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我出名我有钱,因为我真诚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想成为有钱人。
感谢互联网,它变成可能性的几率前所未有地变大很多,因为很多新奇的变现方式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早早成就了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
可以成为网路主播,直播吃喝拉撒睡,甚至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可能天天收到“鲜花”、“保时捷”、“直升飞机”,别看它们只是屏幕上一个小小的图标,这背后统统都是钱。
可以成为网红,各种无下限、无上限的秀生活,吸引注意力,正如网红鼻祖帕里斯•希尔顿刚出道时所说:the more attentions, the better.(关注我的人,越多!越好!)她如今已近过气,可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少男少女们,用“蛇精脸“和”鸡毛掸“一样的发型,通过关注力不断吸金。
有情怀一点的,可以学罗胖,日复一日的死磕自己,虽然不像前两者一样快速发家致富,但是胜在洗脑洗的彻底,付费粉丝都是黄金死忠。他打算继续磕死自己,哦,对不起,是死磕,死磕十年,无怨无悔。
有才华一点的,比如张公子张佳伟、现在最当红的网络“女流氓“Papi酱,依靠有趣的内容,迅速杀出一条血路,很难复制,让人羡(怨)慕(念)。
更不用当下那两个神奇的字母——IP啦,呵呵哒,这年头,想要成为有钱人的方法其实听显而易见哒,前提是你得有勇气想法设法的,把自己活成一道闪电!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却乐于时不时翻翻《圣经》或者《古兰》,粗鲁的说一句,我想了解最原始的洗脑方法。读着读着,都不得不佩服这两本神书,那些仿佛穿越时空的绝妙真言,总是暗藏其中,比如这句: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扯了这么多,是因为最近恰好看了部安迪•沃霍尔的纪录片,发现他就是一个大写的“预言家”。他预言每个人都可能成名15分钟,他认为重复再重复也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在重复的过程里,就会发现新的生机,在被枪击后,他赤裸裸地四处做广告敛财,你说他真的缺钱吗?在美国1970s,这个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NO的问题啊,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富豪艺术家。
可能你和我一样,都对现代艺术那种凌乱与抽象,百思不得其解。什么狗屁玩意啊,一排排酒瓶子,就是艺术啦?一堆堆填充的布团,就能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一展好几个月?
还有安迪•沃霍尔的Pop Art(波普艺术),你闭上眼睛想到的,是不是一排排变了色的梦露,Chairman Mao亦或是形状完全一样的罐头瓶子。
好嘛,这些现当代艺术总是不愁捧场的人,每次看到香港苏富比的艺术拍卖,中国画家的身价一再被炒到突破天际的天文数字,我心里都在犯嘀咕,凭啥?
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是关于艺术的“下里巴人“,但是有一点,随着岁月见长,我好像搞懂了一点点,那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是试着懂点艺术?
我的粗浅答案是,艺术是在铸造“美“,在逐渐了解艺术的过程中,会渐渐懂得让美来愉悦我们。
(1)
我开始重新审视安迪•沃霍尔,这个来自捷克移民家庭美国小男孩,他看上去总是很孱弱,皮肤状况也不怎么好,说话慢悠悠,仿佛着急这两个字和他毫无关系。
可他轻易的成为焦点,轻松的收获名气与财富,纽约和加州的名流们都喜欢和他勾搭一下子,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的ICON,他把工作室“factory”里贴满了银色的锡箔,看着客人们在这里肆意狂欢,他甚至没什么话题可以和他们聊得,就是默默的看着他们,但是无疑,安迪就是这群人里最亮的星。
其实他没有什么神迹,也没有超能力,POP ART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日常艺术”而不是波西米亚风十足却抽象的不行的“波普”。安迪也给自己下了个定义:我没啥内涵。
安迪•沃霍尔可能太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普通且“没内涵“,所以珍惜机会。他在纽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咖啡店Serendipity里画插画,老板娘对他的评价是,安迪从来不迟到,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不迟到,不拖延,看似最简单,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
(2)
安迪一直都很真诚,这种真诚不是那种见人就掏心窝子,一股脑把肚子里的话都讲给你听,而是一种,我做的我认,这样的坦荡。
记者问他,你为啥要不断复制你那些画,你不觉得你在愚弄大众吗?
安迪一点都没被气到,也没有一丝尴尬,他慢悠悠的回答说,我就是喜欢这样啊,我没有在愚弄谁。他没有逃避或者绕弯子,而是想说啥就说啥,他没有去复制谁,就是在重复自己。
他从来不遮掩自己那颗“我想红“的内心。在纽约渐渐有点名气后,安迪就开始打造”ANDY SUIT“,他知道自己的外表没有招人爱的地方,那就干脆”符号化“——头顶金色假发,带着大框黑色墨镜,蓝白条纹衫。好了,你们记不得我的脸,总记得我这身日常却又不普通的行头吧?
于是,他红了。
想红,需要勇气。红了以后面对的曝光率、指责、嫉妒、怨恨,这些都需要十足强大的心理去承受,安迪•沃霍尔,这个不能见日光的小男孩,躺在妈妈怀里听着浓重的捷克口音的睡前故事,就应该做好了准备吧?
(3)
想办法让自己活成一道闪电,其实真的很累心。
安迪•沃霍尔给了大家一个最日常的名利启示,别作了,别把事情搞复杂了,你真诚的对待你自己,别遮遮掩掩,勇敢的接纳未来,名利里深藏的是把尖刀,你若能拥抱,祝好。
也许最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的,还有一个叫做“王菲“的女子。
感谢互联网,它变成可能性的几率前所未有地变大很多,因为很多新奇的变现方式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早早成就了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
可以成为网路主播,直播吃喝拉撒睡,甚至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可能天天收到“鲜花”、“保时捷”、“直升飞机”,别看它们只是屏幕上一个小小的图标,这背后统统都是钱。
可以成为网红,各种无下限、无上限的秀生活,吸引注意力,正如网红鼻祖帕里斯•希尔顿刚出道时所说:the more attentions, the better.(关注我的人,越多!越好!)她如今已近过气,可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少男少女们,用“蛇精脸“和”鸡毛掸“一样的发型,通过关注力不断吸金。
有情怀一点的,可以学罗胖,日复一日的死磕自己,虽然不像前两者一样快速发家致富,但是胜在洗脑洗的彻底,付费粉丝都是黄金死忠。他打算继续磕死自己,哦,对不起,是死磕,死磕十年,无怨无悔。
有才华一点的,比如张公子张佳伟、现在最当红的网络“女流氓“Papi酱,依靠有趣的内容,迅速杀出一条血路,很难复制,让人羡(怨)慕(念)。
更不用当下那两个神奇的字母——IP啦,呵呵哒,这年头,想要成为有钱人的方法其实听显而易见哒,前提是你得有勇气想法设法的,把自己活成一道闪电!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却乐于时不时翻翻《圣经》或者《古兰》,粗鲁的说一句,我想了解最原始的洗脑方法。读着读着,都不得不佩服这两本神书,那些仿佛穿越时空的绝妙真言,总是暗藏其中,比如这句: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扯了这么多,是因为最近恰好看了部安迪•沃霍尔的纪录片,发现他就是一个大写的“预言家”。他预言每个人都可能成名15分钟,他认为重复再重复也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在重复的过程里,就会发现新的生机,在被枪击后,他赤裸裸地四处做广告敛财,你说他真的缺钱吗?在美国1970s,这个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NO的问题啊,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富豪艺术家。
可能你和我一样,都对现代艺术那种凌乱与抽象,百思不得其解。什么狗屁玩意啊,一排排酒瓶子,就是艺术啦?一堆堆填充的布团,就能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一展好几个月?
![]() |
还有安迪•沃霍尔的Pop Art(波普艺术),你闭上眼睛想到的,是不是一排排变了色的梦露,Chairman Mao亦或是形状完全一样的罐头瓶子。
![]() |
好嘛,这些现当代艺术总是不愁捧场的人,每次看到香港苏富比的艺术拍卖,中国画家的身价一再被炒到突破天际的天文数字,我心里都在犯嘀咕,凭啥?
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是关于艺术的“下里巴人“,但是有一点,随着岁月见长,我好像搞懂了一点点,那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是试着懂点艺术?
我的粗浅答案是,艺术是在铸造“美“,在逐渐了解艺术的过程中,会渐渐懂得让美来愉悦我们。
(1)
我开始重新审视安迪•沃霍尔,这个来自捷克移民家庭美国小男孩,他看上去总是很孱弱,皮肤状况也不怎么好,说话慢悠悠,仿佛着急这两个字和他毫无关系。
![]() |
可他轻易的成为焦点,轻松的收获名气与财富,纽约和加州的名流们都喜欢和他勾搭一下子,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的ICON,他把工作室“factory”里贴满了银色的锡箔,看着客人们在这里肆意狂欢,他甚至没什么话题可以和他们聊得,就是默默的看着他们,但是无疑,安迪就是这群人里最亮的星。
其实他没有什么神迹,也没有超能力,POP ART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日常艺术”而不是波西米亚风十足却抽象的不行的“波普”。安迪也给自己下了个定义:我没啥内涵。
![]() |
安迪•沃霍尔可能太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普通且“没内涵“,所以珍惜机会。他在纽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咖啡店Serendipity里画插画,老板娘对他的评价是,安迪从来不迟到,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不迟到,不拖延,看似最简单,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
(2)
安迪一直都很真诚,这种真诚不是那种见人就掏心窝子,一股脑把肚子里的话都讲给你听,而是一种,我做的我认,这样的坦荡。
记者问他,你为啥要不断复制你那些画,你不觉得你在愚弄大众吗?
安迪一点都没被气到,也没有一丝尴尬,他慢悠悠的回答说,我就是喜欢这样啊,我没有在愚弄谁。他没有逃避或者绕弯子,而是想说啥就说啥,他没有去复制谁,就是在重复自己。
他从来不遮掩自己那颗“我想红“的内心。在纽约渐渐有点名气后,安迪就开始打造”ANDY SUIT“,他知道自己的外表没有招人爱的地方,那就干脆”符号化“——头顶金色假发,带着大框黑色墨镜,蓝白条纹衫。好了,你们记不得我的脸,总记得我这身日常却又不普通的行头吧?
于是,他红了。
想红,需要勇气。红了以后面对的曝光率、指责、嫉妒、怨恨,这些都需要十足强大的心理去承受,安迪•沃霍尔,这个不能见日光的小男孩,躺在妈妈怀里听着浓重的捷克口音的睡前故事,就应该做好了准备吧?
(3)
想办法让自己活成一道闪电,其实真的很累心。
安迪•沃霍尔给了大家一个最日常的名利启示,别作了,别把事情搞复杂了,你真诚的对待你自己,别遮遮掩掩,勇敢的接纳未来,名利里深藏的是把尖刀,你若能拥抱,祝好。
也许最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的,还有一个叫做“王菲“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