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涟而不妖
![]() |
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达尔文曾言道:“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他认为人们的生活形式应当多样化,从外形上改变它的花色,从技术上增添它的样式,从内里上提高它的品质。此话看似平白无实,而恰巧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此,越是平淡的话越能走进人心。它悄然的走进了我的心,我开始看生活。
生活处处有伏笔,并且往往没有过渡句。从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之后,就陷入了设想未来生活的怪圈里,开始探讨人活着的意义,应该怎样活着。个体差异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有自我的意识和规划,但时间的风化使这些设想变得满目疮痍。待到思想更为成熟时,把所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填入生活空白处,才明白看似简单的生活也并不简单。而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想要实现自我头脑中的臆想,事实上,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逐渐完善的思想意识现有的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折线图最能反映臆想过程中的落差。
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活,有的人已经有了答案,还有的人却依旧不知道答案,而我就属于还没有找到答案的那一类人。提起生活这两字,在无形之中就倍感压力,像是有一股力量在强推着我,我深知这股强大的力量就是时间,它使人不得不前进。长大后,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人要长大?我也有同样的疑惑,但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疑惑,更多的是恐惧和不安。我们害怕失去父母的保护伞而单枪匹马地在社会上奋斗,我们害怕承担或承受不起生活施加的压力,我们害怕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但这一切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而停止。生命中有众多的必然和偶然,而成长和生活就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逃不开躲不掉。可谓要探索生活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就必须去追生与死,安与危,乐与苦,这常常是检验人生价值观的尺度。
周敦颐在创作《爱莲说》的时候,一定是出于一种不与世俗同污、自好高洁的心态,我向来是对这种人投以钦赞的目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在当代这样喧嚣燥热的时代,需要一颗淡雅清贫的心灵来洗濯浮华,如若生活可以选择,择一世清雅何乐而不为呢?有的人活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有的人却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往往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荣誉、攀比等,失去了生活最纯粹的本质。生活本来就是既简单又复杂,在简单的人眼里,就变得简单,在复杂的人眼里,就变得复杂。换句话说,活着就是人们心态和追求的差异。
人多多少少都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活下来的。当别人和自己差别太大时会感到生气,过于相像又会觉得悲哀。但生活不是为了追求我高你低,也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生活的本质是纯粹的,人活着,守世不嚣,守尘不染,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净一切净。俯仰之间,在于角度。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