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 读 奥瑟罗 (2)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 读 奥瑟罗 (2)
如果不去讨论,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容易得出“奥瑟罗的悲剧是由伊阿古这个奸邪人的阴谋造成的”。 我问他们如果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如何避免? 他们说“把坏人伊阿古抓起来,就可以避免了”。 我反问他们:“可关键就是大家并不知道伊阿古是坏人,一直以为他是好人。”
在“阅读与讨论”其他的一般儿童文学材料时,我没有过多的引导,多是以自由讨论为主,不过对于《奥瑟罗》这样的材料,我从一开始就作了一点引导式的讨论,给最后读完整个故事后的最终讨论一个基础。
我的引导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悲剧的每一个链条,而且只要任意切断一节,悲剧就可以避免”。 这样的一节一节的链条实在太多,有的是很复杂的人性,而有的是很简单的小事,要切断非常容易,但是却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准备好了这些铺垫,在阅读完《奥瑟罗》,最后的一次课,我提三两个问题:
1. 这个悲剧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如何避免?
2. 我们脑力风暴一下,有多少次机会,这个悲剧可以避免?
3. 悲剧的产生,谁最可恨或是可叹?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说明两个孩子并没有对我之前做出的引导而有所思考,或是他们这个年龄还没法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第二个问题,相对简单,无需思考,只需要回想一下记忆,孩子们有很好的参与。
我是非常想两个孩子通过讨论明白第三个问题中的一些事实,但结果并不理想,他们还没法有高参与度地讨论,最后基本上成了我不断地反问他们回答。
我试图让孩子们明白,伊阿古固然可恨,但爱米莉娅也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罗德利哥,奥瑟罗,凯西奥,苔丝荻蒙娜等主角都有不少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可这些机会都流失了,为什么?
小孩子们痛恨大奸大恶之人,我们痛恨希特勒这样的大恶人,而实际上,对于大恶人少有机会可以改变他们的做恶,但那些正直善良的人的一些小小的行为,本来可以轻易避免,却以为“事小”而不意,就在这很多个“不在意”最终导至了悲剧的发生。
最小的一个“不在意”,爱米莉娅捡到了苔丝荻蒙娜的手帕,如果归还了手帕会有什么结果呢? 当然有人会可能辩驳“伊阿古会想到其他办法。” 事实上其他办法,仍然建立在其他的很多个“不在意”的基础上。
我们平凡的人总是对于那些大罪大恶义愤填膺,且鲜有对我们自己诸多小小的“不在意”(小作恶)进行检视,而孰不知,历史的许多悲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并非由大奸大恶之人造成,而是许多平凡人的“不在意”一个链条一个链条而连接而成。
我希望通过《奥瑟罗》的悲剧,来告诉两个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道理,实际如果孩子通过这个故事自己能过得出那就是再理想不过了,因为自己得出的道理才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因此,与其说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教育自己。
我为苔丝荻蒙娜的死去而悲伤和惋惜,不过,她自己何尝没有责任? 以她的聪明。 我一点也不为奥瑟罗而感叹,他实际上与伊阿古没有什么区别,他大可以说自己是受奸人陷害,从这一点苔丝荻蒙娜的死我又认为不是悲剧,和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真有幸福可言吗?
可叹之处,就在于,悲剧的发生,我们虽然说任何一个环节切断就可以避免,实际上,切断一个链条,又会有另一个链条补人,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无奈啊! 或许这就是人性,人性的复杂之处。
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文明的进步不只是科技及物质的发展,还与我们平凡人每一点每一滴的“文明”有关,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性有关。当我说这个悲剧也是由奥瑟罗的愚昧造成的,两孩子反驳说奥瑟罗不愚蠢,他是一个很有聪明的将军。
是的,我们许多人聪明,我们人类都自大,自认为聪明,但真的聪明吗? 因此,我又有理由认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每一天,都最好有一个小小的时刻进行一点小小的检视,这样人类才会真正地越来越文明。
可悲的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检视,我们被科技物质文明所裹挟,失却了检视的自由,当我们处在一个自以为自由的时代认为我们越来越自由的时候。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个人微信号: precom QQ: 28293348)
如果不去讨论,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容易得出“奥瑟罗的悲剧是由伊阿古这个奸邪人的阴谋造成的”。 我问他们如果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如何避免? 他们说“把坏人伊阿古抓起来,就可以避免了”。 我反问他们:“可关键就是大家并不知道伊阿古是坏人,一直以为他是好人。”
在“阅读与讨论”其他的一般儿童文学材料时,我没有过多的引导,多是以自由讨论为主,不过对于《奥瑟罗》这样的材料,我从一开始就作了一点引导式的讨论,给最后读完整个故事后的最终讨论一个基础。
我的引导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悲剧的每一个链条,而且只要任意切断一节,悲剧就可以避免”。 这样的一节一节的链条实在太多,有的是很复杂的人性,而有的是很简单的小事,要切断非常容易,但是却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准备好了这些铺垫,在阅读完《奥瑟罗》,最后的一次课,我提三两个问题:
1. 这个悲剧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如何避免?
2. 我们脑力风暴一下,有多少次机会,这个悲剧可以避免?
3. 悲剧的产生,谁最可恨或是可叹?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说明两个孩子并没有对我之前做出的引导而有所思考,或是他们这个年龄还没法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第二个问题,相对简单,无需思考,只需要回想一下记忆,孩子们有很好的参与。
我是非常想两个孩子通过讨论明白第三个问题中的一些事实,但结果并不理想,他们还没法有高参与度地讨论,最后基本上成了我不断地反问他们回答。
我试图让孩子们明白,伊阿古固然可恨,但爱米莉娅也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罗德利哥,奥瑟罗,凯西奥,苔丝荻蒙娜等主角都有不少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可这些机会都流失了,为什么?
小孩子们痛恨大奸大恶之人,我们痛恨希特勒这样的大恶人,而实际上,对于大恶人少有机会可以改变他们的做恶,但那些正直善良的人的一些小小的行为,本来可以轻易避免,却以为“事小”而不意,就在这很多个“不在意”最终导至了悲剧的发生。
最小的一个“不在意”,爱米莉娅捡到了苔丝荻蒙娜的手帕,如果归还了手帕会有什么结果呢? 当然有人会可能辩驳“伊阿古会想到其他办法。” 事实上其他办法,仍然建立在其他的很多个“不在意”的基础上。
我们平凡的人总是对于那些大罪大恶义愤填膺,且鲜有对我们自己诸多小小的“不在意”(小作恶)进行检视,而孰不知,历史的许多悲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并非由大奸大恶之人造成,而是许多平凡人的“不在意”一个链条一个链条而连接而成。
我希望通过《奥瑟罗》的悲剧,来告诉两个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道理,实际如果孩子通过这个故事自己能过得出那就是再理想不过了,因为自己得出的道理才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因此,与其说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教育自己。
我为苔丝荻蒙娜的死去而悲伤和惋惜,不过,她自己何尝没有责任? 以她的聪明。 我一点也不为奥瑟罗而感叹,他实际上与伊阿古没有什么区别,他大可以说自己是受奸人陷害,从这一点苔丝荻蒙娜的死我又认为不是悲剧,和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真有幸福可言吗?
可叹之处,就在于,悲剧的发生,我们虽然说任何一个环节切断就可以避免,实际上,切断一个链条,又会有另一个链条补人,这是多么地悲哀,多么地无奈啊! 或许这就是人性,人性的复杂之处。
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文明的进步不只是科技及物质的发展,还与我们平凡人每一点每一滴的“文明”有关,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性有关。当我说这个悲剧也是由奥瑟罗的愚昧造成的,两孩子反驳说奥瑟罗不愚蠢,他是一个很有聪明的将军。
是的,我们许多人聪明,我们人类都自大,自认为聪明,但真的聪明吗? 因此,我又有理由认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每一天,都最好有一个小小的时刻进行一点小小的检视,这样人类才会真正地越来越文明。
可悲的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检视,我们被科技物质文明所裹挟,失却了检视的自由,当我们处在一个自以为自由的时代认为我们越来越自由的时候。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个人微信号: precom QQ: 28293348)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