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霸王别姬
第五代是中国历代导演中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背负了太沉重的责任感,也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注定要以最顽强的面目出现,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视角不可能太小,也不可能像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样去放低,就如《霸王别姬》,它的主角程蝶衣是个戏子,似乎已经渺小得很了,但却正是这么一个戏子,到头来竟是一个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世界的超级理想主义者,而陈凯歌更是在后来自豪地说出了“程蝶衣就是我,我就是程蝶衣”这样的“豪言壮语”,可知陈凯歌亦是以理想主义者自命的人,程蝶衣是陈凯歌回望历史的一双眼睛,亦是他自己的写照。
《霸王别姬》与陈凯歌以往的作品风格相比为之一变,强调戏剧冲突,人物鲜明,色彩华丽,很多人批评陈凯歌有所妥协,陈凯歌自己也并不全盘否认,只是认为自己的艺术操守并未有所折扣。其实也很难说《霸王别姬》是一个妥协,因为对于这样一部以史诗为题材和创作目的的影片,或多或少要用到繁复和华丽的风格来表现,应该说是李碧华的原著触动了陈凯歌一直以来对历史及宏大的架构与命题进行表达的愿望,使他得以在这样一个横贯几十年历史的框架之内,演绎出与李碧华的原著精神并不相同的陈凯歌式的寓言、悲剧与史诗。
陈凯歌无疑是今日中国导演中最具知识分子和传统文人气质的一位,如电影中对文革的表现,《霸王别姬》中巩俐和张丰毅在风暴到来的夜晚恐惧地烧着家里的东西,就远不同于《活着》中的参加运动如参加一场游戏,也不同于《蓝风筝》中普通人的命运被悄无声息地改变。
《霸王别姬》中包含了陈凯歌对于历史,对于生存的太**的思考,而每一维的表现都恰到好处地成为这部宏大而丰富的电影的一个必要的部分,在历史面前,张公公成了街上乞讨的半死人,袁四爷成为“反动戏霸”被枪毙,关师父在一个英雄了得的瞬间倒下再也没有起来,菊仙上吊,到死也没有摆脱“花满楼姑娘”的称谓,段小楼在文革中下跪,批斗程蝶衣,程蝶衣终于在最后意识到自己一生其实是“错了”,而此时的段小楼却好象入了戏,已经人戏不分……除了陈凯歌,很难想像还有谁可以在这样宏大的架构面前不会失措,而仍可以表现出这样丰富的空间与令人惊叹的影像。仅此一点,《霸王别姬》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已经可以确立。
香港演员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化身为“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从此他似乎就和这个人物被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在张国荣自杀之后,程蝶衣更似乎成为张国荣悲剧传奇的一个提早了十年的预言和预演。
张身上的阴柔与脆弱,以及现实中他的性向,与程蝶衣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这种相似,我们只能说,程蝶衣是上天赐给张国荣的私人角色,别人不能染指。这是中国电影少数让人相信神迹、命运的片段。
个人简评:
我最喜欢的一部华语电影。太多的细节令人难忘:小豆子满嘴是血,终于开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程蝶衣声嘶力竭地说:“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已不再年轻的小楼把砖拍向自己的脑袋,一缕鲜血随之流下;菊仙听到小楼说:“她是妓女,我不爱她。”脸上凄然一笑,失去了活下去的最后勇气;舞台上,剑起人落,响起那首《当爱已成往事》……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霸王别姬》的英文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直译为告别我的妾)显示了陈凯歌在商业性和国际化上的企图,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国粹京剧之美,对同性恋文化的关注,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为电影披上一件眩目的外衣, 但透过华丽的影像和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起伏,陈凯歌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批判仍是深刻的。人性在历史中被扭曲和改写的画面让人惊心动魄。
《霸王别姬》与陈凯歌以往的作品风格相比为之一变,强调戏剧冲突,人物鲜明,色彩华丽,很多人批评陈凯歌有所妥协,陈凯歌自己也并不全盘否认,只是认为自己的艺术操守并未有所折扣。其实也很难说《霸王别姬》是一个妥协,因为对于这样一部以史诗为题材和创作目的的影片,或多或少要用到繁复和华丽的风格来表现,应该说是李碧华的原著触动了陈凯歌一直以来对历史及宏大的架构与命题进行表达的愿望,使他得以在这样一个横贯几十年历史的框架之内,演绎出与李碧华的原著精神并不相同的陈凯歌式的寓言、悲剧与史诗。
陈凯歌无疑是今日中国导演中最具知识分子和传统文人气质的一位,如电影中对文革的表现,《霸王别姬》中巩俐和张丰毅在风暴到来的夜晚恐惧地烧着家里的东西,就远不同于《活着》中的参加运动如参加一场游戏,也不同于《蓝风筝》中普通人的命运被悄无声息地改变。
《霸王别姬》中包含了陈凯歌对于历史,对于生存的太**的思考,而每一维的表现都恰到好处地成为这部宏大而丰富的电影的一个必要的部分,在历史面前,张公公成了街上乞讨的半死人,袁四爷成为“反动戏霸”被枪毙,关师父在一个英雄了得的瞬间倒下再也没有起来,菊仙上吊,到死也没有摆脱“花满楼姑娘”的称谓,段小楼在文革中下跪,批斗程蝶衣,程蝶衣终于在最后意识到自己一生其实是“错了”,而此时的段小楼却好象入了戏,已经人戏不分……除了陈凯歌,很难想像还有谁可以在这样宏大的架构面前不会失措,而仍可以表现出这样丰富的空间与令人惊叹的影像。仅此一点,《霸王别姬》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已经可以确立。
香港演员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化身为“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从此他似乎就和这个人物被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在张国荣自杀之后,程蝶衣更似乎成为张国荣悲剧传奇的一个提早了十年的预言和预演。
![]() |
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点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
![]() |
你是我的霸王 我是你的虞姬 |
![]() |
我们至今无法说清是张国荣演的程蝶衣,还是程蝶衣演的张国荣。 |
张身上的阴柔与脆弱,以及现实中他的性向,与程蝶衣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这种相似,我们只能说,程蝶衣是上天赐给张国荣的私人角色,别人不能染指。这是中国电影少数让人相信神迹、命运的片段。
个人简评:
我最喜欢的一部华语电影。太多的细节令人难忘:小豆子满嘴是血,终于开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程蝶衣声嘶力竭地说:“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已不再年轻的小楼把砖拍向自己的脑袋,一缕鲜血随之流下;菊仙听到小楼说:“她是妓女,我不爱她。”脸上凄然一笑,失去了活下去的最后勇气;舞台上,剑起人落,响起那首《当爱已成往事》……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霸王别姬》的英文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直译为告别我的妾)显示了陈凯歌在商业性和国际化上的企图,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国粹京剧之美,对同性恋文化的关注,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为电影披上一件眩目的外衣, 但透过华丽的影像和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起伏,陈凯歌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批判仍是深刻的。人性在历史中被扭曲和改写的画面让人惊心动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