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创意写作”是如何形成的(案例三)
印第安纳州学术高中的课程组织颇有特色。它的春季学期都会提前两周完成学习测试,腾出半个月组织集训式的“特别课程”。
全体学生全部打乱,自由选择教师和课程,集中学习研究一个方向或专题。这种“特殊课程”称为“五月项目”(May Term),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是3—5小时,由老师自己把握。
在“创意”课的学习现场,我们看到一位气质极佳、年过半百的女老师主持这门课程。该课程没有教材。老师课前一天会提出要求,让学生做好素材与观点的准备。第二天的课上,一般先是学生的展示和讨论。然后组织“小组写作”一个半小时。这就是两个星期的每天的课程。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性观点。
上课了,12位同学围坐一起,大家都能充分看到彼此的表情。
首先,每位同学展示自己事先收集整理好的五件事。有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安静地倾听或作些记录,期间老师没有插话。
接着,在每位成员介绍完五件事后,老师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根据这五件事,猜猜该同学要表达什么观点?”此时整个小组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当猜到同学的本意时,他会很开心,甚至和同伴击掌庆祝:反之,他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老师会要求每位学生记录下其他同学基于五件事情所提出的观点,供自己参考。但老师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是否采用由学生自己决定。
最后,老师让每位学生重新选择五件事,再根据这五件事,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首诗歌……
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老师试图传授给学生的创意写作的具体技法,只看到在同学们热烈交流中的记录与思考。似乎这些思考并不严谨,也很难通过具体测验来考量。但这是一段真切的创作的过程。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老师的精彩表现与深刻话语,但她早已将她对创意写作的理解,潜存在这次学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
全体学生全部打乱,自由选择教师和课程,集中学习研究一个方向或专题。这种“特殊课程”称为“五月项目”(May Term),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是3—5小时,由老师自己把握。
在“创意”课的学习现场,我们看到一位气质极佳、年过半百的女老师主持这门课程。该课程没有教材。老师课前一天会提出要求,让学生做好素材与观点的准备。第二天的课上,一般先是学生的展示和讨论。然后组织“小组写作”一个半小时。这就是两个星期的每天的课程。老师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性观点。
上课了,12位同学围坐一起,大家都能充分看到彼此的表情。
首先,每位同学展示自己事先收集整理好的五件事。有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安静地倾听或作些记录,期间老师没有插话。
接着,在每位成员介绍完五件事后,老师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根据这五件事,猜猜该同学要表达什么观点?”此时整个小组活跃起来,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当猜到同学的本意时,他会很开心,甚至和同伴击掌庆祝:反之,他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老师会要求每位学生记录下其他同学基于五件事情所提出的观点,供自己参考。但老师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是否采用由学生自己决定。
最后,老师让每位学生重新选择五件事,再根据这五件事,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首诗歌……
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老师试图传授给学生的创意写作的具体技法,只看到在同学们热烈交流中的记录与思考。似乎这些思考并不严谨,也很难通过具体测验来考量。但这是一段真切的创作的过程。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老师的精彩表现与深刻话语,但她早已将她对创意写作的理解,潜存在这次学习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