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天下,对垒宇宙——《X战警》系列电影演义
文/梦见乌鸦 随着《X战警》六部曲的完结,从2000年《X战警》到2016年的《天启》,已经拍了9部电影,历时16年。是时候为该系列立传了。文章很长,导致小弟不得不拆分成两部,然而还是很长。内容不是评论电影,而是以围绕在该系列电影的周边和八卦为主,《X战警》的版权缘何落到福斯手中?外传系列为何频频遭遇导演危机?卡梅隆曾经支招《X战警》,小贱贱电影险些胎死腹中!

既然是演义,那么就索性都是八卦内容,就当茶余饭后的消遣,作为粉丝,俺尽量说得客观,黑的有水平,上篇在这里→变种团队遇上极品领导,《X战警》系列终极漫谈 https://www.douban.com/note/562907284/ 一、变种人的主题特色 时钟拨回到上世纪上世纪60年代,正值漫画英雄的白银时代(1956-1972),是超级英雄百花争艳的时期,《X战警》漫画就诞生于1963年。

1、种族主义之下的诞生 当时的社会环境正值种族主义和黑人运动的勃发期,漫画的原作者杰克·卡比和斯坦·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犹太人。往往作者会把自己独特的经历融入到作品中,创造出“社会同化者幻想作品”。

于是,两位作者大笔一挥,种族的问题被寄托在这群与传统超级英雄所不同的变种人身上。作者以当时两位著名的种族运动者,“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和“正义的暴力”的马尔科姆X的为原型,创造了两位著名的变种人——X教授与万磁王。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X战警,如今20世纪福斯公司的《X战警》系列电影。 2、宽容与恐惧的主题 《X战警》系列,无论是电影还是漫画,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另外一群人——变种人,他们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具备了超能力。不幸的是伴随着超能力而来的还有孤独和寂寞,以及与整个社会的隔离。所有的故事都是在此基础上延展而来。 然而,对未知的恐惧和宽容的主题,却是《X战警》系列故事发展的走向,这一切早在斯坦·李于50年前创造X战警的世界时就已经有所阐释。在电影版和漫画中都得到了诠释。恐惧与宽容,对于人类与变种人,是互为成立的。

X教授与万磁王,在对待变种人身份上出现了分歧,埃里克认为人类不会容得下变种人的存在,他们之间终有一战,而查尔斯则相信人类可以与变种人和平相处。X战警与兄弟会之间的战斗伴随着变种人的发展史,大量拥有不同能力的变种人选择了各自的阵营,从而展开激烈的对抗。 而人类作为第三方势力,则是对这群生活在身边的变种人产生无限的恐惧。他们有时候也会面对来自第三方的威胁,比如由《X战警2》中威廉·史崔克将军为首的“反变种人协会”和《逆转未来》中的哨兵机器人。 这时候就需要所有变种人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御敌,以及天启事件,两位老友也通力合作,比如在X教授离开的一段时间里,万磁王就曾经担任过变种人学校的校长。

两位的共同点就是,作为两大变种人的领导人,最强大的也许不是能力,而是清晰成熟的做派,他们会随时搞明白利害关系,他们共同出发点也是一致,都是变种人的生存空间,因此也就有了《天启》结尾老万反水的一幕。也有漫画中《复仇者vsX战警》的格局。 3、X战警与复仇者联盟 作为漫威宇宙中最知名的两大超级英雄团队,X战警与复仇者联盟基本上拥有各自的独立故事线,并且互有交集。

★X战警 X战警是以变种人为故事主线,实际上X战警主要解决的是变种人内部矛盾问题。而且所有变种人也会联合起来为保卫地球,守护自己的命运和生存空间。 ★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则是一群本着拯救人类,反对宇宙中其他邪恶势力为主要目标的超级英雄团体。其中包括美国队长等超级战士、雷神为首的神话人物、蜘蛛侠这样的变异人(曾经被误认为是变种人),以及钢铁侠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团结起来共同保卫人类,同时也会吸纳一些像是金刚狼、镭射眼、冰人等这样极富正义感的变种人作为队员。 PS,关于快银,在漫画中似乎一直没有加入过X战警,而是加入了复仇者。 而且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变种人与人类只是种族之间的问题,变种人在地球上都有自己的身份,绝大多数都将自己的名字和出身公开化,他们身上没有秘密可言,因为关于变种人,用句时髦话——地球人都知道。这一点正是X战警恐惧与宽容的主题成立的前提之一。

而复仇者联盟则不同,他们多数带着面具作战,其中钢铁侠、猎鹰等人的身份属于公知,而以蜘蛛侠、冬兵为首的另一部分超级英雄公众根本不知道面具下他们的真实身份。这就导致后来复仇者联盟内部发生分裂,以钢铁侠为首的支持超级英雄身份公开注册的一派与以美国队长为首的反对派发生了著名的“复仇者内战”的战争。而此时除了那些加入复仇者联盟的变种人之外,其余所有变种人则选择了中立状态。 而关于《复仇者vsX战警》,始作俑者还是变种人中的不稳定因素,凤凰之力回归,红女巫与凤凰之子霍普·萨默斯之间的恩怨等等,复仇者认为凤凰之力会毁灭地球,变种人则认为这种力量可令自己的种族的重生,也是属于理念不同之间的对立。

纵览漫威宇宙,很难说X战警与复仇者联盟的地位谁高谁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大英雄团队共同撑起了如今超级英雄电影的广阔天空。 二、《X战警》的版权为何会落到福斯手里? 要说《X战警》,还要先说漫威。如今如日中天的漫威,当年在在角色版权方面走的冤枉路,含泪也要走完,这事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漫威与DC,美漫的两大支柱,在漫画产业方面齐头并进,但在其他领域确如云泥之别。 1、“华尔街之狼”掌控下的漫威 DC漫画在1969年就被时代华纳收购,有着影视巨头这个靠山,DC漫画人气角色改编影视作品自然水到渠成。当年的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超人》与蒂姆·波顿的《蝙蝠侠》系列全球热卖,DC漫画仰仗华纳在影视领域的开拓,大树底下好乘凉!

但漫威方面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老爷子斯坦·李曾跑去好莱坞运作过旗下角色的影视改编,但收效甚微。1984年DC漫画出现危机,华纳有意向漫威出售DC(当时华纳华纳传播公司总裁Bill Sarnoff看好漫威),但时任主编Jim Shooter权衡之后拒绝收购,放过了这个一统天下的绝佳机会。 没想到随后DC开始挖角漫威,包括弗兰克·米勒等著名画师转投DC旗下,出品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等大量热销漫画,DC势头扶摇直上,这回轮到漫威陷入窘境了。

1986年,亿万富翁罗恩·佩雷曼(Ron Perelman)收购漫威,这位佩雷曼先生乃是典型的“华尔街之狼”,赚钱为第一要务。在他的运作下,漫威于1991年上市,并收购了大量玩具、漫画小公司,令漫威背负了巨大的债务。同时漫威旗下以麦克法兰为首的明星画师出走自立门户,也是漫威的巨大损失。

2、出售版权赚快钱 填补资金漏洞的最佳方式,就是出售角色改编权。 由于当时并没有出现IP这个理念,加上华尔街商人的嗜血本色,包括神奇四侠、X战警、超胆侠、绿巨人等经典角色改编权先后被出售,赚了一波块钱。漫威自己曾经也成立过电影公司——1993年成立的“漫威电影”(Marvel Films),但雷声大雨点小,原因何在?对比DC就知道,没有影视巨大的靠山啊,在改编电影这条路上,只能“卖孩子”。

随着90年代中期家用游戏机和互联网的崛起,传统的纸质漫画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挖下大坑的漫威首当其冲。眼看销量下降,股价下跌,漫威想尽各种办法,甚至与DC联手创办Amalgam Comics整合了各自旗下的著名英雄联合,但也无力回天。最终1996年,漫威申请破产重组。 而后来阿维·阿拉德(Avi Arad)等收购漫威,重组“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已是后话。

三、《X战警》,超级英雄时代的第一桶金 当年华尔街商人把X战警乃至所有变种人的改编权都卖给了20世纪福斯公司。 1、X战警离开“母亲”的怀抱 在此之前,《X战警》的电影版就有机会出现,早在1989年,斯坦·李就打算将这个项目搬上银幕,当时找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Carolco电影公司。但卡神更看重的是《蜘蛛侠》,放弃了变种人,后来Carolco公司破产,《蜘蛛侠》也没拍成,版权又回到了漫威。

PS,关于《蜘蛛侠》还有一则趣闻,90年代中期漫威危机的时候,斯坦·李也曾打算收购漫威,苦于自己资金不足,于是搭伙了已故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后者的条件是,希望自己演蜘蛛侠,但佩雷曼坐地起价,导致二人没有收购成功。

90年代初,漫威曾打算把X战警的改编权卖给索尼哥伦比亚,恰逢艾维·亚拉为福斯儿童台制作的动画片《X战警》大受欢迎,20世纪福斯认为该系列大有潜力,于是在1994年将X战警的版权收入囊中。 2、共赢模式铺平了道路 阿维·阿拉德收购漫威之后,这位玩具界大佬上任后重大举措回收大量当年出售的角色,其中包括从新线公司搞回了钢铁侠先生。

同时阿维·阿拉德也更加注重电影化布局,重组后的漫威影业,从单纯出售角色版权后的“发射后不管”,改变为与几大版权所有者公司互惠互利的共赢模式。 即漫威影业授权对方改编电影,并协助制作,漫威影业不参与票房分成,只是收取“版权费”而已。因此在后来其他公司超级英雄电影都会出现漫威影业的标志,除了版权因素,还挂名“联合制作”。 于是1998年,漫威影业成立之后,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诞生,由新线公司制作的《刀锋战士》,北美票房7000万,全球1.3亿,为以后漫威英雄走向大银幕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看来,这对如履薄冰漫威影业是一个妙招,因为漫威影业不像DC那样有大咖撑腰,自己无力承担高额的制作费用,票房失败的恶果也对公司也有着致命的影响,这招举措乃是万全之策。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即如果旗下英雄电影票房大卖,漫威影业除了象征性的版权费之外,也拿不到更多分成。 3、首部过亿的漫威英雄电影 《X战警》公映于2000年,是第一部票房过亿的漫威英雄作品。

在这部电影中,由来自《非常嫌疑犯》的布莱恩·辛格担任导演,除了X教授与万磁王的扮演者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与伊恩·麦克莱恩两位老戏骨演员之外,还请来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获得者安娜·帕奎因饰演小淘气,其余包括暴风女的哈利·贝瑞、凤凰女法米克·詹森当时都是二线角色,饰演金刚狼的休·杰克曼仅是来自澳洲的菜鸟。 当时福斯将全部精力放在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上,对于这部没有人气明星加盟超级英雄电影,重视程度也不是太高,倘若不是斯大爷搁浅《少数派报告》先拍了《人工智能》导致福斯2000年暑期出空档,估计福斯还不会重视。

《X战警》耗资7500万,平心而论实则不高,电影并没有请的专门特效公司,而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从市面上划拉,其中还有一部分特效费用是后来追加的,用于角色眼睛和超能力能效果的CGI渲染,很多特效公司是在上映前几个月才入组的。就这样还是显得相对“寒酸”,比如魔形女的黄色眼睛就是戴着隐形眼镜装饰,令演员眼睛很难受,这一点在第二集中则是采用了CGI。 最终《X战警》北美票房1.57亿,全球3亿,且口碑飘红。这部电影成为漫威英雄走向大银幕的第一桶金。随后索尼版《蜘蛛侠》开拍,在后911时代,超级英雄成为了民众新的精神偶像。

四、合纵连横背水一战:正传三部曲成形 如何评价布莱恩·辛格这位导演?他几乎一手包办了所有《X战警》系列。这个曾经因《非常嫌疑犯》而成名的年轻导演,在《X战警》方面,展示了其特殊的一面。布莱恩·辛格并不擅长刻画人物,与之对应的就是极佳的讲故事能力,尤其适合群戏。

1、无处安放的身份 同时他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也是犹太人,也是一名同性恋。 他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境遇,转化在电影角色之上,尤其是对金刚狼的塑造,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金刚狼的旅程就是展现自我的旅程,是非常个人化的”,孤独无助,想寻求一种生活的方式,却可能永远找不到,是金刚狼的写照,也是导演曾经的生活感悟。

在这种情绪之下,布莱恩·辛格将此一股脑的发泄到电影上面,让《X战警》前两部,是超出超级英雄的动作片固定模式,而在更深层次上探讨了社会政治,揭示更多真相。 2、更加广阔的世界观 2013年第二部,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X战警》电影。第一集大获成功之后,第二部启动,不仅更加受到福斯的重视,而且还增加了近一倍的制作费用和周期,更重要的是,电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班人马,从制片人、编剧、主演全部没有换人(作曲Michael Kamen因身体不适推退出,换成了John Ottman),连加拿大摄影棚都是原来的。

PS,当时《X战警2》仅是在加拿大拍摄的投资最大的电影,还在规模、时间、人员和占地空间上开创了新高,并且当时剧组还在Mammoth制片厂中搭建了当时北美最大的单一摄影棚。 该片最大的意义,就是完成X战警世界观深度与广度的挖掘,而且布莱恩·辛格也在本片之后,从独立电影导演正式跨入商业大导演的行列之一。要知道,在拍摄第一集的时候,布莱恩·辛格为了搞懂什么是CGI,还专门跑去了《星战1》剧组“偷艺”。 3、更换马甲的第三集 《背水一战》的拍摄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还没等福斯公布计划,布莱恩·辛格与其团队就被华纳挖走了,原因是辛格对超人特殊的感情,很早就与华纳眉来眼去,不过事实证明,《超人归来》让布莱恩·辛格这次跳槽并不成功。

在福斯的备选导演行列里,《第一战》的马修·沃恩是片方最中意的人选,没想到马修表示,这个盘我不接,我不会在一套极为个性的电影里拍续集。此时距离电影开拍只有九周,于是福斯临时抱佛脚,选择了毛遂自荐的布莱特·拉特纳。 最终,没有布莱恩·辛格对《X战警》特殊的渲染力和情绪融合,《背水一战》只是一部好看的商业大片而已,广度有余,深度不足。不过该片最大的利好就是收获了西蒙·金伯格这位编剧(《史密斯夫妇》)后者为电影增添了很多前两集不具备的幽默感。除了编剧《背水一战》,这位还担任了全部前传三部曲的编剧,以及大烂片《新神奇四侠》。

PS,关于《背水一战》的导演布莱特·拉特纳,其实原本是《X战警》的导演,但由于当时该片拍摄档期一拖再拖,导致后者撂挑子去拍摄了《尖峰时刻》,布莱恩·辛格才正式入职。而且在拍摄《X战警2》的时候,饰演暴风女的哈利·贝瑞与布莱尔·辛格闹得很僵,两人曾经片场对骂。原本不打算回归的暴风女,在布莱恩·辛格退出去拍摄《超人归来》之后,才同意加盟。

(个人认为,哈利·贝瑞回归倒不是由于换导演,而是由于这位当时主演了《猫女》等几部大烂片导致人气跌至谷底,急需新的代表作,《逆转未来》不就是跟布莱恩·辛格又合作了吗)。 4、2006的分水岭 直到2006年,《X战警》系列一共拍摄了三部。 2003年的《X战警2》,制作费用升至1.1亿,北美票房2.15亿,全球4.07亿。 2006年的《背水一战》,制造费用飙升至2.1亿,北美票房2.34亿,全球4.59亿。 这些数字无疑证明,超级英雄电影在电影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各大公司对这群漫画书中的角色愈加重视。在这6年间,漫威影业广泛撒网的举措收到极佳的效果,除去《X战警》之外,福斯这边也有《超胆侠》、《神奇四侠》,环球有李安的《绿巨人》,索尼影业的《蜘蛛侠》系列(《恶灵骑士》筹拍中,2007年公映),甚至狮门影业也拍摄了一部《类人体》。

三部《X战警》总共为福斯公司拿下了11亿票房,而2006年也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一年中,漫威影业宣布开始打造”漫威电影宇宙”。 五、《X战警》电影宇宙的建立始末 2006年,当漫威影业CEO凯文·费吉宣布打造漫威电影宇宙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看热闹,其中最起码包括手握X战警和神奇四侠版权的20世纪福斯公司。

1、用前传重启X战警 虽然没有成立电影宇宙的意思,但拥有变种人版权的福斯却明白什么叫做IP。在超级英雄越来越火爆的市场面前,《X战警》系列的后续发酵,交给了金刚狼。 2009年,耗资1.2亿的《金刚狼》仅仅在北美拿下了1.3亿的票房(全球4亿),这个《X战警》系列首部角色外传并不能令福斯满意。随后福斯还要求助于全体变种人。但《X战警》三部曲早已落下帷幕,第三部中万磁王等甚至失去了超能力。因此重启《X战警》的任务,交给了“前传”,也找回了当初缔造变种人时代的功臣,导演布莱恩·辛格。

新的演员,全新的世界观,对于《第一战》这个重塑X战警世界观的开端作品,布莱恩·辛格深知自己对角色把控能力上的弱点,因此钦点了很会塑造人物的英国导演马修·沃恩担任导演,自己担任制片人。这是马修·沃恩第二次与《X战警》结缘。 因此《第一战》最大的优点在于对角色深度的挖掘,电影有着复杂但清晰的人物关系网,查尔斯与埃里克这样始终贯穿如一的角色,也有野兽与魔形女点滴的情愫作为支线,每个人物不但性格鲜明,而且能力独树一帜,更有主次之分,泾渭分明。成功开启前传序列。

最终《X战警:第一战》北美票房1.56亿,全球3.53亿。 2、建立变种人电影宇宙? 然而此时,主打电影宇宙的漫威影业,钢铁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雷神等超级英雄独立电影分别亮相,兼顾预告性质,直至2012年《复仇者联盟》全球狂收15亿。福斯公司的《X战警:第一战》前一年才刚刚上映,最起码直至2011年福斯还没有将X战警整合为一个宇宙的概念,而《第一战》期间,福斯这边是否已经有缔造电影宇宙的观念呢,天晓得。

其实《X战警》系列要比《复仇者联盟》更容易整合,毕竟正传三部曲已经容纳了很多角色,而且变种人的世界相对独立,已经相当于《复仇者联盟》这样的集合类作品,有了前面的铺垫,接着往后拍甚至不需要“攒人气憋大招”,本身就是“大招”。 但缺点在于,从2000年《X战警》第一集开启漫画英雄走上银幕之旅之时,没有人会将他们集合为具有电影宇宙观的作品。多年之后,当年主要角色的扮演者脸上新增不少皱纹,回过味来的时候几乎已晚。

因此2011年的《第一战》不同于索尼公司全新重启的《超凡蜘蛛侠》,作为前传,该片与正传三部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电影本身也是一次非常棒的整合类型作品,启用当红明星饰演原有老角色,相当于“软重启”。这样的设定为随后电影打造宇宙开了一个好头。 3、卡神支招,咱们一起逆转未来 2013年,《金刚狼2》公映,在一片争议之声中,该片最大的亮点就是结尾之处的彩蛋,直接引出了《X战警:逆转未来》。 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电影,集合了正传与前传的全部角色(第二部中饰演蓝魔鬼的阿兰·卡明拒绝回归,因为上妆太痛苦),采用时空穿越的噱头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让本片成为一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品。X战警的电影宇宙其实才刚刚开始。

布莱恩·辛格回归导演,新老演员的交汇,成为最大的亮点。据说布莱恩·辛格为了拍摄本片,还专门找詹姆斯·卡梅隆讨论了半天时间旅行以及弦理论的问题,最终确定下该片的剧本走势。而且编剧西蒙·金伯格也表示,电影的故事受到了《终极者》、《回到未来》以及《环形使者》的影响。 而且导演在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与伊恩·麦克莱恩巡回演出舞台剧时找到他们,邀请他们出演影片。两人都很吃惊,原本以为自己的戏份早就结束了,但对于重新演绎X教授与万磁王,两位老戏骨都非常兴奋。

该片完成了X战警新老交替的任务,老戏骨退位,小鲜肉接班,这一点从片场就能看出。因为以“一美”为首的年轻剧组成员们在拍摄空隙经常展开BB枪大战,法鲨、大表姐等人都是游戏的狂热参与者,而休·杰克曼则对这帮“年轻人”的娱乐活动理解的不能。 《X战警:逆转未来》最终票房2.33亿,全球7.47亿,随后便有了这部《X战警:天启》。 六、时间线真乱!电影宇宙的后遗症 “斯图尔特还是麦卡沃伊,时间线真乱。”这是死侍在电影中吐槽的一句话,这个善于打破“第四面墙”的家伙一语中的,说了一句大实话。

1、“四处漏风”的宇宙 初看X战警电影宇宙,其实很符合电影宇宙的建队策略,重启了电影时间线,为的就是让系列拥有更广泛的世界观,同时替掉老版三部曲的老演员,换一批年轻小鲜肉,为的就是能让系列发展的更加久远,未来的《金刚狼3》中,不仅是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与伊恩·麦克莱恩两位老戏骨最后一次饰演X教授与万磁王,也是休·杰克曼告别金刚狼之作。

从《X战警》第一集2000年面世以来,迄今为止已经过了16个年头,最起码当年在没有打造宇宙观电影的前提下,如今综合到一起出现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用句网络小说中的时髦话就是“有好多坑”。从《逆转未来》到《天启》,电影除了整合宇宙观,让以前的所有角色和情节放到本片中可以自圆其说,最大的任务就是“四处填坑”,金刚狼一次穿越时空,是詹姆斯·卡梅隆支招的后果,就是“推翻”正传三部曲的所有故事,建立了新的平行宇宙。

即便如此,变种人宇宙依然有太多前后不符的情节。 2、外传还是“歪传” 《X战警》系列迄今为止有三部外传作品,三部的共同点,都在导演问题上来回折腾,而且各有各的噱头,另外将其放在统一的宇宙观中,好似麻将牌术语——十三不靠。

2009年的《金刚狼》,其实本是福斯当做《X战警》前传来打造的,金刚狼的前世今生,并引出了金刚狼的宿敌史崔克,几位主要角色如何遇到X教授,还让老狼完美失忆。可以说《金刚狼》几乎是无缝链接《X战警1》的,电影不能说不成功,但格局有些小,不符合建立宇宙的策略,当变种人宇宙建立的时候,前传作品将几大角色的出世又重新演绎了一遍,跟《金刚狼》中所描述的完全相悖。 电影原定的导演依旧是布莱恩·辛格,但这位不干,后来在备选扎克·施奈德上也碰了一鼻子灰(他倒是很感兴趣,但前提是要将电影拍成R级)。当找到现任导演加文·胡德的时候,这位凭借《黑帮暴徒》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南非导演,脸上是大写的懵逼。

对此,加文·胡德解释道:“实我根本不是拍这种电影的料.....但哥要为女儿上学筹备学费!”

不过,《金刚狼》最大的贡献,就是为电影界挖掘出了漫画中两位人气极高的角色——死侍与牌皇。两人的电影一部狂收票房,另一部明年上映。 3、超级英雄的动作片效果 《金刚狼》的出现已不能逆转,索性借着这个IP接着拍下去,所谓宇宙观中的bug就当没看见,《金刚狼2》顺势来了。

电影首先面对的还是导演问题,也搭着金刚狼太有名,导演选择上全是大牌。 首先是《黑天鹅》的达伦·阿罗诺夫斯基,这位兢兢业业为电影筹备了六个月,并且改写了剧本,但一听说电影要在海外拍摄,随即撂挑子“老子TM不干了。” 随后便是吉尔莫·德尔·托罗,也是执导欲望强烈,但退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拍摄周期太长,不想为一部电影耗时2、3年,当年他退出《霍比特人》时也是这么说的。 现任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是一个动作惊悚片的好手,《致命ID》《危情谍战》各自风格强烈,但他要玩超级英雄,恐怕有些勉为其难,所以《金刚狼2》抛去其超级英雄的模式,电影还算一部可以看的动作片,只是剧本嘛。。。

而且休·杰克曼为了展示动作片身手好体魄,还专门找“巨石”强森学习如何练肌肉(后者建议杰克曼在半年内每天吃大量的鸡肉、牛排)。但《金刚狼2》的尴尬之处不是风格上的问题,而是放在哪里都不合适。 作为续集,该片与第一集没有任何关系(本片的英文名是“The Wolverine”,第一部的英文名是“X-Men Origins: Wolverine ”),倒是像《背水一战》的续集。但在变种人宇宙中,两部《金刚狼》分别被放置在正传三部曲的首尾,也是显得别扭。而且《金刚狼2》的壮举在于,是X战警系列第一部3D电影......

最终,《金刚狼2》北美票房1.33亿。是X战警系列票房最差的一部,海外倒是很卖座,足足收了4.14亿。 4、首部R级X战警 《死侍》的成功不再多言,但小贱贱的诞生过程秉承了X战警外传的一贯特点:换导演+十三不靠。 瑞安·雷诺兹是死侍的超级粉丝,《金刚狼》之前,雷诺兹就与小贱贱结缘,2005年就开始嚷嚷着要拍电影,拍《刀锋战士3》的时候,他还希望《死侍》由该片的导演大卫·S·高耶编导,但后者跟了DC(《黑暗骑士三部曲》《蝙蝠侠大战超人》)。

福斯这边其实对《死侍》五味杂陈,因为他们知道,死侍风格特殊,电影如果拍成PG-13,粉丝估计要炸;拍成R级,除了《惩罚者2》之外还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是R级,且后者的票房仅有1000万。 2012年《死侍》的三分钟的测试片段在2014年被公布,广受好评,大概动摇了福斯的信念,为电影开拍打了绿灯,然而苛刻的是,电影的成本不到6000万,且在开拍前,又克扣了700万,令剧本很多场面没办法实现,雷诺兹也甘心自降片酬,否则在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这点投资也有够拍电影的喝一壶了。对此,在电影中,这个善于打破“第四面墙”的家伙向观众大倒苦水,把片方、制造费甚至与自己待遇天壤之别的金刚狼黑了个遍。

最终电影票房3.63亿(全球7.75亿),是X战警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受此启发,《金刚狼3》也要拍成R级了。

七、最炫宇宙风 虽然斯公司打造变种人宇宙出现了不少问题,但《逆转未来》与《天启》的出现,是《X战警》系列变种人宇宙前后统一的奠基作品,当然也有不少与具有前后形象不一争议性的角色如白皇后、莫利亚、剑齿虎等人被片方用“丢车保帅”的策略选择性忽略。

而对于新观众来说,虽然按照时间线的观影顺序是比较靠谱的方式了解《X战警》整体的宇宙观,但为了方便新观众,正确的观影顺序如下: ★《金刚狼》、《X战警》三部曲、《第一战》、《金刚狼2》、《逆转未来》、《天启》 ★《死侍》处于X战警电影宇宙,但作为R级电影,目前放在哪里都不合适。 1、X战警回归漫威? 当年漫威影业的举措,如今暴露出来比较严重的问题。曾经一度互惠互利的漫威与福斯,已经在版权归属问题上正式撕逼。

其实漫威与福斯之间的矛盾之前就已经很突出了。首先是两家争夺快银和红女巫这两个热门角色,导致漫威方不能提他们是变种人以及父亲万磁王,福斯方则不能涉及到复仇者身份,也不能采用他们的“艺名”。但终究还是一种形式的“合作”,并没有撕破脸。 真正令两家撕破脸的是《神奇四侠》,漫威对福斯公司就《神奇四侠》合作改编的不配合感到愤怒,漫威漫画老大伊萨克·佩鲁姆特取消《神奇四侠》漫画,以此来终止对福斯公司这一电影系列的支持,没有漫威支持的福斯,则拍了一部自杀性质《新神奇四侠》予以回击

受到波及的就是《X战警》,漫画中金刚狼被安排死亡,随后漫威官方宣布不再创造新的变种人角色。而且从《逆转未来》到如今的《天启》,电影在大卖的同时,片方并没有推出任何周边产品,顶多给来一个logo手机壳充电宝之类的,对比同期的《魔兽》和《美队3》各种花式周边,显得太寒酸了。这也和福斯与漫威两家翻脸有着直接原因。 因此,打算看到X战警回归变种人宇宙的朋友们,用福斯官方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没影儿的事儿!”

2、合作的契机 然而希望还是有的,因为漫威与福斯在其他领域展开了相应的合作, 与福斯合作拍摄变种人剧集《地狱火》与《大群》。其中FOX电视网的《X战警》系列衍生剧《地狱火》(暂译名,Hellfire)已进入筹备阶段,剧集名字取材自X战警系列中的“地狱火俱乐部”。如今《大群》被福斯旗下FX有线网预定,2017年登场。

大群(Legion)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反英雄,原名大卫·查尔斯·哈勒(David Charles Haller),初次登场于《新变种人》第25期(1985年3月),由克里斯·克莱尔蒙特和比尔·显克维奇联合创作。大群是X教授的儿子,一个OMEGA级变种人,漫画中被誉为是漫威漫画中最强的精神病,能吸收他人的人格。拥有数千个人格,数千种能力,能够不断派出不同人格登场作战。 该剧由剧版《冰血暴》制作人+编剧Noah Hawley打造,《X战警》系列制作人布莱恩·辛格以及西蒙·金伯格、劳伦·舒勒·唐纳等人将携手漫威集团电视剧统帅人物Jeph Loeb一起联合监制该剧集。

同时《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也希望未来小贱贱能够与小蜘蛛合璧,联合索尼“曲线”整合漫威,能否如愿,粉丝与片方的小算盘各打各的。 3、风景这边独好 退一步来说,索尼与漫威联姻,小蜘蛛回归漫威宇宙,主要还是由于索尼的《超凡蜘蛛侠》系列没有达到预期,同时在周边产业方面,索尼这家横跨多领域的公司,也需要漫威这样时髦先锋来推动自己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索尼电视的开机画面是蜘蛛侠+复仇者联盟,多酷)。

但福斯就不同了,一方面财大气粗的福斯手中电影、电视等方面已然游刃有余,就算《新神奇四侠》拍砸了,福斯也明确表示,这一家四口绝对不会“回娘家”。 另一方面,自家《X战警》系列是越拍越赚钱,最新的《死侍》创造了R级电影的新纪录,迄今为止,算上全球热映的《天启》,变种人宇宙以及在全球拿下了46亿票房,福斯怎可轻易放弃这棵摇钱树呢?

不但如此,未来福斯的变种人宇宙也会逐渐拓展,《天启》与随后的《金刚狼3》代表着布莱恩·辛格所创立的《X战警》系列的结束(然而导演却说对X战警难说再见,未来重拾系列也不要意外),然而X战警宇宙才刚刚开始。 《天启》最后的彩蛋显示,女版金刚狼X-23做好了登场的准备。或许还有戴肯、以及金刚狼两个儿子,黑化的戴肯和目前漫画中接班吉米·哈德森,让休·杰克曼华丽谢幕。

4、音乐上的传承 《X战警》六部曲,音乐上有传承的,著名的就是John Ottman的主题音乐,极具标示化风格,观众听了很熟悉,然而这样风格的只是出现了三部而已。 ★《X战警1》——Michael Kamen 《X战警1》的配乐时是已故作曲家Michael Kamen,他的音乐风格不拘一格,曾为《虎胆龙威》《致命武器》等动作片配乐,也有《美梦成真》《兄弟连》这样风格大相径庭的作品。

Kamen舞台剧编曲出身,当年曾与大卫·鲍伊、Bryan Adams等摇滚明星合作,流行电子风与古典乐都玩得转,《X战警1》中音乐风格谈不上鲜明,但很有味道,印象中缺少一个鲜明的main title。 主题:The X-Jet http://www.kuwo.cn/yinyue/1397827?catalog=yueku2016 Michael Kamen在2003年11月因病去世,仅55岁,《X战警2》才刚刚上映几个月。 ★《X战警2》《逆转未来》《天启》——John Ottman 第二部的配乐就是如今的John Ottman,同样《X战警2》也是这位参与的三部中最好的一篇,以昂扬的大调式旋律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比较善于用宏伟的管乐烘托气氛,证明其非常适合这类动作冒险式的配乐。

《逆转未来》是他重新回归之作,个人认为除了主旋律之外,其余风格不太明显,他还在未来部分中采用了电子乐,但效果一般。而《天启》的音乐水准重回巅峰,他不仅为天启主题设定了非常宏伟的乐章,同时将main title变奏,融合了《X战警2》的特点,显得极为精彩。 主题:You‘re X-Men / End Titles: http://bd.kuwo.cn/yinyue/7098274/?src=album 除此之外,John Ottman几乎是布莱恩·辛格的御用配乐,负责了其除《X战警1》之外所有电影的配乐,同时也是一名剪辑师,在《X战警》系列中还担任剪辑之一,在《天启》中,甚至还担纲了制片人。 ★《背水一战》——John Powell 《背水一战》由于更换了幕后班底,因此配乐更换了《谍影重重》的John Powell。这位在作曲之前,还特意与新导演雷特纳讨论要不要传承第二部极具标示化的主题,当发现前两部没有音乐传承的时候,这位由Hans Zimmer一手栽培出来的作曲家放开了手脚。

主题:The Last Stand http://www.kuwo.cn/yinyue/375187/ 利用自己节奏化的特点,为电影打造了具有歌剧性质的宏大音乐。这是John Powell第一次为漫画英雄电影配乐,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今夏《谍影重重5》,我们还会听到他那熟悉动感的伯恩title。 ★《第一战》——Henry Jackman 《第一战》的作曲家也是来自Hans Zimmer工作室的成员,Henry Jackman,同样也是导演马修·沃恩的御用(《海扁王》《王牌特工》)。

主题变奏:X-Training http://www.kuwo.cn/yinyue/1042392?catalog=yueku2016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第一战》的配乐是最不像超级英雄电影的风格,但却是最好听的一部,毕竟传承了Hans Zimmer那种弦乐+电子乐的节奏感,其中“X-Training”这个主题都可以当跑步音乐了。Henry Jackman后来也负责过不少超级英雄电影,包括《美国队长2、3》,他的风格不算大气,但很有韵味。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dreamcrowfilm

乌鸦火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天庭喜剧人”托塔天王李靖,为何与哪吒父子“反目”? (9人喜欢)
- 天崩地裂X活火熔城:好莱坞的“大火”在同一年烧了两次 (8人喜欢)
- 《封神演义》魔家四将是什么来头?与四大天王有何区别?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