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写的什么
高中三年的教科书,可以说是我看得最认真的书了。可是三年后,连中国历史历代的年份都已经模糊在记忆里了。
借我一生谈及康德,想起来历史课本里就占了半页不到的康德。
记得那时老师说,了解一下就好了,这个我们不做重点,然后我轻轻在标题边上打了个叉。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岳麓版的教材上一张康德侧脸画像的背后原来是如此睿智从容,栖身小处却心怀天下的哲学家。
又想起来大二宏观老师讲凯恩斯上大学的时候主修数学,又爱好文学,同时在经济学卓有成就,那样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在乎过,这个在罗斯福新政后面就占了一点版幅,只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的经济学家是有血有肉,又曾经那样潇洒聪明的。
第一次猛然意识到什么是应试教育,当我看人不再是人,而是一个知识点,当我思考诗不再去体会,而是在想为什么6分的诗词鉴赏我只能得2分的时候,我已经在这辆应试火车上,头也不回,往所谓仕途开去了。车上是我的同学,我的弟弟,可能还有我的小孩。
왠지 섭섭하네.
借我一生谈及康德,想起来历史课本里就占了半页不到的康德。
记得那时老师说,了解一下就好了,这个我们不做重点,然后我轻轻在标题边上打了个叉。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岳麓版的教材上一张康德侧脸画像的背后原来是如此睿智从容,栖身小处却心怀天下的哲学家。
又想起来大二宏观老师讲凯恩斯上大学的时候主修数学,又爱好文学,同时在经济学卓有成就,那样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在乎过,这个在罗斯福新政后面就占了一点版幅,只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的经济学家是有血有肉,又曾经那样潇洒聪明的。
第一次猛然意识到什么是应试教育,当我看人不再是人,而是一个知识点,当我思考诗不再去体会,而是在想为什么6分的诗词鉴赏我只能得2分的时候,我已经在这辆应试火车上,头也不回,往所谓仕途开去了。车上是我的同学,我的弟弟,可能还有我的小孩。
왠지 섭섭하네.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