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身笔记
也许是跟工作岗位有关,也许是跟个人习惯有关,无论是学生时代的兼职,还是进入社会的工作,我的身边总会有一本笔记。有条例清晰的,也有零零散散的;有每天的短期工作计划,也有月/季/年度的长短期工作计划;有会议或培训笔记的,也有自我学习的笔记的;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当一本笔记本被记录满了,换新本的时候。总会重新翻阅一下,总结这段时间的所做所想,为接下来的生活或工作重新调整方向,再把新的规划记录在新的记事本上,原来的记事本则被收藏起来。每次,等到离职的时候,手上总可以有几本封面早已被磨损的记事本。那些记录我在这份工的点点滴滴,记录这我的成长轨迹。在我离开岗位之前,我会把对工作有用的资料重新整理,记录到新的本子上,留给接替我工作的人;其余的则随着我的离开而离开,当然在我销毁这些资料之前,我也会把对我自己有用的整理保留下来。
有时在我离开的时候,同事看到那些笔记本,常常会表示很惊讶。在粗略翻阅之后,又会对我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不管后者是不是出自内心,但至少我自己问心无愧。之所以能把在别人看来就是“打杂”,没什么专业性,也没什么前/钱途的工作处理好,与这些随身笔记本脱不了关系。相信,能把简单琐碎的事情做好,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认真、用心做事的态度体现。
态度,有时候比一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每当一本笔记本被记录满了,换新本的时候。总会重新翻阅一下,总结这段时间的所做所想,为接下来的生活或工作重新调整方向,再把新的规划记录在新的记事本上,原来的记事本则被收藏起来。每次,等到离职的时候,手上总可以有几本封面早已被磨损的记事本。那些记录我在这份工的点点滴滴,记录这我的成长轨迹。在我离开岗位之前,我会把对工作有用的资料重新整理,记录到新的本子上,留给接替我工作的人;其余的则随着我的离开而离开,当然在我销毁这些资料之前,我也会把对我自己有用的整理保留下来。
有时在我离开的时候,同事看到那些笔记本,常常会表示很惊讶。在粗略翻阅之后,又会对我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不管后者是不是出自内心,但至少我自己问心无愧。之所以能把在别人看来就是“打杂”,没什么专业性,也没什么前/钱途的工作处理好,与这些随身笔记本脱不了关系。相信,能把简单琐碎的事情做好,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认真、用心做事的态度体现。
态度,有时候比一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