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的孩子》内蒙古篇——探寻草原孩子的世界
![]() |
初到呼伦贝尔
连年的雨水养肥了呼伦贝尔的草地,在道路两旁时不时出现大群的草原牲畜,呆萌的绵羊,耳朵晃不停的牛,英姿勃发的马,偶尔还能见到小队的骆驼。司机一边躲避横穿道路的牲畜,一边说像今年路上这么多牲畜,少雨的年份是见不到的。一路上,青草丰茂,黄色的小野花星罗密布,四目望去,无边的青黄消失在白云升起的远方,大大小小的水塘零星散布在地上,映照着蓝天,白云,饮水的牛马,对于初到草原的我来说,一切都显得美妙,富有生机。
![]() |
![]() |
连年的雨水养肥了呼伦贝尔的草地,在道路两旁时不时出现大群的草原牲畜,呆萌的绵羊,耳朵晃不停的牛,英姿勃发的马,偶尔还能见到小队的骆驼。司机一边躲避横穿道路的牲畜,一边说像今年路上这么多牲畜,少雨的年份是见不到的。一路上,青草丰茂,黄色的小野花星罗密布,四目望去,无边的青黄消失在白云升起的远方,大大小小的水塘零星散布在地上,映照着蓝天,白云,饮水的牛马,对于初到草原的我来说,一切都显得美妙,富有生机。
![]() |
然而今天,我却无缘目睹圣山的雄姿,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件事却也和祭拜圣山有关。每年祭山时节,喜欢豪饮放歌的蒙古人都会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射箭,这草原上传统的“男儿三艺”的比赛,将成为那达慕的重头戏。参赛的不仅有巴尔虎草原上的汉子,还有儿童里的佼佼者。其中,宝音乌力吉,苏敦,就是我们这次寻访的对象。
![]() |
宝音乌力吉
骑马长调 多才多艺
宝音乌力吉,东旗人,13岁,是我们寻访的为数不多的已上初一的孩子。不,必须叫他小伙子了,上初一的小伙子,童稚之气基本褪尽,开始向往着做一个有担当,能扶弱,义气为重的草原汉子了。受了近几年热播电视剧《我是特种兵》的影响,小伙子的理想是当兵自然不难理解。
骑马,五个冠军;博克,得过铜牌。长调,虽在学习中,然亮一亮嗓子,浑厚之气已扑面而来。在城里呼朋唤友,踢球嬉乐,骑车远足;回乡下骑马放牧,纵横草原。
今年农历七月初三,公历七月二十九号的宝格德乌拉山那达慕,宝音乌力吉也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子性情深得少女同事欣赏,我不再赘言。
![]() |
![]() |
苏墩儿
马下温文 马上豪迈
苏敦,西旗人,03年出生,马下温文,马上豪迈,真是个好小子。苏敦6岁开始骑马,近几年频繁参加比赛,去年又拿了多少个第一呢?他自己是犯迷糊的。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奇怪,骑手们年纪怎么都这么小,他们骑的是什么马?参加的是什么赛?这里面却有门道。赛马又分竞速赛和耐力赛,蒙古马虽然身材矮小,然而体魄强健,胸廓深长,以耐力著称。当年蒙古骑兵“兵马先动,粮草后行”,正是靠着蒙古马耐力好,擅长途奔袭的特点,把欧亚大陆搅了个天翻地覆。而孩子们参加的正是30公里到100公里不等的耐力赛,激烈的短程竞速赛则是大人们的领域了。草原上的赛马,参赛最积极的其实是养马人,他们要靠着这些比赛让自己的良马扬名草原,虽然也有骑手骑自己养的马,但更多时候是养马人去寻觅骑手,赛后获得的奖励则和骑手一人一半。那么,养马人为什么会挑中这些小骑手呢?原因就是体重。耐力赛,考验的是马的耐力,小骑手的技巧倒在其次,只要他们谙熟马性,能够稳坐马背,执好缰绳,自然是体重越轻,马儿的负载越少,体力消耗的越慢,也越能够跑出好成绩。拿一位牧民的说法,一个200斤的大胖子,不说马跑不快,跑到一半非把马儿的腰给压坏不可。如此看来,不管是巴尔虎草原上的苏敦、宝音乌力吉,还是乌珠穆沁的伊德日贡和孟克兄弟,他们年纪相当,13、4岁,身材都属瘦小精悍,正是骑赛马的优秀人选。
![]() |
苏敦家也算是赛马世家,他已过世的爷爷是一位老骑手,跟马打了一辈子交道,而他曾是职业摔跤手的父亲,像苏敦这个年纪的时候,赛马的成绩可一点不比苏敦差。苏敦家的牧区离阿力亚家的牧区不远,同是水草丰茂,毗邻克尔伦河套,与外蒙的五座小山隔国界相望。一到寒暑假,苏敦就要回到草原,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也真的爱马。
苏敦在蒙语课上最得意的一篇作文,既是记叙他和他的马。作文讲述了他骑着他最喜爱的黑马,参加赛马,最后得了第一的过程。询问这匹黑马的去向,却又发现了苏敦的一段伤心往事,这匹陪了苏敦多年的黑马,因为年老体衰,终于被爸爸卖掉,为此,苏敦很伤心。我问他伤心了多久,苏敦回答,“一年多”,落寞的神情和失去了挚爱的恋人无二,令人难以忘怀。
![]() |
认识苏敦,不得不再提起蒙古孩子的古道热肠。为了帮助我们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伊德日贡向我们介绍了孟克兄弟,而东旗的宝音乌力吉则向我们介绍了西旗的苏敦。东旗西旗一在呼伦湖西,一在呼伦湖东,相隔近300华里,然而同为巴尔虎部族,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这两个蒙古好儿郎早在一年前便在中俄蒙三国摔跤邀请赛上相识,后来又在辽阔草原的各处赛马场上多次相遇,熟识,可谓赛场上培养起来的交情。
![]() |
历经十五天,我们一行结束了内蒙古族调研。途径五旗转道海拉尔南归京城,个中辛苦,自不待言,然而草原的辽远壮阔,牧民的热情醇厚,早把我这个来自农耕社会的汉人,因久窝都市而倍感压抑的胸廓荡洗的干干净净。
再想到十多天后的宝格德乌拉山充满酒香、奶香的神圣祭拜和那达慕狂欢,届时这两位巴尔虎部族的好儿郎,扬鞭策马,并驾齐驱,胜负已属其次,只是那一幕幕电掣风驰,一腔腔豪情热血,禁不住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