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seo小白的一点小感受
准确的讲,我是从2014年的11月份才正式接触seo,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做seo外包,和大部分人相比,这已经算是晚的了。那个时间,距离SEO在国内的发展已然十多年,整个行业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但我还是 “跳”了进来,没有理由,只是热爱和喜欢,尽管当时我对seo的了解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但我相信一点:有热爱,就足够。后来,自己开始疯狂的通过网络和书籍来汲取seo本身及周边的知 识,比如使用开源程序建站、站内优化、站外优化、网页设计、甚至消费者行为学、搜索引擎原理等等,虽然有些东西当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就是想学,因为很多事情的有用性会滞后呈现 。就这样,一晃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较之前,现在对seo的理解、认识和运用也稍微深刻和熟练了一些,但仍远远不够,seo需要持续学习。这其中一些微小的认识,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交 流,更期待能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1.seo思维 VS seo技术。我个人不太喜欢用“哪个更重要”来比较两者,我偏向于用“相辅相成”来形容前后的关系。我所认为的seo思维,是一种对全局性的把握,它完全符合营销学上 所讲的“计划——执行——纠偏”的PDCA原则。这种全局性的把控,要求我们深刻的清楚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接下来又该做什么。步步紧扣与步步为营或许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 结果。而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执行与纠偏,无疑就涉及到技术层面,技术层面更多的则是对细节的要求,每一个细节的调试与完善,相加起来,才有机会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总之,SEO思维是 “全局”,SEO技术是“一域”,不谋全局不足以某一域,但有时候,不得不防“一域出错,全局皆输”的漏洞。 2.站内: (1)导航结构一定要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来设计。我们要认真的思考:用户进入网站,他们都有哪些需求,虽然不能完全准确预测,但起码要考虑到共性的、常有的需求性,否则,就算是 网站有了排名,跳出率及用户粘性都会不理想; (2)关键词挖掘,尤其是首页及重要的栏目页,必须要考虑到关键词的竞争度、精准度以及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搜索习惯等。其次,还要结合搜索结果数量、展现结果首页的竞争站点的情 况及搜索指数。关键词的重要性,我们心知肚明,力争一步到位,否则,一段时间过后,再作调整会对网站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3)集权。有些网页,尤其是首页及各个栏目页,会有很多重复的链接,这无疑造成了权重的分散,我们可以用“nofollow”或者“external nofollow”来设置,已达到集权的目的。 (4)站内链接。这个要依据网站的具体结构来定。比如,我喜欢利用文章也来做全站的链接。不管怎样,我们要把网站织成一张网,方便蜘蛛爬行,且爬行过程中不会遇到死角。 (5)其他诸如alt属性(可结合title属性使用;不要堆砌关键词,个人感觉意义不大)、404页面、网站地图等等; 3.站外: 大方向:宁缺毋滥; 做外链,我通常会有这么几个考虑:相关性、流量大、权重高; 友链交换时,要注意:友链不能太多(具体看对方网站权重,我的极限是15个以内)、同IP网站不能太多、无非常规站点链接、每日持续更新等; 4.算法。以百度为例,百度官方的一些算法声明,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但庆幸的是,它指出了,搜索引擎不喜欢及百度大力打击的一些东西,只要这些方面我们不去触及,一般情况下问 题不大。接下来,就要看搜索引擎喜欢什么,我们再去迎合。其实,我个人不太赞同天天去思考算法,算法也不是天天更新,况且,有时候流传的所谓算法,也都只是道听途说,也许根本是 无源之水,对于优化无任何实际的指导价值。而且,我们不知道百度何时更新,何必苦苦思索这些。我认为,我们只要知道现有的算法中,搜索引擎喜欢什么、厌恶什么,然后我们就去做它 喜欢的、规避它厌恶的,还会有大问题吗? SEO牵涉的东西很细、很碎,三言两语无法全部涉及。更何况,我还算是一个小白。但我清楚一点:SEO,节奏很重要!心态更重要!不以“升”喜、不以“降”悲!唯此,我们才能清醒的去 SEO!
推荐阅读:seo还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