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进化权 游戏资本论,《魔兽》
![]() |
世界上唯一赞同交战,且鼓励打到极致的主题,就是游戏的世界。
对抗类游戏世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在乎正反派,只为看一局胜与败。
在没有主流道德天平的藩篱中,角色扮演只看多厉害。
厉害的魔兽,跨界。
从游戏到电影,如同从707到709,即使要进入隔壁的房间,也需要费点周折弄到开门的卡。
无论如何,会打一门游戏,是多么自豪的资历。
电影带着游戏魔兽十余年的资历,叩门而至。
万众瞩目之下,大片儿通常来势带风,不是威风便是接风。
接风的粉丝军团们士气高昂,票房大涨。
然,口风有变,话分两极。
魔兽表现并无不良好记录,魔兽表现也并没有划时代的眼前一亮。
向来以奇幻刷新观众脑容量的魔幻电影,在前面几座影片丰碑的映射下,踯躅不前。所以,我们看到了众多的似曾相识,看到了魔幻的套路。打完一趟立意拳,又打了一趟感情拳,再打一趟对决拳,还打了一趟复仇拳,顺便穿插一趟场景拳,顿顿老拳,还是老拳。
战争场面的拳脚历来是西方导演的硬伤,所谓大决战的套路,通常复制一望无际整齐的造型,然后双方冲向双方,捕捉几个特写,便是终极的决战。
魔兽本不该亦是如此。
你们的肉盾阵营呢,你们的燃烧投石机呢,你们的空中编队呢,你们的远程中程近程类士兵呢,你们的地对空族类呢,你们的快速穿插部队呢,你们的攻击阵型呢,你们各族特有的特色兵种呢,你们想绿豆与红豆撒进电影里随便一搅合就打算出锅么?。
绝不应该。你们是独一无二的魔兽。
君不见擂鼓增加编队战斗力的科多兽,君不见英雄闪电击造成的连环大面积伤害,君不见法力定身术与狼骑士的飞天猎网同样让人无可奈何的毛骨悚然……
与篇幅无关,与时长无关,与庞大的架构无法短时间和盘托出无关。至少,出镜便可识别,每一个转场与叠层都该透露出一眼捕捉到的理所应当的对战元素,魔兽就要有个魔兽的样子。
虽然,见到了传送门,见到了疗伤之泉,见到高耸的哥特式人类城堡与满地蘑菇一般的兽族地笼,见到人族的火枪噼噼啪啪的在混战中点炮仗,兽族的钝型兵器砸锅卖铁般的摧杀,大战的末端,还有一只龙鹰刮起了一阵高潮的小旋风。
不够。
魔兽中的各族英雄们的生命值与魔法满值各都是100。
也就是说,魔法的比例与生命的比例旗鼓相当,除了守护者与古尔丹,剩下的大都还在中世纪靠体力与格斗术打怪兽阶段。
对成功IP的浪费与对优秀素材的视而不见,是游戏魔兽变身电影魔兽裸体出场的折翼。
为什么不开启魔兽世界里角色们的神技能?我们要一个史无前例的战法,与无以伦比的战事。魔幻电影的进阶,在魔兽这里最有可能突破。
而魔幻题材的进化权,已经握在魔兽世界的英雄们发大招的手里。
导演的手中抓住的是整合突击权杖。
对于庞大世界族群的缩等比例与众多各类魔幻英雄的释放,难度的山巅、沼泽、暗黑森林摆在眼前,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征途。
或许,开端需要循序渐进,或许,铺垫是必要的,而升级展现,希望越快越好。
魔兽电影不应该止步于拷贝几个游戏地图,复原几种建筑物,呈现几种族类的形象和他们的道具,看点需要在纯视觉上建立人无我有的深层元素。
电影当然不应该整版拷贝游戏,但是游戏电影至少要萃取游戏。玩家玩的,不一定是看客看的,但是吸引玩家奋不顾身的,定然也能让看客拍座而起。
但是,又出现但是,就像让你准备好接受当头一棒,转折词最令人纠结。
事实,魔兽无需纠结。
你当然不需要类似指环王的中世纪调调,也不必贴牌哈利波特的奇幻花样,无需擦边阿凡达的新世界,也不用纳尼亚一样的童话要保持美好正义。虽然你总会不可避免的跟以上撞衫某处相似,因为你出道太晚。因为你不仅要讲故事,还要讲族类,不仅要表现战争,还要表现魔法战争的神技能,不仅需要还原游戏还原既定的视觉,还要创世纪全新的感官体验。
但最终,你必然要建立自己的体系,一个魔兽世界的体系。因为你要调动魔兽世界的各种元素,让看客们血脉喷张的在座位上按捺不住,因为魔兽的游戏资本足够,因为电影的进化必定需要后浪扑前浪。
片尾,音乐响起,我们肃然起立。
不是因为熟悉,也少谈多少情怀,因为这个音乐中,多年以后我们依然听出了宏伟的格局与睥睨的气势,我们听到各个地图的关卡,听出对战的族群们热血,听出game over的心潮澎湃。
老话扔下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
游戏,等待下一局,魔兽,期待下一部。
再来!
后记1:
作为不资深的玩家,魔兽浩荡十余年的确具有独树一帜的过人之处,它不仅是一款游戏的吸引力,更多的新奇世界都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因此,魔兽电影定然有良好的前提和粉丝。
后记2:
魔兽争霸4族中,我是兽族的铁杆。因为兽族不仅看起来有气势,升级是最省力的。其防御工事自带防御伤害功能,其他族在摧毁的过程中深受伤害。
后记3:
矫情的说一句,Max天生为魔兽而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