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作品
上次买了一堆巴洛克的管风琴作品,回家随便看看,觉得法国人写的东西实在太相似了,当然,我还是很喜欢,目前还不烦。
管风琴曲目跟钢琴界很不同,后者挑选曲目真的是遴选,没传世的不一定不好,传世的真都是千锤百炼。扳指粗粗算来,我了解的钢琴曲目,即便不算处处精彩,但一定有明显的精彩之处,没有太小儿科的低级问题---要是抄错了,后人早给改好了。钢琴的时代毕竟是十八世纪后、十九世纪了,这个时代大家都“要好”了,对各种东西都渐渐形成择优择精的体制,音乐会尤其如此。管风琴的流传机制则很不同,各种赞美诗、礼拜用的作品往往一捆捆地传下来,不管好不好,只要有点实用价值就行。如今我即便挑自己喜欢的作曲家看,其中低级的重复和空洞比比皆是,跟音乐学院的学生差不多,当然其中总有好的,只是“筛选”这活儿,教堂音乐家跟教堂之外显然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对主流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不容易遇到太差的作品,就算有缺点,也因为“传世”这个硬道理,被演奏大师们活活弄得风生水起,毛病不好挑了。但起码在管风琴这一块,你说是良莠不齐也好,说是生命力犹存也好,还有那么一种接近现场的原生态。
管风琴曲目跟钢琴界很不同,后者挑选曲目真的是遴选,没传世的不一定不好,传世的真都是千锤百炼。扳指粗粗算来,我了解的钢琴曲目,即便不算处处精彩,但一定有明显的精彩之处,没有太小儿科的低级问题---要是抄错了,后人早给改好了。钢琴的时代毕竟是十八世纪后、十九世纪了,这个时代大家都“要好”了,对各种东西都渐渐形成择优择精的体制,音乐会尤其如此。管风琴的流传机制则很不同,各种赞美诗、礼拜用的作品往往一捆捆地传下来,不管好不好,只要有点实用价值就行。如今我即便挑自己喜欢的作曲家看,其中低级的重复和空洞比比皆是,跟音乐学院的学生差不多,当然其中总有好的,只是“筛选”这活儿,教堂音乐家跟教堂之外显然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对主流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不容易遇到太差的作品,就算有缺点,也因为“传世”这个硬道理,被演奏大师们活活弄得风生水起,毛病不好挑了。但起码在管风琴这一块,你说是良莠不齐也好,说是生命力犹存也好,还有那么一种接近现场的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