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从小到大。
若说起胆小二三事,我想我可以列出一箩筐。
记忆中,我最早的一次胆小的回忆是学前班的时候。某次早读,我迟到了,窗内是一片稚气的朗朗读书声,而窗外,则是一个小女孩胆怯的轻哭声,不时伴随着他的爸爸的劝慰声“别怕,进去吧”。然而女孩始终没有胆量在众目睽睽之下踏入教室,直至早读毕课间至,哪怕讲台上站着的并非是一位声色俱厉的老师,而是女孩的妈妈。很多年后,多少次不经意的回忆里,有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着,如果当时那个女孩迈出了那一步,那么她以后的生活轨迹会不会截然不同,因为那一刻某种程度上她战胜了自己,于是在以后的多次yes or no 的抉择中,很多决策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中学时期 ,我的学习生涯不算是快乐。因为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胆小、内向、害羞几乎就是同义词,它们同时聚集在我的身上 ,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小心翼翼。那时的我,胆小到了一种什么程度,买了一件新衣服,很兴奋,却迟迟不敢穿着上学,怕听到一些不好的言论,哪怕它只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T恤。不敢在班上发言,哪怕在闲聊时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想着万一和聊天对象的观点不同咋办,会不会被嫌弃。诸如此类。
大学后,我开始明白,胆小体现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害羞体现的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而内向体现的是一种能量的聚集方式,不能简单地说它们不好,但是当它们同时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是,他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此时的我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外在表现,尝试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合群、自信、健谈,但是依然有能量不足的时候,然后会一个人宅着,直到积蓄满足以面对外界的能量。
事情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吗,似乎是的。与以前的我相比,在与胆小斗争的路上,我无疑是进步的,但是在工作中,在横向对比的时候,我依然能感受到与别人相比,胆小给我带来的阻力。因为胆小,很多时候的我羞于表现,存在感弱,默默无闻;因为胆小,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思虑再三,心理建设再三,等我做出决定时,时机已过;因为胆小,任何一次工作失误都能被我脑补成一次灾难性的后果,然后在那几天惶惶不可终日。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与胆小斗争的路上,我从未获胜,只不过从小到大,换了几次战场而已。难道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才是最后的真理?
所以,我想问,胆子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若说起胆小二三事,我想我可以列出一箩筐。
记忆中,我最早的一次胆小的回忆是学前班的时候。某次早读,我迟到了,窗内是一片稚气的朗朗读书声,而窗外,则是一个小女孩胆怯的轻哭声,不时伴随着他的爸爸的劝慰声“别怕,进去吧”。然而女孩始终没有胆量在众目睽睽之下踏入教室,直至早读毕课间至,哪怕讲台上站着的并非是一位声色俱厉的老师,而是女孩的妈妈。很多年后,多少次不经意的回忆里,有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着,如果当时那个女孩迈出了那一步,那么她以后的生活轨迹会不会截然不同,因为那一刻某种程度上她战胜了自己,于是在以后的多次yes or no 的抉择中,很多决策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中学时期 ,我的学习生涯不算是快乐。因为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胆小、内向、害羞几乎就是同义词,它们同时聚集在我的身上 ,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小心翼翼。那时的我,胆小到了一种什么程度,买了一件新衣服,很兴奋,却迟迟不敢穿着上学,怕听到一些不好的言论,哪怕它只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T恤。不敢在班上发言,哪怕在闲聊时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想着万一和聊天对象的观点不同咋办,会不会被嫌弃。诸如此类。
大学后,我开始明白,胆小体现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害羞体现的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而内向体现的是一种能量的聚集方式,不能简单地说它们不好,但是当它们同时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是,他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此时的我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外在表现,尝试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合群、自信、健谈,但是依然有能量不足的时候,然后会一个人宅着,直到积蓄满足以面对外界的能量。
事情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吗,似乎是的。与以前的我相比,在与胆小斗争的路上,我无疑是进步的,但是在工作中,在横向对比的时候,我依然能感受到与别人相比,胆小给我带来的阻力。因为胆小,很多时候的我羞于表现,存在感弱,默默无闻;因为胆小,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思虑再三,心理建设再三,等我做出决定时,时机已过;因为胆小,任何一次工作失误都能被我脑补成一次灾难性的后果,然后在那几天惶惶不可终日。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与胆小斗争的路上,我从未获胜,只不过从小到大,换了几次战场而已。难道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才是最后的真理?
所以,我想问,胆子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