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 romantisme
巴黎是第二次去了。之前的一次,非常老套地逛了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卢浮宫,凡尔赛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然而这一次,却不想做到处拍照的游客。与其往返于繁杂喧嚣的景点看来来往往攒动的人头,不如静静地看这沐着阳光的六月巴黎。
说到法国的食物,除了经典的蜗牛鹅肝,再就是生蚝和马卡龙了吧。在法国,选择生蚝的种类也是件讲究又复杂的事情。根据产地和供应商的不同,生蚝可以分为很多种,比较有名的是Belon(贝隆),Gillardeau(吉拉多),La Perle Blanch(白珍珠)和Fine de Claire (芬迪克雷)。按照尺寸,产地,肉质则可以分为数十种,一些顶级生蚝只有在米其林餐厅才能吃到。旧时的说法是每年的九月到四月是吃生蚝最合适的季节,因为夏季是生蚝的繁殖季,口味并不如其他月份的好。而如今,每个月都能吃到新鲜而饱满的生蚝。生蚝性寒,吃的时候佐一杯白葡萄酒或者香槟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巴黎馆子会开放到深夜,十二点的时候,想吃一份奢侈的宵夜,我们去了歌剧院旁边的一家馆子。点了半打的Fine de Claire二号,一份烤鸭胸,一份甜点拼盘。芬迪克雷口感很好,先咸后甜让去腥味的酒醋和柠檬都显得多余。餐后的甜点拼盘,包括树莓慕斯,柠檬酥饼,巧克力蛋糕,焦糖布丁和波旁酒香草冰淇淋球,每种的份量很少,因此叫做tasting platter。
而马卡龙,最有名的当属老店Ladurée和新生的Pierre Hermé。这两家都会用很多当季的鲜花和水果作为主料,除了比较经典的咖啡,开心果,巧克力,朗姆,香草口味,也有一些少见的款,比如玛丽皇后茶,樱花,香橙花,草莓棉花糖口味。个人觉得Pierre Hermé的味道更好一些,Ladurée则太甜腻了,价格倒是类似。基本一块马卡龙的价格在2.5欧左右。马卡龙最早是意大利的杏仁饼,传入法国后经过改良演变成了今天外表糖果色泽,酥脆松软的法国小圆饼。最好的搭配是几块马卡龙配花茶或者果茶,一方面可以温和掉马卡龙的甜腻,另一方面又不像咖啡那样突兀。
第一次去法国的时候,甚至是有些失望的,总感觉并不如传说中的浪漫,香榭丽舍大街也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除了位于两边的凯旋门与协和广场,并无太大的特别之处。然而,法国的浪漫其实是内核的,街上穿着考究的上班族,用餐时种类繁杂的刀具,大街小巷开设的独立设计师的店面以及形色各异的画廊展馆,却没有太多城市能与之相比。法国人又是矛盾的,一方面包容地接纳世界各地的人拥进这座城市,一方面又热衷于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觉得我本高雅,就连讲英文这件事也是那样的庸俗不堪。法国人一方面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地相当考究,就连用餐的间隙也会有服务生拿着小铲子将白餐布上的食物残渣一一拭去,一方面却任性地拿罢工消遣政府和游客。
要说在巴黎最喜欢的地方,无疑是蓬皮杜艺术中心。蓬皮杜这个地方很神奇,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时期的艺术代表作,冷抽象的蒙德里安,波普艺术的安迪沃霍尔,野兽派的亨利马蒂斯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萨尔瓦多达利。
想要写法国的东西很多,但面对巴黎这样的城市,我知道作为一个仅仅去过两次的人是没有什么资格去评论的。一直想去的奥赛和橘园也一直未遂,数不清的画廊餐厅更是使之交臂。回来和尹颖聊天,说巴黎这个城市太深刻,没有住过一段时间很难体会到它内核的美,而去巴黎玩不会讲法语也同样是一件遗憾事。我总觉得,与巴黎的缘分不仅仅止于此。或者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再去看看这座城市。
说到法国的食物,除了经典的蜗牛鹅肝,再就是生蚝和马卡龙了吧。在法国,选择生蚝的种类也是件讲究又复杂的事情。根据产地和供应商的不同,生蚝可以分为很多种,比较有名的是Belon(贝隆),Gillardeau(吉拉多),La Perle Blanch(白珍珠)和Fine de Claire (芬迪克雷)。按照尺寸,产地,肉质则可以分为数十种,一些顶级生蚝只有在米其林餐厅才能吃到。旧时的说法是每年的九月到四月是吃生蚝最合适的季节,因为夏季是生蚝的繁殖季,口味并不如其他月份的好。而如今,每个月都能吃到新鲜而饱满的生蚝。生蚝性寒,吃的时候佐一杯白葡萄酒或者香槟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巴黎馆子会开放到深夜,十二点的时候,想吃一份奢侈的宵夜,我们去了歌剧院旁边的一家馆子。点了半打的Fine de Claire二号,一份烤鸭胸,一份甜点拼盘。芬迪克雷口感很好,先咸后甜让去腥味的酒醋和柠檬都显得多余。餐后的甜点拼盘,包括树莓慕斯,柠檬酥饼,巧克力蛋糕,焦糖布丁和波旁酒香草冰淇淋球,每种的份量很少,因此叫做tasting platter。
而马卡龙,最有名的当属老店Ladurée和新生的Pierre Hermé。这两家都会用很多当季的鲜花和水果作为主料,除了比较经典的咖啡,开心果,巧克力,朗姆,香草口味,也有一些少见的款,比如玛丽皇后茶,樱花,香橙花,草莓棉花糖口味。个人觉得Pierre Hermé的味道更好一些,Ladurée则太甜腻了,价格倒是类似。基本一块马卡龙的价格在2.5欧左右。马卡龙最早是意大利的杏仁饼,传入法国后经过改良演变成了今天外表糖果色泽,酥脆松软的法国小圆饼。最好的搭配是几块马卡龙配花茶或者果茶,一方面可以温和掉马卡龙的甜腻,另一方面又不像咖啡那样突兀。
第一次去法国的时候,甚至是有些失望的,总感觉并不如传说中的浪漫,香榭丽舍大街也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除了位于两边的凯旋门与协和广场,并无太大的特别之处。然而,法国的浪漫其实是内核的,街上穿着考究的上班族,用餐时种类繁杂的刀具,大街小巷开设的独立设计师的店面以及形色各异的画廊展馆,却没有太多城市能与之相比。法国人又是矛盾的,一方面包容地接纳世界各地的人拥进这座城市,一方面又热衷于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觉得我本高雅,就连讲英文这件事也是那样的庸俗不堪。法国人一方面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地相当考究,就连用餐的间隙也会有服务生拿着小铲子将白餐布上的食物残渣一一拭去,一方面却任性地拿罢工消遣政府和游客。
要说在巴黎最喜欢的地方,无疑是蓬皮杜艺术中心。蓬皮杜这个地方很神奇,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时期的艺术代表作,冷抽象的蒙德里安,波普艺术的安迪沃霍尔,野兽派的亨利马蒂斯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萨尔瓦多达利。
想要写法国的东西很多,但面对巴黎这样的城市,我知道作为一个仅仅去过两次的人是没有什么资格去评论的。一直想去的奥赛和橘园也一直未遂,数不清的画廊餐厅更是使之交臂。回来和尹颖聊天,说巴黎这个城市太深刻,没有住过一段时间很难体会到它内核的美,而去巴黎玩不会讲法语也同样是一件遗憾事。我总觉得,与巴黎的缘分不仅仅止于此。或者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再去看看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