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女孩的善良需要有些锋芒
狐狸姐讲了一个女生小B的故事:小B的好朋友小A对别人说,小B偷拿了别人的唇膏。小B很委屈,说我没有,而后在这位小A那翻到了室友丢失的唇膏——也就是小A偷东西还嫁祸别人。宿舍其他人觉得这件事情不可原谅,希望给小A一个警告,也希望被诬赖的小B参加这个警告会议。
善良的小B很苦恼:我不想公开说这件事,我也希望大家都原谅她。
狐狸姐说:她偷东西还嫁祸你,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可以被原谅的点。
小B说:可是大家都说她,那多不好呀,她好可怜。。。
她很善良,
似乎是对一个女人最好的褒奖,举个栗子,霸道总裁刘强东就是这么说奶茶妹妹的。如果有人这么说我,我也会一定会笑眯眯的——我很善良呀。
而如果一个女人被人说:你很锋芒。会发生什么?
我和几位好闺蜜试了试(都是职业有成的女性),
闺蜜一:你别瞎说了,我一点都不锋芒
闺蜜二:呃,我只是比较专业,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闺蜜三:你才很锋芒呢,你们全家都很锋芒。
我又找了几个男人试了试,
男人一:谢谢你的夸奖
男人二:其实我还很温柔,你没发现吗?(同时对我抛媚眼ing)
这里我要具体解释一下,啥是有锋芒的善良?下面的两个故事,都是我真实遇到的
1、我爸妈要求我把每个月的钱,除了基本生活费都给他们,他们好给弟弟买房。善良中有锋芒的女生,会和爸妈还有弟弟谈自己的人生规划,会在给家里钱的同时不放弃个人积蓄,也不放弃个人深造。这是一种善良——会顾全自己的善良。
2、我和另外一位女士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同事劝我:她比你大20几岁,熬了这么多年,才等到这个机会,你让让她吧。我说:要看我俩谁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我会努力表现的。同事又说:那你要真的成了她的上司,她都这把年纪了,多没面子呀。我笑笑说:我不会介意她的年龄,我尊重她也会真诚的对待她。这也是一种善良——当仁不让的善良。
善良中没有锋芒,会变成什么呢?狐狸姐的一位闺蜜,嫁给了一位典型的”妈宝男“,就是老公是那种死都不会离开妈妈的。于是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婆婆说了算。但是生活方面的不习惯,让妻子喘不过气来。妻子总是和别人哭诉:自己每天都不想回家,不想见到婆婆。
我出主意:和婆婆直说,要么你不要干涉我,要么你离开。
这位女士惊呼:那我不成坏人了。
好,你不要做坏人,你继续你的善良,容忍家里的各种不自在不适应。但是你不要再找我哭诉了,我不是好人,不想天天听你毫无进展的、高度重复性的哭诉,更没有义务陪着你一起变成黄脸婆。
我个人认为,有很多教给女人善良但是特别毁三观的文学和影视作品。
例如《小姨多鹤》中少女多鹤被花钱买了当小老婆生孩子,还要为这个家奉献一辈子。要我,早就和心爱的男人跑了,或者申请回国了。
再比如《金陵十三钗》中,最后妓女主动代替女大学生(处女)去日本军营。要我在的话,我就说咱们一起跑吧,谁跑了谁幸运,谁被抓住谁倒霉而我会想念你的。(所以女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很重要呀)
还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看这部剧,我一直不懂姚木兰每一步都是因为啥),丈夫劈腿生下孩子闯了祸,还不离不弃的承担养孩子的重任,收拾家族烂摊子。要我,一定早早牵手欣赏自己、志趣相投的孔立夫浪迹天涯了(当然要带上各种金银细软的说)。
说到这里,其实我鼓励的这份锋芒,也并没有其字面意义上这么”攻气十足“,只不过是在善良中的一份自保,一份为了别人之外的”为了我自己”而已。现在沿袭为好优一贯的专业精神,从社会学角度来解析女生的“善良”
第一,佛洛依德曾经针对11岁到13岁的男孩和女孩同时开展心理调查。他将调查的男孩女孩置于竞争性游戏中,结果发现很多女孩宁愿放弃游戏,放弃结果,也不愿意与人起冲突。于是得出结论,女生回避竞争,回避冲突,宁可放弃结果也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看,这是真的。
第二,接着第一点,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实验是针对11-13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已经社会化(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一个人在3-5岁的时候,就形成了性别意识和性别刻板印象),如果针对1岁的宝宝呢?会不会结果就不同了?我们小区里面一两岁的男孩女孩一起挣玩具的时候,女宝宝分分钟能把男宝宝的脸挠花了。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对女宝宝的批评更甚,要求女宝宝分享谦让成为普遍的要求。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对冲突的逃避,究竟是女生的天性,还是后天被教化和压抑的结果呢?女性主义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们:这是被教化和压抑的。(不信你看《甄嬛传》,女生并非不能、不善于争斗)。
第三,长期的封建道德建设,让女生深陷“我必须善良为别人着想”,甚至是“我必须具有牺牲精神”这样的陷阱。我却看到,女生在成全他人与自我牺牲时,总是伴随着对一段关系的渴望。这是女生深层意识中的一种交换——我牺牲自我,你总该会和我保持好的关系了吧,不论是友情、同事还是伴侣关系。这份交换折射出了女生的不安全感,一种对“关系”的过度依赖。
姑娘,看清这些后,我要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一味的善良并不能为你带来尊重,更不能改变那些伤害你的人。
如果你只是怕“不够善良”这个标签的压力,那么为好优陪着你一起,咱们不要“你很善良”这句毫无实际奖励的歌颂,“为了我自己去争”一点都不丢人——无所畏惧,有所追求。
善良的小B很苦恼:我不想公开说这件事,我也希望大家都原谅她。
狐狸姐说:她偷东西还嫁祸你,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可以被原谅的点。
小B说:可是大家都说她,那多不好呀,她好可怜。。。
她很善良,
似乎是对一个女人最好的褒奖,举个栗子,霸道总裁刘强东就是这么说奶茶妹妹的。如果有人这么说我,我也会一定会笑眯眯的——我很善良呀。
而如果一个女人被人说:你很锋芒。会发生什么?
我和几位好闺蜜试了试(都是职业有成的女性),
闺蜜一:你别瞎说了,我一点都不锋芒
闺蜜二:呃,我只是比较专业,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闺蜜三:你才很锋芒呢,你们全家都很锋芒。
我又找了几个男人试了试,
男人一:谢谢你的夸奖
男人二:其实我还很温柔,你没发现吗?(同时对我抛媚眼ing)
这里我要具体解释一下,啥是有锋芒的善良?下面的两个故事,都是我真实遇到的
1、我爸妈要求我把每个月的钱,除了基本生活费都给他们,他们好给弟弟买房。善良中有锋芒的女生,会和爸妈还有弟弟谈自己的人生规划,会在给家里钱的同时不放弃个人积蓄,也不放弃个人深造。这是一种善良——会顾全自己的善良。
2、我和另外一位女士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同事劝我:她比你大20几岁,熬了这么多年,才等到这个机会,你让让她吧。我说:要看我俩谁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我会努力表现的。同事又说:那你要真的成了她的上司,她都这把年纪了,多没面子呀。我笑笑说:我不会介意她的年龄,我尊重她也会真诚的对待她。这也是一种善良——当仁不让的善良。
善良中没有锋芒,会变成什么呢?狐狸姐的一位闺蜜,嫁给了一位典型的”妈宝男“,就是老公是那种死都不会离开妈妈的。于是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婆婆说了算。但是生活方面的不习惯,让妻子喘不过气来。妻子总是和别人哭诉:自己每天都不想回家,不想见到婆婆。
我出主意:和婆婆直说,要么你不要干涉我,要么你离开。
这位女士惊呼:那我不成坏人了。
好,你不要做坏人,你继续你的善良,容忍家里的各种不自在不适应。但是你不要再找我哭诉了,我不是好人,不想天天听你毫无进展的、高度重复性的哭诉,更没有义务陪着你一起变成黄脸婆。
我个人认为,有很多教给女人善良但是特别毁三观的文学和影视作品。
例如《小姨多鹤》中少女多鹤被花钱买了当小老婆生孩子,还要为这个家奉献一辈子。要我,早就和心爱的男人跑了,或者申请回国了。
再比如《金陵十三钗》中,最后妓女主动代替女大学生(处女)去日本军营。要我在的话,我就说咱们一起跑吧,谁跑了谁幸运,谁被抓住谁倒霉而我会想念你的。(所以女生多进行体育锻炼很重要呀)
还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看这部剧,我一直不懂姚木兰每一步都是因为啥),丈夫劈腿生下孩子闯了祸,还不离不弃的承担养孩子的重任,收拾家族烂摊子。要我,一定早早牵手欣赏自己、志趣相投的孔立夫浪迹天涯了(当然要带上各种金银细软的说)。
说到这里,其实我鼓励的这份锋芒,也并没有其字面意义上这么”攻气十足“,只不过是在善良中的一份自保,一份为了别人之外的”为了我自己”而已。现在沿袭为好优一贯的专业精神,从社会学角度来解析女生的“善良”
第一,佛洛依德曾经针对11岁到13岁的男孩和女孩同时开展心理调查。他将调查的男孩女孩置于竞争性游戏中,结果发现很多女孩宁愿放弃游戏,放弃结果,也不愿意与人起冲突。于是得出结论,女生回避竞争,回避冲突,宁可放弃结果也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看,这是真的。
第二,接着第一点,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实验是针对11-13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已经社会化(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一个人在3-5岁的时候,就形成了性别意识和性别刻板印象),如果针对1岁的宝宝呢?会不会结果就不同了?我们小区里面一两岁的男孩女孩一起挣玩具的时候,女宝宝分分钟能把男宝宝的脸挠花了。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对女宝宝的批评更甚,要求女宝宝分享谦让成为普遍的要求。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对冲突的逃避,究竟是女生的天性,还是后天被教化和压抑的结果呢?女性主义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们:这是被教化和压抑的。(不信你看《甄嬛传》,女生并非不能、不善于争斗)。
第三,长期的封建道德建设,让女生深陷“我必须善良为别人着想”,甚至是“我必须具有牺牲精神”这样的陷阱。我却看到,女生在成全他人与自我牺牲时,总是伴随着对一段关系的渴望。这是女生深层意识中的一种交换——我牺牲自我,你总该会和我保持好的关系了吧,不论是友情、同事还是伴侣关系。这份交换折射出了女生的不安全感,一种对“关系”的过度依赖。
姑娘,看清这些后,我要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一味的善良并不能为你带来尊重,更不能改变那些伤害你的人。
如果你只是怕“不够善良”这个标签的压力,那么为好优陪着你一起,咱们不要“你很善良”这句毫无实际奖励的歌颂,“为了我自己去争”一点都不丢人——无所畏惧,有所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