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之人?可爱之处。
可恨之人?可爱之处。
和郭倩吃完饭赶往西单地铁站已将近十点半,但乘客依旧熙熙攘攘。西单地铁站是换乘车站,每次在这儿坐车我都心存侥幸,希望能找个座儿坐下来。这次也不例外,地铁门一开,我便“冲”了进去。嘿,还真有俩座儿空着,我窃喜坐下的同时,一股刺鼻的尿骚味扑面而来。侧目一看,我的左侧坐着一个小乞丐,再往左空着一个座儿,再往左,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乞丐(老太太)。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俩座位空着了。整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等着看谁坐在他们身边,没想到我中标了。于是,许多人开始像侧目俩乞丐一样侧目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和陌生人对视。在我的一圈扫视下,别人或低头或扭身或佯装不看我。我自然心安理得地坐下,但几分钟后,我不再像刚进来那会儿心安理得了。因为都过了三站了,小乞丐和老乞丐中间那个座儿始终空着。进来那么多的乘客,他们宁愿站着、挤着,也不愿往那儿坐。其间小乞丐默不作声,老乞丐则一脸的游离、麻木。看着这一老一少,看着满车厢站着、挤着的人,我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的难过。那个时候我就想,我要回去写篇日志,我要写写社会的边缘人,写写我们“可爱”的大众。与此同时,我做出一个决定——用相机把空着那个座儿拍下来,然后我再坐上去。掏相机——调成禁止闪光——起身——拍照。这时,小乞丐说话了,他用近似流氓的口吻冲着我说:“这儿不许拍照!”当看我坐到他和老人中间的刹那,他又一下子笑了,换以另外一副面孔:“这是我的地盘,你拍吧,没事。”说着便凑上来看我的相机——一股酸臭又一次浓重向我袭来(好几次我都想吐了)。这时,对座和周围的人又一次看我了,我又一次用眼神一个个将他们“击毙”。过会儿,小乞丐小声地对我说:“我一天没吃饭了!”我看了他一眼,他剃个小平头,脑袋上布满了伤疤,一脸的污垢,不知道哪顿饭的残渣还沾在嘴角。见我不说话,他又说:“我饿死了,我没有钱。”一面还打量了我一番。见我始终没有掏钱的意思,他开始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并不时往车厢里吐几口唾沫。这下可好,除了我、他、老乞丐,方圆几步之内,再没有一个乘客,站的人自是不说,就连一开始靠最右侧看书的人也不知去向。车又过了几站,那几个座儿始终空着。这功夫,小乞丐也没闲着,居然在座位上耍起“拳”来。乘客一面侧目,一面防备被他突然袭中,而老太太眼神依旧游离着,只是时不时地用废纸擦着手。小乞丐耍得正好,我从他后背拍了拍,小声说:“稳稳坐好!”他竟一下子脸红了,离开我坐到了靠扶手的最右端。木樨地—→军事博物馆—→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一路上,这几个座儿就这么明晃晃地空着。玉泉路到了,我从口袋掏出20元钱递给老人,说:“下车后和你孙子吃顿饭吧!”老人一边道谢,一边说:“他不是我孙子。”
从玉泉路A口一出来,我就吐了,刚刚消费的132元的麻辣香锅就这样吐在了暴雪过后的北京的大街上。刚缓了口气,一群摩的司机就涌了上来。“哥们,去哪儿,走呗!”我挥了挥手,径直去找我前天坐过他摩的的那个小伙。之所以再次找他,一,他不谎价,即使在大前天的暴雪之夜,他也只多收我两元钱的车费;二,他是一残疾人。这么称呼他似乎不合适。他不缺胳膊不缺腿,只是说话的时候脸部比较扭曲,吐字也不清楚,脑袋总是间接性的抽搐,黑暗中乍一看,他真挺吓人的。走了几步,果然见他在路边歇着。见我冲他走来,他二话没说,拉开车门就把我迎了上去。坐在车里看着他的背景,我真觉得他不容易。就说前天晚上,都快十一点了,下着那么大的雪,零下十六度的天气,他还在外拉活。在送我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中,因为路面太滑,摩托就熄火两次。这次把我送到住处后,趁随身带着相机,我说:“哥们,咱照张相吧!”说着,我和他脑袋挨在一起,结果几次自拍都没有成功。赶巧一对情侣走过,我拦住那男的,让他帮忙。这时小伙从车上下来,笑着说:“等我脱了帽子。”他一边费劲地(手估计也小有残疾)“拔”帽子,一边用手捋了捋头发。他的动作直引得旁边的情侣发笑(真想抽丫的,自从我给那男的相机之后,俩人就用异样的眼光一直瞅摩的小伙)。拍完照片后,我给了小伙一张10元整票,从玉泉路到行集寺正常收费夜间7元,只见小伙在包里翻了半天,专门挑了张崭新的五元递给我。我说:“不是七块?找我三块就行,你别赔着。”小伙又一次憨憨地笑了,说:“就五元,不赔,不赔。”我又问:“你这干到几点啊,早点回去吧!”小伙说:“这就不干了……”说着,他发动着摩托车,“突突突”地走了……而前两天,我问他同样问题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回答。对了,上次他还说他属虎,今年23岁……
昨天陈敏写了篇愤怒的文章,再一次抨击社会之黑暗,穷富之差距,人性之扭曲……我给她留言,大意是说见到弱势群体,我同情着,也悲哀着。她回复说“你的意思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不能说她回复得不对,只是我的情感更复杂一些。不单单是可怜、可恨、同情,似乎夹杂着说不明道不出的情愫。例如今天遇到的事,小乞丐是可恨一些,但他在得知你没有恶意的情况下,那一瞬间的笑是多么纯真;身有残疾的小伙长相是比较吓人,但他欣喜地为我找那一张崭新五元钱的时候,谁说他又不是最美丽的呢?
从小和母亲到各地赶集,我见到过太多的贫穷,见到过太多的“不忍”。在这广大的弱势群体中,有满身补丁的老者、四肢发达的壮汉,有残疾人、智障人,甚至流氓、小偷……每每遇到这些人,特别是看到他们麻木表情的时候,我真情不自禁地怜悯着、同情着、悲哀着,但更多的时候,我真愿意把他们当做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发自肺腑地去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
说得有些许虚假,有些许崇高,但谁又能否认此刻我静夜如水、虔诚的心呢?
2010年1月7日凌晨4点完
圆 木
和郭倩吃完饭赶往西单地铁站已将近十点半,但乘客依旧熙熙攘攘。西单地铁站是换乘车站,每次在这儿坐车我都心存侥幸,希望能找个座儿坐下来。这次也不例外,地铁门一开,我便“冲”了进去。嘿,还真有俩座儿空着,我窃喜坐下的同时,一股刺鼻的尿骚味扑面而来。侧目一看,我的左侧坐着一个小乞丐,再往左空着一个座儿,再往左,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乞丐(老太太)。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俩座位空着了。整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等着看谁坐在他们身边,没想到我中标了。于是,许多人开始像侧目俩乞丐一样侧目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和陌生人对视。在我的一圈扫视下,别人或低头或扭身或佯装不看我。我自然心安理得地坐下,但几分钟后,我不再像刚进来那会儿心安理得了。因为都过了三站了,小乞丐和老乞丐中间那个座儿始终空着。进来那么多的乘客,他们宁愿站着、挤着,也不愿往那儿坐。其间小乞丐默不作声,老乞丐则一脸的游离、麻木。看着这一老一少,看着满车厢站着、挤着的人,我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的难过。那个时候我就想,我要回去写篇日志,我要写写社会的边缘人,写写我们“可爱”的大众。与此同时,我做出一个决定——用相机把空着那个座儿拍下来,然后我再坐上去。掏相机——调成禁止闪光——起身——拍照。这时,小乞丐说话了,他用近似流氓的口吻冲着我说:“这儿不许拍照!”当看我坐到他和老人中间的刹那,他又一下子笑了,换以另外一副面孔:“这是我的地盘,你拍吧,没事。”说着便凑上来看我的相机——一股酸臭又一次浓重向我袭来(好几次我都想吐了)。这时,对座和周围的人又一次看我了,我又一次用眼神一个个将他们“击毙”。过会儿,小乞丐小声地对我说:“我一天没吃饭了!”我看了他一眼,他剃个小平头,脑袋上布满了伤疤,一脸的污垢,不知道哪顿饭的残渣还沾在嘴角。见我不说话,他又说:“我饿死了,我没有钱。”一面还打量了我一番。见我始终没有掏钱的意思,他开始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并不时往车厢里吐几口唾沫。这下可好,除了我、他、老乞丐,方圆几步之内,再没有一个乘客,站的人自是不说,就连一开始靠最右侧看书的人也不知去向。车又过了几站,那几个座儿始终空着。这功夫,小乞丐也没闲着,居然在座位上耍起“拳”来。乘客一面侧目,一面防备被他突然袭中,而老太太眼神依旧游离着,只是时不时地用废纸擦着手。小乞丐耍得正好,我从他后背拍了拍,小声说:“稳稳坐好!”他竟一下子脸红了,离开我坐到了靠扶手的最右端。木樨地—→军事博物馆—→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一路上,这几个座儿就这么明晃晃地空着。玉泉路到了,我从口袋掏出20元钱递给老人,说:“下车后和你孙子吃顿饭吧!”老人一边道谢,一边说:“他不是我孙子。”
从玉泉路A口一出来,我就吐了,刚刚消费的132元的麻辣香锅就这样吐在了暴雪过后的北京的大街上。刚缓了口气,一群摩的司机就涌了上来。“哥们,去哪儿,走呗!”我挥了挥手,径直去找我前天坐过他摩的的那个小伙。之所以再次找他,一,他不谎价,即使在大前天的暴雪之夜,他也只多收我两元钱的车费;二,他是一残疾人。这么称呼他似乎不合适。他不缺胳膊不缺腿,只是说话的时候脸部比较扭曲,吐字也不清楚,脑袋总是间接性的抽搐,黑暗中乍一看,他真挺吓人的。走了几步,果然见他在路边歇着。见我冲他走来,他二话没说,拉开车门就把我迎了上去。坐在车里看着他的背景,我真觉得他不容易。就说前天晚上,都快十一点了,下着那么大的雪,零下十六度的天气,他还在外拉活。在送我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中,因为路面太滑,摩托就熄火两次。这次把我送到住处后,趁随身带着相机,我说:“哥们,咱照张相吧!”说着,我和他脑袋挨在一起,结果几次自拍都没有成功。赶巧一对情侣走过,我拦住那男的,让他帮忙。这时小伙从车上下来,笑着说:“等我脱了帽子。”他一边费劲地(手估计也小有残疾)“拔”帽子,一边用手捋了捋头发。他的动作直引得旁边的情侣发笑(真想抽丫的,自从我给那男的相机之后,俩人就用异样的眼光一直瞅摩的小伙)。拍完照片后,我给了小伙一张10元整票,从玉泉路到行集寺正常收费夜间7元,只见小伙在包里翻了半天,专门挑了张崭新的五元递给我。我说:“不是七块?找我三块就行,你别赔着。”小伙又一次憨憨地笑了,说:“就五元,不赔,不赔。”我又问:“你这干到几点啊,早点回去吧!”小伙说:“这就不干了……”说着,他发动着摩托车,“突突突”地走了……而前两天,我问他同样问题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回答。对了,上次他还说他属虎,今年23岁……
昨天陈敏写了篇愤怒的文章,再一次抨击社会之黑暗,穷富之差距,人性之扭曲……我给她留言,大意是说见到弱势群体,我同情着,也悲哀着。她回复说“你的意思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不能说她回复得不对,只是我的情感更复杂一些。不单单是可怜、可恨、同情,似乎夹杂着说不明道不出的情愫。例如今天遇到的事,小乞丐是可恨一些,但他在得知你没有恶意的情况下,那一瞬间的笑是多么纯真;身有残疾的小伙长相是比较吓人,但他欣喜地为我找那一张崭新五元钱的时候,谁说他又不是最美丽的呢?
从小和母亲到各地赶集,我见到过太多的贫穷,见到过太多的“不忍”。在这广大的弱势群体中,有满身补丁的老者、四肢发达的壮汉,有残疾人、智障人,甚至流氓、小偷……每每遇到这些人,特别是看到他们麻木表情的时候,我真情不自禁地怜悯着、同情着、悲哀着,但更多的时候,我真愿意把他们当做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发自肺腑地去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
说得有些许虚假,有些许崇高,但谁又能否认此刻我静夜如水、虔诚的心呢?
2010年1月7日凌晨4点完
圆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