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童话
西瓜前一天晚上就要放进冰箱,第二天下班,回家进门直奔冰箱,翠绿的条纹抱进怀里一阵沁凉,一刀下去的时候满怀不安的悸动,啊~这个对了。我是个连勺子也要提前放进冰箱冰一下的人,嗯,这个仪式很重要,毕竟是我爱的夏天。

明明已经毕业好几年了,对暑假这个东西却还恋恋不忘。公司后面是个小学,每每跟着他们做眼保健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后来隔几天才意识到,好像后面学校几天没动静了,同事一句放暑假了吧点醒了我,是啊~暑假来了。于是晚上回家,打开笔记本,一个人带上耳机温习了两部宫老的动画,算是给自己过暑假了。 小时候一直在乡下生活,奶奶一手带大我们堂兄妹三个,那也是我至今最珍贵美好的一段回忆。六月刚到,菜地里黄瓜开始顺着竹架蔓藤,钻出黄色小花,马路边上的大杨柳仿佛一夜之间被催生,茂盛了好几倍,天开始变得越来越蓝,塘边禾生的凤仙花一朵朵在叶下开放来。当我们以最夸张的姿势进门丢掉书包的那一刻,奶奶知道,家里要开始“热闹”了。各个电视台什么时候播动画片,我们一清二楚,因为暑假大部分时间是它的,抓石头子儿、跳皮筋、打票、下跳棋、捉迷藏,我们打着赤脚,坐在地上,好不欢乐。最期待的还是傍晚,吃完晚饭,太阳稍稍进到了山的那边,村里陆续开始有赤膊着上身,肩上搭一条毛巾的大人从家门前经过,向下村走去,小孩子开始坐不住了,我们怎么还不去啊嚷嚷着,爷爷往往经不住吵闹,起身对着我们几个就喊,走走走,拿好自己的毛巾啊......哇,去河里洗澡咯!其实村子旁边有一条大河,说大也不是很大,那时候那里水特别清澈,底下全是干净的鹅卵石,也不是很深,两边绿草丛生,简直是我们的世外桃源。小心的跟着爷爷从从陡峭的小路下水,一看别的小伙伴都早到了,瞬间河里炸开了锅,扑水的丢石头的追赶的.....大人们则安静的坐在水里话家常。玩累了,我们开始找些安静的活,捉螃蟹!一个人负责翻开石头,一个人则负责伺机按住螃蟹,几乎大点的石头下面都会有,往往捉住了我们也只是玩一会,或者撤掉它的大钳子就丢回水里了。直到天色开始模糊,星星开始稀稀疏疏出现了,人们才开始一个两个上岸,叫喊自家孩子回家了,小孩子们上岸前也势必还会有最后一场水战。终于,小河慢慢变回了安静的样子....好像根本没人来过一样。

有一次暑假比较特别,是在外婆家过的。我从小就是个十分认生的人,虽说是外婆家,但也是逢年过节才会去的,而且会有父母一起,但那个暑假是我自己一个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当母亲最后来接我的那一天,一见她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感觉憋屈得不行。其实那段日子还是挺舒服的,不用做事,成天看云吃西瓜吹凉风。外婆家在一个大水库堤坝的半腰上,出门的景色就是宫老动漫里的那样,一点也不夸张,但是在那里没有小伙伴,偶尔欺负一下还在伊伊学语的小表妹是最大的乐趣了。木桌上的饭罩子下面永远有半个西瓜,那里的夏天,风很大,穿堂而过,竹躺椅上的外公已经响起了微微鼾声,门外的午后安静祥和,只能听到知了声.....源于我舅舅是个老师,从小就对他有敬畏感,从而和他没有过过多的对话,只是偶尔会悄悄的去他的书架上翻翻书,里面除了些文字性的书,其中还有很多绘画和书法方面的,那时候比较爱看有图的,就翻了些绘本,无意间看到了夹在书中的一张纸,打开来看原来是舅舅画的,有模有样。于是鼓起勇气和舅舅说话,他起身从书架的顶上拿下来一卷卷用皮筋套住了的纸,一张张卷开,都是舅舅平时自己没事琢磨着画的,还有毛笔字,简直太棒了!从此,他在我心中的敬畏感更深了一层,果然,当老师的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暑假不管在哪,但吃的都大同小异,西瓜、两毛钱的水蜜桃冰袋、绿豆冰棒、菜园的黄瓜、菜瓜.....夏天吃饭一定都是在室外,我说的是晚饭。桌子早早被放在了坪里,竹床也搬到了桌边,上面放饭和锅巴粥,饭是用竹篾制的篮子盛的,方便晾凉。刚摘的丝瓜,打进两个土鸡蛋就是一海碗丝瓜蛋汤,空心菜一定要叶子和梗分开吃,菜叶放大蒜清炒,菜梗一定要用手撕烂加小青椒在锅里煸炒,还有加了豆豉的炸大青椒!凉拌的长豆角,茄子切厚片在锅里用油煎,最后下辣椒蒜姜末和水焖一会,配着柴火灶煮的锅巴粥,这是名副其实产自自家菜园的盛宴。

当星星开始眨巴着眼睛出现的时候,我已经坐在了外婆家水库的堤上,竹床也被搬上来了,大人手提着椅子也开始慢慢往堤上聚集,我躺在竹床上看星星,想着母亲哪天会来接我回去。大人们的谈话我基本不听的,我听青蛙叫的声音,知了叫的声音,还有草丛蛐蛐的窸窣,偶尔一个蒲扇打在身上,是外婆在替我赶蚊子。星星真是亮,漫天都是的,月亮倒印在水库里分不清真假,好像那时候根本没现在热,大人摇几下手里的蒲扇我就能睡着。 现在的我,不会踏进任何没有空调的地方,这样看来,我不仅丢失了暑假,还丢掉了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