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
![]() |
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
我不常失眠,我的睡眠质量一直很好,甚至少有梦境。我的失眠开始于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
不再有考试的束缚,成了脱缰的野马,很多时间陷在社交网络里。我们突然熟识了起来,当然,是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话题可聊,可以讨论争论辩论,直至深夜,毫无睡意。出于什么呢,兴奋感、惺惺相惜还有欢喜。
有一次我们聊到梦境,他讲到那些诡异离奇的梦境,而我突然忘了上一次做梦是什么时候。“你竟然不做梦,你又被剥夺了一个人生乐趣”,他这样说到。哦,瑰丽的梦的确是人生一大趣事。但很长时间我似乎都忘了做梦这件事。
一个雨夜,可能是我第一个印象深刻的失眠,窗外的雨声入耳清晰透亮。凌晨一点多收到他的信息秒回,我们都醒着,我说失眠,他说“雨夜,我也是常常睡不着的”,饱含文艺青年的矫情与“沧桑”的感叹,有些想笑,又可叹。
那个夏天的作息不太规律,有一天我在凌晨三点多醒来,不知疲态,精神抖擞。手机非常应景地响了,我再次秒回,他惊到了,“这个点你竟然秒回……”而我也挺莫名其妙的,为什么我会在这个时刻醒来,似乎为等待他而醒来?我们聊到天光将至,终于沉沉睡去。
回想起来,我和他分享过很多夜晚,雨夜、圆月、满天繁星,聊着聊着抬起头我就能看见月亮又悄悄走了几步,长夜漫漫,时光流逝之于我毫无觉察。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和他不再联系之后我开始疯狂的失眠,因为我真正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大学开学之前我已经开始失眠了,大一尤甚,床太小,连在床上滚来滚去都不行。
夜晚,太无聊了。
那时候我才开始从内心里真正爱上读书这件事,至少不用在黑夜里与自我穷凶极恶地对峙,两相生厌。
阅读让我内心平静,那一刻我一无所有,却在与世界对话。阅读之后,我大约能在凌晨一点多睡去,比之前的情况大有改善;并且我开始做梦,梦见书里的情节、梦见我从未见过的地方甚至偶尔梦见他。
但第二天醒来,我往往像一个失忆症患者,只记得梦境的零星片段,下午的时候几乎已经忘了我有没有做过梦。大概我永远没有办法讲述我的梦境,那是夜晚给予我的馈赠。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失眠几乎治愈。日子按部就班地过,有时疲惫,睡得安稳;大多数时候想法很多,表面平静,一夜无梦;偶尔会有空落落的时候,付诸笔端成为良药,很多时候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只是想要写点什么。
![]() |
电影《言叶之庭》 |
最近一直下雨,回了一趟家,十点钟的时候靠在床头读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书中的“我”身患癌症,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最终选择了布鲁克林;“我”准备写一本《人类愚行大全》,“把我作为人的漫长而曲折的一生中所犯的所有错误、所有失败、所有窘迫、所有蠢举、所有弱点和所有无聊行为统统写进去”。
很久没有回来了,这个房间一抬头就能看见月光,可是那晚只有噼里啪啦的雨声。十二点多的时候关灯睡去,雨一直没有停,不知怎么的,凌晨三点多我又一次醒来,再也无法入睡。
这一次,我知道,手机不会再有响动。
窗外还在下雨,我又拿起保罗.奥斯特的书,“我”回忆起曾经与女儿相处的一件趣事,某个时刻,“我”和她相对而笑,“如果要从过去与她相处二十九年的所有时光中选择一个时刻、一个记忆储存在我的脑子里,我相信我就会选择这个时刻、这个记忆”。
我闭上眼,在这间房里,似乎可以回忆起过往所有的细枝末节。大概,前任终究是一种很容易想起的生物,即使时间久远。
现在如果要让我从与他分享的时光里选择一个时刻、一个记忆储存在我的脑子里,我想选择那个凌晨三点多醒来的时刻。
那一刻让我相信我们的相遇、我们的惺惺相惜、我们的默契都是注定的,没有一点儿刻意的痕迹。
也许这样的时刻还会出现,我还会忆起更多,只是我知道,我的失眠症大抵是治愈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