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身份“设定的语境|《情况很复杂X小说无用》观影后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2OTI2OQ==&mid=503873948&idx=1&sn=98a4b9e02ff02fd467bb0111ffedf356#rd
他者”身份“设定的语境|《情况很复杂X小说无用》观影后
2016-06-12 丹宁酸 丹宁酸时光工作室
Photo by 葉國劍
Pour It Up (Originally Performed by Rihanna) [Karaoke Version]
BeatStars - Maximum Teen Pop Hits Ever Karaoke
我在这里提到的“身份”,与传统意义上的身份,所指的有所不同,它是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他者设定的一种标准或者规范,在这个语境下自我为了得到认同,更好的融入,在不断的挣扎中按他者的准则来要求规范自己。
身份是他者给予的认同与肯定,你越是在意与本我的距离也将越远,当与本我建立的链接还不够充分时,对自我的认知与感知力必将依赖他者的目光,被其奴役,但自身却浑然不知。
而《情况很复杂》与《小说无用》两部短片作品,就是子木与张健文两位创作者,在他者所设定的语境下,试图与本我建立链接的尝试。这两部短片分别都是他们在留学期间完成的学生作品,他们都找到了一种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难得的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都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准确的呈现出来,在构建与图像表达上都带有着视觉人类学的思考。
当学业结束,面对各种为生存而不得不去做的工作时,另外一种“身份”的困扰开始出现,不断促使着自己在经历与实践中思考,回头再看自己学生时期的作品,自然会感觉到有很多显得稚嫩与不足的地方。让我特别欣赏子木的地方,就是她敢于积极面对,想将成长后的自己重新与《情况很复杂》建立链接,通过映后与观者们的交流激发自己再次的梳理。她这种思维方式与丹宁酸图像社放映活动的初衷,默契的产生了共鸣。
《情况很复杂》中的两包泡面,对于每个经历过吃泡面时期的观者都很难不去联想,比利时包装里的泡面是否比自己之前吃过的那些国产经典泡面品牌要好吃的多?!这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以泡面为美食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大脑里却出现着Stephanie Spray的《只要有呼吸》中,尼泊尔农村的小女孩儿,将一包泡面当零食干吃的画面,对于他们那是一种幸福与优越感,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是一种苦逼经历。而窗外不远处的摩天轮,又是那么的美好与梦幻,吃泡面的自己仿佛映射着现实中一个自我封闭的自己,而摩天轮上那个凝视远方的自己,仿佛是在梦幻中制造的自己的另一种状态或者她就是自己心理梦幻投射,两个自己都在彼此观望着对方。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深深的埋藏着他者的目光,我们在用这种目光不断确定或建构着自己的“身份”及“身份”下的语镜,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不也正是如此吗!
你在意他者的目光吗?但其实他们的目光里映射的是自己的影子,你被囚禁在他者的规则中,无法自拔!你越是努力学习他们语言的发音与公式来寻求认同与肯定,最终就会发现自己与他们一样变的无趣、乏味生硬、格式化。
《小说无用》真实的呈现着健文在“语言翻译”与“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文字狱”、“图像狱”,在他的这两所“监狱”里,观者们眼睛会非常的忙,潜意识促使着每一位观者迅速做出选择,但人性的本能是贪婪的,都想截获或解读最大的信息量,导致自己完全被他的困扰与质疑所囚禁,但如果你听得懂粤语,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四种文字,只看图片即可,但当你去思考图片与他的粤语独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又掉进了他的“图像狱”里,所以当没有声音的画面出现时,就像获得了一次度假,仿佛是他充分完成的一次视觉人类学的测试问卷,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就是测试中的每份问卷的答案。
对外语的掌握,一直都是自己的短板,但这个并没有困扰我,看到那些天天在朋友圈里发送单词软件的背单词数据时,仿佛看到了另外一所“监狱”,很早之前自己就非常清楚,这样生硬的考记忆力的方法,对记忆力打小起就极差的我与“监狱”没什么两样。而我们从小的教育体系就是让你死记硬背,这也是我们多数人呈现的状态--呆板乏味,《情况很复杂》中也呈现了这个部分,我们成长中的那些教条语句与状态,而这些图像在刺激我们去反省,现在遇到的所有的障碍与阻力,都是我们还未甩掉的他者“身份”,在这种设定的语镜下,我们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而没有任何创造可言。
《情况很复杂》《小说无用》两部短片都是两位创作者在经历了他者“身份”后,所产生的质疑与反抗,在语言探索中呈现。多数人都很难逃脱自身的他者“身份”,在这个设定的语境下不断的确立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感,其实与吸食毒品来制造更多的多巴胺没有什么区别,但获取的代价相对于更容易,那就相对更依赖、更致幻,就像我们看到摩天轮后所产生的那种致幻,在这样的语境下所有的资讯也必然是致幻与更加远离真相。所有可以接近或到达的智慧与真相,都是需要靠行动与实践完成的,在他者“身份”下的语境中都将离他们越来越远。
插曲
在我身后的这位朋友,来的匆忙,离开的也很匆忙,忘记了支付观影费,你可以在打赏中完成,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在公众号里留言。有认识这位朋友的,麻烦帮忙告知。
打赏与转发 持续放映的最大支持!
只贩卖精神,减少欲望
“反物质”的宇宙能量
扫一扫
丹宁酸时光工作室
他者”身份“设定的语境|《情况很复杂X小说无用》观影后
2016-06-12 丹宁酸 丹宁酸时光工作室
Photo by 葉國劍
Pour It Up (Originally Performed by Rihanna) [Karaoke Version]
BeatStars - Maximum Teen Pop Hits Ever Karaoke
我在这里提到的“身份”,与传统意义上的身份,所指的有所不同,它是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他者设定的一种标准或者规范,在这个语境下自我为了得到认同,更好的融入,在不断的挣扎中按他者的准则来要求规范自己。
身份是他者给予的认同与肯定,你越是在意与本我的距离也将越远,当与本我建立的链接还不够充分时,对自我的认知与感知力必将依赖他者的目光,被其奴役,但自身却浑然不知。
而《情况很复杂》与《小说无用》两部短片作品,就是子木与张健文两位创作者,在他者所设定的语境下,试图与本我建立链接的尝试。这两部短片分别都是他们在留学期间完成的学生作品,他们都找到了一种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难得的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都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准确的呈现出来,在构建与图像表达上都带有着视觉人类学的思考。
当学业结束,面对各种为生存而不得不去做的工作时,另外一种“身份”的困扰开始出现,不断促使着自己在经历与实践中思考,回头再看自己学生时期的作品,自然会感觉到有很多显得稚嫩与不足的地方。让我特别欣赏子木的地方,就是她敢于积极面对,想将成长后的自己重新与《情况很复杂》建立链接,通过映后与观者们的交流激发自己再次的梳理。她这种思维方式与丹宁酸图像社放映活动的初衷,默契的产生了共鸣。
《情况很复杂》中的两包泡面,对于每个经历过吃泡面时期的观者都很难不去联想,比利时包装里的泡面是否比自己之前吃过的那些国产经典泡面品牌要好吃的多?!这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以泡面为美食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大脑里却出现着Stephanie Spray的《只要有呼吸》中,尼泊尔农村的小女孩儿,将一包泡面当零食干吃的画面,对于他们那是一种幸福与优越感,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是一种苦逼经历。而窗外不远处的摩天轮,又是那么的美好与梦幻,吃泡面的自己仿佛映射着现实中一个自我封闭的自己,而摩天轮上那个凝视远方的自己,仿佛是在梦幻中制造的自己的另一种状态或者她就是自己心理梦幻投射,两个自己都在彼此观望着对方。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深深的埋藏着他者的目光,我们在用这种目光不断确定或建构着自己的“身份”及“身份”下的语镜,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不也正是如此吗!
你在意他者的目光吗?但其实他们的目光里映射的是自己的影子,你被囚禁在他者的规则中,无法自拔!你越是努力学习他们语言的发音与公式来寻求认同与肯定,最终就会发现自己与他们一样变的无趣、乏味生硬、格式化。
《小说无用》真实的呈现着健文在“语言翻译”与“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文字狱”、“图像狱”,在他的这两所“监狱”里,观者们眼睛会非常的忙,潜意识促使着每一位观者迅速做出选择,但人性的本能是贪婪的,都想截获或解读最大的信息量,导致自己完全被他的困扰与质疑所囚禁,但如果你听得懂粤语,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四种文字,只看图片即可,但当你去思考图片与他的粤语独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又掉进了他的“图像狱”里,所以当没有声音的画面出现时,就像获得了一次度假,仿佛是他充分完成的一次视觉人类学的测试问卷,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就是测试中的每份问卷的答案。
对外语的掌握,一直都是自己的短板,但这个并没有困扰我,看到那些天天在朋友圈里发送单词软件的背单词数据时,仿佛看到了另外一所“监狱”,很早之前自己就非常清楚,这样生硬的考记忆力的方法,对记忆力打小起就极差的我与“监狱”没什么两样。而我们从小的教育体系就是让你死记硬背,这也是我们多数人呈现的状态--呆板乏味,《情况很复杂》中也呈现了这个部分,我们成长中的那些教条语句与状态,而这些图像在刺激我们去反省,现在遇到的所有的障碍与阻力,都是我们还未甩掉的他者“身份”,在这种设定的语镜下,我们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而没有任何创造可言。
《情况很复杂》《小说无用》两部短片都是两位创作者在经历了他者“身份”后,所产生的质疑与反抗,在语言探索中呈现。多数人都很难逃脱自身的他者“身份”,在这个设定的语境下不断的确立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感,其实与吸食毒品来制造更多的多巴胺没有什么区别,但获取的代价相对于更容易,那就相对更依赖、更致幻,就像我们看到摩天轮后所产生的那种致幻,在这样的语境下所有的资讯也必然是致幻与更加远离真相。所有可以接近或到达的智慧与真相,都是需要靠行动与实践完成的,在他者“身份”下的语境中都将离他们越来越远。
插曲
在我身后的这位朋友,来的匆忙,离开的也很匆忙,忘记了支付观影费,你可以在打赏中完成,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在公众号里留言。有认识这位朋友的,麻烦帮忙告知。
打赏与转发 持续放映的最大支持!
只贩卖精神,减少欲望
“反物质”的宇宙能量
扫一扫
丹宁酸时光工作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