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秘·龙尊对脾胃的养生调理
![]() |
【摘要】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是经络与脏腑整个身体精微物质营养供给的重要脏器。道秘·龙尊养生酒据其本效,快速平衡阴阳,调和脾胃,呵护后天之本及生命健康。
【关键词】 道家养生 道秘·龙尊 调理肠胃 长寿
道家养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是历代道家先辈高士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帮助人类健康长寿的有效手段。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酒为百药之长”、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根”,中国历代道家,医学家、养生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脾胃养生方法,道秘·龙尊养生酒是其中奇葩之一。八仙之一吕洞宾(俗名樊成松,字洞宾,号南阳真人)在四川老君山得道,创立了道家平真教,并采集多味珍稀灵药,经秘制酿得道秘·龙尊养生酒(原名;龙尊玉液),供本门弟子修道养生之用。至今达1400余年,其酿制工艺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一、脾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是经络与脏腑整个身体精微物质营养供给的重要脏器。水谷精微的摄入靠胃气的受纳腐熟,脾气的输布运化,使人体气血充盈,营卫调和,平衡阴阳,阴阳相济,身体强健。
《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精,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于精,上归于肺,调通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度以为常也。”历述了脾胃在消化,输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脾胃受损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不外乎是外感六淫,食饮不节,内伤七情使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至。其疾病的演变大都与脾胃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根,元气为人之生命活动的动能和源泉,它是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基础。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由此可见,调理脾胃是极为重要的。
《脾胃虚实传变论》中道:“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灵枢·五味篇》中也提到:“故五谷不入半日则气衰,-日则气少矣”。胃为水谷之海,食饮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以上脏腑之间关系,论述了脾胃为升降枢纽。
三、道秘·龙尊养生酒对脾胃的养生作用
道秘·龙尊养生酒,以固本培元调护脾胃之气为本,以强后天之根,以实化源为根,脾胃一脏一腑,一阴-阳,脾升胃降,同源中焦,既对立又统一,共司纳化之职,如有阴阳失衡则为病态。必察其虚,实,寒,热施以道秘·龙尊养生酒,补偏纠正,调理脏腑阴阳之平衡,恹复气机阴阳平衡之态,使其各得其所,道秘·龙尊养生酒具体到脾胃以脾病多虚,故宜升,宜补,宜温,胃病多实,故宜降,宜泻,宜润。调整脾胃阴阳升降之偏,恢复身体的机能阴阳平衡。气之在人,贵在调和。固本培元,平胃固肾,调和阴阳,调节五脏五行平衡,通经活络,补益三宝,形与神俱,以养天年。为当今天下修真养身,健身强体之养生法宝。
【作者简介】李久云,男,49岁,成都生元天岁堂首席养生指导师,国家健康管理师教师,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国家养生指导师,国际武术散手道黑带八段,四川保健科技学会理事,四川保健协会理事,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副理事长,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潜心学习、研究传统养生近20年,着重继承与发展,坚持知行合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