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与战车 剧场版》编剧吉田玲子访谈(《ガルパンFebri》)
![]() |
译自《ガルパンFebri》
——虽然中间有部OVA《这就是真正的安奇奥战!》,但本片是TV版播放结束后阔别两年以上的新作。吉田继续参加了本作,剧场版的事情您是从何时得知的?
吉田:TV版完结的时候吧。一开始确实有些不安。
——那是为什么?
吉田:因为《少女与战车》在TV版中已经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虽说要做剧场版,但究竟应该去描绘什么呢?因为看不清目标而感到不安。
——粉丝们当初也对这个问题挺在意的,不过最终本片采用了“描写TV版的后续”这种相当直接的构成呢。正当大家为免于废校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没想到……(笑)。
吉田:是啊。故事结构确实很简单(笑)。
——为什么做成了这种展开呢?
吉田:关键问题还是“美穗她们究竟为何而战?”。她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取胜”。也就是说,必须编写一个除了打赢战斗以外的理由,否则就无法成为故事。
——原来如此。
吉田:虽然剧本会议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点子,但最终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果然还是“为自己的学校而战”这个与TV版相同的理由最相称。
——您说提出过其他各种各样的点子,比如呢?
吉田:举行其他大赛,或者类似红白对抗赛般的对战……甚至还有转校的美穗作为敌将登场这种点子,但我还是觉得“以同样的队伍团结一致”才是美穗她们吸引人的地方。她们分成敌我双方战斗这种内容没人愿意看到。
——那么在构思故事的阶段,水岛(努)导演提出过怎样的要求?
吉田:记得提出要让“岛田流”在剧中登场的就是导演。总之水岛导演对角色很有讲究。针对敌方角色和新登场战车中的角色的形象,导演提出过许多非常细致的意见和建议。
——新角色爱里寿是一大亮点。爱里寿被设定为一个小孩子,并且与美穗是战车道竞争流派的对手。这名角色是根据哪些头绪来创造的呢?
吉田:出发点是,与“西住流战车道”不同的,能与美穗相对抗的角色。故事上也最好与美穗有些因缘,于是就设定成了有别于“西住流”的另一个流派——“岛田流”的直系。另外还想加入一个与美穗之间的共同点,于是就将她设定成了挨揍熊爱好者(笑)。
——两人初次见面也是在挨揍熊博物馆呢。
吉田:然后觉得作为车长,采用与美穗不同的战法比较有趣。美穗是那种一边烦恼,一边借助大家的力量战斗的类型。相对的,爱里寿的战法总的来说是用一辆车接二连三地打趴周围。
——两人的对比是一个重大的要素呢。描写爱里寿时遇到过什么烦恼吗?
吉田:因为姑且是美穗她们的敌对角色,所以如何去描写和表现爱里寿的强大让我烦恼了一阵。最终写成了那种一骑当千般的强大——换言之,就是在只剩最后一辆时突然发挥出压倒性的强大,这种最终BOSS般的感觉。
——觉得她虽然看上去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但实际上很有胆量。
吉田:爱里寿总的来说是无表情角色,而美穗是时而焦急、时而失落的忐忐忑忑的类型。所以将爱里寿描写成了与美穗相对照的冷静沉着的女孩子。虽然爱里寿的内心还是个孩子,但正因为她是个孩子,才必须装作冷静。因为她是个率领大学生的队长。
![]() |
——TV版中描写了美穗的挫折与复活,感觉在某种意义上两人的境遇有点相似。
吉田:我觉得两人都怀抱着身为队长的“孤独”。
——爱里寿是“岛田流”的继承人,吉田您是如何设想“岛田流”这个流派的?
吉田:总的来说是“时髦”的感觉。“西住流”采用的是质朴而刚毅的战法,相比之下“岛田流”则更华丽。为推广战车道不惜花费重金,在重视精神的同时,也很看重外观——即战车的华丽之处。
——电影后半的战斗从侧面看也是这两个流派之间的对决,美穗与爱里寿以及双方的母亲都登场了呢。
吉田:没错。因为爱里寿背负着“岛田流”这块招牌,所以还是让这场战斗微微透露出这样一层背景比较好。美穗虽然多少获得了母亲的认同,但对“西住流”而言还是有种分派的感觉。直系的爱里寿与亚流的美穗也是一种对比。另外在故事上,此前的敌方队伍支援美穗她们的剧情成为了一大要点。
——创作时有考虑到剧场作品特有的方面吗?
吉田:还是角色众多这一点吧。在TV版登场角色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角色,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战车(笑)。创作时要注意避免混乱,一边整理一边完成作品,是这次最费心思的地方。
——确实,这部作品中必须描写的信息真的非常多。
吉田:作为一部电影来看,信息量非常大。对我来说最大的工作,就是想办法将这份庞大的信息量整理成易懂的形式。驱使如此之多的角色和战车,最后一个不落地让她们抵达故事的终点。
——没有减少登场角色数量这个选项吗?
吉田:战车增加了,人数就没办法减少啊(笑)。
——增加战车这个方案是一开始就决定的吗?
吉田:是的。我们希望给剧场版增添一点新意,“想让那种战车登场”、“想让这种战车登场”——制作人员们谈得热火朝天(笑)。
——掌控这么多的角色,剧本写起来应该会很辛苦吧。
吉田:真的是越写越长。一开始设想的片长是90分钟,结果大幅超长了。
——在剧本阶段就已经超长了?
吉田:是的。写到一半发现篇幅完全不够。无论怎么写也写不到最终对决(笑)。制片人他们对此也很头疼,但因为实在没法削减,于是只能加长。最终就采用了那种方针。
——而且《少女与战车》的角色不是只让她们出现在画面中就行了。既然登场了,就得给她们加上相应的台词。
吉田:没错。关键是如何抓住要点突出她们的个性。另外谈到“电影特色”,导演提出过一个要求——“希望能制作出经得起大银幕考验的画面”。准备多个战斗地点,通过场景的更换来改变观看时的印象。为此片中更换了多个地点,开头以大洗镇为舞台,中途是山地较多的草原,最后是游乐园……然后再考虑如何在这些地方展开战车战。追求的是那种生动感。
——原来如此,就是通过画面给人的印象制造出“电影的起伏感”吧。继续谈谈角色,吉田这次阔别两年半再次描写美穗,您觉得她是个怎样的角色呢?
吉田:前面提到过一点,我觉得她是怀抱着队长的“孤独”的女孩。是那种心里藏着秘密的人。不是一句“出发!”就乘势往前冲的类型,而是自己烦恼,自己解决,在大家的协助下前进的队长。
——原来如此。
吉田:对美穗而言的“战车道”,不是爱里寿那种“自己单枪匹马接二连三地击败对手”的做法,而是与伙伴们一起互相配合,从中做出选择的战斗方式。而且她不会受到主流的拘束,还具备能采纳各种意见的灵活性。就像一个不独断专行的社长(笑),是个能一边倾听职员的意见一边前进的领导。这方面应该与TV版同样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就是因为那种“战车道”而受到了对手们的敬慕吧。
吉田:不过因为大家都拥有强烈的个性,所以虽说强敌变成了盟友,但也并不意味着能安心地将背后托付给她们(笑)。有时也会产生妨碍。
——后半的战斗正是这种展开呢。有没有写的时候觉得很有趣的角色?
吉田:知波单学园,导演对她们很执着(笑)。虽然战车性能并不高。另外继续高中也是。虽然在战车战中早早退场,但想把她们用在发挥个性的场景中。导演对此非常注重。
——新角色们确实给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吉田:知波单虽然在一开始的场面中看上去有点无能,但最后也有所表现。继续虽然早早撤走了,但略带诗意地道出了“战车道的意义”。她们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
——“战车道”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吉田:“开创道路”——战车道的“道”正是这个含义。不偏离正轨地去开创道路,某种意义上或许就是她们的人生本身。
——正因为背负了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才称之为“道”呢。
吉田:一开始拿到《少女与战车》的企划时,觉得有趣的正是这一点。在“战车”上加上“道”真的很有意思。每个人寻找那条道路的过程成为了作品的主题。拿这次的剧场版来说的话,爱里寿对自己的道路进行思考是故事的一大关键。
——每个角色对“道”的理解方式也是不同的呢。
吉田:知波单有知波单的理解方式(笑)。虽然她们一心想要突击,但最后还是努力成为了后盾。
——原来如此。一开始在突击中失败,第二次战斗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吧。
吉田:寻找适合自己的战斗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战车道”。
——虽然战车战看得我情绪高涨,但中段废校后大家一起生活的场面也令我印象深刻。虽然身陷困境,但她们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糟糕,很像本作的风格(笑)。
吉田:保留了一点流离失所的感觉,但会注意不要显得太阴暗(笑)。想要表现出女生特有那种“只要大家在一起暂且就很开心”的感觉。
——或许女性对那种场面的适应能力更强吧。
吉田:应该是吧。“总之先想办法活下去再说”的感觉(笑)。描写那种场面个人也觉得很有乐趣,真想一直描绘下去。另外水岛导演对那种场面下角色们的行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点子。比如桃川她们在健身之类的(笑)。虽然流离失所,但她们都在考虑“战车道”的事情,努力锻炼体力。而且之后确实起到了作用。这是水岛导演的主意。
![]() |
——有没有让您觉得印象深刻的场景和台词?
吉田:印象深刻的是在影片各处忽隐忽现的美穗与真穗的姐妹情。虽然TV版中两人是对手,但这次重新描写这对姐妹搭档,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她们两人的对比也比TV版更深刻了呢。
吉田:身为正统后继者的姐姐,与无法适应那种正统并遭受挫折的妹妹。但妹妹非常尊敬姐姐,觉得那是自己原本应有的姿态。在某种意义上,美穗觉得真穗是自己理想的未来。
——中段的回想戏中的两人正是这种关系呢。
吉田:真穗既是美穗的向往,也是某种抑制。通过从中解放,美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换言之,真穗是美穗自立所必需的镇石。
——反过来说,真穗眼中的美穗是怎样的呢?
吉田:真穗眼中的美穗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真穗觉得美穗应当与自己一样,觉得美穗是个能在身边帮助自己的有才能的后继者,希望美穗做自己的商谈对象。过去的真穗对美穗抱有这种感情。但真穗并不强求,她也默默考虑过怎样做才对美穗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人很相似,不会将自己的感情说出口。根基相似但表现不同。
![]() |
——最后的场景很好地表现了两人的区别。《少女与战车》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两年以上的支持。对您来说《少女与战车》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吉田:虽然就类别而言是一部有点独特的作品,但我觉得《少女与战车》是热血运动片,是正统的热血运动动画。另外写剧本时我也在回忆儿时看过的战争电影。比如在周日外国电影剧场中收看的《最长的一天》和《遥远的桥》等。一边回忆越南战争以前的那些有朝气有活力的战争电影,一边写下了这部作品。
——原来如此。
吉田:不过最初参与本作时真的一窍不通。与剧中的一年级学生组是同样的心境。虽然不太懂,但总之已经决定要做了,做了之后发觉相当辛苦,但还是想办法克服了,就是这么回事吧(笑)。
——啊哈哈。
吉田:在这部作品的根底中,比“打赢战斗”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寻找“道路”这一主题。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战斗方式——希望大家在这次的剧场版中也能感觉到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