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
雷锋,格瓦拉,蒋介石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也成为后人了解他们的重要材料。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就是根据斯坦福大学保存的蒋介石的日记写成的,面对内外交困,蒋的日记中展现过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构想,也有对自身过往的忏悔,他是一名基督教徒。看这本书就像窥伺别人的日子一样。而我身边也有几位写日记的,有两位信得过我,将日记递给我看,那是一种莫大的恩赏。
如今,告别微博躲进朋友圈的趋势,从社会角度看,像是公共空间的日益缩小,而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广阔的公共空间。越来越觉得朋友圈将要成为下一个企鹅空间了,鸡汤、广告、不经思考的转发,内容低劣,现在也就上去看看几个公众号。与此同时,朋友圈越来越大,趣味不相投的人在一起,成为互相点赞的朋友。我们彼此看待对方又像是看待怪物一样,以文明优越自居,对他人嗤之以鼻。
抽身离开朋友圈,打算将码字的阵地挪到这里来。就好像这个转型期的社会一样,自己也处在转型期。最近觉得,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动摇了,反对的观点也从中找到了合理的部分。两种观点在大脑里,变得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开始融合。社会动荡时期,思想的易变是常态,陈天华在历史书上是革命派的形象,一心推翻清王朝,而他后来却认为在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观点的融合,怀疑与承认,放弃与接受,使个人的内心经历挣扎,陈天华最后在日本投海自杀。
而码字的过程,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去疏导内心淤积的导管。这些文字,不过是为了日后回头看现在,能够知道自己如何一步步走过时间而已。像是自己的断代史一样,不愿修饰或扭曲,只需直面自己。不像梁文道立志把节目长久到一千零一夜,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言两语,都是可以的。
如今,告别微博躲进朋友圈的趋势,从社会角度看,像是公共空间的日益缩小,而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广阔的公共空间。越来越觉得朋友圈将要成为下一个企鹅空间了,鸡汤、广告、不经思考的转发,内容低劣,现在也就上去看看几个公众号。与此同时,朋友圈越来越大,趣味不相投的人在一起,成为互相点赞的朋友。我们彼此看待对方又像是看待怪物一样,以文明优越自居,对他人嗤之以鼻。
抽身离开朋友圈,打算将码字的阵地挪到这里来。就好像这个转型期的社会一样,自己也处在转型期。最近觉得,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动摇了,反对的观点也从中找到了合理的部分。两种观点在大脑里,变得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开始融合。社会动荡时期,思想的易变是常态,陈天华在历史书上是革命派的形象,一心推翻清王朝,而他后来却认为在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观点的融合,怀疑与承认,放弃与接受,使个人的内心经历挣扎,陈天华最后在日本投海自杀。
而码字的过程,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去疏导内心淤积的导管。这些文字,不过是为了日后回头看现在,能够知道自己如何一步步走过时间而已。像是自己的断代史一样,不愿修饰或扭曲,只需直面自己。不像梁文道立志把节目长久到一千零一夜,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言两语,都是可以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