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不美,断桥不断
说到杭州,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都会浮现出那一片湖光山色,西湖,无可厚非的成为华夏人民赖以寥慰的一方天地,在这方天地里,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交汇融合,绽放得淋漓尽致。
有史以来,数不清的文人雅士,忠奸臣子,富商巨贾在西湖留下华美篇章和嬉笑怒骂。因此,西湖的名气之大,也大过中国所有的山水湖泊。其实这也难怪,西湖作为华夏人民重要的一方精神世界,浩浩荡荡的包容了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所有情感,时间跨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起先说来,要从一首诗文中找到开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位于现在江苏的吴国和位于浙江的越国打仗,越国战败,国君勾践卧薪尝胆,想要推翻吴国。就将美女西施谨献给吴王夫差,让西施诱使夫差不理朝政,终至亡国。后来呢,夫差死了,西施的任务也完成了。有传说勾践不能容忍西施作为亡国遗孀回到越国而派人秘密杀害了她。也有传说西施又回到越国故乡,和曾经的情人范蠡泛游在西湖之上。我宁愿相信后者,我知道浙江的老百姓也相信后面的传说,不然,何解西湖边意义深远且日渐繁多的西施遗迹呢?倘使你旅行路过西湖,又巧遇一群健谈的老人,他们会详细的告诉你哪里是西施镜,哪里是照鬓池。就是这样一位亡国遗妇,西湖接纳了她,浙江人民接纳了她,全国人民也接纳了她,热热闹闹的捧到了四大美女之中。
我也曾到过西湖,但如果你是第一次到的西湖,可能不免会有所失望,西湖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不一样的,或妖娆或静谧。但是说白了,西湖就是自长江地下分流出来的一个普通的湖,然而这湖可不消停,唐代以前,西湖经常涨水泛滥,淹没周边农田,浙江百姓叫苦不迭。不过他们的苦日子到头了,转到唐代,西湖来了一位奇才,也是一位官员。他的诗文才华名满天下,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位诗人,让西湖从暴躁变得驯良。他,就是白居易。到任期间,一刻不停。派兵丁河工拓宽河道,开挖地下淤泥,筑桥修堤,一时间全城出动,锣鼓喧天。大堤修完了,水患解决了,可白居易却悄然离开了。人们为了纪念和感激这位奇才,便将大堤的名字叫做白堤。这名字一直到今天也从未改变过。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白居易修的堤和后来宋代苏东坡修的堤就长度牢固度而言完全没法相比。可就是这样一位白奇才,巧夺天工般的在西湖上横了一条劳动智慧和才情的腰带。西湖也敞开肚皮坦然接受了。
没去过西湖的朋友经常会问我西湖美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法回答,西湖比较中国的其他山河湖泊其实丝毫不占优势,离西湖最近的千岛湖,因地质结构的关系,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自然神奇的鬼斧神工,再远一点的是阳澄湖和太湖,这两个湖因水产丰富而享誉全国。再远一些,鄱阳湖上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水战打得惊天动地。西湖不够大,地形也不够军事因素,铺排不开庞大的战舰。湖里的营养不够,产不了繁多的水产品。但就是这样,西湖的名气却远远大过其他这几个湖。我突然想到,西湖靠的不是这些,是文化!西湖文化太杂,也太精,西湖敞开怀抱迎接所有的文人和流氓,迎接所有的精华糟粕。因而,西湖变得愈加醉人,愈加让人痴迷,愈加深刻的成为华夏人民的精神寄托。中国古代人民太累了!帝王将相改朝换代要受牵连,更要养着皇帝和一大群贪官污吏,还要受地痞流氓的欺负。反正中国不管出现什么大事,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白姓!中国的文人也不容易,一句话说错了被罢官被杀头的不胜枚举。就算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正正常常的去考试,也不行!明代才子唐伯虎就是被陷害的事情大家都可以细数过来。但有一点我挺疑惑,唐伯虎的老家在江苏苏州,而且当地人也为他修了一座墓,缘何在西湖边上还有唐才子的遗冢。且不去想这些罢,或许是唐伯虎在被钦定终身不能考试后游历过西湖,或许还在西湖大哭一场。
中国人太苦了,苦的只能剩一个西湖来倾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湖的文化会这么杂,这么重!其实我们莫不如将西湖称之为我们的倾诉湖呢?西湖也默默的承担了这一个角色,承担了所有文人的苦脑,承担了所有人民的苦难,当然,也承担我的一泡尿。说出来虽然有些不知羞。但是,唐伯虎落在西湖的眼泪和我撒在西湖里的那一泡尿,究竟谁轻谁重?
西湖流传在民间最广泛的影响不是那些文人,而是一段凄美的故事,相信读者诸君们也都知道,白娘子和许仙相见于断桥,诀别于雷峰塔,二十年后许士林叩头,雷峰塔倒塌,救出生母。从此,断桥便名噪天下。说起断桥,其实并非真正的断桥,只是从远处看来,整座桥似是被砍断在西湖里,这边靠不到岸,那边接不到白堤,很像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孤零零的躺在西湖里。关于断桥,其实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传说,那就是很久以前,说不上什么时候了,当时的断桥还只是为方便过河而搭制得简陋的木桥,在木桥旁边住着一对夫妻,靠卖酒为生,一日,一个姓段的白发老人路过这里奄奄一息,夫妻出于好心救了这位老人,哪知道这老人原是天边的神仙,老人感激他们,便送了几粒酒丸给这对夫妻,然后踩在桥上驾云飞走了,后来夫妻因为酒丸子赚了不少钱,便将木桥重修了一番,并立了一块碑,将桥取名为“段桥”。这故事说起来着实可笑,可中国类似于此的神话不胜枚举,相比之下,也就小巫见大巫了。这个故事其实并不为人们首肯,人们更愿意看见的是白娘子驾着一叶华丽的小舟,一袭清雅素衣,在满天细雨中,撑着一把青绿色的油纸伞和许仙相遇。从前的中国人被礼教压抑着情感,然而断桥相遇给了人们一个发泄情感的方式,因此这个故事才会被津津乐道的传了几百年。
断桥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多的远不是我这个文弱书生所能想到的,断桥不断,它连接着人们心中对情感的高度依赖,对自由的诚挚渴望。并且我相信为个人心中都有属于他的那个断桥,在那里他可以暴露他所有的情感,可以邂逅美丽的爱情,我感谢这个时代,已不用压抑自己,自由随性的生活。但我也恨这个时代,他让我们没了向往和纯美。我无法相信会在这邂逅什么,只知道大城市里灯红酒绿的地方会遇到些特别的女孩子,看来,西湖和断桥的工作还要持续上千年!我知道,西湖不美,美的是我们的文化;断桥不断,断的是我们的情感;残血易融,难融的是我们的一颗心。
如果说在偌大的西湖上,横穿过的苏堤白堤是绕在西湖肚皮上的华美腰带,那断桥就该是腰带上最朴实无华却价值连城的珍珠。迎着断桥站立的是近些年翻修的雷峰塔,那将雷峰塔比喻成什么呢?在我看来,那是西湖腰带下面的玉坠。西湖几千年来已经吃撑了,他虽然也很无私,但微胀的肚皮已经告诉我们他装不下再多的烦恼了。读者诸君和我,让我们一起呐喊:我们快乐的活下去不好吗?这个时代!
前阵子听说在发掘雷锋塔未开启的地宫,据说在发掘时真的发现了两条一青一白的蛇。我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但我非常希望我错了,至少,还能让我知道那段致死不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过,发生在中国古代最压抑情感的时候!
最后一次游历西湖是在前一年,我现在记得依然清晰,我记得当我走到断桥时,从远处烟雨朦胧中漂过来一叶华丽的扁舟,小舟前方站着一个身清雅素衣的女子,女子撑着一把青绿色的油纸伞,她离我愈来愈近,可我却愈来愈难看清她的脸,待到她近到我的身边时,我突然发现那是一个长着人身莽头的怪物,她张开血盆大口,一瞬间就将我吞了进去!
我恍然清醒了。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