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一》读后感
在我看来,没有比路遥更会描写贫穷与饥饿还有农民那下放至尘埃,渺小却又倔强的自尊心了。
在他《平凡的世界》的著作中,以孙少平等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群众为形象,深刻的刻画了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苦大众面对着时代与贫穷的艰难考验依然未曾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为此而拼搏的画面。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农民群众坚韧的生活态度的敬畏与理解,他笔下的贫穷似乎能给读者一种切身的感受,仿佛自己就是那里面贫穷到自卑的主人公,真实而又让人难堪。
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这是我读《平凡的世界》所悟出的道理。
平凡与平庸二字仅一字之差,但自身所被赋予的东西就大大不同了。平凡是指平常、普通、一般的意思。而平庸则是指凡庸、不高明等带着贬义语气的形容词。不管你是名人、富豪亦或是工人、农民。归根结底,在这大千世界里,我们终究只是微茫的存在,来与去都将归寂于这平凡的世界中,所能折射出的只有一缕不甘与憧憬罢了。
在书中,路遥赋予了孙少平这一角色许多优良的品质。比如逆境中的奋发,比如不好高骛远。但同时,这一角色也展现了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于平穷的无奈及对美好生活无限的憧憬。孙少平绝对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子弟,但他却是万万不肯堕入平庸的人群中的,他走十里的山路,他饥不饱腹,他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但他还是要到学校去,他贪婪地读着那些让人充满想象而又热血沸腾的书籍。那种战胜自我,自卑里显现出的坚强让我敬畏,也让我惭愧。这种品质,不仅是当代年轻人,更是整个时代越来越缺乏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一种情感所带给我们的冲击。我们更多的人从出生起就是平平凡凡的,没有上辈留给我们挥霍不完的财产,没有与生俱来的好运气,所有自己想拥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努力才能得到,甚至有些东西你努力了还是得不到,但正是在这些努力的过程让我们拥有了一颗不再平凡的心,即使渺小,也能在在平凡的人生中发光发亮。
路遥让我们深思的另一个道理是:我们该怎么去选择生活,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画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些平凡的人物都有着美与丑,善与恶的不同面貌,他们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命运交错,谱写出不同的生命交响曲。在路遥眼中,人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平凡。我们不是世界的主宰,却能够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好比说赫洪梅选择了能给她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的顾养民,兰花选择了给她带来爱情悸动的满银。先不说往后日子的好坏,这些都是她们为自己的生活所做出的选择,原来的生活轨迹也跟着偏移了。我们都知道,选择了满银的兰花在我们看来是不幸而悲苦的,当初让少女怦然心动的爱情早已变得面目全非。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选择生活呢?自身意愿固然重要,却也不能让片面的东西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既是主宰就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去选择你认为值得的、不悔的、充实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涡里去。错误的选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选择的决心与勇气。人生的历程原本就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不断历练而来,所以,勇敢地做一个能让你舒适生活的选择吧。
同样,面对生活也需要勇气,甚至更甚于选择生活。米卢曾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行动的前提,受价值观的指导。你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你的人生也许会更大可能度的接近你所憧憬的生活,而反之,你会离得越来越远。孙少平认识到了自己的平凡,也选择了平凡。他对亲情的守护,对友情的重视,对爱情的坚守都让我们有所感悟,这些便是他面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去爱应该爱的人,去守护这世间最珍贵的情感。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不幸哪一个先到来,就像永远不知道一直骑得好好的脚踏车会不会在哪一天就突然坏掉。只有亲自去尝试,去摸索,我们才能知道未知结果的真实模样。即使是不幸先到来,我们也早已做好挑战的准备。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我们最终都将踏过人生道路中的泥泞,做一个不再平凡的自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