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爱猫人
![]() |
有很多种给人群分类的方法。
比如男性/女性;未婚女性/已婚女性/;爱看美剧的/爱看韩剧的;
在猫奴的眼里,标签应该是“爱猫的”和“不爱猫的”吧。而让我给自己定义的话,到底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实在很难选择。
从小就不喜欢小动物(也不喜欢小孩子)。那种“放学路上捡了一条流浪狗/猫带回家养到大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或者被爸妈扔掉继而成为幼小心灵的巨大创伤”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很多人在路上见了别人家的狗都要上去揉一揉摸一摸,我却唯恐被咬或者被舔。看到猫更是如此,加上它们实在行动敏捷,被抓伤的风险陡升。而且总觉得猫还不如狗,吃主人的喝主人的,竟然连谄媚这种宠物必备技能都不会。就像HCC说的,猫是奸臣,而狗是忠臣。
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开始有些喜欢猫儿了。在豆瓣上关注了养猫的小事,小区里的野猫也会去喂。只喜欢那种小小猫,已经不是小奶猫但也不是成年猫的那种。这种猫特别可爱,普遍比较调皮,和人的互动很多,就像小孩子一样,警惕性不强,却对比自己强大的人类有着依赖。
先生一家都很喜欢猫,大约因为他们养过不少只的缘故,尤其对其中一只名叫“三桃”的猫最为喜爱。据说这猫全身雪白,只有尾巴是黑色,身上和额头上一共有三块黑斑,先生外婆说这个民间叫做“铁棍打三桃”。三桃刚出生还没睁眼,就被不懂事的弟弟抱回家,一家人用米汤灌在针筒里喂大。可能是从小和人一起长大的缘故,三桃和别的猫有所不同,似乎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一份子,甚至和先生他们相比自己只是长相不同的同一物种。家人吃饭,它会坐在一个空椅子上看着大家,虽然不吃,但颇有参与感。先生写作业,它要趴在腿上;先生睡觉,它要钻在被子里。每天也会出去玩儿,还喜欢撩外面的野猫,只是由于缺乏江湖经验而经常被追得屁滚尿流。每当这时它就会拼命窜回家里,然后得意地看着外面不敢进来的野猫,还示威般地喵喵叫。一般的成年猫都不太理人,三桃则不然。它趴在那里打盹儿,你若唤一声“三桃!”它便会摇动几下尾巴或者转转耳朵以示回应。
先生有时会给我讲讲三桃的轶事,在路上看到小野猫他也忍不住会多看两眼。久而久之,我似乎也对猫多了一点接受。尤其在去了两次土耳其以后,那里干净白胖又亲人的猫咪着实给我的旅行增色不少。
小区去年春末奶猫潮的时候,出现了一小只灰色花狸猫,我们叫它“小花”。中国的野猫普遍来无影去无踪,小区里一直有野猫,都神出鬼没,偶尔会在夜晚的垃圾箱边看到它们一闪而过的身影。而小花却不同。从两三个月的时候开始,它就每天固定守在小区大门附近的一个位置,只要有人经过,就会喵喵叫,然后瞪着无辜的大眼睛望着你。久而久之,包括我在内的一干善男信女便会拿吃的去喂它。开始喂火腿肠,后来变得挑嘴,要吃鱼虾,肉丸子,猫粮都根本看不上眼。我有时走进小区,会用嘴把发出“啧啧”的声音喊它,喂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是条件反射,只要我一发出“啧啧”声,小花就会迅速出现,眼巴巴看着。若讨不到吃的,还会一直尾随到电梯口。但毕竟是野猫,警惕性还是很高,吃的时候,你若伸手摸它,立即会躲一下,加之担心野猫身上不干净,久而久之我也就不摸了。
据说流浪猫也分两种,一种是十分渴望被人收养的,一种是享受自由生活的野孩子。小花应该就是后一种。只有在冬天下雪特别冷的那几天,它才会在看到我时表现得比较主动,一直跟着,或者在两脚间拼命地蹭,大约希望我能抱它回去度过寒冬。我爱干净,是无法忍受家里有动物的,所以能做的也只有多喂点儿吃的,让它多贴点膘。
今年开春过来,就很少见到小花了。它终于也成为了那些神出鬼没的野猫中的一员。偶尔遇到,我“啧啧”地叫几声,它才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斜眼看看我这个给它童年时光提供了几餐食物的人。大概是小时候营养好,小花体积大了不少,而且变得胖头胖脑,毛色还挺亮,神气得,算是没有辜负我的火腿肠和肉丸子。
和小花的小小缘分,让我意识到自己对猫的“喜爱”(说是喜爱不如说是兴趣,因为根本还没到喜爱的地步)和那些真正爱猫的人相比,是十分自私和虚伪的。我舍它几颗吃食,便渴望猫儿回报,让我如玩物般摸着玩儿,或者作温顺状撒娇来讨欢心。但它们是十分傲娇的动物,就算是家猫,成年后也总是和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仿佛和豢养人之间是室友关系,甚至它们还是凌驾于人之上的——不然你怎么会每天又是喂食又是铲屎地好生伺候着?而真正爱猫的人,则一定会欣赏猫儿性格。在他们眼中,狗未免太奴颜媚骨卑躬屈膝。那些愿意呆在你身旁,却又要保持一定距离的猫才是比较高等的生物吧。不是有话说,想要被爱,就去养狗,想要去爱,可以养猫。不然怎么会有“猫奴”一词?
两年前的初夏,某个下着雨的傍晚,密密匝匝的梧桐树叶被雨水浸得油亮。我踩着水向家走。刚走上白下路没几米,就听到前方传来凄惨的小猫叫。一只一两个月大的小白猫趴在人行道中央,软弱无力地哼唧着。雨把它浇了个透,毛都变成一绺一绺的,那情状甚是可怜。
这猫虽小,却聪明得很,每当有人走过。它便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叫得更为大声和凄凉,而当行人的脚步渐远,叫声就慢慢低沉了下来,变成了小孩子般的呜咽。大约是为了保存体力,呜咽一会儿,当有人再一次接近,它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搏命呼喊,仿佛一个可怜的孩童在哭着说:“我好冷,我好怕,带我回家吧!”
纵使心里有些不忍,却不能停步。因为我深知,一旦向它伸出手,便要接纳一个生命的一生。要养,就应当不离不弃。而我是断断没有勇气承担这一切的。那小猫儿精灵得很,我都走过两三米了,它的声音也已经低沉下去了,发现我在回头张望,立即又迸发出一串哀嚎,竭力呼唤着,在为有人带它远离危险与寒冷做最后一番努力。
然而那天我还是走了。
时至今日,每当经过白下路,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想起那个小小的白色身影。你若问我有没有后悔,那的确是没有的。虽然有时会想,当初若是捡了来,现在应该是一只漂亮的成年大白猫了,那一瞬会稍微有些遗憾涌出。但转身看看自己没猫儿用品的整洁房间,没有猫脚印的光亮地板,以及没有猫爪痕的羊毛大衣和真丝衬衫,那最后的一丝遗憾,也即刻消失无踪。
虚伪的爱猫者如我,所能做的,也只有在出门时带着火腿肠或者妙鲜包,在遇到流浪猫时拿出来,希冀以此换到猫大人们的一点友好了。
![]() |
附上小花少年时照片。你们瞧它,虽是讨食吃,眼神却是那么的不卑不亢呢。
然而下一张 又一次证明了 时间是把猪饲料。。。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