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灰
很难想象,北京为什么有这样多的灰尘,三环内外,看不见工厂。金台西路西侧,我的阳台与它相隔六七十米,中间有枣树、杨树、香椿和水杉,可十五号楼五层的窗户里为什么能飘进来这样多的灰尘。
这件事情显而易见。有时候我对妻子说,有没有一种玻璃——最好是纱窗——能将灰尘挡在外面,可以进来光和风。不知道原因,也没有去找过答案,就像一个外国人可能很难弄明白为什么一个传统的德国家庭坚持要用简单的抹上黄油的切片面包作为全家人的晚餐。
妻子在床上看着她的电视剧,女儿在床头剪纸。如果不是心疼书,我会关心灰尘吗?或者别的,每隔十天或者半个月,总有空闲下来并且心血来潮的时候,我将新堆在两张桌子上的书一本一本挑出来。认为要读的,比如几本关于巫鸿写的汉代墓葬的书,两本日本历史书,几本看上去分量很好的当代诗人诗集,在中国被认定的马尔克斯小说的新译本……有几本书我总是要去关照它们,用湿布一次一次去擦掉它们身上的灰:一个老牌地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叫做“世界文学博览”的文集,有萨特、伍尔夫、福克纳、普希金、卡夫卡、伯尔等等这些过世作家的名字。它们总是放在桌子上,我觉得时常会去翻出来读,位置不确定,四月是在这里,五月又在那里。
总之,我的书上总是满布灰尘,只有最近带回来的十几本看上去要干净一点。
我并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虽然不喜欢坐别人的床,那是大学时期养成的习惯,也不喜欢用坐过地铁的手去吃东西,但我,比如我对接吻并没有任何不适,愿意分享彼此的口水。说到这里,我记得有一位大学同学,住在我的斜上角。有两年左右时间,他和他的三两个朋友一起,喜欢穿着白衬衣、骑着买来的自行车,在路上穿来穿去。他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这是他自己亲口说的:厌恶和女人接吻。他认为那是肮脏的。
我的同学没有在北京见过我。他有一辆宝马牌汽车,据说是他结婚后,岳父送给他的。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去向另外几个室友求证。自从毕业后,我们联系虽少,有时候又觉得很亲密。有一年聚会,大概是毕业后七八年的样子,我们五六个人在路上走,穿过大学时期摆满了服装摊的一年到头湿漉漉的马路,看见红灯区姑娘们坐在门口朝我们招手。
那样的回忆我经常记起来,就像看过的几部与成都武汉长沙地区小城市有关的电影,《三峡好人》或者《站台》、《杨梅洲》什么的,想起里面的小人物,总是一起在那样的路上走,心里感觉很好。
我不知道接下来还要说起点什么。
有时候我在五楼窗前听到许多鸟叫,鸟在隔壁的窗口啄着空调的铁皮,在对面的小树上跳来跳去。曾有一个相爱的人,我们彼此讨论过对方窗前的树和鸟,对面的楼房和脚下的花坛。我对这些感兴趣吗?不,我曾多次说起过,如果说厌弃什么,我厌弃种在城里的一排一排的树和花,草皮是平整的,一整块地上只有一种草,树的形状也是基本相似的。我曾在国际贸易中心附近不止一次看见同一群人将路两旁的草皮掀开,换上汽车上新的草皮,将两三米宽的绿化地上的兰花和红桎木重新翻掉,种上新的——同一种或是不同的花草。但这并没有让那里变得更让人赏心悦目。
有什么意思呢?我喜欢新鲜的随意长出来的树和草,那样的大地上才会有真正的蝴蝶和甲壳虫。所以我避免不了常常心情不好,坐在那里,窗户不能打开,而如果抽烟,则要将抽油烟机打开。抽油烟机响声很大,让我没有心思将烟吸完,读不下两页书。
只有昨天傍晚,风突然刮了起来,还有雷声和闪电,风从外面穿窗而入,掀开我的花布窗帘。我闻到了雨水的味道。天上不知是灰尘,还是压着青灰色的云,总之天是灰色的,但略带一些青色,西边的太阳还有余温。就是那样,我看见对面同样五层高的楼房十分漂亮,让我想起前年在大理见过的房子——
房子是红色的,镶着白色的边。天是青灰色的,随时可能下雨。但远处还有一座山,山上缠着云和雾气。几乎没有灰,空气里是风和雨水的味道。
那时我才感到很舒服。
这件事情显而易见。有时候我对妻子说,有没有一种玻璃——最好是纱窗——能将灰尘挡在外面,可以进来光和风。不知道原因,也没有去找过答案,就像一个外国人可能很难弄明白为什么一个传统的德国家庭坚持要用简单的抹上黄油的切片面包作为全家人的晚餐。
妻子在床上看着她的电视剧,女儿在床头剪纸。如果不是心疼书,我会关心灰尘吗?或者别的,每隔十天或者半个月,总有空闲下来并且心血来潮的时候,我将新堆在两张桌子上的书一本一本挑出来。认为要读的,比如几本关于巫鸿写的汉代墓葬的书,两本日本历史书,几本看上去分量很好的当代诗人诗集,在中国被认定的马尔克斯小说的新译本……有几本书我总是要去关照它们,用湿布一次一次去擦掉它们身上的灰:一个老牌地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叫做“世界文学博览”的文集,有萨特、伍尔夫、福克纳、普希金、卡夫卡、伯尔等等这些过世作家的名字。它们总是放在桌子上,我觉得时常会去翻出来读,位置不确定,四月是在这里,五月又在那里。
总之,我的书上总是满布灰尘,只有最近带回来的十几本看上去要干净一点。
我并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虽然不喜欢坐别人的床,那是大学时期养成的习惯,也不喜欢用坐过地铁的手去吃东西,但我,比如我对接吻并没有任何不适,愿意分享彼此的口水。说到这里,我记得有一位大学同学,住在我的斜上角。有两年左右时间,他和他的三两个朋友一起,喜欢穿着白衬衣、骑着买来的自行车,在路上穿来穿去。他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这是他自己亲口说的:厌恶和女人接吻。他认为那是肮脏的。
我的同学没有在北京见过我。他有一辆宝马牌汽车,据说是他结婚后,岳父送给他的。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去向另外几个室友求证。自从毕业后,我们联系虽少,有时候又觉得很亲密。有一年聚会,大概是毕业后七八年的样子,我们五六个人在路上走,穿过大学时期摆满了服装摊的一年到头湿漉漉的马路,看见红灯区姑娘们坐在门口朝我们招手。
那样的回忆我经常记起来,就像看过的几部与成都武汉长沙地区小城市有关的电影,《三峡好人》或者《站台》、《杨梅洲》什么的,想起里面的小人物,总是一起在那样的路上走,心里感觉很好。
我不知道接下来还要说起点什么。
有时候我在五楼窗前听到许多鸟叫,鸟在隔壁的窗口啄着空调的铁皮,在对面的小树上跳来跳去。曾有一个相爱的人,我们彼此讨论过对方窗前的树和鸟,对面的楼房和脚下的花坛。我对这些感兴趣吗?不,我曾多次说起过,如果说厌弃什么,我厌弃种在城里的一排一排的树和花,草皮是平整的,一整块地上只有一种草,树的形状也是基本相似的。我曾在国际贸易中心附近不止一次看见同一群人将路两旁的草皮掀开,换上汽车上新的草皮,将两三米宽的绿化地上的兰花和红桎木重新翻掉,种上新的——同一种或是不同的花草。但这并没有让那里变得更让人赏心悦目。
有什么意思呢?我喜欢新鲜的随意长出来的树和草,那样的大地上才会有真正的蝴蝶和甲壳虫。所以我避免不了常常心情不好,坐在那里,窗户不能打开,而如果抽烟,则要将抽油烟机打开。抽油烟机响声很大,让我没有心思将烟吸完,读不下两页书。
只有昨天傍晚,风突然刮了起来,还有雷声和闪电,风从外面穿窗而入,掀开我的花布窗帘。我闻到了雨水的味道。天上不知是灰尘,还是压着青灰色的云,总之天是灰色的,但略带一些青色,西边的太阳还有余温。就是那样,我看见对面同样五层高的楼房十分漂亮,让我想起前年在大理见过的房子——
房子是红色的,镶着白色的边。天是青灰色的,随时可能下雨。但远处还有一座山,山上缠着云和雾气。几乎没有灰,空气里是风和雨水的味道。
那时我才感到很舒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严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国际劳动节(散心0506) (2人喜欢)
- 读《巴黎评论》弗罗斯特访谈的17个印象和对弗罗斯特的一点念头 (1人喜欢)
- 在人群中
- 咳嗽半个多月了(散心0428) (1人喜欢)
- 一个有女人的房间里有什么?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