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黎明谈电影(二)
——“电影不是商品吗?”
对于电影脑体倒挂,也就是质量票房倒挂的现象。周黎明认为,资本,追逐利润,并没有错。但是电影不同于别的商品,有文化属性,所以需要正视。如何做一个文化商人,好莱坞提供样本。即使在美国,卖钱的电影,有low片,也有一些有品质的。但是一般选进奥斯卡的片子,基本没有烂片。为什么?电影是做文化,面子上要挂得住。譬如,有两个老板,一个是土豪,拍10部片都赚钱。另一个,拍了6部片都赚钱,但4部有追求,就拿的出手。
“我不同意有些老先生的说法,什么文化人不应该赚钱,应该苦哈哈的。我觉得这个观念过时了。”但是,“电影赚钱的同时,应该有一点追求。去年,阿里的副总裁与编剧的矛盾,你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商人在说话。”他认为,电影,需要市场、公关,发行部门介入,但要有平衡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
周黎明提到,三年前,他在上海对话奥利佛斯通,后者同样提到要尊重电影的商业性。因为电影的确是导演的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表达,投资好几千万,不能拍个没有故事的电影。
周黎明说,目前的中国电影业,观众是新人,从业者也是新人。其实,电影行业是分阶段的。我们的商业电影起点,并不是1905年。而是从2000年才开始的,从《卧虎藏龙》开始,中国陆续出现了有市场观念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也是新的。
上个世纪的电影,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我们看电影的方式完全不同。那时候的电影是宣传,国家很晚才承认电影工业。
——“审查制度是最大阻力?”
周黎明认为,审查制度,是妨碍中国电影发展的前三名的原因,但绝对不是第一的原因。中国电影
更大的障碍,对电影类型叙事的不熟练。
美国没有审查制度,但是主流电影,依旧有些笑话不能开,有些事情不能做。这不是靠法律,不是靠道德,而是靠市场自调整。
所以电影的创作自由是有底线的,不能随意突破,因为票房会打击,市场会有负反馈。“比如,某片里的男一,无端杀死一个小动物,在好莱坞的行话,这就是不能救赎,不可饶恕的罪。所以所有美国导演都会遵守这个规矩。”
在美国电影行会评级,R ,PG13,NC17,其实跟我们的逻辑不同的。美国人,NC17(类似三级片)不能乱贴。绝大多数好莱坞的导演,片商,希望不希望贴低的级别,就算有裸露镜头,你也别给我贴NC17,最多只能贴R。为什么?
因为NC17,未成年人绝对不能进场,R是家长可以陪同进场。所以,电影院不愿意放NC17。美国很多电影院,25个厅,就3个工作人员,其中检票的是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根本不会有额外的人查年龄。所以,很多导演就会跟评级的谈判,你告诉我剪那些镜头,到NC17,可以降成R。
所以,真正的审查制度,应该告诉大家,哪些未成年人不合适。但是在国内,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在《西游降魔篇》中,开场小孩被怪物吃掉,在美国,这起码是R级。因为12岁以下的小孩,无法辨别,心灵会创伤,会做噩梦,电影要对未成年人负责。
但是国内的官员、民间人士,误解了分级。其实,分级不是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G级可以是烂片,NC17也可以好片。它只是告诉是有什么内容,但不算质量评定。所以,我们的评级,不是刻意放任性、暴力不好的东西,而是告诉有哪些东西,不适合哪些人看。尤其是在国内家长没有概念的前提下,分级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中国的分级制度目前很难实现。据说是某位领导坚决反对,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分级制度遥遥无期。
对于电影脑体倒挂,也就是质量票房倒挂的现象。周黎明认为,资本,追逐利润,并没有错。但是电影不同于别的商品,有文化属性,所以需要正视。如何做一个文化商人,好莱坞提供样本。即使在美国,卖钱的电影,有low片,也有一些有品质的。但是一般选进奥斯卡的片子,基本没有烂片。为什么?电影是做文化,面子上要挂得住。譬如,有两个老板,一个是土豪,拍10部片都赚钱。另一个,拍了6部片都赚钱,但4部有追求,就拿的出手。
![]() |
《卧虎藏龙》中的章子怡 |
“我不同意有些老先生的说法,什么文化人不应该赚钱,应该苦哈哈的。我觉得这个观念过时了。”但是,“电影赚钱的同时,应该有一点追求。去年,阿里的副总裁与编剧的矛盾,你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商人在说话。”他认为,电影,需要市场、公关,发行部门介入,但要有平衡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
周黎明提到,三年前,他在上海对话奥利佛斯通,后者同样提到要尊重电影的商业性。因为电影的确是导演的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表达,投资好几千万,不能拍个没有故事的电影。
周黎明说,目前的中国电影业,观众是新人,从业者也是新人。其实,电影行业是分阶段的。我们的商业电影起点,并不是1905年。而是从2000年才开始的,从《卧虎藏龙》开始,中国陆续出现了有市场观念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也是新的。
上个世纪的电影,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我们看电影的方式完全不同。那时候的电影是宣传,国家很晚才承认电影工业。
![]() |
《西游降魔篇》中的舒淇 |
——“审查制度是最大阻力?”
周黎明认为,审查制度,是妨碍中国电影发展的前三名的原因,但绝对不是第一的原因。中国电影
更大的障碍,对电影类型叙事的不熟练。
美国没有审查制度,但是主流电影,依旧有些笑话不能开,有些事情不能做。这不是靠法律,不是靠道德,而是靠市场自调整。
所以电影的创作自由是有底线的,不能随意突破,因为票房会打击,市场会有负反馈。“比如,某片里的男一,无端杀死一个小动物,在好莱坞的行话,这就是不能救赎,不可饶恕的罪。所以所有美国导演都会遵守这个规矩。”
在美国电影行会评级,R ,PG13,NC17,其实跟我们的逻辑不同的。美国人,NC17(类似三级片)不能乱贴。绝大多数好莱坞的导演,片商,希望不希望贴低的级别,就算有裸露镜头,你也别给我贴NC17,最多只能贴R。为什么?
因为NC17,未成年人绝对不能进场,R是家长可以陪同进场。所以,电影院不愿意放NC17。美国很多电影院,25个厅,就3个工作人员,其中检票的是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根本不会有额外的人查年龄。所以,很多导演就会跟评级的谈判,你告诉我剪那些镜头,到NC17,可以降成R。
所以,真正的审查制度,应该告诉大家,哪些未成年人不合适。但是在国内,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在《西游降魔篇》中,开场小孩被怪物吃掉,在美国,这起码是R级。因为12岁以下的小孩,无法辨别,心灵会创伤,会做噩梦,电影要对未成年人负责。
但是国内的官员、民间人士,误解了分级。其实,分级不是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G级可以是烂片,NC17也可以好片。它只是告诉是有什么内容,但不算质量评定。所以,我们的评级,不是刻意放任性、暴力不好的东西,而是告诉有哪些东西,不适合哪些人看。尤其是在国内家长没有概念的前提下,分级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中国的分级制度目前很难实现。据说是某位领导坚决反对,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分级制度遥遥无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