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里的男孩
引子
“男孩总是苦苦地扒住汪洋中的一片船骸,不愿意放手,像是靠着它终能漂到彼岸。”
================================
他躺在床上滑动着手机屏幕,为一条迟迟没有音讯的微信胡思乱想。
在外地上了三年大学,今年暑假,男孩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城市。男孩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中学时光自然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是高三那年。并不只因为高考,倒不如说,高考的压力成为了某些情感的辅料。
有的时候,男孩走在路上想到她,会问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她产生“喜欢”的感情的呢?距离高中毕业已经过去了三年,自顾自的情感还在蔓延,男孩这才意识到原来有过开始,仿佛在自己内心定下一个明确的节点让这段关系变得更郑重了—虽然不过是一厢情愿。
回来的列车上,他慵懒的靠着座椅,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回到高中,和她再次见面的场景。她会怎么称呼自己呢?自己要和她说些什么呢?很快,男孩捕捉到了那个一直在脑海深处像魁地奇球一样疯狂打转的念头。在外地上学的日子里,男孩一直关注着她的社交账号。从她发布的文字,转载的内容,男孩自以为更了解她了,不仅作为他曾经的老师,更是一个足够有魅力,具有能吸引他的特质的女性。不止一次,过往的中学回忆在男孩的梦里出现,这不是某种情感的暗示,又能是什么呢?男孩擅自这么认定了。在男孩的梦里,她还是那个脾气略有些古怪的老师,然而梦中其他同学的印象却早已模糊不清,真正具有”活力“的人物,只有他和她而已。就这样,每次从梦里醒来,男孩都会对暑假增加一份期待。大概只有再次走进她的办公室,男孩才能给自己的梦境一个圆满的解释吧。
回到家里,男孩需要努力和父母重新熟络起来——将近一年时间没回家,本就不擅长和父母打交道的男孩更变得少言了。与此同时,男孩对于返校看望高中老师这件事倒是更为热切,明明回去和那些连上学时都没什么更多接触的老师寒暄才是更令男孩紧张的。或许是因为能见到她吧。即便如此,男孩也没有勇气自己真能如畅想的那般,和她谈笑风生,更不用说表白了。只怕男孩到时脸不一定要羞得多红呢。
回来已经将近两个礼拜了,身边的同学少的一次,多的两三次,都回中学看望了过去的老师。朋友有时叫男孩一起回中学,他都推辞了,男孩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踌躇着什么。之前回来的路上心跳的那么快,可真发现自己和她只有几个小时车程的时候,又开始想着法的给自己找退路了,似乎时间没那么紧迫,想说的话也还不是非说不可。男孩欠缺的,可能只是一点勇气。
他还是个男孩。
她带的年级这个月底就要放假了。他终于决定要在这周五回高中看看,此行的目的是向学弟学妹宣传家乡一所新成立的大学,看望老师是之后的事情了,男孩这么告诉自己。他似乎并不想把和她见面放在那么高的位置,好像那样会显得自己太刻意。兴奋的男孩连见面时的基调都有过想像:不能是进了校门就像GPS一样从容向她的办公室走去,也不能是漫不经心的踱入,那样的偶遇,见不到面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现在想起来,男孩当时确实是有些自我意识过剩了吧。
周五上午,他早早的从家出发。下了公交车,往学校走的路上,男孩想起几年前,自己每周五也是这样走到公交站,坐上回家的车。不是滥情的怀念,只是单纯的感慨时间过去的太久。毕竟对于男孩来说,今天的主角是她,如果真有所谓怀念的情绪,到那时一股脑的对着她诉便是了。
约好今天一起来的朋友迟迟未到,男孩在校门口附近徘徊了一会。看到了曾经教过的老师,男孩却没有勇气上前打个招呼,只是默默地压低了自己的鸭舌帽。“怎么还没来啊。”他自言自语道。男孩一直等着同伴的出现,害羞到甚至不敢先进去参加活动,好像学校里除了她,其他人于他都成了陌生人。
活动本身是乏味的,无非是几个春风得意的学长学姐以过来人的身份对着台下款款而谈。下面的学生回应倒是少的可怜。男孩事先不知道自己要上台宣讲,临上台前准备了几句,虽是自己的心里话,不过这种场合,显然是漂亮话才更能引起共鸣。男孩也知道自己不像其他几个同学一样风趣幽默,能说会道,到了台上匆匆忙忙几句就仿佛有人赶着似的下去了,也并没指望台下的学生们能听进去什么。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来到教学楼闲聊,三言两语间,男孩离话题中心渐行渐远,只是愣愣的望着楼道里三三两两嬉笑打闹的男孩女孩。走过熟悉的教室,男孩的额头上滴下来些许汗珠,八月聒噪的蝉鸣把他的思绪带回了从前。那时候下午第一节课往往是她的课,班里同学知道她对上课准时要求十分严格,都不敢怠慢,上课之前都从食堂,操场,抑或是其他班教室赶回座位上坐好。班里有时还能闻到残留的午饭味道,淡淡的古龙水香味,以及男生们刚运动完身上刺鼻的汗味。当然,这其中自然不包括男孩。吃过午饭后,他早早就回到座位上,拿出了她课上要用的材料,安静的等着。有的时候累了,会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与其说是为了上课时更有活力,倒不如说是这样才能在她讲课的时候从她那里攫取更多目光吧。今天回想起来,男孩还会在内心暗笑自己当初是那么傻。还有些时候,他会异想天开,男孩听说过孔雀为了吸引异性也会展屏,可小县城里的男孩从没见过孔雀,他又哪里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是那么笨拙,那么的自作聪明,哪里有孔雀开屏那般惊艳,那般的从容不迫,而那时候的她也只是把男孩当成了班上的又一个活跃分子。
他还是个男孩。
她走进了教室,怀里还抱着一大摞卷子。他闻到熟悉的油墨香,不自觉的抬起头来。
目光相交。
“咱们去看看老师吧。”男孩从回忆的漩涡深处猛地上浮。应和着朋友,几个人一起向办公区走去。很快,男孩在熟悉的办公室停下,里面是曾经教过他的历史老师,他们向里面挥了挥手,推门走了进来。具体聊了些什么,男孩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同学有事先出去,只剩自己和老师的时候,尴尬再次如影而至,不善和人聊天的他连找个继续下去的话题都那么吃力。
下楼的路上,男孩反而倒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大概是之前和XX老师聊得比较轻松,觉得老师们还都认识自己的缘故。还在楼梯上,男孩就看到了正对面的办公室和上面几个大大的字。不真实感再次笼罩住了男孩,这一幕和几年前自己去找她问题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这次,那个活跃分子再没有熟悉的校服可以套上,要聊的事情,大概也再不会是师生间信手拈来的话题了吧。
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前,男孩和同学朝里面望去,正如整条走廊安静的气氛所暗示的一样,她在紧张地批改着刚刚考完的试卷。不知道自己的卷子在不在她手里呢,要是在她手里就好了,真是这样的话,就像从前一样推门而入就行了,他最擅长的俏皮话也能一遍又一遍和她讲吧。男孩这么想着。老师没有抬头,身边的朋友很自然地把手伸向了门把。
男孩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一刻自己竟感到了莫名的庄重感,从来都被人说不懂规矩的高中生在那扇门前好像终于想起了什么。
他扭过头去,轻轻地将右手食指抵在嘴唇。
“先敲门。”
一抹俏皮的笑容在男孩脸上升起。
================================
“男孩总是苦苦地扒住汪洋中的一片船骸,不愿意放手,像是靠着它终能漂到彼岸。”
================================
他躺在床上滑动着手机屏幕,为一条迟迟没有音讯的微信胡思乱想。
在外地上了三年大学,今年暑假,男孩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城市。男孩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中学时光自然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是高三那年。并不只因为高考,倒不如说,高考的压力成为了某些情感的辅料。
有的时候,男孩走在路上想到她,会问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她产生“喜欢”的感情的呢?距离高中毕业已经过去了三年,自顾自的情感还在蔓延,男孩这才意识到原来有过开始,仿佛在自己内心定下一个明确的节点让这段关系变得更郑重了—虽然不过是一厢情愿。
回来的列车上,他慵懒的靠着座椅,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回到高中,和她再次见面的场景。她会怎么称呼自己呢?自己要和她说些什么呢?很快,男孩捕捉到了那个一直在脑海深处像魁地奇球一样疯狂打转的念头。在外地上学的日子里,男孩一直关注着她的社交账号。从她发布的文字,转载的内容,男孩自以为更了解她了,不仅作为他曾经的老师,更是一个足够有魅力,具有能吸引他的特质的女性。不止一次,过往的中学回忆在男孩的梦里出现,这不是某种情感的暗示,又能是什么呢?男孩擅自这么认定了。在男孩的梦里,她还是那个脾气略有些古怪的老师,然而梦中其他同学的印象却早已模糊不清,真正具有”活力“的人物,只有他和她而已。就这样,每次从梦里醒来,男孩都会对暑假增加一份期待。大概只有再次走进她的办公室,男孩才能给自己的梦境一个圆满的解释吧。
回到家里,男孩需要努力和父母重新熟络起来——将近一年时间没回家,本就不擅长和父母打交道的男孩更变得少言了。与此同时,男孩对于返校看望高中老师这件事倒是更为热切,明明回去和那些连上学时都没什么更多接触的老师寒暄才是更令男孩紧张的。或许是因为能见到她吧。即便如此,男孩也没有勇气自己真能如畅想的那般,和她谈笑风生,更不用说表白了。只怕男孩到时脸不一定要羞得多红呢。
回来已经将近两个礼拜了,身边的同学少的一次,多的两三次,都回中学看望了过去的老师。朋友有时叫男孩一起回中学,他都推辞了,男孩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踌躇着什么。之前回来的路上心跳的那么快,可真发现自己和她只有几个小时车程的时候,又开始想着法的给自己找退路了,似乎时间没那么紧迫,想说的话也还不是非说不可。男孩欠缺的,可能只是一点勇气。
他还是个男孩。
她带的年级这个月底就要放假了。他终于决定要在这周五回高中看看,此行的目的是向学弟学妹宣传家乡一所新成立的大学,看望老师是之后的事情了,男孩这么告诉自己。他似乎并不想把和她见面放在那么高的位置,好像那样会显得自己太刻意。兴奋的男孩连见面时的基调都有过想像:不能是进了校门就像GPS一样从容向她的办公室走去,也不能是漫不经心的踱入,那样的偶遇,见不到面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现在想起来,男孩当时确实是有些自我意识过剩了吧。
周五上午,他早早的从家出发。下了公交车,往学校走的路上,男孩想起几年前,自己每周五也是这样走到公交站,坐上回家的车。不是滥情的怀念,只是单纯的感慨时间过去的太久。毕竟对于男孩来说,今天的主角是她,如果真有所谓怀念的情绪,到那时一股脑的对着她诉便是了。
约好今天一起来的朋友迟迟未到,男孩在校门口附近徘徊了一会。看到了曾经教过的老师,男孩却没有勇气上前打个招呼,只是默默地压低了自己的鸭舌帽。“怎么还没来啊。”他自言自语道。男孩一直等着同伴的出现,害羞到甚至不敢先进去参加活动,好像学校里除了她,其他人于他都成了陌生人。
活动本身是乏味的,无非是几个春风得意的学长学姐以过来人的身份对着台下款款而谈。下面的学生回应倒是少的可怜。男孩事先不知道自己要上台宣讲,临上台前准备了几句,虽是自己的心里话,不过这种场合,显然是漂亮话才更能引起共鸣。男孩也知道自己不像其他几个同学一样风趣幽默,能说会道,到了台上匆匆忙忙几句就仿佛有人赶着似的下去了,也并没指望台下的学生们能听进去什么。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来到教学楼闲聊,三言两语间,男孩离话题中心渐行渐远,只是愣愣的望着楼道里三三两两嬉笑打闹的男孩女孩。走过熟悉的教室,男孩的额头上滴下来些许汗珠,八月聒噪的蝉鸣把他的思绪带回了从前。那时候下午第一节课往往是她的课,班里同学知道她对上课准时要求十分严格,都不敢怠慢,上课之前都从食堂,操场,抑或是其他班教室赶回座位上坐好。班里有时还能闻到残留的午饭味道,淡淡的古龙水香味,以及男生们刚运动完身上刺鼻的汗味。当然,这其中自然不包括男孩。吃过午饭后,他早早就回到座位上,拿出了她课上要用的材料,安静的等着。有的时候累了,会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与其说是为了上课时更有活力,倒不如说是这样才能在她讲课的时候从她那里攫取更多目光吧。今天回想起来,男孩还会在内心暗笑自己当初是那么傻。还有些时候,他会异想天开,男孩听说过孔雀为了吸引异性也会展屏,可小县城里的男孩从没见过孔雀,他又哪里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是那么笨拙,那么的自作聪明,哪里有孔雀开屏那般惊艳,那般的从容不迫,而那时候的她也只是把男孩当成了班上的又一个活跃分子。
他还是个男孩。
她走进了教室,怀里还抱着一大摞卷子。他闻到熟悉的油墨香,不自觉的抬起头来。
目光相交。
“咱们去看看老师吧。”男孩从回忆的漩涡深处猛地上浮。应和着朋友,几个人一起向办公区走去。很快,男孩在熟悉的办公室停下,里面是曾经教过他的历史老师,他们向里面挥了挥手,推门走了进来。具体聊了些什么,男孩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同学有事先出去,只剩自己和老师的时候,尴尬再次如影而至,不善和人聊天的他连找个继续下去的话题都那么吃力。
下楼的路上,男孩反而倒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大概是之前和XX老师聊得比较轻松,觉得老师们还都认识自己的缘故。还在楼梯上,男孩就看到了正对面的办公室和上面几个大大的字。不真实感再次笼罩住了男孩,这一幕和几年前自己去找她问题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这次,那个活跃分子再没有熟悉的校服可以套上,要聊的事情,大概也再不会是师生间信手拈来的话题了吧。
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前,男孩和同学朝里面望去,正如整条走廊安静的气氛所暗示的一样,她在紧张地批改着刚刚考完的试卷。不知道自己的卷子在不在她手里呢,要是在她手里就好了,真是这样的话,就像从前一样推门而入就行了,他最擅长的俏皮话也能一遍又一遍和她讲吧。男孩这么想着。老师没有抬头,身边的朋友很自然地把手伸向了门把。
男孩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一刻自己竟感到了莫名的庄重感,从来都被人说不懂规矩的高中生在那扇门前好像终于想起了什么。
他扭过头去,轻轻地将右手食指抵在嘴唇。
“先敲门。”
一抹俏皮的笑容在男孩脸上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