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拿来主义者
![]() |
入职到现在,也有一个半月了。但直到现在,我都还没发出一封开发信。一方面是由于对产品还不够熟悉,另一方面是在等我经理的指示,我觉得他会先给些客户我边跟边学习的,但由于他这半个月都在出差,所以也顾不上我。我常常很虚心地向老同事讨教,问他们是如何学习产品的,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开发客户的,问他们开发信是怎么写的。。。有个老同事听说我还没开始给客户发开发信,显得挺着急的,一直叫我先给以前公司遗留下来的已经断了合作的老客户先发一遍开发信,他还说“错了也没关系,有些弯路是需要走的”。经理周一给我们两个新人布置任务,叫我们下周三前写一份“关于如何开拓所辖市场的报告”给她,我昨天居然还向比我晚进一个公司的小园讨教了,问她是怎么写的。
昨天下午开会的时候,别人都听得心不在焉的,但我却十分用心。生怕错过经理所分享的每一个市场信息。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越到后面,大家越显得疲惫,我也一样。看着晕晕乎同事,特别是一直在玩手机的上一年的两个业绩冠军,我不禁对自己“虚心向学”的精神产生怀疑了。回想一下两个销售冠军平日的行为,我越发觉得他们少话说,都是低着头,对着电脑啪啪啪地打字,也很少问题要问经理。对比起来,我真的是问得太多了。我不断地问同事如何学习产品,如何开发客户,同行的公司背景等等,是由于我觉得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有经验,他们的讲解应该比我自己摸索来得容易得多。然而,我却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摸索、思考得来的东西,你会记得更牢,更有成就感,更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如果以前的同事什么都可以灌输给你,那我现在所管辖的空白市场,他们以前老早就开发出来了,还用得着再请我来做开荒牛吗?
如此想通之后,昨天下完班我就直接留下来加班。我把经理之前发给我们的,其他同行在世界各国的代理商联系表拿了出来,然后把自己所辖区域的代理商从表中提出来,按国家分别整理到了同一张表上。如此一来,和我不相干那些区域的客户就从眼前消失了,我再不用对着浩如烟海的客户发呆。整理好客户后,我有把自己管辖的几个国家的分别用表列了出来,然后统计这个国家一共有多少个代理商,分别代理哪个公司的产品,然后再通过他们所代理的产品去推测这些公司的性质,分析他们的购买力以及购买意向,再整理出一套适合攻克他们市场的方案。
幸好昨天由于开会,小园来不及告诉我她的方法,不然我还只是一个看似虚心学习而不会努力思考,主动开拓的人。所以同事说得很对“有些弯路,确实是需要走的”至少走错了一次,下一次我们就会避开这些弯路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