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自哪颗星
同事和我借《说话之道》,我没有,他叫我去买借他,“反正你迟早要买”,“你又知我迟早要买”,“因为我们是同个星球的人”。现实中网络上和他讲话不超过五十句,但是确实有一种奇怪的感应:是同一类人。当中有百分之几十是通过朋友圈了解,剩余的认识可能就在见面时相视一笑的沉默里了。
当时被他一提醒我就马上买了《说话之道》1+2,一直想买总是忘记买,我喜欢蔡康永。看过电子版,很容易看的书,一本半个小时可以翻完,看之时想:不过如此。会买,是看了奇葩说之后,喜欢上蔡康永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奇葩说之时会想,尤其是第二季时:蔡康永说的都好对!蔡康永说出了我心声!蔡康永和我是同一类人!当然这里的同一类人非指那一类人⋯⋯想必很多人,例如我,在奇葩说之前并不知蔡康永如此能言善辩,偏偏这些话还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充满温柔善意,像朋友一样的,让人如沐春风,是他在康熙中没有显露的一面,是他简单浓缩成几句写在纸上的一面。他说自己的观点不重要,他认为观众没有那么容易被影响,可是他后来还在一集里面特意阐述自己的真实论点以免观众被他误导。而我们投射在蔡康永的某个相似观点上“同一类人”的感慨,更多的是对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暂时性认同吧。
同一类人?你来自哪颗星?当那个同事回复“我们是同个星球的人”时其实我很想这么问他,害怕他回我“地球”这样冷笑话的答案而没有把问题打出去。因为我除了知道自己现在身处地球,根本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去猜测自己来自哪个星球。
自我认知和别人不同,或者是在自我证明和别人不同?我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这是少年在还不懂哲学二字的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高中读了政治,学了哲学,当什么人生和意义都归根结底成客观唯物辩证法时思路突然中断,曾经种种纠结成了一个无踪无迹的闷屁。很多东西,我们在看不清摸不着时会想,想很久,想很多,可是当接触之后便索然无味,兴致缺缺。这个我,那个我来自的星球,一些意味不明的牵绊,遥远如同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记忆里的笑话,只有我模糊记得,我却始终不懂。
如果取地球人这个庞大参数,计算成长轨迹误差,绘制出来的曲线应该是趋向小斜率的上升直线,总体有好有坏,正副波动相互抵消,成就一点小成就。样本太大,个体影响太小,可是我们依旧愿意去赞赏那一点点不同,去发散和接收辐射那一点点不同。我们作为,像我们臆想出头上有一对天线的外星人,寻找同类,寻找那一点点不同里的相同。啊,我们是什么时候感应到和另一个人很像,和对方好起来的呢?简单复杂如一本书,一部电影,打动内心如一首歌,一句话,自然默契如一个笑,一次眼神交汇,现实局限,网络无界,相似的探索与发现其实不难,同类人也比比皆是,藉此建立起的是渠道或是屏障在于个人,我的你的不同。
有幸遇见同类人,彼此感应,你说:我们是同个星球的人,我不问你来自哪颗星,我只说:很高兴遇见你。
当时被他一提醒我就马上买了《说话之道》1+2,一直想买总是忘记买,我喜欢蔡康永。看过电子版,很容易看的书,一本半个小时可以翻完,看之时想:不过如此。会买,是看了奇葩说之后,喜欢上蔡康永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奇葩说之时会想,尤其是第二季时:蔡康永说的都好对!蔡康永说出了我心声!蔡康永和我是同一类人!当然这里的同一类人非指那一类人⋯⋯想必很多人,例如我,在奇葩说之前并不知蔡康永如此能言善辩,偏偏这些话还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充满温柔善意,像朋友一样的,让人如沐春风,是他在康熙中没有显露的一面,是他简单浓缩成几句写在纸上的一面。他说自己的观点不重要,他认为观众没有那么容易被影响,可是他后来还在一集里面特意阐述自己的真实论点以免观众被他误导。而我们投射在蔡康永的某个相似观点上“同一类人”的感慨,更多的是对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暂时性认同吧。
同一类人?你来自哪颗星?当那个同事回复“我们是同个星球的人”时其实我很想这么问他,害怕他回我“地球”这样冷笑话的答案而没有把问题打出去。因为我除了知道自己现在身处地球,根本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去猜测自己来自哪个星球。
自我认知和别人不同,或者是在自我证明和别人不同?我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这是少年在还不懂哲学二字的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高中读了政治,学了哲学,当什么人生和意义都归根结底成客观唯物辩证法时思路突然中断,曾经种种纠结成了一个无踪无迹的闷屁。很多东西,我们在看不清摸不着时会想,想很久,想很多,可是当接触之后便索然无味,兴致缺缺。这个我,那个我来自的星球,一些意味不明的牵绊,遥远如同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记忆里的笑话,只有我模糊记得,我却始终不懂。
如果取地球人这个庞大参数,计算成长轨迹误差,绘制出来的曲线应该是趋向小斜率的上升直线,总体有好有坏,正副波动相互抵消,成就一点小成就。样本太大,个体影响太小,可是我们依旧愿意去赞赏那一点点不同,去发散和接收辐射那一点点不同。我们作为,像我们臆想出头上有一对天线的外星人,寻找同类,寻找那一点点不同里的相同。啊,我们是什么时候感应到和另一个人很像,和对方好起来的呢?简单复杂如一本书,一部电影,打动内心如一首歌,一句话,自然默契如一个笑,一次眼神交汇,现实局限,网络无界,相似的探索与发现其实不难,同类人也比比皆是,藉此建立起的是渠道或是屏障在于个人,我的你的不同。
有幸遇见同类人,彼此感应,你说:我们是同个星球的人,我不问你来自哪颗星,我只说:很高兴遇见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