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古城二十年
很少有一座城市,没去过,却先在心里惦记了,像一份复古的牵挂。而且,这一牵,便是二十年。
也许怪我记忆力太好,小时候语文学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对大诗人寄情的这方水土神往不已。一个小小心愿潜移默化地长在了心底:扬州,一定要去;而且,一定要在烟花三月。
清明假期,农历三月,江淮一带还是有点寒冷,原计划飘飘欲仙的长裙只好压在了柜子里,穿着毛呢外套+冬裙+羊绒打底裤畏畏缩缩来下扬州,我想这应该是此行我最大的不满足。
东关美食街
到扬州的时候,下午五六点,天阴沉沉的,看上去很快就要唱黑脸了。于是叫了车先去订好的酒店,看样子晚上是没有景点可以逛了,最糟糕的说不定要在酒店里看电视嗑瓜子呢。哦漏,那实在太没有意思了!
不过还好不堵车,到酒店很快。(但不得不吐槽一下,扬州车站附近真是混乱,各种私车拉客的纠缠不止,加上车站卫生极差,初来印象,让人很是头疼。)
安置好行李,就听见窗外雨滴敲打空调机箱的声音,南方多雨,果然随时都能肆无忌惮地淋淋沥沥起来。其实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这种文青一定会选择待在家里,聆听错落有致的雨点声,望着窗外雾蒙蒙的一片天发着呆。
但旅行的意义,在路上,不在家里。身在外,即使是雨和雪,也要当成一种有新声音的风景来对待。
翻开手机看了看攻略,看着看着口水就快要流下来了。旅游的途中,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你来到了一个有美食的地方,而恰好你饿了。
“东关街美食”,几个字看起来就足以让人的饥饿感顿时狂增了几分。在郑州,在陕西,校园后街上吃了那么多次山寨的扬州炒饭,今儿终于可以吃上“正品行货”了!
进了这条街,才发现现实情况没那么受控。担心先吃了炒饭会顶饱,就沿街先小烧小烤小食小味的吃进去。
早就听说扬州早上是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直到来了人家的地界儿才搞清楚,其实就是灌汤包子和扬州扦脚。几乎没走几步就一家皮包水老店,门口客源不断,热气腾腾迎面扑来,带着不可抗拒的香气诱惑。
直到最后,觉得差不多该吃主食了,才找了一家馆子坐进去,吃一吃正宗的扬州炒饭和大煮干丝。额,实在是…第二天再吃一回的即视感!
东关街内除了遍地的美食,也有不少民间手工艺术品的小店。几乎在西安、杭州、苏州这些城市的旅游景区附近都能见到这种店铺,虽然不大,但十分精致。
扬州的这种铺子里卖的手工艺品则又有着当地的风格,温婉,细腻,就像这里的雨。看到那种复古的竹篓、绣荷包、小挂件等等,仿佛能想象出一副身着汉服的小家碧玉在闺阁穿针引线的古典画。
夜色下的扬州其实更有它古城的气韵。天黑了,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被掩盖——如果把黄灯绿影都看作只是点进灯笼里的蜡烛的话。
我们在雨夜追寻着苍老的古城历史,只能浅浅地谈笑风生,却不知道历经沧桑的老城在注视着我们又是怎样的心境?
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也许千年前的大唐扬州也是这样的夜,静谧幽深的夜空,繁华热闹的街市。
瘦西湖
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一开始对瘦西湖期待还是蛮高的。可能正是期待值过高,所以结果总会不尽人意。
大概我来的还不是时候,因为连琼花都还没开。忍不住心里埋怨李大诗人:干嘛要写烟花三月呢,难道那个时候的三月天比现在蓝,花比现在开的好吗?
这一行其实真的挺冷的,但一点也抵挡不住“有情怀”的人们怀古踏青的脚步。游人真不是一般的多,以至于过木板桥的时候,我心里生出一股怯意:桥不会被压塌了吗?
几乎是人贴着人,人挤着人,把瘦西湖园内狭窄的道路挤的水泄不通。人群缓缓行进,像蜗牛一般的速度,毫不夸张。
本来是看风景,但这种情况感觉更像是排队买票的。因此身边总不断听见有人在讲话,讲着讲着就“烟花三月下扬州”…忍不住很想犯个贱问他们:下一句是啥?
可能没多少人记得。看来只有等某个世纪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重写一句新诗替代过去这句,才有可能听见新鲜的了。
沿着园中的主线将风景看遍,是该到了出园的时候了。不管是真文艺,还是假情怀,人似乎是满足了。但园子却忍受了一天,终于在下午三四点爆发了它的不满。
桥堵了,路也就堵了。保安队貌似发动了不少人力,管理方不得不暂停了售票。我们被要求不许在桥上停留拍照,要尽快通过。
然后走到桥的最上方往下看,原来一大群新进的游客在桥下入口处等待着,我们通过他们才能进来。这是“单行道”。
出了园子,呼吸也顺畅了不少。心中感慨:瘦西湖真的好瘦!也许这一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满园春色的花树和一汪清澈的碧水吧。
也许怪我记忆力太好,小时候语文学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对大诗人寄情的这方水土神往不已。一个小小心愿潜移默化地长在了心底:扬州,一定要去;而且,一定要在烟花三月。
![]() |
清明假期,农历三月,江淮一带还是有点寒冷,原计划飘飘欲仙的长裙只好压在了柜子里,穿着毛呢外套+冬裙+羊绒打底裤畏畏缩缩来下扬州,我想这应该是此行我最大的不满足。
东关美食街
到扬州的时候,下午五六点,天阴沉沉的,看上去很快就要唱黑脸了。于是叫了车先去订好的酒店,看样子晚上是没有景点可以逛了,最糟糕的说不定要在酒店里看电视嗑瓜子呢。哦漏,那实在太没有意思了!
![]() |
不过还好不堵车,到酒店很快。(但不得不吐槽一下,扬州车站附近真是混乱,各种私车拉客的纠缠不止,加上车站卫生极差,初来印象,让人很是头疼。)
安置好行李,就听见窗外雨滴敲打空调机箱的声音,南方多雨,果然随时都能肆无忌惮地淋淋沥沥起来。其实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这种文青一定会选择待在家里,聆听错落有致的雨点声,望着窗外雾蒙蒙的一片天发着呆。
![]() |
但旅行的意义,在路上,不在家里。身在外,即使是雨和雪,也要当成一种有新声音的风景来对待。
翻开手机看了看攻略,看着看着口水就快要流下来了。旅游的途中,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你来到了一个有美食的地方,而恰好你饿了。
![]() |
“东关街美食”,几个字看起来就足以让人的饥饿感顿时狂增了几分。在郑州,在陕西,校园后街上吃了那么多次山寨的扬州炒饭,今儿终于可以吃上“正品行货”了!
进了这条街,才发现现实情况没那么受控。担心先吃了炒饭会顶饱,就沿街先小烧小烤小食小味的吃进去。
![]() |
早就听说扬州早上是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直到来了人家的地界儿才搞清楚,其实就是灌汤包子和扬州扦脚。几乎没走几步就一家皮包水老店,门口客源不断,热气腾腾迎面扑来,带着不可抗拒的香气诱惑。
直到最后,觉得差不多该吃主食了,才找了一家馆子坐进去,吃一吃正宗的扬州炒饭和大煮干丝。额,实在是…第二天再吃一回的即视感!
![]() |
![]() |
东关街内除了遍地的美食,也有不少民间手工艺术品的小店。几乎在西安、杭州、苏州这些城市的旅游景区附近都能见到这种店铺,虽然不大,但十分精致。
扬州的这种铺子里卖的手工艺品则又有着当地的风格,温婉,细腻,就像这里的雨。看到那种复古的竹篓、绣荷包、小挂件等等,仿佛能想象出一副身着汉服的小家碧玉在闺阁穿针引线的古典画。
![]() |
![]() |
夜色下的扬州其实更有它古城的气韵。天黑了,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被掩盖——如果把黄灯绿影都看作只是点进灯笼里的蜡烛的话。
我们在雨夜追寻着苍老的古城历史,只能浅浅地谈笑风生,却不知道历经沧桑的老城在注视着我们又是怎样的心境?
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也许千年前的大唐扬州也是这样的夜,静谧幽深的夜空,繁华热闹的街市。
瘦西湖
![]() |
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一开始对瘦西湖期待还是蛮高的。可能正是期待值过高,所以结果总会不尽人意。
大概我来的还不是时候,因为连琼花都还没开。忍不住心里埋怨李大诗人:干嘛要写烟花三月呢,难道那个时候的三月天比现在蓝,花比现在开的好吗?
![]() |
这一行其实真的挺冷的,但一点也抵挡不住“有情怀”的人们怀古踏青的脚步。游人真不是一般的多,以至于过木板桥的时候,我心里生出一股怯意:桥不会被压塌了吗?
几乎是人贴着人,人挤着人,把瘦西湖园内狭窄的道路挤的水泄不通。人群缓缓行进,像蜗牛一般的速度,毫不夸张。
本来是看风景,但这种情况感觉更像是排队买票的。因此身边总不断听见有人在讲话,讲着讲着就“烟花三月下扬州”…忍不住很想犯个贱问他们:下一句是啥?
可能没多少人记得。看来只有等某个世纪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重写一句新诗替代过去这句,才有可能听见新鲜的了。
![]() |
沿着园中的主线将风景看遍,是该到了出园的时候了。不管是真文艺,还是假情怀,人似乎是满足了。但园子却忍受了一天,终于在下午三四点爆发了它的不满。
桥堵了,路也就堵了。保安队貌似发动了不少人力,管理方不得不暂停了售票。我们被要求不许在桥上停留拍照,要尽快通过。
然后走到桥的最上方往下看,原来一大群新进的游客在桥下入口处等待着,我们通过他们才能进来。这是“单行道”。
出了园子,呼吸也顺畅了不少。心中感慨:瘦西湖真的好瘦!也许这一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满园春色的花树和一汪清澈的碧水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