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的那个夏天,我只是写了一个读后感
#感谢那个夏天,留在耿耿余淮心里的夏天,错过了青春,躲过了成长,绕了一个圈,终于走成了一个圆#
【引子】:
青春里的那个夏天,耿耿余淮沿着街道并肩走着的那个夏天。一直停留在心里,坚持了整整一个青春,未曾离去。
想着想着,耳边就出现了这首歌:
“当七月的风吹过 ,阳光洒满了窗格 ,我们十指轻扣着 ,听同一首歌 ,那一场大雨滂沱 ,时间在这里定格 ,十七岁的我 ,总爱傻笑着 ,抬头看你说 ,你说美好 ,和那些经过 ,你说时间敌不过你我 ,世界是一个圆 ,怎么会走散了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却没见你 ,留下任何的颜色 。
街角那家咖啡屋 ,路牌已褪了颜色 ,有些简单的快乐 ,藏在遗忘的角落 ,哼着你唱过的歌 ,坐着从前那辆车 。
记住了什么 ,忘记了什么 ,不为谁难过 ,你说美好 和那些经过 ,你说时间敌不过你我 ,世界是一个圆 ,我们却走散了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却没见你 ,留下任何的颜色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变成你我 ,从未褪去的颜色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变成你我 ,耿耿于怀的颜色。”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有着简单勇敢的天真,坚定的以为身边的人永远也不会走远,只要抓住了彼此,分离就离得很远很远。以为拥有彼此的目光,就等于一整个完整的人生,都可以相互的陪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如此的单纯和固执,那时候明亮的坚定眼神,也许在日后的岁月里再也不会出现,如果曾经的我们也拥有过这样的目光,那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此刻的我们身后都有一道光,任何的黑暗也无法掩饰的光。
《最好的我们》:一部属于80后的青春回忆,看到的人和事或许你我都曾经历,只不过最后的最后,我们没有逃过时间,岁月还是把我们磨炼,小说毕竟是小说,故事就是故事,需要升华和提升,我也真正相信亿万的人中,总是有如此坚定的幸福的人,绕过如此的一大个圈,最终还是到达了彼此的心里面。幸福如耿耿余淮,避开了那个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成长的过程,最终的结局是幸福的。我的态度是他们是幸福而幸运的。
今天写得好混乱,脑子里总有些什么想写出来,耿耿当然是幸运的。就像余淮告诉耿耿的那样“简单从开始就错了”,但耿耿没有错,命中注定的,她来到振华,命中注定的进入到了五班,命中注定的在分班表上排在了余淮名字的左边,就如同这三年(人一生中,如果是正确的,不管是3年还是3天,都会显得如此的珍贵和注定。但凡是想记住的,就不会轻易从脑海中抹去),他们都拼命的要坐在彼此的旁边一样。高中三年,耿耿的右边是余淮,余淮的左边是耿耿,这才成就了“耿耿于怀”,也注定了这将是无法释怀的7年。
看到一个帖子,说的很贴切,对于真实的我们而言,耿耿余淮是幸运的,她在对的年纪(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就是美名其曰的命中注定的缘分)。在最初的那个时刻喜欢上的人,恰恰也喜欢她,青春不枉费,虽然隔了七年,但她们逃过了青春的磨砺,直接跨过了中间的不确定,7年过去,最终又在了一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和湘琴一样,遇到了并喜欢上直树,没有分离就一同走了一辈子。更不会有第二个直树会留给我们去爱。这就是生活,活生生的生活。所以幸福于他们,虽然绕了一圈,但最终还是走成了一个圆。如此圆满。
缘分这个事情,不敢说,也不敢想。命运更加是既定的命题,碰不得。走过32年的我,在大概16年前,有着一种不动摇的坚定,也就带着这种坚定迎来了高中的生活,或许的太过早熟,高中可能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么的激奋,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平静感觉。3年过去,一记闷棒狠狠的打在头上,开始总归是接受不了的,不过也就过了2周时间,马上接受了现实,那段时间没有谁的鼓励,满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给家长一个交代,满心里都是,那段日子真的挺苦闷的。所以我可以理解余淮的那个感受,但感觉经历了这些之后,确实更加的成熟和抗压,在日后的工作上也更加的能吃苦。对于余淮这样的高分复读生,我之前也遇到一个,是那时候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她就像是余淮一样,只是想上清华,其他的学校都不考虑,先后拒绝了北外、人大、医科大学抛出的橄榄枝,一年过后,再一次高考的她还是没有如愿,反而比前一年还分低,最后她选择了香港大学。大学后我们少有联系,也不知道最终她有没有圆了清华梦,但我相信她一定会过的非常精彩的人生。不知道现实其实过早地让我去经历,成长也就必然没有办法落下脚步。但始终,都信赖自己。从始至终,我都相信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不管好的大学还是一般的大学,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也可能是我的圈子太窄了,只能想到这么多吧。
【故事】:
好长的引子,故事的开始,注定了结局。作为80后的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剧中主人公和我差3年,非典那年我高三,她初三,他们的故事你我也同样发生过,只不过我们都没能逃过时间,青春就只能活在心里,曾经的那个人也只能是我们曾经的那个人而已。
最初,爱上这部剧,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是预告里面的这一句话: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毫不惊奇的GET到了我的那个点,那个已经呼啸远去的青春的记忆,就这样的一丝丝的浮了上来,只用了刹那的时间。
提到这里,关于最好的,在我看来,所有的最好的都是眼中的记忆中的最好,不一定是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一句歌词“相见不如怀念”,某些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活在青春的记忆里,何必跑出来。
看了电视剧立马买了书看的,作为一个极少看当代文学,特别是这种青春题材的我,若不是因为剧情也不会来看这本书。 上下册看下来,用了4个小时,看的认真,人物和故事比剧情中喜欢。耿耿对余淮的感情更纯粹。只想说,幸好,他们最后是幸福的,没有错过也没有走失,现实中的你我(我们每个人青春记忆里的曾经)虽然没能完美,但幸好他们是幸福的。感谢八月长安写出的这个平凡的耿耿,如同你我,以及那个我们记忆中都无比完美的余淮,不一定是如此无所不能的余淮,但确是我们记忆中无所不能的余淮。(耿耿的平凡,如你我。就像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那么多人都喜欢看金三顺一样,当我们已经不再是喜欢芭比的年纪,当我们清楚平凡和得天独厚的意义的时候,或许平凡的才是真实的,但看回来也都是讨巧的设置,只是不管怎样,喜欢,这就够了。)
小说的原名是《流水混账》,该是出自7年后,耿耿和余淮再次相遇的时候的一段对话。耿耿问余淮,“你以前喜欢我吗?”余淮温柔的看着她,噗嗤一声笑了,低头挠了一下后脑勺,像个十七岁的少年。也好,高中生耿耿要问的问题,高中生余淮来回答。很久之后,余淮轻轻的点了点头,那个瞬间耿耿泪流满面,如释重负的像是对自己有了交代。余淮低声的说“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子过得跟流水账似的,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是由于这一段对话,觉得《流水混账》这个书名好适合,但《最好的我们》确实可以带着我们追忆之前的时光,我们都渴望成为最好的我们,这样的日子我们会期盼和给予,希望这样的日子不要被我们所荒废。
剧中,最后的最后,7年后,有这样一段话对剧情有如此的描写,可能是无法在剧中诠释出来的。“他带着背后的岁月,呼啸而来。像一场七年前的洪讯,越过了一整个青春,时至今日终于漫到我的眼前”就像我说的,他们是无比的幸运,逃过了时间的磨砺和生活的摧残,终于越过了一整个青春走成了一个圆。
【作者】:八月长安,也介绍一下吧,虽然是当代文学,但也都是比我们厉害的笔者,正是由于这个笔者,才有了我们的故事,和我们心中的耿耿余淮。八月长安,原名刘婉荟,1987年8月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青春小说作家,当年哈尔滨市的文科状元。(一个文字工作者)。出生在夏天的作者,笔下那个无比喜欢夏天的人物,以及故事设定的地点(青岛),夏天的青岛想必会有徐徐海风吹过,傍晚的风很舒服,就如同余淮温柔的目光一样,只是更多的时候,这样的余淮没有让耿耿看到,在这个岁数的我(32岁)觉得那时候的余淮的处理是对的,因为青春不可控,青春的承诺都无法算数,对于这一点,走过来的你我都清楚,青春无价,那青春付出的情感也无法追回,只有惋惜和感慨,所以我固执的认为,青春无法怀念。感觉作者应该喜欢三毛,写作手法有那么一丝丝三毛的感觉,在一个为什么是七年,也许正是源于三毛跟荷西,只是一个无谓的猜想而已。
【人物】:感受写在前面,更喜欢书中的耿耿。书中的耿耿更纯粹。更喜欢剧中的余淮,剧中的余淮用苏人的眼神秒杀了一切。
书中的耿耿高中的世界里面只有余淮,只有余淮,全世界在她的眼里,就只是耿耿右边的低头算着物理竞赛题的无所不能的少年,以及少年那在耿耿眼中清丽的侧脸。正是这个侧脸,一直印在了她的心里,用三年的光影在脑海中烙印,换回来7年的坚持和回忆。书中的余淮清楚她的喜欢、她的不舍、她的感受余淮都清楚。始终强大而谦卑,在余淮的眼里有物理和耿耿,为什么除了耿耿还有物理,因为17岁的余淮明白生活的无奈,但那时的他绝没有想到无奈也会降临在他们的生活中。高中生余淮坚定的认为他可以通过物理竞赛考上清华,也一定可以帮助耿耿考到北京的大学,这样他们就又在一起了。但你我都清楚,青春哪里有我们说了算的筹码,只有随风摇摆。经过了或许可以轻松的说出这番话,但当我同样是高中生的时候也一样无法对风说话。书中的耿耿心中满满的余淮,再也容不下其他。我想,也正是由于这样的100%的纯粹才能等来7年后的重新开始,所以,我更爱书中的耿耿。
剧中的耿耿,除了余淮以外,心中有五班,有简单有贝塔,同样也有路星河。在我看来,剧中的耿耿80%的心塞满了余淮,余下的20%留给了青春。但我不知道这不圆满的回忆是否能支撑洪水的涌进,幸亏,虚惊一场,最终还是满溢了过来。
书中的余淮,没有刘昊然这样帅,但我反而觉得剧中设置的绝妙,回想一下你…你…还有你记忆中喜欢过的那个男孩难道在心目中不是像刘昊然这样的阳光和帅气。剧中的余淮相比书中更勇敢一些,也更憋不住,真情总是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这个比书里感觉更真实,在高一文理分班的时候,余淮的心自己已经清楚,经过高二,到了高三,又是一年,那份喜欢已经变得强烈,相处的2年光景也成为习惯,剧中的动作和关心更加自然和真情流露。这一点剧中改的好,刘昊然也演的好。
书中的余淮,还是更加青涩的,其实那个年纪的余淮就是应该是青涩的,也更加的不加掩饰。文理分班那晚,余淮送耿耿回家,在平台上耿耿问余淮她到底应该是选文还是选理那段,其实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曾经”他慢慢地说 , “我有过很荒唐的想法 ,你没办法学理 ,我就去学文好了 ,反正我学文肯定也比你学得好 。 ”这个地方和剧中的有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差别,差别就在“你没有办法学理”,就是几个字但表现出来的知道她没有办法在理科班和他在一起,他知道她的成绩没法让她选择留在理科班,知道耿耿若不是不得已也会拼命的留在他的左边(余淮心里都清楚耿耿的坚持和不舍),也就是这一句,我觉得完全可以取代了“我也喜欢你”这样的读白,但剧中稍有修改,有那么一点可惜。也正式由于这一句,我坚定地认为,高中生余淮已经向高中生耿耿表达的心意,在高一的最后一晚就表达了心意。但剧中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话剧演出后台的余淮苏人的小眼神、比如在陈雪君家里余淮捏住耿耿的鼻子制止了耿耿的表白、比如剧中每集都会出现的余小爷无敌的摸头杀,这些都是美好的!感谢这样年纪的刘昊然演绎出来我们心里那个完美的余淮,虽然这份美好只可能停留在青春的琥珀里。
【梗】:书中的梗,或是情节的设计。让我感觉到八月长安应该也是一个三毛作品的爱好者。前面提过的,最大的原因是这个7年,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是六年而是七年。纯个人的想法,对于三毛,六年的轮回最后换回的是等待、得到、失去、奔赴。这是对于三毛的六年,作为爱好者的我们,从书名就有了显示,我们要的是最好的我们,不是好,而是最好。全文贯穿的最好的线没有断过,一直拉扯着这两个人。线的那头是高中生余淮,刻画的形象是最好的余淮。线的这头是最好的耿耿,这两头之间,就是七年,比六年多一年,逃过了时光的那一年。
【情怀】:看一本书,读懂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所认识的书中的人物的性格秉性不完全相同,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阅历。
这本书中的人物刻画不会像是某些大家的作品那样饱满和鲜活,但曾经的经历,80后怀旧的情怀完全可以抹过这一切。怀旧如你我重新对着镜子看了一整遍曾经走过的校园,跑过的操场,听过的歌,喜欢过的偶像,看过的书,以及曾经喜欢过的人。光这一点,就完胜了。情怀致胜!
【情节】:
出于写一个读后感的负责任的态度,把小说读了前后3遍,摘录那些我认为至关重要的点,串成一条时间轴,她和他的故事就这样在一条线性的图案上萌生......
时间轴:
2003年8月 - 高一新生入学(耿耿余淮相识在学校的操场上)
2003年9月 - 高一开学,余淮和耿耿说我们坐同桌吧(预估的月份)
2003年12月 - 高一其中考试,余淮第二次和耿耿说我们一直坐同桌吧(预估的月份)
2004年7月 - 高一期末考试,决定文理分班,余淮和耿耿说他曾经的荒唐想法
2004年9月 - 高二开学,耿耿又坐回了五班,耿耿看到了她见过的余淮的笑的最开心的笑容
2005年9月 - 高三开始
2006年6月 - 高考
2006年7月 - 余淮复读,至此耿耿失去余淮的消息
2006年9月 - 耿耿到北京上大学
2007年6月 - 余淮第二年高考
2007年7月 - 余淮接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2007年8月 - 余淮放弃清华
2007年10月 - 余淮到北京来看耿耿
2010年6月 - 耿耿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考取公务员
2010年6月 - 余淮同年毕业,考取美国硕博连读的资格,全额奖学金
2010年9月 - 耿耿放弃公务员,来到杂志社当摄影师
2012年的夏天 - 耿耿离开没有她留恋的人的北京,回到青岛,遇到了余淮
故事从2006年的7月中断,从2012年的8月重新开始,一切都发生在夏天
我把书中的情节一一的扒出来,慢慢看,急不得。
[Get1]:在耿耿心里,那个无所不能的余淮的影像应该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烙印的,肯定是的。——时间2003年
我用余光无意中捕捉到余淮写字的样子 。不知道这是不是尖子生的独特魅力 。哪怕是一个站在墙角其貌不扬的眼镜男 ,佝偻背 ,两眼无神 ,只要一坐到书桌前开始写字算术 ,那种姿态就散发着一种专注的霸气 ,何况是余淮这种高高大大的清爽男孩 。他略略低头 ,整个人被阳光和阴影一分为二 ,眼睛低垂 ,没有驼背 ,握笔姿势正确 ,下笔如飞 ,字迹清隽 ,这样的姿态 ,偏偏不知哪里又有点儿漫不经心的懒散劲儿 。我轻轻把相机打开 ,将照相声音调为静音 ,刚刚鬼鬼祟祟地举到一半 ,他就皱着眉转头看我 : “你怎么跟狗仔队似的 ? ” “能不能别这么自恋 ?你以为你多好看啊 ? ”我嘴硬 。 “我怎么不好看 ?我不好看你干吗拍我啊 ? ”前面的女生诧异地回头看了我们一眼 ,眼镜片反光 ,明晃晃的 ,我俩赶紧闭嘴 。她转回头继续写字 ,我很小声地学着刚才余淮的语气 : “我怎么不好看 ?啊呸 ,你真好意思 。 ”他不理我 ,继续认真记录缴费清单 ,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行云流水 。我被晾在半路 ,有点儿尴尬 。过了不到半分钟 ,他突然大吼 : “你愣着干吗呢 ?我给你机会了 ,肩膀都酸了 ,你到底拍不拍啊 ? ! ”
[Get2]:最好的时光,由于身边的这个人,如此的振华也不再那么的冰冷和无畏,耿耿心中的最好的时光从2003年的夏天悄然的开始。——时间2003年
在他即将完成 “光 ”字最后一笔那张扬的转折时 ,我按下了快门 。画面上的男孩 ,挺拔温和 ,在光和影的纠缠中认真专注地写字 ,笔下是白纸黑字 , ‘最好的时光 ’ ,每一笔都恣肆舒展 ,美好得让人不敢直视 。
[Get3]:我们,所有我们,是否都经历过这样的洗礼,都同样获得过陌生人带来的温暖,也同样一次次的遭受着亲人的心寒。耿耿是的,我是的,相信你也是的。——时间2003年,耿耿爸爸再婚前夕
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各自想要些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或许那已经都不重要了 。我以幸运儿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并不属于我的学校 ,背后的家庭也很快会重组为我不熟悉的家庭 ,而我自己 ,好像一下子就从扩大的缝隙中掉了下去 ,谁也没发现我不见了 。最容易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是陌生人 ,因为你对他没有期望 。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亲人 ,因为你爱他们 。我只是突然想要抓住一个陌生人而已 。
[Get4]:感觉小说要表达的是耿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敞开了心的和余淮说这些事情,没有缘由的就想和余淮说出来。这一句,小爷我一直都在啊,很温暖,很温暖。——时间:2003年期中考试后家长会
“所以最幸福的 ,还是在身边啊 。 ”我前言不搭后语地感慨了一句 。我想起我爸 ,他的爱情究竟是生是死我已经不能推测 ,可是我知道 ,他后半辈子的幸福不在我身上 ,也不在我妈身上 。他要牵手共度余生的 ,是齐阿姨 。她温柔 ,她在身边 。然而余淮嘿嘿一笑 ,接过话茬儿 : “小爷我一直都在啊 。 ”我没有驳他面子 ,转头微笑 。
[Get5]:有一点跳拍,其实这个是发生在9月开学的时候的场景,只不过从外人口中说出当事人的举动,年少有的是资本可以荒废。
很长时间后 ,简单突然跟我提起这件事 。她说 ,那一刻 ,她突然荒谬地觉得见证了一场求婚 。因为我说得格外庄重 ,好像等了很久 ,含笑点头 ,说 ,我愿意 。
[Get6]:从高一开始,余淮就在不经意的告诉耿耿,我们一直坐同桌吧,那个年纪的我们还是幸福,想不到3年后的事情,也不会担忧这3年代表的意义。
“我说真的 ,别学文科 。 ”好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我以为话题都结束了 ,他突然又飙出一句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 ,就接了一句 : “嗯 ,我不学文 。 ”然后他笑了 ,没有看我 ,所以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朝他的英语卷子卖笑 。他专心写字算题的时候 ,特别好看 。
变本加厉 ,穷凶极恶 ,丧心病狂 。我说的是此刻的地理老师 。余淮的表现好像踩了她战斗模式的开关 ,为了表现她不输于这群高一毛孩子的专业知识 ,她讲的课直奔天书而去 。 “她到底在说什么啊 … … ”我感叹 。 “其实 ,地理是理科 。如果你大学时要修跟地理有关的 ,气象学 、地球空间科学 、地质学 … …通通都是理科 。 ”他一边转笔一边说 ,顺便还答了一道单选题 。我觉得余淮的一系列所作所为 ,根本就是在绝我的后路 。
[Get7]: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关心,如何体现和接收,真的也体现在两个人的性格上,那一暖之后,我们安心的知道关于余淮伸出的手她接到了。对于余淮的这种行为,对于一个尖子生在课堂上屡次表示听不懂的行为,老师自然是无法容忍的,也就这样的情况下,耿耿的勇气终于爆棚了。
终于在他又一次一笔带过某个定理的证明时 ,我绝望地趴在桌子上 ,深沉地叹了口气 。一边在做练习册的余淮突然头也不抬地大喊一句 : “老师 ,我没听懂 ,你把证明推一遍可以吗 ? ”我猛地抬起头看他 ,没听懂 ?他根本没有听课好不好 ?他心不在焉地弯起嘴角 。我突然心里一暖 。
于是上课的时候 ,我偷偷给他传字条 ,也许因为当面说不出口 。 “我不懂的地方 ,会自己问老师的 ,如果还是听不懂 ,我就问你 ,你给我讲 ,好不好 ?省得老师误会你捣乱 。 ”他盯着字条 ,扬扬眉毛 ,有点儿诧异 。我以为他没明白 ,抽出一张纸打算再解释解释的时候 ,他突然说 : “直接说话多方便 ,你写什么字条啊 ,不嫌累啊 ? ”我挫败地趴在桌子上 。在我恬不知耻地带动下 ,简单他们也渐渐习惯在课堂上举手让老师讲的慢一些 、细一些 。班里的气氛似乎轻松融洽了许多 。
[Get8]:羡慕简单的耿耿,也是如此的另许多人羡慕着。
不过 ,我很羡慕她 。我发现我好像也有点儿喜欢一个人 。但我不确定 ,更不敢像简单这样 ,大声地说出来 。九月就要结束了 。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我爸爸要结婚了 ,我坐在一个光芒万丈的傻小子身边 ,突然很不开心 。你知道 ,最令人难过的天气 ,其实是晴空万里 。
[Get9]:青春,青春。青春就是不用过多的思考,就有着奔赴的方向,那种感觉真好。
那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我是不是喜欢上了他 ,也许是不敢想 ,却拔腿狂奔 ,横穿草坪 ,哦不 ,草皮 ,绕过巨大的戏台 ,掠过高高的主席台 ,向着我们班的方向 ,大步飞跃 。我真的什么也没有想 。所以那种感觉 ,那种朝着一个方向疯狂奔跑的感觉 ,真好 。
[Get10]:其实,在这个场景之后,有一个重要情节。耿耿说出了喜欢,但没敢表明心意。剧中在这块余淮演绎的非常到位和真实。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桥段。那个高中少年的眼神,似乎已经看懂她的心思,有那么意思是没有表现出来的却又无法压抑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们放下手里的扫帚抹布 ,并肩坐在讲台桌子上 ,腿在半空中晃来晃去 ,右手边是窗外润泽如水墨画的夕阳 ,边缘暧昧 ,虚虚实实 ,美得很假 。后来我无数次想起当年这个场景 。我一直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现了什么差错 。那个联欢会结束的黄昏 ,那么长 ,又那么短 ,那么安静 ,又那么喧闹 。那么长 ,仿若一辈子的好回忆都被耗尽 。却又那么短 ,短得好像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之于玩不够的孩子 。那么安静 ,让我不敢置信 ,所有人好像都退出了舞台 ,给我让位 。却又那么喧闹 ,我的视野里都是他精力充沛的笑容 。
[Get11]:最后那一句,挺伤感的,耿耿清楚,余淮是会飞的,她可以在他身旁的时间很短,运气好的话,打满全场,三年。约接近尾声和现实的时刻,约让人伤感,这一刻,耿耿同学也开始慢慢的长大了,在此之前,耿耿应该没有想过离开余淮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但意识到的那一刻,也只能如此的沉默,青春的另一面就是我们无法兑现我们的承诺。
“余淮 ! ”我板起脸 ,我不喜欢他这样 , “你能不能 … …真诚一点儿 ? ”这些好学生 ,默默地朝着上面爬 ,却又担心得意摔下来 ,所以总是用那样戏谑大度的表情掩盖真正的欲望 。我能理解 。可是我不希望 ,我不希望余淮面对我时也是这样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 ,点点头 : “好吧 ,是我不对 。我 … …呵呵 ,谁不想啊 。 ”是啊 ,谁不想 。 “谁都想 ,可并不是谁都有可能 , ”我认真地看着他 , “比如我 ,就没有可能 。而你可以 。 ”他没有用廉价的话来鼓励我 。所以 ,我能坐在你身边的时间很短 ,运气好的话 ,打满全场 ,三年 。我们肩并肩地沉默 。
[Get12]:全剧一直在渲染黄昏的那个美好的画面,明明晃晃的,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安心的理所当然。
夕阳暖洋洋的 ,我发现每次我有机会和他独处的时候 ,都是黄昏 。很短暂的美好时光 ,就像太阳很快要落下去 。
我假装没看到 ,红着耳朵 ,故作镇定地大步向前 。前面的男生 ,背上搭着校服 ,又穿上了那件黑色的 T恤 ,高高大大 ,晃晃悠悠 ,安心得一如初见。
[Get13]:这一幕应该是发生在考试前,余淮第一次送耿耿回家的那个傍晚,她没有急着离开,只是悄悄的看着他走远。
很多年后 ,我还记得这一幕 。好像那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 。逼仄拥挤的青春里 ,他送我一程 ,然后转身踏上自己的旅程 。他的世界很大 ,路很长 ,很遥远 ;我只能站在自家门口 ,独守着小小的天地 ,目送他离开 。他活着 ,便精彩 。
[Get14]:家长会外,余淮的有心事,耿耿确只是想着他。我看到这块的时候发现,原来对于我们一直坐同桌吧,他们心里也知道这是一件根本不由他们决定的事情,书中的心理活动在剧中是感受不到的。
我轻轻叹了口气 ,把后背靠在玻璃上 ,不一会儿 ,就感觉到了丝丝凉意 。 “我没后悔来这里 。 ”我很肯定地说 。我只是后悔 ,我怎么这么笨 。余淮笑了 。 “耿耿 ? ” “嗯 ? ” “我们一直都坐同桌吧 。 ”他没头没脑 、毫无来由地讲了这样一句 。我的心忽然狂跳起来 。时间不仅仅没有带我走 ,更是大步后退 ,退回到了某个金色的下午 ,他对我说 ,耿耿 ,我们坐同桌吧 。我们坐同桌吧 ,我们一直坐同桌吧 。 “好 。 ”我看着他点头 。这是一件根本不由我们做主的事情 ,我们却早早地做了决定 。
[Get15]:渐渐的,耿耿想要知道那些答案,直到最后的时刻她才泪流满面的清楚了没有枉费青春10年。
他说 ,他不知道我操哪门子心 。我问再多问题 ,知道再多不该知道的过往 ,不过就是想要弄清楚一个最简单的事实 。我知道我为什么想要坐在你身旁 。可你知道吗 ?
[Get16]:那一个柠檬,肯定不是只挤碎在了耿耿的脑子里,我敢肯定。
我脑子有点儿乱 ,只是不住地点头 。 “还是那句话 ,以这个为纲领 ,多做题 ,你这种脑子 ,也就别指望触类旁通一点就透了 ,你还是比较适合训练动物性的条件反射 。 ”余淮嘲讽我的话我都没听清 ,忽然不知道怎么鼻子就酸了 。 “谢谢 … … ”我忽然哽住了 ,说的话都带哭腔 。他愣住了 。几秒钟后 ,满教室都能听到余淮的吼声 。 “耿耿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 ”我的眼泪硬被他吓了回去 ,赶紧埋下头躲避周围同学不明就里的注视 。只听见徐延亮粗犷的大嗓门 : “骂得好 ,女人就是欠管 ! ”我趴在桌子上 ,一时间各种情绪都冲上脑门 ,好像上帝在我的脑子里挤碎了一个柠檬 。
[Get17]:又是好重要的一个情节,高一余淮竞赛前,表现出来的紧张和不安,耿耿都看在眼里,她告诉余淮,在她心里的余淮是无所不能的。在那个天台上,风吹过少年,有些话也留在心里。
“我无法接受你不是无所不能的 。 ”我盯着自己的脚尖 ,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随着这句话终于轰隆隆滚下了楼梯 。
“没错啊 , ”余淮梗着脖子 ,却不敢看我 , “你说的都对啊 ,小爷就是很牛啊 。 ”我不由得笑出了声 ,余淮绷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 “欸 ,你不会以后都瞧不起我吧 ? ”他笑了一会儿 ,忽然拧着眉头盯着我 。 “啊 ? ” “耿耿你记住 ,余淮同学即使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牛 ,也依然很牛 ,比你厉害很多的 。你应该继续崇拜他 。 ”看着他像煞有介事的样子 ,我的心底满溢出不可思议的快乐 。 “当然 。 ”我认真点头 。我只崇拜你 。
[Get18]:关于这一段,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情节。
“我在想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 ” “嗯 ? ” “就是在红榜前面啊 , ”他笑着回忆 , “我跟你撞到一起了 ,把你撞哭了 。 ”我点点头 ,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 “我当时就觉得你长得挺好看的 。 ”他继续说 。 “谢谢你 , ”我摇头 , “不过 ,我长什么样我自己知道 。 ”
“但我还是觉得你很好看啊 。 ”这是你思考半天的结果 ?我回头愣愣地看着余淮 。他眼睛里面的真诚和懵懂一览无余 。我鼻子有点儿发酸 。像是家中衣柜里那些新衣服和新秋裤忽然都找到了意义 。 “我 … …我也觉得你很好看 。 ”我低下头 ,不敢让他发现我眼圈红了 。 “小爷当然很好看 ! ”余淮哈哈大笑起来 。我转身跑向女厕所 ,忽然很想好好哭一哭 。
[Get19]:余淮的优秀,让耿耿高兴,也同样让耿耿不安。
余淮的背影依旧是我所熟悉的 ,高大宽阔 ,却瘦 ,所以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 ,浑不吝的样子 ,永远大大咧咧 ,永远直来直去 ,永远阳光 。然而某一个时刻 ,他明明白白地展示着他没有那么简单 。他那么纯粹 ,却说 ,我真羡慕你单纯 ,耿耿 。我早就知道他优秀 。但那不是我觉得他离我如此遥远的真正原因 。我忽然意识到 ,虽然我一直坐在他身边 ,每天十个小时的相处 ,对他的侧脸熟悉到可以背着画出来 ,我却并不真的了解他 。偶尔会觉得好像多懂得了他一点儿 ——比如发现他会因为竞赛考试而脆弱不自信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共鸣和亲近 ,下一秒钟 ,又回到原点 。在我们的时间轴上 ,我拥有的都是零碎的断点 ,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余淮。
[Get 20]红了眼眶的耿耿,赶在余淮之前跑开了,留下身后的不知所措的余淮。被阳光渲染的温柔。
我捂住鼻子 ,血一滴滴地把白 T恤都染红了 ,懵懂地转过头去看拉着我奔跑的人 。是余淮 ,果然是余淮 ,拉着我的胳膊 ,怒气冲冲地往楼里跑 。唉 ,怎么说呢 ,模拟练习时忸怩维护的形象 ,在这个血崩的瞬间 ,全毁了 。 “你等着 ,我非揍死林杨不可 。他培训出来的这些女生都他妈是变性人吧 ,肌肉块儿比我都大 ,敢砸老子的人 ,我看他是活腻了 。 ”老子的人 。其实我知道 , “老子的人 ”是 “老子辛苦训练出来的人 ”的简称 。可就是控制不住因为这四个字红了眼眶 。就让我误会一次吧 。
就在我呆呆地思考这句话的时候 ,忽然听见耳边 “咔嚓 ”一声 。 “你干吗 ?你为什么拿着我的相机 ? ”我伸手就去抢 。余淮没有躲开 ,任由我抢过去 。最新的照片除了他刚刚照的那张惨不忍睹的重伤痴呆患者以外 ,还有连续二十几张 ,都是我 。和 β 、简单等人抱在一起庆祝的我 ,接一传时咬着牙 、脸都皱成一团的我 ,发球得分后跳起来大笑的我 … …虽然没我照得好 。却是我见过的 ,最好的我 。我抱着相机 ,有水渍一滴滴地滴在屏幕上 。我不知道是我发梢上的水 ,还是眼睛里的水 。 “你有毛病啊 ,是不是砸傻了 ? ”余淮伸手过来拍我的脑袋 ,我偏头躲开 ,抱着相机撒腿就跑 。回过头 ,还能看到那个惊诧的少年 ,站在一排水龙头前 ,被阳光渲染得无比温柔 。我不能让你看到啊 ,余淮 ,我哭起来太丑了 。
[Get 21]文理分班的那个晚上,他和她都无法正式这个事实,曾经…他们固执的认为一切都由自己掌握。
和以前在班里的时候一样 。以后也许再也不会了 。我只记得 ,中间我好多次微微偏过头 ,用余光悄悄地看余淮 ,不敢动作太大 ,怕他看到 。电影院黑暗的环境是天然的保护 ,和明亮的大屏幕相比 ,我的目光是太过暗淡的存在 。可还是会好奇 。他知道我在看他吗 ?他知道我为什么在看他吗 ?余淮 ,你知道吗 ?是我的错觉吗 ?是他的脸太红了 ,还是他真的眼圈红了 ?他就走在我身边 ,偶尔我犯头晕时或者过马路时 ,就拉着我的胳膊 ,轻轻地 ,像是怕吓着我 。 “我真喜欢夏天 。 ”我说 。 “嗯 ,我也喜欢 。 ”余淮说 。 “我觉得呀 , ”我侧过脸朝他傻笑 , “如果真的会有世界末日 ,末日那天 ,一定不会在夏天 。 ”余淮温柔地看着我 ,安静地听着我胡说 ,没有打断 ,也没有不耐烦 。
[Get 22]在我看来,这一句抵得过“我也喜欢你”的表白。总归,末日肯定不会在夏日来临。
我们尴尬地面对面站着 ,最后还是余淮说 : “耿耿 ,加油 。 ”我突然问他 : “你希望我学文吗 ? ” “你应该自己做决定 ,这事关你的前途 。 ”他说 。所以你一直都没有问过我一句 ,是吗 ? “我就问你 。反正我现在都选了要去学文了呀 ,你可以说了 。 ”
很久的沉默之后 ,余淮抬眼睛看着我 。 “曾经 , ”他慢慢地说 , “我有过很荒唐的想法 ,你没办法学理 ,我就去学文好了 ,反正我学文肯定也比你学得好 。 ”我愣住了 。他说完 ,如释重负的样子 。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会这么想 。不过就是想想 … …总之 ,耿耿 ,加油 。 ”他笑着跟我道别 ,没有等我说出一句话 ,就转身大步离开了 。少年的身影没入夜色中 。这句话就够了呀 ,我笑着想 。
末日不会在夏天来临 。因为夏天是最好的季节 。
[Get 23]前途和他都未必能够回报我的任性 。但是这一刻就足够了 。青春就是这样 ,好得像是无论怎样度过都会被浪费 。那么 ,不如浪费在你身上。
[Get 24]真好,那个曾经的余淮,当初的少年回来了。
“你听我说 ,其实之前 ,我看得出你很努力地在调整自己了 ,可我还在旁边每天哭丧个脸 ,希望你能过来找我倾诉 … …我觉得自己挺没劲儿的 ,你吼我的那句话是对的 。我也想说声 ‘对不起 ’ 。 ”他笑了 ,一脸不在意 。 “得了吧你 ,这只能说明两件事 ,第一 ,我演技差 ;第二 ,一个大老爷们儿为这点儿破事儿缓不过来 ,真够丢人的 ,还迁怒于你 ,更丢人 。行了别提了 ,赶紧回家吧 。 ”我认识的余淮正式回归 ,依旧是当初那个少年 。
[Get 25]备考的那段时间,时光过的好温柔。
成绩在磕磕绊绊中上升 。每天晚自习过后 ,余淮都会和我一起悄悄地溜到行政区顶楼 ,因为那里方便说话 ,不会吵到其他上自习的同学 。我每天都会整理当天算错的题目 ,余淮一道一道地耐心给我讲 。在我的逼迫下 ,他也不得不开始背诵文言文课文和古诗词了 ,也许是不再有竞赛保送护体 ,他也学会了收敛 。当我煎熬在黑色的冬天时 ,日子总是过得很慢 ,可一旦努力起来 ,有了起色 ,时间却走得飞快 ,像是生怕再给我多一点儿时间 ,我就会变得太过出色 ,一不小心吓到老天爷似的 。然而奇怪的是 ,后来每每回想到那段岁月 ,总会觉得 ,时间慢得好温柔。
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每一个晚上他讲了哪些题 ,骂了我哪些话 ,我又考了他哪句古诗 ,他又背成了什么德行 。如果非要说我硬着头皮学理是在余淮身上浪费了两年时间 ,那他又何尝不是把自己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都浪费在了我身上 。我们都从没因此而向对方索取什么.
[Get 27]一棵树,在岁月里,果真留了下来。
“我出门去买笔 ,看到我家小区物业在做绿化 ,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起来你说过想要种树来着 ,他们工人偷偷卖了一株树苗给我 ,这么一棵破玩意儿要 1 2 0块 ,幸亏小爷我身家丰厚 ,否则还不得英雄气短啊 。你都不知道 ,把这棵树苗弄过来可是费了我吃奶的劲儿 … …你哭什么 ? ” “你有病啊 , ”我抹抹眼睛 ,不敢看他 , “都快夏天了种什么树 ! ” “你跟我说要种树的时候还是秋天呢 。 ” “那是两年前!”
“加油 。 ”他点点头 ,看着我 ,笑了 。 “我想和你考同一个城市 。 ”我脱口而出 。他只是很短地讶异了一下 ,似乎并不是奇怪我会这样说 ,而是奇怪我会说出口 。 “我知道 。 ”他说 。你知道 ,你知道什么 ? “耿耿 ,我 … … ”余淮十二分认真地看着我 ,路灯在他背后用橙色的光芒明目张胆地怂恿着 。声音断在晚风里 。 “算了 ,好好考试吧 , ”他认真的表情瞬间松动 ,哈哈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 “等考完试再说吧 。以后有的是机会说 。 ”我好像有什么预感 ,心中满是温柔 。
[Get 28]七年!那始终记忆中温暖的手。
十九岁的耿耿和二十六岁的耿耿都应该知足 。那么 ,我到底在哭什么 ?
可我无法迈出步伐再次拉住他的手 ,问清楚这漫长的过程 。我喜欢当年的那个余淮 ,那个最好最好的余淮 。可那些脆弱的崇拜和美化的记忆 ,真的足够承载现在的余淮那山一样的悲哀吗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 ,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 。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 ,隔了一整个青春 。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只好伸出手道别 。我颓然转身 ,朝着门外走去 。
他忽然拍了拍我的头 ,手的温度比太阳还暖 。
那一年的夏天我没有等到的人 ,我今天一定会等到 。关于我们的事情 ,错乱地浮现在眼前 。他假装看不到我惨不忍睹的卷子 ,嘲笑我包书皮 ,拎着一兜子书送我回家 ,拉着流鼻血的我在操场上狂奔 ,连夜订正田字方格上的函数笔记 ,拎着一棵树苗跨越半个城市 … …最终留下一句没能做到的 ;有我呢 ,别怕 。他曾经喜欢这样平凡的一个我 。现在轮到我了 。余淮 ,有我呢 。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 ,我一直在你身边。
我看到我的少年远远走过来 ,一开始还是医院门口那个疏远的样子 ,然后渐渐地 、渐渐地绷不住脸上的笑意 。笑得像个得逞了的坏小子 。我知道他一定会来 。那个站在打电话的大肚子叔叔旁边一脸不忿的少年 ;那个站在红榜前对我说 “我名字左边的那个人叫耿耿 ,跟我的名字连起来 ,正好是耿耿余淮 ”的少年 ;那个侧身执笔 ,装作随意的样子写下 “最好的时光 ”的少年 ;家长会门外的走廊里孤零零等待的少年 ;在顶楼大声说 “你要继续崇拜我 ”的少年 ;站在我家门口 ,说 “以后有的是机会 ”的少年 ;或者是 ,放下红白机的手柄 ,说 , “我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的男人 ;羞涩地挠着头 ,说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日子过得跟流水账似的 ”那个男人 ; … …
他带着背后的岁月 ,呼啸而来 。像一场七年前的洪讯 ,越过一整个青春 ,时至今日终于漫到我的眼前 。
ps. 题外话
今天早上点了份早饭,要了一杯当日,就这样坐在办公室不慌不忙的吃完了早饭,喝着不加奶的咖啡发呆,感觉生活很美好。我是多没有胜负欲的一个人,能令我开心的事情很多,比如,恰如其分的,这个时刻,耳机里面许巍正在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许,我心中一直有那片海和远方的田园。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更能获得平静的安静。不过这真的题外话了。
想起另外一个题外话,小学看《飘》《根》《傲慢与偏见》《荆棘鸟》《苔丝》......初中看《西游记》《红楼梦》《张爱玲全集》《福尔摩斯》《莎士比亚悲剧集》,看老舍、看史铁生、看陈忠实(《白鹿原》竟然是初中的时候看的,以致于在看到由张雨绮饰演的田小娥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种不适应,但整体说电影的人物选择没出错,问题出在没有导出灵魂,全局没有串联在一起。不得不提的是吴刚饰演的鹿子霖,觉得特别出彩)......高中看《三毛全集》(最爱的三毛,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琼瑶阿姨的《一帘幽梦》《情深深雨蒙蒙》《窗外》(琼瑶的书只看过这3本,看完后发现原来作家也是会看作家的书和描摹的)金庸老师的《倚天屠龙记》(只完整的看过这一本,其他的都没完整看过),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认识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也从这个剧认识了陈坤,这个剧成就了他也奠定了他的戏路是跑不掉大少爷的情况,感觉书写的很细腻,结局和改编的剧集不一致)......大学开始看的最多的题材就是侦探小说,最爱的还是阿加莎.......
【引子】:
青春里的那个夏天,耿耿余淮沿着街道并肩走着的那个夏天。一直停留在心里,坚持了整整一个青春,未曾离去。
想着想着,耳边就出现了这首歌:
“当七月的风吹过 ,阳光洒满了窗格 ,我们十指轻扣着 ,听同一首歌 ,那一场大雨滂沱 ,时间在这里定格 ,十七岁的我 ,总爱傻笑着 ,抬头看你说 ,你说美好 ,和那些经过 ,你说时间敌不过你我 ,世界是一个圆 ,怎么会走散了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却没见你 ,留下任何的颜色 。
街角那家咖啡屋 ,路牌已褪了颜色 ,有些简单的快乐 ,藏在遗忘的角落 ,哼着你唱过的歌 ,坐着从前那辆车 。
记住了什么 ,忘记了什么 ,不为谁难过 ,你说美好 和那些经过 ,你说时间敌不过你我 ,世界是一个圆 ,我们却走散了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却没见你 ,留下任何的颜色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简单勇敢的天真 ,到现在夜空闪烁 ,只留下我 ,一个人看烟火 。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有明亮坚定的眼神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变成你我 ,从未褪去的颜色 ,你说这些经过 ,平凡而又深刻 ,变成你我 ,耿耿于怀的颜色。”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有着简单勇敢的天真,坚定的以为身边的人永远也不会走远,只要抓住了彼此,分离就离得很远很远。以为拥有彼此的目光,就等于一整个完整的人生,都可以相互的陪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如此的单纯和固执,那时候明亮的坚定眼神,也许在日后的岁月里再也不会出现,如果曾经的我们也拥有过这样的目光,那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此刻的我们身后都有一道光,任何的黑暗也无法掩饰的光。
《最好的我们》:一部属于80后的青春回忆,看到的人和事或许你我都曾经历,只不过最后的最后,我们没有逃过时间,岁月还是把我们磨炼,小说毕竟是小说,故事就是故事,需要升华和提升,我也真正相信亿万的人中,总是有如此坚定的幸福的人,绕过如此的一大个圈,最终还是到达了彼此的心里面。幸福如耿耿余淮,避开了那个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成长的过程,最终的结局是幸福的。我的态度是他们是幸福而幸运的。
今天写得好混乱,脑子里总有些什么想写出来,耿耿当然是幸运的。就像余淮告诉耿耿的那样“简单从开始就错了”,但耿耿没有错,命中注定的,她来到振华,命中注定的进入到了五班,命中注定的在分班表上排在了余淮名字的左边,就如同这三年(人一生中,如果是正确的,不管是3年还是3天,都会显得如此的珍贵和注定。但凡是想记住的,就不会轻易从脑海中抹去),他们都拼命的要坐在彼此的旁边一样。高中三年,耿耿的右边是余淮,余淮的左边是耿耿,这才成就了“耿耿于怀”,也注定了这将是无法释怀的7年。
看到一个帖子,说的很贴切,对于真实的我们而言,耿耿余淮是幸运的,她在对的年纪(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就是美名其曰的命中注定的缘分)。在最初的那个时刻喜欢上的人,恰恰也喜欢她,青春不枉费,虽然隔了七年,但她们逃过了青春的磨砺,直接跨过了中间的不确定,7年过去,最终又在了一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和湘琴一样,遇到了并喜欢上直树,没有分离就一同走了一辈子。更不会有第二个直树会留给我们去爱。这就是生活,活生生的生活。所以幸福于他们,虽然绕了一圈,但最终还是走成了一个圆。如此圆满。
缘分这个事情,不敢说,也不敢想。命运更加是既定的命题,碰不得。走过32年的我,在大概16年前,有着一种不动摇的坚定,也就带着这种坚定迎来了高中的生活,或许的太过早熟,高中可能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么的激奋,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平静感觉。3年过去,一记闷棒狠狠的打在头上,开始总归是接受不了的,不过也就过了2周时间,马上接受了现实,那段时间没有谁的鼓励,满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给家长一个交代,满心里都是,那段日子真的挺苦闷的。所以我可以理解余淮的那个感受,但感觉经历了这些之后,确实更加的成熟和抗压,在日后的工作上也更加的能吃苦。对于余淮这样的高分复读生,我之前也遇到一个,是那时候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她就像是余淮一样,只是想上清华,其他的学校都不考虑,先后拒绝了北外、人大、医科大学抛出的橄榄枝,一年过后,再一次高考的她还是没有如愿,反而比前一年还分低,最后她选择了香港大学。大学后我们少有联系,也不知道最终她有没有圆了清华梦,但我相信她一定会过的非常精彩的人生。不知道现实其实过早地让我去经历,成长也就必然没有办法落下脚步。但始终,都信赖自己。从始至终,我都相信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不管好的大学还是一般的大学,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也可能是我的圈子太窄了,只能想到这么多吧。
【故事】:
好长的引子,故事的开始,注定了结局。作为80后的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剧中主人公和我差3年,非典那年我高三,她初三,他们的故事你我也同样发生过,只不过我们都没能逃过时间,青春就只能活在心里,曾经的那个人也只能是我们曾经的那个人而已。
最初,爱上这部剧,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是预告里面的这一句话: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毫不惊奇的GET到了我的那个点,那个已经呼啸远去的青春的记忆,就这样的一丝丝的浮了上来,只用了刹那的时间。
提到这里,关于最好的,在我看来,所有的最好的都是眼中的记忆中的最好,不一定是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一句歌词“相见不如怀念”,某些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活在青春的记忆里,何必跑出来。
看了电视剧立马买了书看的,作为一个极少看当代文学,特别是这种青春题材的我,若不是因为剧情也不会来看这本书。 上下册看下来,用了4个小时,看的认真,人物和故事比剧情中喜欢。耿耿对余淮的感情更纯粹。只想说,幸好,他们最后是幸福的,没有错过也没有走失,现实中的你我(我们每个人青春记忆里的曾经)虽然没能完美,但幸好他们是幸福的。感谢八月长安写出的这个平凡的耿耿,如同你我,以及那个我们记忆中都无比完美的余淮,不一定是如此无所不能的余淮,但确是我们记忆中无所不能的余淮。(耿耿的平凡,如你我。就像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那么多人都喜欢看金三顺一样,当我们已经不再是喜欢芭比的年纪,当我们清楚平凡和得天独厚的意义的时候,或许平凡的才是真实的,但看回来也都是讨巧的设置,只是不管怎样,喜欢,这就够了。)
小说的原名是《流水混账》,该是出自7年后,耿耿和余淮再次相遇的时候的一段对话。耿耿问余淮,“你以前喜欢我吗?”余淮温柔的看着她,噗嗤一声笑了,低头挠了一下后脑勺,像个十七岁的少年。也好,高中生耿耿要问的问题,高中生余淮来回答。很久之后,余淮轻轻的点了点头,那个瞬间耿耿泪流满面,如释重负的像是对自己有了交代。余淮低声的说“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子过得跟流水账似的,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是由于这一段对话,觉得《流水混账》这个书名好适合,但《最好的我们》确实可以带着我们追忆之前的时光,我们都渴望成为最好的我们,这样的日子我们会期盼和给予,希望这样的日子不要被我们所荒废。
剧中,最后的最后,7年后,有这样一段话对剧情有如此的描写,可能是无法在剧中诠释出来的。“他带着背后的岁月,呼啸而来。像一场七年前的洪讯,越过了一整个青春,时至今日终于漫到我的眼前”就像我说的,他们是无比的幸运,逃过了时间的磨砺和生活的摧残,终于越过了一整个青春走成了一个圆。
【作者】:八月长安,也介绍一下吧,虽然是当代文学,但也都是比我们厉害的笔者,正是由于这个笔者,才有了我们的故事,和我们心中的耿耿余淮。八月长安,原名刘婉荟,1987年8月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青春小说作家,当年哈尔滨市的文科状元。(一个文字工作者)。出生在夏天的作者,笔下那个无比喜欢夏天的人物,以及故事设定的地点(青岛),夏天的青岛想必会有徐徐海风吹过,傍晚的风很舒服,就如同余淮温柔的目光一样,只是更多的时候,这样的余淮没有让耿耿看到,在这个岁数的我(32岁)觉得那时候的余淮的处理是对的,因为青春不可控,青春的承诺都无法算数,对于这一点,走过来的你我都清楚,青春无价,那青春付出的情感也无法追回,只有惋惜和感慨,所以我固执的认为,青春无法怀念。感觉作者应该喜欢三毛,写作手法有那么一丝丝三毛的感觉,在一个为什么是七年,也许正是源于三毛跟荷西,只是一个无谓的猜想而已。
【人物】:感受写在前面,更喜欢书中的耿耿。书中的耿耿更纯粹。更喜欢剧中的余淮,剧中的余淮用苏人的眼神秒杀了一切。
书中的耿耿高中的世界里面只有余淮,只有余淮,全世界在她的眼里,就只是耿耿右边的低头算着物理竞赛题的无所不能的少年,以及少年那在耿耿眼中清丽的侧脸。正是这个侧脸,一直印在了她的心里,用三年的光影在脑海中烙印,换回来7年的坚持和回忆。书中的余淮清楚她的喜欢、她的不舍、她的感受余淮都清楚。始终强大而谦卑,在余淮的眼里有物理和耿耿,为什么除了耿耿还有物理,因为17岁的余淮明白生活的无奈,但那时的他绝没有想到无奈也会降临在他们的生活中。高中生余淮坚定的认为他可以通过物理竞赛考上清华,也一定可以帮助耿耿考到北京的大学,这样他们就又在一起了。但你我都清楚,青春哪里有我们说了算的筹码,只有随风摇摆。经过了或许可以轻松的说出这番话,但当我同样是高中生的时候也一样无法对风说话。书中的耿耿心中满满的余淮,再也容不下其他。我想,也正是由于这样的100%的纯粹才能等来7年后的重新开始,所以,我更爱书中的耿耿。
剧中的耿耿,除了余淮以外,心中有五班,有简单有贝塔,同样也有路星河。在我看来,剧中的耿耿80%的心塞满了余淮,余下的20%留给了青春。但我不知道这不圆满的回忆是否能支撑洪水的涌进,幸亏,虚惊一场,最终还是满溢了过来。
书中的余淮,没有刘昊然这样帅,但我反而觉得剧中设置的绝妙,回想一下你…你…还有你记忆中喜欢过的那个男孩难道在心目中不是像刘昊然这样的阳光和帅气。剧中的余淮相比书中更勇敢一些,也更憋不住,真情总是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这个比书里感觉更真实,在高一文理分班的时候,余淮的心自己已经清楚,经过高二,到了高三,又是一年,那份喜欢已经变得强烈,相处的2年光景也成为习惯,剧中的动作和关心更加自然和真情流露。这一点剧中改的好,刘昊然也演的好。
书中的余淮,还是更加青涩的,其实那个年纪的余淮就是应该是青涩的,也更加的不加掩饰。文理分班那晚,余淮送耿耿回家,在平台上耿耿问余淮她到底应该是选文还是选理那段,其实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曾经”他慢慢地说 , “我有过很荒唐的想法 ,你没办法学理 ,我就去学文好了 ,反正我学文肯定也比你学得好 。 ”这个地方和剧中的有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差别,差别就在“你没有办法学理”,就是几个字但表现出来的知道她没有办法在理科班和他在一起,他知道她的成绩没法让她选择留在理科班,知道耿耿若不是不得已也会拼命的留在他的左边(余淮心里都清楚耿耿的坚持和不舍),也就是这一句,我觉得完全可以取代了“我也喜欢你”这样的读白,但剧中稍有修改,有那么一点可惜。也正式由于这一句,我坚定地认为,高中生余淮已经向高中生耿耿表达的心意,在高一的最后一晚就表达了心意。但剧中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话剧演出后台的余淮苏人的小眼神、比如在陈雪君家里余淮捏住耿耿的鼻子制止了耿耿的表白、比如剧中每集都会出现的余小爷无敌的摸头杀,这些都是美好的!感谢这样年纪的刘昊然演绎出来我们心里那个完美的余淮,虽然这份美好只可能停留在青春的琥珀里。
【梗】:书中的梗,或是情节的设计。让我感觉到八月长安应该也是一个三毛作品的爱好者。前面提过的,最大的原因是这个7年,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是六年而是七年。纯个人的想法,对于三毛,六年的轮回最后换回的是等待、得到、失去、奔赴。这是对于三毛的六年,作为爱好者的我们,从书名就有了显示,我们要的是最好的我们,不是好,而是最好。全文贯穿的最好的线没有断过,一直拉扯着这两个人。线的那头是高中生余淮,刻画的形象是最好的余淮。线的这头是最好的耿耿,这两头之间,就是七年,比六年多一年,逃过了时光的那一年。
【情怀】:看一本书,读懂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所认识的书中的人物的性格秉性不完全相同,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阅历。
这本书中的人物刻画不会像是某些大家的作品那样饱满和鲜活,但曾经的经历,80后怀旧的情怀完全可以抹过这一切。怀旧如你我重新对着镜子看了一整遍曾经走过的校园,跑过的操场,听过的歌,喜欢过的偶像,看过的书,以及曾经喜欢过的人。光这一点,就完胜了。情怀致胜!
【情节】:
出于写一个读后感的负责任的态度,把小说读了前后3遍,摘录那些我认为至关重要的点,串成一条时间轴,她和他的故事就这样在一条线性的图案上萌生......
时间轴:
2003年8月 - 高一新生入学(耿耿余淮相识在学校的操场上)
2003年9月 - 高一开学,余淮和耿耿说我们坐同桌吧(预估的月份)
2003年12月 - 高一其中考试,余淮第二次和耿耿说我们一直坐同桌吧(预估的月份)
2004年7月 - 高一期末考试,决定文理分班,余淮和耿耿说他曾经的荒唐想法
2004年9月 - 高二开学,耿耿又坐回了五班,耿耿看到了她见过的余淮的笑的最开心的笑容
2005年9月 - 高三开始
2006年6月 - 高考
2006年7月 - 余淮复读,至此耿耿失去余淮的消息
2006年9月 - 耿耿到北京上大学
2007年6月 - 余淮第二年高考
2007年7月 - 余淮接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2007年8月 - 余淮放弃清华
2007年10月 - 余淮到北京来看耿耿
2010年6月 - 耿耿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考取公务员
2010年6月 - 余淮同年毕业,考取美国硕博连读的资格,全额奖学金
2010年9月 - 耿耿放弃公务员,来到杂志社当摄影师
2012年的夏天 - 耿耿离开没有她留恋的人的北京,回到青岛,遇到了余淮
故事从2006年的7月中断,从2012年的8月重新开始,一切都发生在夏天
我把书中的情节一一的扒出来,慢慢看,急不得。
[Get1]:在耿耿心里,那个无所不能的余淮的影像应该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烙印的,肯定是的。——时间2003年
我用余光无意中捕捉到余淮写字的样子 。不知道这是不是尖子生的独特魅力 。哪怕是一个站在墙角其貌不扬的眼镜男 ,佝偻背 ,两眼无神 ,只要一坐到书桌前开始写字算术 ,那种姿态就散发着一种专注的霸气 ,何况是余淮这种高高大大的清爽男孩 。他略略低头 ,整个人被阳光和阴影一分为二 ,眼睛低垂 ,没有驼背 ,握笔姿势正确 ,下笔如飞 ,字迹清隽 ,这样的姿态 ,偏偏不知哪里又有点儿漫不经心的懒散劲儿 。我轻轻把相机打开 ,将照相声音调为静音 ,刚刚鬼鬼祟祟地举到一半 ,他就皱着眉转头看我 : “你怎么跟狗仔队似的 ? ” “能不能别这么自恋 ?你以为你多好看啊 ? ”我嘴硬 。 “我怎么不好看 ?我不好看你干吗拍我啊 ? ”前面的女生诧异地回头看了我们一眼 ,眼镜片反光 ,明晃晃的 ,我俩赶紧闭嘴 。她转回头继续写字 ,我很小声地学着刚才余淮的语气 : “我怎么不好看 ?啊呸 ,你真好意思 。 ”他不理我 ,继续认真记录缴费清单 ,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行云流水 。我被晾在半路 ,有点儿尴尬 。过了不到半分钟 ,他突然大吼 : “你愣着干吗呢 ?我给你机会了 ,肩膀都酸了 ,你到底拍不拍啊 ? ! ”
[Get2]:最好的时光,由于身边的这个人,如此的振华也不再那么的冰冷和无畏,耿耿心中的最好的时光从2003年的夏天悄然的开始。——时间2003年
在他即将完成 “光 ”字最后一笔那张扬的转折时 ,我按下了快门 。画面上的男孩 ,挺拔温和 ,在光和影的纠缠中认真专注地写字 ,笔下是白纸黑字 , ‘最好的时光 ’ ,每一笔都恣肆舒展 ,美好得让人不敢直视 。
[Get3]:我们,所有我们,是否都经历过这样的洗礼,都同样获得过陌生人带来的温暖,也同样一次次的遭受着亲人的心寒。耿耿是的,我是的,相信你也是的。——时间2003年,耿耿爸爸再婚前夕
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各自想要些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或许那已经都不重要了 。我以幸运儿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并不属于我的学校 ,背后的家庭也很快会重组为我不熟悉的家庭 ,而我自己 ,好像一下子就从扩大的缝隙中掉了下去 ,谁也没发现我不见了 。最容易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是陌生人 ,因为你对他没有期望 。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亲人 ,因为你爱他们 。我只是突然想要抓住一个陌生人而已 。
[Get4]:感觉小说要表达的是耿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敞开了心的和余淮说这些事情,没有缘由的就想和余淮说出来。这一句,小爷我一直都在啊,很温暖,很温暖。——时间:2003年期中考试后家长会
“所以最幸福的 ,还是在身边啊 。 ”我前言不搭后语地感慨了一句 。我想起我爸 ,他的爱情究竟是生是死我已经不能推测 ,可是我知道 ,他后半辈子的幸福不在我身上 ,也不在我妈身上 。他要牵手共度余生的 ,是齐阿姨 。她温柔 ,她在身边 。然而余淮嘿嘿一笑 ,接过话茬儿 : “小爷我一直都在啊 。 ”我没有驳他面子 ,转头微笑 。
[Get5]:有一点跳拍,其实这个是发生在9月开学的时候的场景,只不过从外人口中说出当事人的举动,年少有的是资本可以荒废。
很长时间后 ,简单突然跟我提起这件事 。她说 ,那一刻 ,她突然荒谬地觉得见证了一场求婚 。因为我说得格外庄重 ,好像等了很久 ,含笑点头 ,说 ,我愿意 。
[Get6]:从高一开始,余淮就在不经意的告诉耿耿,我们一直坐同桌吧,那个年纪的我们还是幸福,想不到3年后的事情,也不会担忧这3年代表的意义。
“我说真的 ,别学文科 。 ”好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我以为话题都结束了 ,他突然又飙出一句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 ,就接了一句 : “嗯 ,我不学文 。 ”然后他笑了 ,没有看我 ,所以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朝他的英语卷子卖笑 。他专心写字算题的时候 ,特别好看 。
变本加厉 ,穷凶极恶 ,丧心病狂 。我说的是此刻的地理老师 。余淮的表现好像踩了她战斗模式的开关 ,为了表现她不输于这群高一毛孩子的专业知识 ,她讲的课直奔天书而去 。 “她到底在说什么啊 … … ”我感叹 。 “其实 ,地理是理科 。如果你大学时要修跟地理有关的 ,气象学 、地球空间科学 、地质学 … …通通都是理科 。 ”他一边转笔一边说 ,顺便还答了一道单选题 。我觉得余淮的一系列所作所为 ,根本就是在绝我的后路 。
[Get7]: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关心,如何体现和接收,真的也体现在两个人的性格上,那一暖之后,我们安心的知道关于余淮伸出的手她接到了。对于余淮的这种行为,对于一个尖子生在课堂上屡次表示听不懂的行为,老师自然是无法容忍的,也就这样的情况下,耿耿的勇气终于爆棚了。
终于在他又一次一笔带过某个定理的证明时 ,我绝望地趴在桌子上 ,深沉地叹了口气 。一边在做练习册的余淮突然头也不抬地大喊一句 : “老师 ,我没听懂 ,你把证明推一遍可以吗 ? ”我猛地抬起头看他 ,没听懂 ?他根本没有听课好不好 ?他心不在焉地弯起嘴角 。我突然心里一暖 。
于是上课的时候 ,我偷偷给他传字条 ,也许因为当面说不出口 。 “我不懂的地方 ,会自己问老师的 ,如果还是听不懂 ,我就问你 ,你给我讲 ,好不好 ?省得老师误会你捣乱 。 ”他盯着字条 ,扬扬眉毛 ,有点儿诧异 。我以为他没明白 ,抽出一张纸打算再解释解释的时候 ,他突然说 : “直接说话多方便 ,你写什么字条啊 ,不嫌累啊 ? ”我挫败地趴在桌子上 。在我恬不知耻地带动下 ,简单他们也渐渐习惯在课堂上举手让老师讲的慢一些 、细一些 。班里的气氛似乎轻松融洽了许多 。
[Get8]:羡慕简单的耿耿,也是如此的另许多人羡慕着。
不过 ,我很羡慕她 。我发现我好像也有点儿喜欢一个人 。但我不确定 ,更不敢像简单这样 ,大声地说出来 。九月就要结束了 。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我爸爸要结婚了 ,我坐在一个光芒万丈的傻小子身边 ,突然很不开心 。你知道 ,最令人难过的天气 ,其实是晴空万里 。
[Get9]:青春,青春。青春就是不用过多的思考,就有着奔赴的方向,那种感觉真好。
那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我是不是喜欢上了他 ,也许是不敢想 ,却拔腿狂奔 ,横穿草坪 ,哦不 ,草皮 ,绕过巨大的戏台 ,掠过高高的主席台 ,向着我们班的方向 ,大步飞跃 。我真的什么也没有想 。所以那种感觉 ,那种朝着一个方向疯狂奔跑的感觉 ,真好 。
[Get10]:其实,在这个场景之后,有一个重要情节。耿耿说出了喜欢,但没敢表明心意。剧中在这块余淮演绎的非常到位和真实。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桥段。那个高中少年的眼神,似乎已经看懂她的心思,有那么意思是没有表现出来的却又无法压抑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们放下手里的扫帚抹布 ,并肩坐在讲台桌子上 ,腿在半空中晃来晃去 ,右手边是窗外润泽如水墨画的夕阳 ,边缘暧昧 ,虚虚实实 ,美得很假 。后来我无数次想起当年这个场景 。我一直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现了什么差错 。那个联欢会结束的黄昏 ,那么长 ,又那么短 ,那么安静 ,又那么喧闹 。那么长 ,仿若一辈子的好回忆都被耗尽 。却又那么短 ,短得好像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之于玩不够的孩子 。那么安静 ,让我不敢置信 ,所有人好像都退出了舞台 ,给我让位 。却又那么喧闹 ,我的视野里都是他精力充沛的笑容 。
[Get11]:最后那一句,挺伤感的,耿耿清楚,余淮是会飞的,她可以在他身旁的时间很短,运气好的话,打满全场,三年。约接近尾声和现实的时刻,约让人伤感,这一刻,耿耿同学也开始慢慢的长大了,在此之前,耿耿应该没有想过离开余淮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但意识到的那一刻,也只能如此的沉默,青春的另一面就是我们无法兑现我们的承诺。
“余淮 ! ”我板起脸 ,我不喜欢他这样 , “你能不能 … …真诚一点儿 ? ”这些好学生 ,默默地朝着上面爬 ,却又担心得意摔下来 ,所以总是用那样戏谑大度的表情掩盖真正的欲望 。我能理解 。可是我不希望 ,我不希望余淮面对我时也是这样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 ,点点头 : “好吧 ,是我不对 。我 … …呵呵 ,谁不想啊 。 ”是啊 ,谁不想 。 “谁都想 ,可并不是谁都有可能 , ”我认真地看着他 , “比如我 ,就没有可能 。而你可以 。 ”他没有用廉价的话来鼓励我 。所以 ,我能坐在你身边的时间很短 ,运气好的话 ,打满全场 ,三年 。我们肩并肩地沉默 。
[Get12]:全剧一直在渲染黄昏的那个美好的画面,明明晃晃的,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安心的理所当然。
夕阳暖洋洋的 ,我发现每次我有机会和他独处的时候 ,都是黄昏 。很短暂的美好时光 ,就像太阳很快要落下去 。
我假装没看到 ,红着耳朵 ,故作镇定地大步向前 。前面的男生 ,背上搭着校服 ,又穿上了那件黑色的 T恤 ,高高大大 ,晃晃悠悠 ,安心得一如初见。
[Get13]:这一幕应该是发生在考试前,余淮第一次送耿耿回家的那个傍晚,她没有急着离开,只是悄悄的看着他走远。
很多年后 ,我还记得这一幕 。好像那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 。逼仄拥挤的青春里 ,他送我一程 ,然后转身踏上自己的旅程 。他的世界很大 ,路很长 ,很遥远 ;我只能站在自家门口 ,独守着小小的天地 ,目送他离开 。他活着 ,便精彩 。
[Get14]:家长会外,余淮的有心事,耿耿确只是想着他。我看到这块的时候发现,原来对于我们一直坐同桌吧,他们心里也知道这是一件根本不由他们决定的事情,书中的心理活动在剧中是感受不到的。
我轻轻叹了口气 ,把后背靠在玻璃上 ,不一会儿 ,就感觉到了丝丝凉意 。 “我没后悔来这里 。 ”我很肯定地说 。我只是后悔 ,我怎么这么笨 。余淮笑了 。 “耿耿 ? ” “嗯 ? ” “我们一直都坐同桌吧 。 ”他没头没脑 、毫无来由地讲了这样一句 。我的心忽然狂跳起来 。时间不仅仅没有带我走 ,更是大步后退 ,退回到了某个金色的下午 ,他对我说 ,耿耿 ,我们坐同桌吧 。我们坐同桌吧 ,我们一直坐同桌吧 。 “好 。 ”我看着他点头 。这是一件根本不由我们做主的事情 ,我们却早早地做了决定 。
[Get15]:渐渐的,耿耿想要知道那些答案,直到最后的时刻她才泪流满面的清楚了没有枉费青春10年。
他说 ,他不知道我操哪门子心 。我问再多问题 ,知道再多不该知道的过往 ,不过就是想要弄清楚一个最简单的事实 。我知道我为什么想要坐在你身旁 。可你知道吗 ?
[Get16]:那一个柠檬,肯定不是只挤碎在了耿耿的脑子里,我敢肯定。
我脑子有点儿乱 ,只是不住地点头 。 “还是那句话 ,以这个为纲领 ,多做题 ,你这种脑子 ,也就别指望触类旁通一点就透了 ,你还是比较适合训练动物性的条件反射 。 ”余淮嘲讽我的话我都没听清 ,忽然不知道怎么鼻子就酸了 。 “谢谢 … … ”我忽然哽住了 ,说的话都带哭腔 。他愣住了 。几秒钟后 ,满教室都能听到余淮的吼声 。 “耿耿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 ”我的眼泪硬被他吓了回去 ,赶紧埋下头躲避周围同学不明就里的注视 。只听见徐延亮粗犷的大嗓门 : “骂得好 ,女人就是欠管 ! ”我趴在桌子上 ,一时间各种情绪都冲上脑门 ,好像上帝在我的脑子里挤碎了一个柠檬 。
[Get17]:又是好重要的一个情节,高一余淮竞赛前,表现出来的紧张和不安,耿耿都看在眼里,她告诉余淮,在她心里的余淮是无所不能的。在那个天台上,风吹过少年,有些话也留在心里。
“我无法接受你不是无所不能的 。 ”我盯着自己的脚尖 ,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随着这句话终于轰隆隆滚下了楼梯 。
“没错啊 , ”余淮梗着脖子 ,却不敢看我 , “你说的都对啊 ,小爷就是很牛啊 。 ”我不由得笑出了声 ,余淮绷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 “欸 ,你不会以后都瞧不起我吧 ? ”他笑了一会儿 ,忽然拧着眉头盯着我 。 “啊 ? ” “耿耿你记住 ,余淮同学即使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牛 ,也依然很牛 ,比你厉害很多的 。你应该继续崇拜他 。 ”看着他像煞有介事的样子 ,我的心底满溢出不可思议的快乐 。 “当然 。 ”我认真点头 。我只崇拜你 。
[Get18]:关于这一段,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情节。
“我在想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 ” “嗯 ? ” “就是在红榜前面啊 , ”他笑着回忆 , “我跟你撞到一起了 ,把你撞哭了 。 ”我点点头 ,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 “我当时就觉得你长得挺好看的 。 ”他继续说 。 “谢谢你 , ”我摇头 , “不过 ,我长什么样我自己知道 。 ”
“但我还是觉得你很好看啊 。 ”这是你思考半天的结果 ?我回头愣愣地看着余淮 。他眼睛里面的真诚和懵懂一览无余 。我鼻子有点儿发酸 。像是家中衣柜里那些新衣服和新秋裤忽然都找到了意义 。 “我 … …我也觉得你很好看 。 ”我低下头 ,不敢让他发现我眼圈红了 。 “小爷当然很好看 ! ”余淮哈哈大笑起来 。我转身跑向女厕所 ,忽然很想好好哭一哭 。
[Get19]:余淮的优秀,让耿耿高兴,也同样让耿耿不安。
余淮的背影依旧是我所熟悉的 ,高大宽阔 ,却瘦 ,所以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 ,浑不吝的样子 ,永远大大咧咧 ,永远直来直去 ,永远阳光 。然而某一个时刻 ,他明明白白地展示着他没有那么简单 。他那么纯粹 ,却说 ,我真羡慕你单纯 ,耿耿 。我早就知道他优秀 。但那不是我觉得他离我如此遥远的真正原因 。我忽然意识到 ,虽然我一直坐在他身边 ,每天十个小时的相处 ,对他的侧脸熟悉到可以背着画出来 ,我却并不真的了解他 。偶尔会觉得好像多懂得了他一点儿 ——比如发现他会因为竞赛考试而脆弱不自信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共鸣和亲近 ,下一秒钟 ,又回到原点 。在我们的时间轴上 ,我拥有的都是零碎的断点 ,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余淮。
[Get 20]红了眼眶的耿耿,赶在余淮之前跑开了,留下身后的不知所措的余淮。被阳光渲染的温柔。
我捂住鼻子 ,血一滴滴地把白 T恤都染红了 ,懵懂地转过头去看拉着我奔跑的人 。是余淮 ,果然是余淮 ,拉着我的胳膊 ,怒气冲冲地往楼里跑 。唉 ,怎么说呢 ,模拟练习时忸怩维护的形象 ,在这个血崩的瞬间 ,全毁了 。 “你等着 ,我非揍死林杨不可 。他培训出来的这些女生都他妈是变性人吧 ,肌肉块儿比我都大 ,敢砸老子的人 ,我看他是活腻了 。 ”老子的人 。其实我知道 , “老子的人 ”是 “老子辛苦训练出来的人 ”的简称 。可就是控制不住因为这四个字红了眼眶 。就让我误会一次吧 。
就在我呆呆地思考这句话的时候 ,忽然听见耳边 “咔嚓 ”一声 。 “你干吗 ?你为什么拿着我的相机 ? ”我伸手就去抢 。余淮没有躲开 ,任由我抢过去 。最新的照片除了他刚刚照的那张惨不忍睹的重伤痴呆患者以外 ,还有连续二十几张 ,都是我 。和 β 、简单等人抱在一起庆祝的我 ,接一传时咬着牙 、脸都皱成一团的我 ,发球得分后跳起来大笑的我 … …虽然没我照得好 。却是我见过的 ,最好的我 。我抱着相机 ,有水渍一滴滴地滴在屏幕上 。我不知道是我发梢上的水 ,还是眼睛里的水 。 “你有毛病啊 ,是不是砸傻了 ? ”余淮伸手过来拍我的脑袋 ,我偏头躲开 ,抱着相机撒腿就跑 。回过头 ,还能看到那个惊诧的少年 ,站在一排水龙头前 ,被阳光渲染得无比温柔 。我不能让你看到啊 ,余淮 ,我哭起来太丑了 。
[Get 21]文理分班的那个晚上,他和她都无法正式这个事实,曾经…他们固执的认为一切都由自己掌握。
和以前在班里的时候一样 。以后也许再也不会了 。我只记得 ,中间我好多次微微偏过头 ,用余光悄悄地看余淮 ,不敢动作太大 ,怕他看到 。电影院黑暗的环境是天然的保护 ,和明亮的大屏幕相比 ,我的目光是太过暗淡的存在 。可还是会好奇 。他知道我在看他吗 ?他知道我为什么在看他吗 ?余淮 ,你知道吗 ?是我的错觉吗 ?是他的脸太红了 ,还是他真的眼圈红了 ?他就走在我身边 ,偶尔我犯头晕时或者过马路时 ,就拉着我的胳膊 ,轻轻地 ,像是怕吓着我 。 “我真喜欢夏天 。 ”我说 。 “嗯 ,我也喜欢 。 ”余淮说 。 “我觉得呀 , ”我侧过脸朝他傻笑 , “如果真的会有世界末日 ,末日那天 ,一定不会在夏天 。 ”余淮温柔地看着我 ,安静地听着我胡说 ,没有打断 ,也没有不耐烦 。
[Get 22]在我看来,这一句抵得过“我也喜欢你”的表白。总归,末日肯定不会在夏日来临。
我们尴尬地面对面站着 ,最后还是余淮说 : “耿耿 ,加油 。 ”我突然问他 : “你希望我学文吗 ? ” “你应该自己做决定 ,这事关你的前途 。 ”他说 。所以你一直都没有问过我一句 ,是吗 ? “我就问你 。反正我现在都选了要去学文了呀 ,你可以说了 。 ”
很久的沉默之后 ,余淮抬眼睛看着我 。 “曾经 , ”他慢慢地说 , “我有过很荒唐的想法 ,你没办法学理 ,我就去学文好了 ,反正我学文肯定也比你学得好 。 ”我愣住了 。他说完 ,如释重负的样子 。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会这么想 。不过就是想想 … …总之 ,耿耿 ,加油 。 ”他笑着跟我道别 ,没有等我说出一句话 ,就转身大步离开了 。少年的身影没入夜色中 。这句话就够了呀 ,我笑着想 。
末日不会在夏天来临 。因为夏天是最好的季节 。
[Get 23]前途和他都未必能够回报我的任性 。但是这一刻就足够了 。青春就是这样 ,好得像是无论怎样度过都会被浪费 。那么 ,不如浪费在你身上。
[Get 24]真好,那个曾经的余淮,当初的少年回来了。
“你听我说 ,其实之前 ,我看得出你很努力地在调整自己了 ,可我还在旁边每天哭丧个脸 ,希望你能过来找我倾诉 … …我觉得自己挺没劲儿的 ,你吼我的那句话是对的 。我也想说声 ‘对不起 ’ 。 ”他笑了 ,一脸不在意 。 “得了吧你 ,这只能说明两件事 ,第一 ,我演技差 ;第二 ,一个大老爷们儿为这点儿破事儿缓不过来 ,真够丢人的 ,还迁怒于你 ,更丢人 。行了别提了 ,赶紧回家吧 。 ”我认识的余淮正式回归 ,依旧是当初那个少年 。
[Get 25]备考的那段时间,时光过的好温柔。
成绩在磕磕绊绊中上升 。每天晚自习过后 ,余淮都会和我一起悄悄地溜到行政区顶楼 ,因为那里方便说话 ,不会吵到其他上自习的同学 。我每天都会整理当天算错的题目 ,余淮一道一道地耐心给我讲 。在我的逼迫下 ,他也不得不开始背诵文言文课文和古诗词了 ,也许是不再有竞赛保送护体 ,他也学会了收敛 。当我煎熬在黑色的冬天时 ,日子总是过得很慢 ,可一旦努力起来 ,有了起色 ,时间却走得飞快 ,像是生怕再给我多一点儿时间 ,我就会变得太过出色 ,一不小心吓到老天爷似的 。然而奇怪的是 ,后来每每回想到那段岁月 ,总会觉得 ,时间慢得好温柔。
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每一个晚上他讲了哪些题 ,骂了我哪些话 ,我又考了他哪句古诗 ,他又背成了什么德行 。如果非要说我硬着头皮学理是在余淮身上浪费了两年时间 ,那他又何尝不是把自己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都浪费在了我身上 。我们都从没因此而向对方索取什么.
[Get 27]一棵树,在岁月里,果真留了下来。
“我出门去买笔 ,看到我家小区物业在做绿化 ,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起来你说过想要种树来着 ,他们工人偷偷卖了一株树苗给我 ,这么一棵破玩意儿要 1 2 0块 ,幸亏小爷我身家丰厚 ,否则还不得英雄气短啊 。你都不知道 ,把这棵树苗弄过来可是费了我吃奶的劲儿 … …你哭什么 ? ” “你有病啊 , ”我抹抹眼睛 ,不敢看他 , “都快夏天了种什么树 ! ” “你跟我说要种树的时候还是秋天呢 。 ” “那是两年前!”
“加油 。 ”他点点头 ,看着我 ,笑了 。 “我想和你考同一个城市 。 ”我脱口而出 。他只是很短地讶异了一下 ,似乎并不是奇怪我会这样说 ,而是奇怪我会说出口 。 “我知道 。 ”他说 。你知道 ,你知道什么 ? “耿耿 ,我 … … ”余淮十二分认真地看着我 ,路灯在他背后用橙色的光芒明目张胆地怂恿着 。声音断在晚风里 。 “算了 ,好好考试吧 , ”他认真的表情瞬间松动 ,哈哈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 “等考完试再说吧 。以后有的是机会说 。 ”我好像有什么预感 ,心中满是温柔 。
[Get 28]七年!那始终记忆中温暖的手。
十九岁的耿耿和二十六岁的耿耿都应该知足 。那么 ,我到底在哭什么 ?
可我无法迈出步伐再次拉住他的手 ,问清楚这漫长的过程 。我喜欢当年的那个余淮 ,那个最好最好的余淮 。可那些脆弱的崇拜和美化的记忆 ,真的足够承载现在的余淮那山一样的悲哀吗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 ,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 。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 ,隔了一整个青春 。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只好伸出手道别 。我颓然转身 ,朝着门外走去 。
他忽然拍了拍我的头 ,手的温度比太阳还暖 。
那一年的夏天我没有等到的人 ,我今天一定会等到 。关于我们的事情 ,错乱地浮现在眼前 。他假装看不到我惨不忍睹的卷子 ,嘲笑我包书皮 ,拎着一兜子书送我回家 ,拉着流鼻血的我在操场上狂奔 ,连夜订正田字方格上的函数笔记 ,拎着一棵树苗跨越半个城市 … …最终留下一句没能做到的 ;有我呢 ,别怕 。他曾经喜欢这样平凡的一个我 。现在轮到我了 。余淮 ,有我呢 。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 ,我一直在你身边。
我看到我的少年远远走过来 ,一开始还是医院门口那个疏远的样子 ,然后渐渐地 、渐渐地绷不住脸上的笑意 。笑得像个得逞了的坏小子 。我知道他一定会来 。那个站在打电话的大肚子叔叔旁边一脸不忿的少年 ;那个站在红榜前对我说 “我名字左边的那个人叫耿耿 ,跟我的名字连起来 ,正好是耿耿余淮 ”的少年 ;那个侧身执笔 ,装作随意的样子写下 “最好的时光 ”的少年 ;家长会门外的走廊里孤零零等待的少年 ;在顶楼大声说 “你要继续崇拜我 ”的少年 ;站在我家门口 ,说 “以后有的是机会 ”的少年 ;或者是 ,放下红白机的手柄 ,说 , “我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的男人 ;羞涩地挠着头 ,说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日子过得跟流水账似的 ”那个男人 ; … …
他带着背后的岁月 ,呼啸而来 。像一场七年前的洪讯 ,越过一整个青春 ,时至今日终于漫到我的眼前 。
ps. 题外话
今天早上点了份早饭,要了一杯当日,就这样坐在办公室不慌不忙的吃完了早饭,喝着不加奶的咖啡发呆,感觉生活很美好。我是多没有胜负欲的一个人,能令我开心的事情很多,比如,恰如其分的,这个时刻,耳机里面许巍正在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许,我心中一直有那片海和远方的田园。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更能获得平静的安静。不过这真的题外话了。
想起另外一个题外话,小学看《飘》《根》《傲慢与偏见》《荆棘鸟》《苔丝》......初中看《西游记》《红楼梦》《张爱玲全集》《福尔摩斯》《莎士比亚悲剧集》,看老舍、看史铁生、看陈忠实(《白鹿原》竟然是初中的时候看的,以致于在看到由张雨绮饰演的田小娥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种不适应,但整体说电影的人物选择没出错,问题出在没有导出灵魂,全局没有串联在一起。不得不提的是吴刚饰演的鹿子霖,觉得特别出彩)......高中看《三毛全集》(最爱的三毛,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琼瑶阿姨的《一帘幽梦》《情深深雨蒙蒙》《窗外》(琼瑶的书只看过这3本,看完后发现原来作家也是会看作家的书和描摹的)金庸老师的《倚天屠龙记》(只完整的看过这一本,其他的都没完整看过),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认识了金燕西和冷清秋,也从这个剧认识了陈坤,这个剧成就了他也奠定了他的戏路是跑不掉大少爷的情况,感觉书写的很细腻,结局和改编的剧集不一致)......大学开始看的最多的题材就是侦探小说,最爱的还是阿加莎.......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