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笔2 《富兰克林自传》
读《富兰克林自传》
我今年二十一岁,看过无数本小说,言情的;零散看过几本名著,集中在小学时代,读过几本杂志,最近才拾起又看书的习惯但已经没法像小学的时候一坐一下午,就可以看完几本书了。言情小说虽然说主要说的情情爱爱,尤其爱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时候。但在现在什么都要考实的年代,其实还是有学到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说不上来,肚子里还是没有墨水。书,我其实看了不少的,张爱玲的书基本都看完了,只除了她的散文集。最喜欢的作家是三毛,但也很爱龙应台的文字,女性的视角看的书,谈天谈地,处处风情,这是心怀宽广的,狭于一域,小情小爱,女性的生活仿佛是为了这种感情而生的,处处敏感,处处伤怀。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我以为美好的文字带着一点点巧妙的构思就是一篇好文章,然而不够,我写不出我要的东西。张爱玲写小团圆的时候写“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百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有一点点搭边,但也不是。乔治.奥威尔写“由此他认识到悲剧是属于古代的,属于爱情,友情和不受干扰的自由还可以存在的年代,属于家庭的核心成员可以不问情由而互相支持的那种年代。”更接近了。但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我不是在读《富兰克林自传》吗?是,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的震撼非常大,我从没有正式推荐过什么书,但我想推荐这本自传。他是一个智慧的人。
不是聪颖,是智慧。用活泼,聪敏,天资浑厚去形容一个人,但这个人的身上同时也会出现懒惰,轻浮,极不谨慎的标签。富兰克林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勤俭,自律,克己,贞洁,一个清教徒的典型。那是一个宗教混乱的年代,新教和天主教分裂冲突,他没有活于盲从附和,他有自己的神自己的主,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也信仰上帝,仁慈的主,但他反对宗教将信徒捆绑于教会上,捆绑在仪式上,捆绑在无谓的称谓上。基督应该是提倡善的,是实事,而不是夸夸空谈然后捐财富给教会。(我建议在看这本自传前最好去了解下基督教的历史和各类分支以及他们的冲突,还有清教徒的概念。)这是他的智慧之一,不盲从。
智慧之二,是他的道德品质,尽一切的热心去帮助他的朋友,开办印刷厂,创办讲读俱乐部,建立订阅图书馆,当上议员后包括修建道路,城市的夜灯,军备计划,孤儿院计划。这些不过是他一些事情的体现。一个有智慧的人,没有道德的支撑就会变成杀器。这一部分其实是我最为推崇的一部分,但由于我自身实在知识有限,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只能作罢,但我也必须表明我的态度。
其三,我没有看过别的自传所以没法比较,但这本书并没有夸夸其谈自己的事迹,没有说我未出生时天降祥云以示吉瑞,他自己只是一个载体,载着美国初期的社会现象,管中窥豹,载着世间百态,各色人物,小人物也有,大人物也有,朋友也有,敌人也有。这是他的智慧之三,没有刻意的夸赞自己,但也没有使自己被忽略,没有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使人赞同,及至上升到喜爱他。这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没有阅历无法建立的。
他的克己也是十分让人敬叹的,读书之丰,学习之刻苦,汲取知识之用功,以及在人生态度和听取正确的建议上,种种都让我产生出景仰之感。高超的洗脑者。
我今年二十一岁,看过无数本小说,言情的;零散看过几本名著,集中在小学时代,读过几本杂志,最近才拾起又看书的习惯但已经没法像小学的时候一坐一下午,就可以看完几本书了。言情小说虽然说主要说的情情爱爱,尤其爱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时候。但在现在什么都要考实的年代,其实还是有学到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说不上来,肚子里还是没有墨水。书,我其实看了不少的,张爱玲的书基本都看完了,只除了她的散文集。最喜欢的作家是三毛,但也很爱龙应台的文字,女性的视角看的书,谈天谈地,处处风情,这是心怀宽广的,狭于一域,小情小爱,女性的生活仿佛是为了这种感情而生的,处处敏感,处处伤怀。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我以为美好的文字带着一点点巧妙的构思就是一篇好文章,然而不够,我写不出我要的东西。张爱玲写小团圆的时候写“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百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有一点点搭边,但也不是。乔治.奥威尔写“由此他认识到悲剧是属于古代的,属于爱情,友情和不受干扰的自由还可以存在的年代,属于家庭的核心成员可以不问情由而互相支持的那种年代。”更接近了。但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我不是在读《富兰克林自传》吗?是,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的震撼非常大,我从没有正式推荐过什么书,但我想推荐这本自传。他是一个智慧的人。
不是聪颖,是智慧。用活泼,聪敏,天资浑厚去形容一个人,但这个人的身上同时也会出现懒惰,轻浮,极不谨慎的标签。富兰克林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勤俭,自律,克己,贞洁,一个清教徒的典型。那是一个宗教混乱的年代,新教和天主教分裂冲突,他没有活于盲从附和,他有自己的神自己的主,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也信仰上帝,仁慈的主,但他反对宗教将信徒捆绑于教会上,捆绑在仪式上,捆绑在无谓的称谓上。基督应该是提倡善的,是实事,而不是夸夸空谈然后捐财富给教会。(我建议在看这本自传前最好去了解下基督教的历史和各类分支以及他们的冲突,还有清教徒的概念。)这是他的智慧之一,不盲从。
智慧之二,是他的道德品质,尽一切的热心去帮助他的朋友,开办印刷厂,创办讲读俱乐部,建立订阅图书馆,当上议员后包括修建道路,城市的夜灯,军备计划,孤儿院计划。这些不过是他一些事情的体现。一个有智慧的人,没有道德的支撑就会变成杀器。这一部分其实是我最为推崇的一部分,但由于我自身实在知识有限,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只能作罢,但我也必须表明我的态度。
其三,我没有看过别的自传所以没法比较,但这本书并没有夸夸其谈自己的事迹,没有说我未出生时天降祥云以示吉瑞,他自己只是一个载体,载着美国初期的社会现象,管中窥豹,载着世间百态,各色人物,小人物也有,大人物也有,朋友也有,敌人也有。这是他的智慧之三,没有刻意的夸赞自己,但也没有使自己被忽略,没有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使人赞同,及至上升到喜爱他。这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没有阅历无法建立的。
他的克己也是十分让人敬叹的,读书之丰,学习之刻苦,汲取知识之用功,以及在人生态度和听取正确的建议上,种种都让我产生出景仰之感。高超的洗脑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