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初醒时
![]() |
梦是世间最奇妙的现象,身体不动,灵魂却已在千里之外。在梦中,情境各异,风采万千:有的梦可以清新、轻盈,充满自由的喜悦,恰似“自在飞花”;有的梦则较为凝重,似乎要把白日里的生活再过一遍,正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还有的梦,恍恍惚惚,亦真亦假,竟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梦是如此的充满魅力,俨然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人生,那么,梦究竟缘于何处,又预示着什么呢?或许,弗洛伊德可以给我们答案。
本周我阅读的书目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解析》。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用“释梦”开辟了一条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在这本书中,他试图通过研究梦境来挖掘梦者的内心隐私,从而深刻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在很大程度上,弗洛伊德获得了成功,《梦的解析》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一道,被誉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本书认为:所有的梦,都是“愿望的满足”。梦作为满足欲望、缓解冲动的手段,可以有效保护睡眠,比如当梦者想要小便又不想醒来时,他往往会在梦中痛快淋漓地释放自己。同时,梦也可以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求,比如囚犯会梦到“逃脱”,压抑的人会梦到“飞翔”,牙疼的人则会梦到“牙齿轻而易举地脱落”。
但是,由于“心理检查机制”的存在,绝大多数梦境在现身时都经过了巧妙的“伪装”:某些愉快的梦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具象化的符号,如蛇、帽子、林荫间潮湿的小路,需要专业的解读,才能明白其确切含义;而不愉快、痛苦甚至悲惨的梦,也无一例外是“另一种愿望的满足”,如梦到亲朋离世,就很有可能是想要和他们再度团聚。
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将梦境分为了“显梦”与“隐梦”: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可以在醒来后通过回忆串联起来;而隐梦则是通过显梦来表现的本能欲望,需要通过“梦的运作机制”来转化为显梦。通过解析“显梦”来倒推“隐梦”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在探求梦者的“潜意识”。
以上便是本书的主要框架,我读的云里雾里,写的也不甚全面。读完这本书之后,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位老先生可真敢说啊。当然,弗洛伊德是抱着科学的态度来著书立说的,书中所引用的例子也算是比较全面,所以无论是梦的“欲望决定论”,还是“俄狄浦斯情节”,都有其内在的科学依据。但是,弗洛伊德对梦境中某些具象化符号所作的解释,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猜想,不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的手段。所以,读完《梦的解析》后,偶尔对自己或者朋友“解梦”尚可理解,但不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自己或者他人的内心隐私,否则不免按图索骥、弊大于利。
PS:关于梦境,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当你在做梦时,突然在梦中惊醒,通过掰手指等手段确定“自己在做梦”;然后你就可以通过想象,自由自在地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获得飞翔、穿墙等特异功能。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莱昂纳多出演的《盗梦空间》,就用到了这个“清醒梦”的概念。而对于“清醒梦”的尝试和研究,目前正在心理学家和业余爱好者的探索下逐步推进。可以说,梦境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片蓝海,我们所拾到的,不过只是“几片美丽的贝壳”,还有更多的星辰大海,等待热衷于冒险的人类去探明。
薛伟
2016年5月8日
-
五月的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3 08: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