸福的资本,于是乎,部分对赚钱并不感兴趣的男人在女人的压力下去“尽家庭责任”;
但是,这些男人在“被迫发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炒掉那个当初“逼他发财”的女人——这是压抑已久的情绪的一次大释放。这对有些女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悲哀。
所以,真正聪明的女人,很少“望夫成龙”的,因为,她们深深地明白,望夫成龙的结果,往往是“赔了夫君又折兵”。
以上种种现象,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就是:没资格矫情的,总是在那儿胡乱矫情;而有资格矫情的,绝不轻易滥用自己的特权。越是有价值的媳妇,持有成本越低。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最没有资格矫情的人”在矫情,而那些“有矫情的资本”的人却会“弃权”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主观心理的角度解释说,这是因为,同一个“无理要求”,当它从不同的人嘴里提出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容忍度”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漂亮的人、有才华的人、可爱的人更有资格问我们要这要那,所以,当她们真向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意外、不会觉得她的要求“过分”,甚至,我们早就等着她们向我们开这些条件了;
而对于长相普通、也无甚才艺的人,我们认为,他们似乎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一旦她们提出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合理的要求,我们会觉得“很过分”,甚至在心里问“凭什么啊?”。双重标准。
当然,上面这个从主观角度出发的解释,并不怎么靠谱,它并不是“越丑越苛刻”规律的最关键原因。真正的根源应该在于:自身条件不好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她们又特别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呈现出的样子是“看上去很自信”,所以,便提出这样一些苛刻的“出售条件”,以此来自抬身价;至于有没有买家来出那个高价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提这些苛刻的条件,至少可以让自己看上去“很不简单”。有一种傲慢,其实是用来掩盖自卑的;但结果却往往是欲盖弥彰。
至于说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女人,为什么相对来说对男人不怎么挑剔,这个就更容易解释了:真正自信的人,往往能够“放得下身段”,可以不在乎舆论如何评价。说到“舆论评价”,我斗胆猜测一下:如果是贫寒之家的女子嫁给一个穷小子,社会主流价值观会说她“真傻”,因为嫁给穷小子无益于“改变命运”;但如果一个白富美嫁给一个穷屌丝,则社会舆论会称赞她“高风亮节”。对不对?
当然,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便宜,并不是说,作为男人,我们自己就可以毫不努力,等着别人“送货上门”了。以“便宜的方式”搞定“有价值的媳妇”的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可爱的人。我们理当努力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这应该是责任、是爱的延续,而不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与女人的“自己越丑,对男人的要求越苛刻”相比,男人就要”务实”得多了——除了少部分信仰“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蛤蟆”或“吃不到天鹅肉,我宁可饿死”的人之外,大部分男人,如果觉得自身”条件”不好,对美女只是意淫意淫而已;具体到恋爱婚姻问题上,就乖乖地“降低标准”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