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儿童易感焦虑及抑郁,再婚如何与孩子相处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调查显示,面对父母离异再婚的儿童,较容易感到焦虑及抑郁,建议再婚夫妻在照顾及管教子女上有更多合作。
根据香港登记结婚数目,1991年再婚(其中一方或双方属再婚)的比例为11.5%,上升至2013年的35.3%。为了解一般家庭与再婚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圣雅各布布福群会湾仔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与城市大学,问卷访问340个一般家庭及47个再婚家庭。
调查发现,再婚家庭儿童的焦虑症状是1.98分,高于一般家庭儿童的1.85分(3分为满分);抑郁症状方面,再婚家庭儿童是1.9分,一般家庭儿童1.66分;主观快乐感方面,一般家庭儿童有5.02分,比再婚家庭儿童的4.51分为高(7分为满分)。
母婴宝孕育专家表示,与一般家庭孩子相比,再婚家庭孩子身心健康较逊色,有较多“外化”问题,如经常坐立不安或躁动,容易失去信心。同时,继父母在管教继子女也面对很大压力。由于继父母感觉自己缺少“合理权力”,通常不采较强硬的管教行为,继父母在管教子女上应更多合作。
在所有的再婚家庭中,大人必须要知道一点:继父/母和孩子不是天然的父子/母子关系,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不要总是想着取代孩子的亲生父母。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孩子只会对继父/母产生敌意,因为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对孩子再好,孩子也不会领情。
很多人因为不懂得这一点而引发家庭矛盾。比如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再婚后,要孩子立刻改口叫继父/母为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会躲避、不肯改口;有的孩子及时改口了,也是“人在屋檐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内心里却跟继父/母产生了感情鸿沟。这个时候,与孩子拉近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认可并赞赏孩子的亲生父/母,不取代,也不要求改口,而是以一种大朋友的角色进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继父母和孩子建立感情、和谐相处,说起来很难,不过总有些办法可用,比如和孩子培养共同爱好,和孩子一起旅行等等,当你寻找到了共同点,孩子的心墙就向你开了一个口。这些其实也是亲生父母和孩子稳固亲子感情的屡试不爽的方法。只不过一开始,继父/母可能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
根据香港登记结婚数目,1991年再婚(其中一方或双方属再婚)的比例为11.5%,上升至2013年的35.3%。为了解一般家庭与再婚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圣雅各布布福群会湾仔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与城市大学,问卷访问340个一般家庭及47个再婚家庭。
调查发现,再婚家庭儿童的焦虑症状是1.98分,高于一般家庭儿童的1.85分(3分为满分);抑郁症状方面,再婚家庭儿童是1.9分,一般家庭儿童1.66分;主观快乐感方面,一般家庭儿童有5.02分,比再婚家庭儿童的4.51分为高(7分为满分)。
母婴宝孕育专家表示,与一般家庭孩子相比,再婚家庭孩子身心健康较逊色,有较多“外化”问题,如经常坐立不安或躁动,容易失去信心。同时,继父母在管教继子女也面对很大压力。由于继父母感觉自己缺少“合理权力”,通常不采较强硬的管教行为,继父母在管教子女上应更多合作。
在所有的再婚家庭中,大人必须要知道一点:继父/母和孩子不是天然的父子/母子关系,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不要总是想着取代孩子的亲生父母。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孩子只会对继父/母产生敌意,因为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对孩子再好,孩子也不会领情。
很多人因为不懂得这一点而引发家庭矛盾。比如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再婚后,要孩子立刻改口叫继父/母为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会躲避、不肯改口;有的孩子及时改口了,也是“人在屋檐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内心里却跟继父/母产生了感情鸿沟。这个时候,与孩子拉近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认可并赞赏孩子的亲生父/母,不取代,也不要求改口,而是以一种大朋友的角色进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继父母和孩子建立感情、和谐相处,说起来很难,不过总有些办法可用,比如和孩子培养共同爱好,和孩子一起旅行等等,当你寻找到了共同点,孩子的心墙就向你开了一个口。这些其实也是亲生父母和孩子稳固亲子感情的屡试不爽的方法。只不过一开始,继父/母可能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
-
豆友8020691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8 01:24:42
-
啊啊啊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3 13: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