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有感
一直看完书随手一扔就了事,过不了几天就全然忘记自己看了什么,所以以后决定写下来。不是什么读后感只是记录心得。
我对历史了解极其薄弱,即便我是一个文科生。秦淮八艳还是看晓松奇谈里讲到才知道的,也是从那里我得知了柳如是这个人。高晓松对柳如是评价颇高,所以在看书之前我甚至怀着一种极高的景仰之情,但是可能物极必反我居然有点点失望。
大概是版本不是太正宗,也没有信心自己会把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看完,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有限的认知里,柳如是是一个极具才华的女子不假,但是她的性格她的人生态度却不是我预期中的那样无暇。终归如是是个青楼女子,跟过众多男人,她渴望有一个归宿,一个能承认自己名分的家。所以她不择手段,她可以为此取悦男人讨好男人。可偏偏那些个男人又是懦弱的不能挑大梁违背三纲五常的,直到她破釜沉舟找到钱谦益。钱谦益,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东林党党魁,不顾世俗的眼光去松江迎娶如是并以夫人相称。可怜如是风华正茂才气过人只有钱谦益一人敢为她付出一切。但是钱谦益又是个文人,一个想入仕的文人。我一直觉得文人不适合当官,只有闲云野鹤的生活才能沉淀出文学的精髓。连他这样的大文豪都不能免于世俗啊。那如是可悲在什么地方呢,如是一心复明反清,钱谦益投降后她整天冷眼相待甚至包养男人,为了筹备军饷他们夫妇甚至捐出了全部家产和自己的身价性命。结果如何呢,结果清朝还是建立起来,明朝还是覆灭了,而两个人散尽家产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钱谦益是个文人,文人对于政治时局都极其敏感,他早就预见了世事的变迁,他投降他不愿再做无谓的抗争无谓的牺牲,而他为了如是的满腔热血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最后如是在事成定局以后问钱谦益:“老爷不觉得如是平日里待老爷过于乖张了么?”钱谦益这样回她:“你呀……你是我的一帖药,活也是你,死也是你……”也是真真羡慕这段感情。虽然对钱谦益存有遗憾,风雨同舟二十年,钱谦益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柳如是,却依旧抵不过陈子龙的一个眼神,一封书信,直到他临死之前还对这个人耿耿于怀。
钱谦益对柳如是不薄,柳如是也是命苦。如果生在哪怕一个普通人家,她也会出落成人中龙凤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大概,但终归我还是敬佩多过心疼的。
我对历史了解极其薄弱,即便我是一个文科生。秦淮八艳还是看晓松奇谈里讲到才知道的,也是从那里我得知了柳如是这个人。高晓松对柳如是评价颇高,所以在看书之前我甚至怀着一种极高的景仰之情,但是可能物极必反我居然有点点失望。
大概是版本不是太正宗,也没有信心自己会把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看完,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有限的认知里,柳如是是一个极具才华的女子不假,但是她的性格她的人生态度却不是我预期中的那样无暇。终归如是是个青楼女子,跟过众多男人,她渴望有一个归宿,一个能承认自己名分的家。所以她不择手段,她可以为此取悦男人讨好男人。可偏偏那些个男人又是懦弱的不能挑大梁违背三纲五常的,直到她破釜沉舟找到钱谦益。钱谦益,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东林党党魁,不顾世俗的眼光去松江迎娶如是并以夫人相称。可怜如是风华正茂才气过人只有钱谦益一人敢为她付出一切。但是钱谦益又是个文人,一个想入仕的文人。我一直觉得文人不适合当官,只有闲云野鹤的生活才能沉淀出文学的精髓。连他这样的大文豪都不能免于世俗啊。那如是可悲在什么地方呢,如是一心复明反清,钱谦益投降后她整天冷眼相待甚至包养男人,为了筹备军饷他们夫妇甚至捐出了全部家产和自己的身价性命。结果如何呢,结果清朝还是建立起来,明朝还是覆灭了,而两个人散尽家产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钱谦益是个文人,文人对于政治时局都极其敏感,他早就预见了世事的变迁,他投降他不愿再做无谓的抗争无谓的牺牲,而他为了如是的满腔热血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最后如是在事成定局以后问钱谦益:“老爷不觉得如是平日里待老爷过于乖张了么?”钱谦益这样回她:“你呀……你是我的一帖药,活也是你,死也是你……”也是真真羡慕这段感情。虽然对钱谦益存有遗憾,风雨同舟二十年,钱谦益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柳如是,却依旧抵不过陈子龙的一个眼神,一封书信,直到他临死之前还对这个人耿耿于怀。
钱谦益对柳如是不薄,柳如是也是命苦。如果生在哪怕一个普通人家,她也会出落成人中龙凤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大概,但终归我还是敬佩多过心疼的。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