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过去了,这些玩具还是那么酷!
多宝妈妈 拼装星球
50年前流行什么?那是1960年代,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包豪斯的艺术观念深入人心,直线线条,热情单纯的原色,完美的几何体诠释着蒙德里安式的美学。那也是飞向太空的年代,未来主义激励着人们的想象,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就是当时的人们对我们这个世纪的天真幻想。对,当时的人们就像孩子一样。那当年给孩子们设计的玩具呢?
时隔半个世纪,当我们再次在伦敦玩具展上见到60年代现代主义玩具时,仍然会赞叹不已。低结构拼装式的玩具已然非常繁盛,无论是公仔造型,还是娃娃屋,汽车,都散发着抽象简洁的魅力
比如我喜欢的这把Ken Garland+Assocoates设计的胶合板小椅子。采用了榫卯原理让孩子们make it yourself,同时实现了平板包装。
实际上这些玩具的设计师希望能让孩子们边玩边学,而且就像一个“设计师”那样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这和我们“克家族”(Maker Family)的想法多么相似。这也是我们对好玩具的定义。
比如下面这些关于动力原理的:
图形类的:
行为扮演类的:邮局、娃娃家、动物园。
拼插三维造型类的:
此外还有一些匿名设计师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个抓斗,以及一个玩法神秘的履带样玩具。
这些年代久远几近消失的玩具都来自哪儿呢?一些是由设计他们的主人捐出的当年的样板。
还有一些是Marion Hine先生的收藏,而他收藏这些玩具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创办并提倡通过制作来思考的工作坊。
其实我们“克家族”跟Hine先生有同样的愿景,创办一个孩子们的工作坊,因为我们相信正是实实在在的制作和搭建催生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玩具当年的主人白发苍苍,粗糙的手指头划过晃悠悠的小鸟,再次拼出一只大象,“tounching,making,thingking”,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本期题材、图片均来自于dezeen的报道,由拼装星球翻译撰文整理,转载需授权。
50年前流行什么?那是1960年代,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包豪斯的艺术观念深入人心,直线线条,热情单纯的原色,完美的几何体诠释着蒙德里安式的美学。那也是飞向太空的年代,未来主义激励着人们的想象,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就是当时的人们对我们这个世纪的天真幻想。对,当时的人们就像孩子一样。那当年给孩子们设计的玩具呢?
![]() |
充满几何与线条的60年代的风尚 |
时隔半个世纪,当我们再次在伦敦玩具展上见到60年代现代主义玩具时,仍然会赞叹不已。低结构拼装式的玩具已然非常繁盛,无论是公仔造型,还是娃娃屋,汽车,都散发着抽象简洁的魅力
![]() |
Bird and Fish, Patrick Rylands |
![]() |
Duck, Patrick Rylands 1993 |
![]() |
Slow Truck, Patrick Rylands |
![]() |
Jumbling Jumbo, Isaac Weinfeld |
比如我喜欢的这把Ken Garland+Assocoates设计的胶合板小椅子。采用了榫卯原理让孩子们make it yourself,同时实现了平板包装。
![]() |
![]() |
Plytek Chair,1965 |
实际上这些玩具的设计师希望能让孩子们边玩边学,而且就像一个“设计师”那样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这和我们“克家族”(Maker Family)的想法多么相似。这也是我们对好玩具的定义。
比如下面这些关于动力原理的:
![]() |
Zic-Zag, Fredun Shapur 1980 |
![]() |
Marble Run, 1964 |
![]() |
Serpentino, Fredun Shapur 1980 |
图形类的:
![]() |
Four-Way Blocks, 1972 |
![]() |
Sechseck Legespeil, 1960 |
![]() |
Cube tray, 1970 |
![]() |
Fädelfische, Fredun Shapur1980 |
行为扮演类的:邮局、娃娃家、动物园。
![]() |
Galt Post Office,1967 |
![]() |
Open Side Dolls’ House, 1963 |
![]() |
Ark, Rumbold Gallery c. 1970 |
拼插三维造型类的:
![]() |
Playplax, Patrick Rylands 1966 |
![]() |
Polidoblocs, 1950 |
![]() |
Interslot, Roger Limbrick c. |
![]() |
Polyroly, Roger Limbrick 1968 |
![]() |
Balancing Troupers, 1963 |
此外还有一些匿名设计师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个抓斗,以及一个玩法神秘的履带样玩具。
![]() |
Grabber, 1960 |
![]() |
Ri-Ra, Marion Hine 1975 |
这些年代久远几近消失的玩具都来自哪儿呢?一些是由设计他们的主人捐出的当年的样板。
还有一些是Marion Hine先生的收藏,而他收藏这些玩具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创办并提倡通过制作来思考的工作坊。
其实我们“克家族”跟Hine先生有同样的愿景,创办一个孩子们的工作坊,因为我们相信正是实实在在的制作和搭建催生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玩具当年的主人白发苍苍,粗糙的手指头划过晃悠悠的小鸟,再次拼出一只大象,“tounching,making,thingking”,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本期题材、图片均来自于dezeen的报道,由拼装星球翻译撰文整理,转载需授权。
-
兰伯格犬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25 0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