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电记时代)
十年前的元旦,良辰吉日,开始漫长无边的手写日记旅程。十年后的元旦,同样一个良辰吉日,决定结束“睡前强迫症”,从此不再手写日记之后,好好想过,严格说来,日记对我唯一可能存在的用途只有一个:在具备依靠想象力写字的能力之前,提供我胡编乱造遐想连篇的基础。借助这个基础,想得淫荡编得好,也许一不小心能写出息,没想停当编不顺溜,我就是一坨狗屎了。从弱冠到而立,流水账毫不间断淌了十年,不撒谎不隐瞒不矫情,该记不该记的全记了,我想,如果凭这十年的起居注还造不出半本《追忆逝水流年》,这辈子在最想发展的小说这行当里,我基本废了,如果此后还没学会如何想象,这辈子在写字这行当里,我基本没戏了。所以,坚持十年之后,继续手写流水账,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手可以不天天写,脑袋不能不天天琢磨。永远要比常人多一根筋,永远要比正常人每天多神经一回,这辈子注定好这口了,比迷恋女人还迷恋,想摆脱也晚了。所以偶尔还得写。所以开始电子日记时代,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
试写一周了。下午从十号线转赴申通路上,接颖华来电,说读了我最近几篇电子日记,认为是“精致版”的手写日记,同时佩服我能“这么写”,我当然明白,她是指我敢在手写日记之外还能“自曝隐私”。颖华问我,是为自己写,还是为别人写?我说,写的时候一定只为自己写,公布之后,是不是还纯为自己,就不好说了,也懒得多想了。我认为,写与贴,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在两个各自阶段,可以没有任何联系。
习惯性习惯,喜欢总结。关于电记时代,连日来反复胡乱思考过不少,此刻把能够记起的,简要罗列如下,奉为日后圭臬:
1,不会再天天写。一定不会再“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前面十年训练了如何“记”,后面想试着训练如何“忘”——忘记忘记,天天要忘。
2,不会再写柴米油盐酱醋茶。按以往日记惯例,三天乃至一周内都可能连续反复频繁出现的同一件鸡毛菜琐事儿,均在摒弃之列,不作追踪报道。古人说“敬惜字纸”,对于写字而言,此后“敬惜WORD页面”。
3,不会再写“砂皮日记”。以往的手写日记太糙,读着硌眼。日后写,要用四五成力气,介于手写日记与正经文章去写。
4,十戒:不枉言,不装逼,不中止,不规律,不我执,不扯淡,不用力,不买账,不纠葛,不为写而写。
5,一不戒:为写而写。
但是,手可以不天天写,脑袋不能不天天琢磨。永远要比常人多一根筋,永远要比正常人每天多神经一回,这辈子注定好这口了,比迷恋女人还迷恋,想摆脱也晚了。所以偶尔还得写。所以开始电子日记时代,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
试写一周了。下午从十号线转赴申通路上,接颖华来电,说读了我最近几篇电子日记,认为是“精致版”的手写日记,同时佩服我能“这么写”,我当然明白,她是指我敢在手写日记之外还能“自曝隐私”。颖华问我,是为自己写,还是为别人写?我说,写的时候一定只为自己写,公布之后,是不是还纯为自己,就不好说了,也懒得多想了。我认为,写与贴,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在两个各自阶段,可以没有任何联系。
习惯性习惯,喜欢总结。关于电记时代,连日来反复胡乱思考过不少,此刻把能够记起的,简要罗列如下,奉为日后圭臬:
1,不会再天天写。一定不会再“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前面十年训练了如何“记”,后面想试着训练如何“忘”——忘记忘记,天天要忘。
2,不会再写柴米油盐酱醋茶。按以往日记惯例,三天乃至一周内都可能连续反复频繁出现的同一件鸡毛菜琐事儿,均在摒弃之列,不作追踪报道。古人说“敬惜字纸”,对于写字而言,此后“敬惜WORD页面”。
3,不会再写“砂皮日记”。以往的手写日记太糙,读着硌眼。日后写,要用四五成力气,介于手写日记与正经文章去写。
4,十戒:不枉言,不装逼,不中止,不规律,不我执,不扯淡,不用力,不买账,不纠葛,不为写而写。
5,一不戒:为写而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