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吸引人心的东西:《月亮的味道》
村上春树的随笔《大萝卜》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有一个叫“拔萝卜”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成了幼儿园固定的游戏节目。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搜索一下YouTube,就可以尽情观赏日本各家幼儿园表演的《拔萝卜》。大概是里面含有某种吸引孩子心灵的东西。”
瑞士绘本作家格雷捏茨的《月亮的味道》,竟让我想起这个篇章,这些话来。
有只乌龟,看到圆圆的大月亮,忽然来了食欲,它爬上山顶,想咬口月亮尝一尝。可是,月亮跳了一下,又升高了些。被忽悠的乌龟,心里不舒爽,叫来了它的好朋友大象,大象踩在乌龟背上,高举它的长鼻子——月亮笑了,它又跳了一下。大象也不服气了,叫来了它的好友长颈鹿,长颈鹿又叫来了斑马,斑马又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直到最后,多亏小老鼠的尖嘴一咬,他们分享到了月亮的美味。
特别欢乐的故事,还真的和我们代代传唱的《拔萝卜》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那种为共同的小目标大理想而呼朋唤友的热闹,总是让人感到亲切。再小的小孩,他都期待这种亲切,这种共同使劲的味道。他们嘟着小嘴问:“谁又来了呀?爬上去了吗?”听到最后,他们满足地总结:“月亮好吃吗?月亮多好吃啊!”仿佛自己也吃到了似的。
《月亮的味道》是一个令人百读不厌的故事,就像幼儿园年年都在排演的《大萝卜》。我想,正是这种吸引人心的东西在血脉中相承吧。两三岁的小孩,并未能理解这个庞大的宇宙,更弄不懂月亮的光年,他或者只是在晦涩地告诉我:“人都是群居的动物。”不过,我确实还不想问他们:“你觉得孤独吗?”而是问:“嘿,你快乐吗?”
也是在村上这里,我才得知《拔萝卜》是从俄罗斯而来,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不逊于中国。过去我只粗浅地认为是中国的本土儿歌。与孩子共同翻读绘本的时候,我时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坐在家门口仰望星空,接受如水月光清洗的恬静时光,爸爸妈妈高高站立,告诉你牛郎星织女星的位置。从西半球到东半球,从过去到现在,没有完全一样的门口,有许多东西也已经面目全非,而天地华宇间,总有着温情柔和的线,将某些不可消失的东西牢牢牵连。我希望它,不仅吸引孩子的心灵,也能触动大人的心灵。
“有一个叫“拔萝卜”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成了幼儿园固定的游戏节目。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搜索一下YouTube,就可以尽情观赏日本各家幼儿园表演的《拔萝卜》。大概是里面含有某种吸引孩子心灵的东西。”
![]() |
瑞士绘本作家格雷捏茨的《月亮的味道》,竟让我想起这个篇章,这些话来。
有只乌龟,看到圆圆的大月亮,忽然来了食欲,它爬上山顶,想咬口月亮尝一尝。可是,月亮跳了一下,又升高了些。被忽悠的乌龟,心里不舒爽,叫来了它的好朋友大象,大象踩在乌龟背上,高举它的长鼻子——月亮笑了,它又跳了一下。大象也不服气了,叫来了它的好友长颈鹿,长颈鹿又叫来了斑马,斑马又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直到最后,多亏小老鼠的尖嘴一咬,他们分享到了月亮的美味。
特别欢乐的故事,还真的和我们代代传唱的《拔萝卜》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那种为共同的小目标大理想而呼朋唤友的热闹,总是让人感到亲切。再小的小孩,他都期待这种亲切,这种共同使劲的味道。他们嘟着小嘴问:“谁又来了呀?爬上去了吗?”听到最后,他们满足地总结:“月亮好吃吗?月亮多好吃啊!”仿佛自己也吃到了似的。
《月亮的味道》是一个令人百读不厌的故事,就像幼儿园年年都在排演的《大萝卜》。我想,正是这种吸引人心的东西在血脉中相承吧。两三岁的小孩,并未能理解这个庞大的宇宙,更弄不懂月亮的光年,他或者只是在晦涩地告诉我:“人都是群居的动物。”不过,我确实还不想问他们:“你觉得孤独吗?”而是问:“嘿,你快乐吗?”
也是在村上这里,我才得知《拔萝卜》是从俄罗斯而来,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不逊于中国。过去我只粗浅地认为是中国的本土儿歌。与孩子共同翻读绘本的时候,我时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坐在家门口仰望星空,接受如水月光清洗的恬静时光,爸爸妈妈高高站立,告诉你牛郎星织女星的位置。从西半球到东半球,从过去到现在,没有完全一样的门口,有许多东西也已经面目全非,而天地华宇间,总有着温情柔和的线,将某些不可消失的东西牢牢牵连。我希望它,不仅吸引孩子的心灵,也能触动大人的心灵。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