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礼包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一种叫“人情”的礼包,它是“红包”和“白包”的统称。
“红包”顾名思义是红色的纸包着的物品,这物品就是钱,而且数量必须是偶数、吉利数,主要用于送喜庆的贺礼,如结婚、贺寿、小孩子满月、庆生日、乔迁之喜、探望病人、压岁钱等等。
“白包”同理,就是用白色的纸包着的钱,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奇数零头,如101,301之类的,这个人情包的用处比较单一,就是用于“白事”。
单位同事扎堆结婚,已婚、未婚和单身的都在私下议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这红包到底送多少合适?”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但各人的情况还是区别很大:已婚的如果当初收过现如今要结婚人的红包,那么现在给出去要比当初收的稍多点,叫还人情,最正常不过的了;未婚和单身的也不担心,今天送出去的,将来可以稍多一点收回来的,就当是存银行,利息也不少的;最塞心的是早已结婚,当年结婚时也没收过如今当事人的红包,现在还要送出去,又没了再收红包机会。
属于前二种情况的,我不说,大家也能看得明白,只是最后一种情况的,我想讲几句自己的看法。纠结之处无非是送与不送、送多送少的问题。先说yes和no的问题,按人情规则,凡收到请柬,决定参加的,就是yes;没收到请柬的,就不存在问题了,OK。第二个问题,收到请柬了,也决定参加了,How much? 这个在场面上有一个潜标准的,可以私下打听一下行情,也有的直接问当事人,还有的是几个人商量着定,也有的是按关系的远近,在潜标准上上浮或下调,总之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数。
个人认为,既然这个礼叫“人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互相拉近关系而做的动作,那么要把好事做好,该送的要送到位,毕竟人生大事只有一次,你的心意对方会记着的。再说了,年轻人结婚时,因为各方面都处在起步期,如果不是富二代,银子总是紧张的,大家送喜庆的贺礼,也算是一种众筹的方式,投资是的他的未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红包,可能就不会那么纠结了。至于曾经没有收到过当事人的红包,如今又要送出去,感觉吃亏的人,我想劝一句“凡事看长远一点”。你虽然不再结婚,但你也会遇到其他事情,同事在一起相处,不就是需要互相照应、相互帮助吗?不可能像会计帐务那样“进出明细清楚,你来我往平衡”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井水不犯河水”的独善其身处事方式,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尊重。
也听说过有的年轻人结婚前夕突击交朋友,把多年不来往的同学、朋友、亲戚都挖出来,作为收红包的对象,并且在婚后还赖掉红包帐,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再搭理这些红包亲友。我只能把这归结为:“短见和低情商”,这类情况不在我想说的范围内。
亲,如果你把同事的大事当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如果你生活还比较过得去,就请提前预支一下你的信任,参与一下对方的人生众筹投资,相信你会得到好的回报的。
2016年5月12日
“红包”顾名思义是红色的纸包着的物品,这物品就是钱,而且数量必须是偶数、吉利数,主要用于送喜庆的贺礼,如结婚、贺寿、小孩子满月、庆生日、乔迁之喜、探望病人、压岁钱等等。
“白包”同理,就是用白色的纸包着的钱,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奇数零头,如101,301之类的,这个人情包的用处比较单一,就是用于“白事”。
单位同事扎堆结婚,已婚、未婚和单身的都在私下议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这红包到底送多少合适?”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但各人的情况还是区别很大:已婚的如果当初收过现如今要结婚人的红包,那么现在给出去要比当初收的稍多点,叫还人情,最正常不过的了;未婚和单身的也不担心,今天送出去的,将来可以稍多一点收回来的,就当是存银行,利息也不少的;最塞心的是早已结婚,当年结婚时也没收过如今当事人的红包,现在还要送出去,又没了再收红包机会。
属于前二种情况的,我不说,大家也能看得明白,只是最后一种情况的,我想讲几句自己的看法。纠结之处无非是送与不送、送多送少的问题。先说yes和no的问题,按人情规则,凡收到请柬,决定参加的,就是yes;没收到请柬的,就不存在问题了,OK。第二个问题,收到请柬了,也决定参加了,How much? 这个在场面上有一个潜标准的,可以私下打听一下行情,也有的直接问当事人,还有的是几个人商量着定,也有的是按关系的远近,在潜标准上上浮或下调,总之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数。
个人认为,既然这个礼叫“人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互相拉近关系而做的动作,那么要把好事做好,该送的要送到位,毕竟人生大事只有一次,你的心意对方会记着的。再说了,年轻人结婚时,因为各方面都处在起步期,如果不是富二代,银子总是紧张的,大家送喜庆的贺礼,也算是一种众筹的方式,投资是的他的未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红包,可能就不会那么纠结了。至于曾经没有收到过当事人的红包,如今又要送出去,感觉吃亏的人,我想劝一句“凡事看长远一点”。你虽然不再结婚,但你也会遇到其他事情,同事在一起相处,不就是需要互相照应、相互帮助吗?不可能像会计帐务那样“进出明细清楚,你来我往平衡”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井水不犯河水”的独善其身处事方式,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尊重。
也听说过有的年轻人结婚前夕突击交朋友,把多年不来往的同学、朋友、亲戚都挖出来,作为收红包的对象,并且在婚后还赖掉红包帐,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再搭理这些红包亲友。我只能把这归结为:“短见和低情商”,这类情况不在我想说的范围内。
亲,如果你把同事的大事当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如果你生活还比较过得去,就请提前预支一下你的信任,参与一下对方的人生众筹投资,相信你会得到好的回报的。
2016年5月12日
-
杏花疏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2 21: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