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2
看到“莫奈与布丹”这一章节,心情已经从之前的《睡莲》有所不同,那时候只有悲伤和怀念;翻看到《哈佛港的风景》,心情被画中的蓝天、白云、绿树、池塘和水中的倒影渐渐地舒缓了些许。
《圣亚德斯海岸》中的海浪、沙滩、渔船和岩石则是进一步将心情调节到了平静且上升的模式。
这让我回忆起去台湾旅游时路过的龙磐公园,犹如海浪声在耳边响起,
进而想起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难道就是上学时老师在课堂讲过的“艺术相通性”么?看一幅19世纪的油画,可以联想到2011年的环岛旅行,进而又回忆起十几年前学过的宋代诗词,这种思维真的是发散得不要不要的了。
![]() |
莫奈 《哈佛港的风景》1858年 |
《圣亚德斯海岸》中的海浪、沙滩、渔船和岩石则是进一步将心情调节到了平静且上升的模式。
![]() |
莫奈《圣亚德斯海岸》1883年 |
这让我回忆起去台湾旅游时路过的龙磐公园,犹如海浪声在耳边响起,
![]() |
摄于台湾龙磐公园 2011年 |
进而想起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难道就是上学时老师在课堂讲过的“艺术相通性”么?看一幅19世纪的油画,可以联想到2011年的环岛旅行,进而又回忆起十几年前学过的宋代诗词,这种思维真的是发散得不要不要的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