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旅行及随想
端午节假期,以回家探亲为由,和老板请假。老板欣然同意,还叮嘱多陪陪父母。就这样,我用这样的理由开始了毕业旅行,从江南深入到了大西北,领略到不同的风情。
第一站,6月9日,走徽杭古道。
此前曾看过也做过一些攻略,为了路上拍照,还特意带了相机和三脚架,而在途中只用过一次,其余照片全部都是自拍杆所为。本以为会消耗很多,所以带了很多零食和能量棒,结果大概只消灭一半。看天气预报说端午期间可能会下雨,还特地买了一次性雨披,结果,天气很晴朗好吗!可以说,这次徒步,所做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滴。下面开始讲旅行事宜。
早上六点钟起床。一路上基本按之前看到的攻略在行走。在杭州汽车西站坐去往昌化的汽车,因为是端午假期,车次很多,大约九点到达昌化。又在昌化站坐车去浙川。去浙川基本都是盘山路,大都在爬坡,而且有些地方前面有山体,司机就要摁喇叭,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后面就是很深的峡谷,这车坐着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司机的技术很棒,且很快送至浙川。
到达浙川时,天高云淡,气温甚高。(早上从杭州出发时,是阴天)一路打探古道的起点,才知还要走几里路,就这样硬是迎着烈日走到了古道入口——永宁村。在这里买好票,开始徒步。(ps:在如厕期间,有个当地的老奶奶,推销竹拐杖,经不起老人家磨,买了一支。事实证明,这根竹拐杖帮了我很大的忙,还好买了😁)
走进入口,是一条宽阔大路,继续前行,还在担心,这条路已经被开发的如此彻底了?不料有个阿姨热心提醒,让顺着小路走。一进入小路,果然感觉不同,树荫还蛮多,不过开辟于山间的小路,还有些石子,可能是最近几年这条路走的人多了,石子也被磨圆了。一路上,有树荫遮阳,基本不需要打伞,不过汗水依然不断。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到了徽杭古道的制高点——蓝天凹。从入口至此,基本都是上坡,走起来相对累一些。私以为取名作“凹”,大概是因为这里真的很形象,周遭其实有更险峻的山,而这里是低地,故而为名。至此,天又转阴,云雾缭绕,不适拍照。只是在此逗留了一刻钟左右,继续前行。路上有很多户外组织,穿着和装备都很专业,也有人在蓝天凹搭帐篷,这大概就是徒步旅行的乐趣吧,可以更好的欣赏周围的风景。
过了蓝天凹,基本都是下坡,走起来略轻松。在下雪堂,见到一只狗狗,被人画了两道浓浓的黑眉,往来游客对其都很有兴趣,这也是一个吸睛的办法哦!有驴友说最为经典的是逍遥乡到江南第一关的石阶部分。的确,这一段,很险要,路是在半山腰的。另外,在山谷的另一边,有一排栈道,像是直接在山腰上嫁接出来的。路的右边是垂直的岩石,左边就是深深的山谷(我因为恐高,走路就要靠里边,不敢盯着左面看太久。)看着这气壮山河的景象,不禁感慨当年开辟者的智慧和后人的维护。传说当年宋江征方腊就走的徽杭古道,不过可能与今日有些区别。
下午五点半左右,到达了终点。
如今的徽杭古道可能因为广泛宣传,路上人也蛮多的。尤其是在即将到达终点时,依然有很多人出发,我不解的是他们难道要在夜里赶路吗?那样可是很危险的啊。一路走来,风景非常秀丽优美,是典型的江南型景区,山清水秀,真是精美的世外桃源。另外,景区的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好。
在路上,有一些当地人去卖特色小吃,也有卖水和饮料的。在去蓝天凹的一线天处,有个老奶奶,看起来得有六七十岁的样子了,依然很硬朗,通过聊天得知,老人家逢周末或假期会上来卖卖东西,而且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上来,身体素质真是过硬。这条路,就是他们天然的健身之路。
因为去往绩溪县里的班车在四点钟以后停运,门卫特意帮忙打电话包了个车(和一对中年夫妇)而且送至宾馆。宾馆是在出发之前定好的,所以司机师傅直接送到的。绩溪因为是个县城,消费还不高。宾馆看样子是新开的,所有家具都是新的,而且房间特别宽敞,卫生间也很干净,算是住过的性价比最高,体验最棒的一次住宿了。一夜无话。
6月10日,歙县。
从绩溪汽车站直接坐车到歙县。这一天太阳非常大,而且气温也很高,在这样的时节出游,也是很辛苦的。
在路上研究攻略,因为只预留了一天的时间,决定去徽州古城和渔梁坝两处景点。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歙县的历史,歙县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的三十六郡中会稽郡辖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所以还是非常有必要去游览一番的。
歙县景区的一个明显有点就是有导游讲解。导游带着参观了古城,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复原出来的,其中有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院,导游讲了一些俗语的来源,印象较深的是天井下的水通过水道流入自家田地,被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此外,还有一处“许国石坊”,据说是明万历年间建立的,据说是全国保存最早的八脚牌楼,上面的刻字还清晰可见,这座牌楼被誉为“东方凯旋门”。
古城里还有一处府衙,据导游说,其复原所用的木材全部都是东南亚进口的某种名贵树种,单单一个府衙的复原费用,就有2个亿,还说这以后也会是一处珍贵的景点,这些建筑都是用南方特有的木制建筑方法,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都是木材直接嵌入的。着实珍贵。
此外,还有一处斗山街,是江南古村形制,里面还有一处私塾,在如此高温的歙县,私塾却非常清凉。私塾正面供奉着孔子,院里还栽有一棵非常粗壮的桂花树, 想来有些年头,听说古代桂花树不能随意栽种,要中举之家方可栽种按谐音,“桂”意味着“贵”。看得出来着处院子近来没有经过修缮,潮湿处的苔藓还很多,院内非常清凉。
从古城出来,也该吃中饭了。路边看到了一家土菜馆,走进去发现,这家菜馆的点菜方式非常独特,没有菜单。走到冰箱前,里面展示着所有菜。最后要了一根丝瓜和一盘芹菜,做出来的就是家常的丝瓜炒蛋和芹菜肉丝,吃着还非常可口。
接下来就去渔梁坝。太阳很大,依然有导游在给讲解,该坝位于渔梁村,渔梁村的主街叫渔梁街。取名“渔梁”,是因为该村俯视图像一条鱼。渔梁坝处于练江之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该坝是用石头打造,数块条石之间用石钉镶嵌,起到固定作用。
渔梁坝参观结束后,打的去歙县北站,回到合肥。
6月11日 包公祠
6月12日 17:00火车去往兰州,13日16:30左右到达兰州。
6月13日 17:50由兰州到敦煌,14日早7点左右到达敦煌。
6月14日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自进入甘肃境内,总有一种到达异域的感觉,山上植被甚少,土都裸露在外面,看上去就特别干燥。
甘肃与中国东部是有时差的,早上七点,在甘境内其实只是清晨,一下火车,凉爽之气便袭来,让人有忘记这是炎炎夏日的冲动。早早就到了客栈(这家客栈位置较远,当时是为了省钱才选择这里的。到了之后发现任何一次性洗漱用品都不提供,另外还不提供毛巾,不提供毛巾,毛巾。后来老板娘热心给了两条一次性毛巾。说是一次性的,在这里住的三晚用的都是这两条救命毛巾。)
把东西放下后,准备出行。刚好有一个大哥要去莫高窟数字中心,和他一起拼车去的。门票要200,研究生证也可以打折,我的证件终于被派上用场了。这一场下来,两个人省了近300块。莫高窟数字中心,就是用现代的数字技术,拍摄的莫高窟的影像,展现给观众。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叫做球幕影厅的,屏幕是球形的,展示的是莫高窟一些典型的窟中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而且这项技术真是超级先进啊!在这里先看一遍,就会对莫高窟有了整体的认识,另外,在观看时也可以有印象。
看完两场电影后,专车会将观众送往莫高窟。此时已经九点半左右,天开始热起来了。到了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南25公里处。)有导游给讲解。不过因为很多佛窟形制和内容都相近,外加对洞窟的保护,因此每个导游带领参观八个窟,其中有三个是相同的。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真是相当震撼啊!壁画从最初的时代向后,也是有所变化的。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很多窟内都绘有一千个左右的佛,其实每个窟都可以称为千佛洞。洞内基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还有一些飞天和经变画,不过作为一个门外汉,觉得还是很晦涩。不过壁画倒是非常震撼,很多颜色依然光鲜亮丽。也有一些被氧化了,主要是肉粉色和白色,都黑掉了。但是,氧化之后的壁画又有别样的美。
感慨莫高窟的规模,另外,在这些山上开洞,也是颇费周章的,因此也可见当时佛教对当时的影响,应该是轰动性的。
参观完莫高窟,在邮局买了两套明信片。其中有一套是敦煌研究院发行的,都是壁画,看起来非常有感觉。且所选作品都很有特点,无论是制作还是细节,都可见一斑。有专车将游客送往数字中心。返回客栈已经下午两点。此时,已经烈日炎炎,街上很少有人走动。
下午在客栈休息,七点左右出门,准备去鸣沙山和月牙泉。途径瓜州夜市,吃了当地特色驴肉黄面,黄面非常筋道,加上店家自制的豆腐酱,很美味。驴肉煮的也刚好,不咸不淡,还有蘸料,不过略贵。
吃完后打车去鸣沙山月牙泉。
6月15日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雅丹地貌(未完待更)
第一站,6月9日,走徽杭古道。
此前曾看过也做过一些攻略,为了路上拍照,还特意带了相机和三脚架,而在途中只用过一次,其余照片全部都是自拍杆所为。本以为会消耗很多,所以带了很多零食和能量棒,结果大概只消灭一半。看天气预报说端午期间可能会下雨,还特地买了一次性雨披,结果,天气很晴朗好吗!可以说,这次徒步,所做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滴。下面开始讲旅行事宜。
早上六点钟起床。一路上基本按之前看到的攻略在行走。在杭州汽车西站坐去往昌化的汽车,因为是端午假期,车次很多,大约九点到达昌化。又在昌化站坐车去浙川。去浙川基本都是盘山路,大都在爬坡,而且有些地方前面有山体,司机就要摁喇叭,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后面就是很深的峡谷,这车坐着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司机的技术很棒,且很快送至浙川。
到达浙川时,天高云淡,气温甚高。(早上从杭州出发时,是阴天)一路打探古道的起点,才知还要走几里路,就这样硬是迎着烈日走到了古道入口——永宁村。在这里买好票,开始徒步。(ps:在如厕期间,有个当地的老奶奶,推销竹拐杖,经不起老人家磨,买了一支。事实证明,这根竹拐杖帮了我很大的忙,还好买了😁)
走进入口,是一条宽阔大路,继续前行,还在担心,这条路已经被开发的如此彻底了?不料有个阿姨热心提醒,让顺着小路走。一进入小路,果然感觉不同,树荫还蛮多,不过开辟于山间的小路,还有些石子,可能是最近几年这条路走的人多了,石子也被磨圆了。一路上,有树荫遮阳,基本不需要打伞,不过汗水依然不断。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到了徽杭古道的制高点——蓝天凹。从入口至此,基本都是上坡,走起来相对累一些。私以为取名作“凹”,大概是因为这里真的很形象,周遭其实有更险峻的山,而这里是低地,故而为名。至此,天又转阴,云雾缭绕,不适拍照。只是在此逗留了一刻钟左右,继续前行。路上有很多户外组织,穿着和装备都很专业,也有人在蓝天凹搭帐篷,这大概就是徒步旅行的乐趣吧,可以更好的欣赏周围的风景。
过了蓝天凹,基本都是下坡,走起来略轻松。在下雪堂,见到一只狗狗,被人画了两道浓浓的黑眉,往来游客对其都很有兴趣,这也是一个吸睛的办法哦!有驴友说最为经典的是逍遥乡到江南第一关的石阶部分。的确,这一段,很险要,路是在半山腰的。另外,在山谷的另一边,有一排栈道,像是直接在山腰上嫁接出来的。路的右边是垂直的岩石,左边就是深深的山谷(我因为恐高,走路就要靠里边,不敢盯着左面看太久。)看着这气壮山河的景象,不禁感慨当年开辟者的智慧和后人的维护。传说当年宋江征方腊就走的徽杭古道,不过可能与今日有些区别。
下午五点半左右,到达了终点。
如今的徽杭古道可能因为广泛宣传,路上人也蛮多的。尤其是在即将到达终点时,依然有很多人出发,我不解的是他们难道要在夜里赶路吗?那样可是很危险的啊。一路走来,风景非常秀丽优美,是典型的江南型景区,山清水秀,真是精美的世外桃源。另外,景区的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好。
在路上,有一些当地人去卖特色小吃,也有卖水和饮料的。在去蓝天凹的一线天处,有个老奶奶,看起来得有六七十岁的样子了,依然很硬朗,通过聊天得知,老人家逢周末或假期会上来卖卖东西,而且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上来,身体素质真是过硬。这条路,就是他们天然的健身之路。
因为去往绩溪县里的班车在四点钟以后停运,门卫特意帮忙打电话包了个车(和一对中年夫妇)而且送至宾馆。宾馆是在出发之前定好的,所以司机师傅直接送到的。绩溪因为是个县城,消费还不高。宾馆看样子是新开的,所有家具都是新的,而且房间特别宽敞,卫生间也很干净,算是住过的性价比最高,体验最棒的一次住宿了。一夜无话。
6月10日,歙县。
从绩溪汽车站直接坐车到歙县。这一天太阳非常大,而且气温也很高,在这样的时节出游,也是很辛苦的。
在路上研究攻略,因为只预留了一天的时间,决定去徽州古城和渔梁坝两处景点。这里有必要讲一下歙县的历史,歙县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的三十六郡中会稽郡辖县。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所以还是非常有必要去游览一番的。
歙县景区的一个明显有点就是有导游讲解。导游带着参观了古城,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复原出来的,其中有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院,导游讲了一些俗语的来源,印象较深的是天井下的水通过水道流入自家田地,被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此外,还有一处“许国石坊”,据说是明万历年间建立的,据说是全国保存最早的八脚牌楼,上面的刻字还清晰可见,这座牌楼被誉为“东方凯旋门”。
古城里还有一处府衙,据导游说,其复原所用的木材全部都是东南亚进口的某种名贵树种,单单一个府衙的复原费用,就有2个亿,还说这以后也会是一处珍贵的景点,这些建筑都是用南方特有的木制建筑方法,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都是木材直接嵌入的。着实珍贵。
此外,还有一处斗山街,是江南古村形制,里面还有一处私塾,在如此高温的歙县,私塾却非常清凉。私塾正面供奉着孔子,院里还栽有一棵非常粗壮的桂花树, 想来有些年头,听说古代桂花树不能随意栽种,要中举之家方可栽种按谐音,“桂”意味着“贵”。看得出来着处院子近来没有经过修缮,潮湿处的苔藓还很多,院内非常清凉。
从古城出来,也该吃中饭了。路边看到了一家土菜馆,走进去发现,这家菜馆的点菜方式非常独特,没有菜单。走到冰箱前,里面展示着所有菜。最后要了一根丝瓜和一盘芹菜,做出来的就是家常的丝瓜炒蛋和芹菜肉丝,吃着还非常可口。
接下来就去渔梁坝。太阳很大,依然有导游在给讲解,该坝位于渔梁村,渔梁村的主街叫渔梁街。取名“渔梁”,是因为该村俯视图像一条鱼。渔梁坝处于练江之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该坝是用石头打造,数块条石之间用石钉镶嵌,起到固定作用。
渔梁坝参观结束后,打的去歙县北站,回到合肥。
6月11日 包公祠
6月12日 17:00火车去往兰州,13日16:30左右到达兰州。
6月13日 17:50由兰州到敦煌,14日早7点左右到达敦煌。
6月14日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自进入甘肃境内,总有一种到达异域的感觉,山上植被甚少,土都裸露在外面,看上去就特别干燥。
甘肃与中国东部是有时差的,早上七点,在甘境内其实只是清晨,一下火车,凉爽之气便袭来,让人有忘记这是炎炎夏日的冲动。早早就到了客栈(这家客栈位置较远,当时是为了省钱才选择这里的。到了之后发现任何一次性洗漱用品都不提供,另外还不提供毛巾,不提供毛巾,毛巾。后来老板娘热心给了两条一次性毛巾。说是一次性的,在这里住的三晚用的都是这两条救命毛巾。)
把东西放下后,准备出行。刚好有一个大哥要去莫高窟数字中心,和他一起拼车去的。门票要200,研究生证也可以打折,我的证件终于被派上用场了。这一场下来,两个人省了近300块。莫高窟数字中心,就是用现代的数字技术,拍摄的莫高窟的影像,展现给观众。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叫做球幕影厅的,屏幕是球形的,展示的是莫高窟一些典型的窟中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而且这项技术真是超级先进啊!在这里先看一遍,就会对莫高窟有了整体的认识,另外,在观看时也可以有印象。
看完两场电影后,专车会将观众送往莫高窟。此时已经九点半左右,天开始热起来了。到了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南25公里处。)有导游给讲解。不过因为很多佛窟形制和内容都相近,外加对洞窟的保护,因此每个导游带领参观八个窟,其中有三个是相同的。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真是相当震撼啊!壁画从最初的时代向后,也是有所变化的。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很多窟内都绘有一千个左右的佛,其实每个窟都可以称为千佛洞。洞内基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还有一些飞天和经变画,不过作为一个门外汉,觉得还是很晦涩。不过壁画倒是非常震撼,很多颜色依然光鲜亮丽。也有一些被氧化了,主要是肉粉色和白色,都黑掉了。但是,氧化之后的壁画又有别样的美。
感慨莫高窟的规模,另外,在这些山上开洞,也是颇费周章的,因此也可见当时佛教对当时的影响,应该是轰动性的。
参观完莫高窟,在邮局买了两套明信片。其中有一套是敦煌研究院发行的,都是壁画,看起来非常有感觉。且所选作品都很有特点,无论是制作还是细节,都可见一斑。有专车将游客送往数字中心。返回客栈已经下午两点。此时,已经烈日炎炎,街上很少有人走动。
下午在客栈休息,七点左右出门,准备去鸣沙山和月牙泉。途径瓜州夜市,吃了当地特色驴肉黄面,黄面非常筋道,加上店家自制的豆腐酱,很美味。驴肉煮的也刚好,不咸不淡,还有蘸料,不过略贵。
吃完后打车去鸣沙山月牙泉。
6月15日 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雅丹地貌(未完待更)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