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重新认识香港,重新认识南方》演讲节选
香港与英国的殖民关系是非常奇怪的,英国人一开始来香港的时候,在港人数并不是很多,华人陆续逃到香港正是在这之后,也就是说后来移民到港的这些华人,他们不是被英国人压迫而去的,而是,让人感到可怕的是,他们热衷于接受英国人的统治而主动逃过去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这样不是洋奴吗?被他们管还这么爽。而事实确实是,这些华人觉得很爽。他们喜欢被英国人统治,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为奴,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为奴。他们觉得如果留在大陆,他们的生说更像奴,他们更觉得自己处于下位,服从权威,过着一种处于下位,听命指示的生活。在香港,他们感觉能够稍微地喘口气,相对自由。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却是事实。我要说的是,在这几年里,香港人改变得让人可拍的地方是,不是香港人的奴性不去,而是香港人多了一些奴性。在最近几年,我见到很多香港的商人、官员,他们的态度与以前有所不同了。他们中有人会和我说道,有一个什么人,他拥有什么头衔,讲了一两分钟这样的东西之后,他告诉我,这个人希望你能够帮忙做些什么。过去没有一个香港的商人、官员对我说这样的话,因为他们知道说这些话没有意义,但是正如这番话所说明的是,香港的商场、官场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头衔了,这才是香港可怕的变化,这才是奴性。他们开始在意个人的身份,开始在意个人的权力,他们要听这些人的话,要和他保持一定的关系。香港也开始称呼他人“x总”、“x董”,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大家认为香港人崇洋的一点,就是因为香港人都会有一个英文名,然而,这样的崇洋却出现了一个效果:当我看到唐英年的时候,我在与曾荫权见面的时候,我就直接称呼他们的英文名,Henry、Donald,我从来不叫他们“曾特”(曾特首)、“唐局”(唐局长)。香港人使用英文名的这个特点就表现在这种时候。、假设在一个公司里面,我是董事长,我的下属不会称呼我“梁董”,他们会直呼我的英文名。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反映出一种,或许看起来浮于表面,却并不是不重要的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不会太在意对方的职位、身份、级别关系,但是最近几年却开始讲究了。所以我说,现在香港人终于有点奴性了。那么过去为什么与英国人相处的时候却没有这种奴性呢?这并不是因为英国的宽大,英国从来都不象那些香港本土论者所描述的那样美好,英国对香港统治是非常可怕的,曾经也是非常功利的,功利到什么程度呢?在过去的亚洲四小龙中,香港是最后一个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这是因为当年的港英商人集团反对政府在香港推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这样会使得政府的开支增加,从而导致税赋的增加,最终令商人盈利减少。因此怎么能说英国将香港治理得很好呢?我并不赞成。
在我看来,今天香港所享有的相对的自由、开放、公平不是英国的恩赐,而是香港人向英国人争取得来的。很多人以为香港在回归之后才开始讲民主,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我所经历的是,香港人如何在80年代开始示威游行、集会,来争取民主运动,我们早就开始了,我们只是过去向英国人争取,现在向自己人争取罢了。这是一个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拼抢回来的局面,不是来自任何人的慈悲统治。当然,英国人在香港的统治有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和大陆有所区别,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夸大它,认为这是一个完善的、相对好的统治,也许大英帝国作为一个殖民帝国会比一些殖民帝国,比如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要好得多,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赞美它、称颂它,而香港人过去对英国人的态度是,在80年代或更早的时候,一般的香港人从来是不知道英国的内阁成员是谁,这样讲是因为香港人从来没有意识到香港是一个英国人统治的地方。
在我看来,今天香港所享有的相对的自由、开放、公平不是英国的恩赐,而是香港人向英国人争取得来的。很多人以为香港在回归之后才开始讲民主,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我所经历的是,香港人如何在80年代开始示威游行、集会,来争取民主运动,我们早就开始了,我们只是过去向英国人争取,现在向自己人争取罢了。这是一个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拼抢回来的局面,不是来自任何人的慈悲统治。当然,英国人在香港的统治有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和大陆有所区别,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夸大它,认为这是一个完善的、相对好的统治,也许大英帝国作为一个殖民帝国会比一些殖民帝国,比如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要好得多,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赞美它、称颂它,而香港人过去对英国人的态度是,在80年代或更早的时候,一般的香港人从来是不知道英国的内阁成员是谁,这样讲是因为香港人从来没有意识到香港是一个英国人统治的地方。
![]() |
![]() |
![]() |
-
jeffrey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9 01:28:18
-
Cynthia ch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5 15: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