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月刊》,对话林夕
问:在你看,爱情之于我们自己是什么?之于我们所爱的对象又是什么?
林夕:我想,没有唯一的答案,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情歌题材让我写。从前我看爱情是一个冒险的过程,现在我的态度有变化,就是对爱情要抱着失去也无所谓的态度。是的,即使失去爱情,也不会严重到改变你整个的人生,你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对于对方来讲,爱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万一你没有这个考量,而变成了对方的一个负担,即使对方留在你身边,你们的关系也不是爱情,而是一种体恤和可怜。爱情很难长期地保持恒温的状态,常常有高有低。如果你太固执,一定要坚持爱情恒温,就会给双方都造成压力,两个人很容易就会分开。当然,如果结婚有了小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
问:可是负上责任的时候,你所说的那个负担就出现了。
林夕:我不是说爱情不能承担任何的责任,如果这样,爱情也太脆弱了!如果够爱一个人,你就会享受付出的快乐。但若只愿意享受、拿取爱情好的部分,就会把对方最基本的要求也视为压力。两个人维持一个关系,要求有一个平衡,要懂得关系中的进退,两个人也需要同步成长。一个人坚持站在原地,没有跟随两个人的关系慢慢进步,对方就可能在关系中走掉了。如果你没有准备,你不知道爱情中人是会变化的,你就很难细水长流地相处下去。我很羡慕快乐地相处到老而不是勉强维持到老的爱人。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日本人写的,叫《60岁的情书》,都是过了60岁的夫妻写给对方的贴心的话,真的很感动,他们都是从很平淡的日常生活看出可爱的东西,而且懂得从欣赏的角度看。年轻人谈恋爱,通常追求不停顿的激情和快感,一般不能到达这种境界。
问:那你认为爱情中的痛苦,本质是什么?
林夕:在爱情的过程里面,如果你太爱一个人,必然产生痛苦。爱情中,双方谁更爱谁,也是一种权力的关系。如果你爱对方比对方爱你超过了太多,就会很容易悲哀,因为你的要求高好多,也很容易过敏。可能对方一个小小的忽略 ,你就很难过。我想大部分的情况是,在失去以后,最恶性循环的,就是不能放手这一种。
问:在爱情中放手很难啊。所以我们很多人冲进卡拉OK里猛唱你的情歌疗伤。
林夕:你说“猛唱”,我觉得这个词很好,说中了要害,这个“猛”,其实就是下一剂猛药,把爱情的痛撕扯开来:你看,就是这样子的。你说的疗伤,我想也有两个方向吧:一种真的是正面的,为那些感情遇到的伤害,给他一些正面的良药,给他一些方法;另外一个就是以毒攻毒,眼泪除了洗干净你的眼眶,还让你得到发泄,发泄之后睡个好觉,所以你在KTV里猛唱。
问:你的歌里面,你认为最具疗愈情伤作用的歌是?
林夕:最近我为古巨基写过一首歌,叫《花不痛》:“风吹,风停,风不痛;天亮,天暗,天不痛;花开花落,花不痛,心痛因为心肯痛。”前面两句是铺排,从大自然来讲,从《道德经》的观念来看,天地不仁——不是说它很残忍或者是没有仁慈观念,而是说它是不动的,它是臣服于自然规律的,所以,天亮,天暗,天不痛;而花则顺着自然的规则,它会开,它会落,但花本身是不会痛的。心痛因为心肯痛——我想从来没有人把“肯”当作动词,来支配后面的名词“痛”。但我真的发现,爱情中,很多的痛是故意的,是你在自己的潜意识层面挑逗自己的痛。
问:这个说法有意思 ,林夕还相信爱情吗?
林夕:我当然相信爱情,可是我不会迷信。相信和迷信差别很大的。我帮王菲写过一首《情诫》的歌,就是说不要迷信爱情。但我相信,爱情往往是人性很美的投射,它的力量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爱情也有它残酷的一面,两者是并存的。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在它的这两个矛盾之间,你懂得怎样进退。
问:我看到,你找到快乐的方法之一是读苏东坡的词与生平,为什么苏轼有这样的力量?
林夕:苏轼的诗词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很耐看。我在书里也写了,宋词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你看他不用“不听”,而用“莫听”。不听,那很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就很好,声音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还是不听。另一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得真是通透啊,雨不是雨晴也不是晴,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万法无常之变与心境无关。所以我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七字,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林夕:我想,没有唯一的答案,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情歌题材让我写。从前我看爱情是一个冒险的过程,现在我的态度有变化,就是对爱情要抱着失去也无所谓的态度。是的,即使失去爱情,也不会严重到改变你整个的人生,你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对于对方来讲,爱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万一你没有这个考量,而变成了对方的一个负担,即使对方留在你身边,你们的关系也不是爱情,而是一种体恤和可怜。爱情很难长期地保持恒温的状态,常常有高有低。如果你太固执,一定要坚持爱情恒温,就会给双方都造成压力,两个人很容易就会分开。当然,如果结婚有了小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
问:可是负上责任的时候,你所说的那个负担就出现了。
林夕:我不是说爱情不能承担任何的责任,如果这样,爱情也太脆弱了!如果够爱一个人,你就会享受付出的快乐。但若只愿意享受、拿取爱情好的部分,就会把对方最基本的要求也视为压力。两个人维持一个关系,要求有一个平衡,要懂得关系中的进退,两个人也需要同步成长。一个人坚持站在原地,没有跟随两个人的关系慢慢进步,对方就可能在关系中走掉了。如果你没有准备,你不知道爱情中人是会变化的,你就很难细水长流地相处下去。我很羡慕快乐地相处到老而不是勉强维持到老的爱人。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日本人写的,叫《60岁的情书》,都是过了60岁的夫妻写给对方的贴心的话,真的很感动,他们都是从很平淡的日常生活看出可爱的东西,而且懂得从欣赏的角度看。年轻人谈恋爱,通常追求不停顿的激情和快感,一般不能到达这种境界。
问:那你认为爱情中的痛苦,本质是什么?
林夕:在爱情的过程里面,如果你太爱一个人,必然产生痛苦。爱情中,双方谁更爱谁,也是一种权力的关系。如果你爱对方比对方爱你超过了太多,就会很容易悲哀,因为你的要求高好多,也很容易过敏。可能对方一个小小的忽略 ,你就很难过。我想大部分的情况是,在失去以后,最恶性循环的,就是不能放手这一种。
问:在爱情中放手很难啊。所以我们很多人冲进卡拉OK里猛唱你的情歌疗伤。
林夕:你说“猛唱”,我觉得这个词很好,说中了要害,这个“猛”,其实就是下一剂猛药,把爱情的痛撕扯开来:你看,就是这样子的。你说的疗伤,我想也有两个方向吧:一种真的是正面的,为那些感情遇到的伤害,给他一些正面的良药,给他一些方法;另外一个就是以毒攻毒,眼泪除了洗干净你的眼眶,还让你得到发泄,发泄之后睡个好觉,所以你在KTV里猛唱。
问:你的歌里面,你认为最具疗愈情伤作用的歌是?
林夕:最近我为古巨基写过一首歌,叫《花不痛》:“风吹,风停,风不痛;天亮,天暗,天不痛;花开花落,花不痛,心痛因为心肯痛。”前面两句是铺排,从大自然来讲,从《道德经》的观念来看,天地不仁——不是说它很残忍或者是没有仁慈观念,而是说它是不动的,它是臣服于自然规律的,所以,天亮,天暗,天不痛;而花则顺着自然的规则,它会开,它会落,但花本身是不会痛的。心痛因为心肯痛——我想从来没有人把“肯”当作动词,来支配后面的名词“痛”。但我真的发现,爱情中,很多的痛是故意的,是你在自己的潜意识层面挑逗自己的痛。
问:这个说法有意思 ,林夕还相信爱情吗?
林夕:我当然相信爱情,可是我不会迷信。相信和迷信差别很大的。我帮王菲写过一首《情诫》的歌,就是说不要迷信爱情。但我相信,爱情往往是人性很美的投射,它的力量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爱情也有它残酷的一面,两者是并存的。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在它的这两个矛盾之间,你懂得怎样进退。
问:我看到,你找到快乐的方法之一是读苏东坡的词与生平,为什么苏轼有这样的力量?
林夕:苏轼的诗词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很耐看。我在书里也写了,宋词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你看他不用“不听”,而用“莫听”。不听,那很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就很好,声音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还是不听。另一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得真是通透啊,雨不是雨晴也不是晴,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万法无常之变与心境无关。所以我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七字,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