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冯延巳的悲剧精神
读韦庄的词,会被他用情之真之切所感动。但是韦庄的感情是由一件事而发,有时间有地点,有时会被具体的情节局限。冯延巳的词也是一种感动,但是描写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鹊踏枝》里说,“谁到闲情抛掷久”,这里说闲情,是空闲下来,无端涌上心头的一种情绪。但冯没有说闲情的原因,“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他想抛掷这种感情,但是“谁到”二字却写出自己无法把闲情置之不理。一句小词,绕了一圈又回来了,“极沉郁之极,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这种停一停,起来一点在下去的感觉。是冯词特点。接下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春花短暂,不忍心让它孤独开放,哪怕生病,也要花前饮酒,才不负春光。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朱颜瘦,既然知道,为什么还饮酒,还赏花?这种明知结局,但又不可避免的走向那个结局,是冯词中表现出来的悲剧精神。冯延巳词里的悲剧精神源自他注定的悲剧命运。冯生活在南唐,和南唐中主李璟自小交游,后来官职宰相。不论是忠君爱国,还是朋友情谊,都让冯在风雨里明知结局的往下走下去。但冯有没有就此沉沦,只是哀悼命运的悲怆呢?他的另一首《鹊踏枝》里写“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固执,执着,在苦难悲哀走向灭亡之中,都要挣扎,是冯用情的态度。 注1:诗词系列里均是读叶嘉莹老师《唐宋词十七讲》后整理的读书笔记,穿插了自己的感想。 注2:附上冯延巳的词二首 《鹊踏枝》其一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其二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