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 |
1.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看大”,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也是今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尽量采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一旦我们约束过多,就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发展,将来可能会使他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如何放任不敢,也会让孩子形成目中无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2.两三岁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差,但只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去判断是非。父母要记住:情绪处理好了,再指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是非。
3.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认为哭闹可以左右一些事情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是孩子实现自我的手段。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要肯定孩子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要采取方法纠正孩子哭闹的毛病,让他们用正常的方式去找到自我。
4.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们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仅仅告诉孩子:“你不要做... ...”他就会感到迷茫和失望,会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给他们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让3岁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5.我们在为孩子提建议的时候,语言要简单,具体,让孩子理解我们所提供的选择条件,要与孩子的爱好和能力匹配。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的选择符合我们的意愿,就把这个选项放到最后。
6.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他们在与恩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父母切记不可训斥孩子或置之不理,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把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
7.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需要,来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自身条件,在适当的时候主动示弱,就可以培养出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8.冲动是魔鬼,因为愤怒是双方的,我们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都会变得偏颇。面对孩子,我们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调节孩子的情绪。别跟孩子“较劲”,让我们的家庭关系更和谐,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9.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我自己”“我不”是他们独立的宣言。我们要顺势而为,但不要过分娇惯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谈,对于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要设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劝说无效,我们就要明确我们的态度,告诉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再闹也不会得到目的。
10.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将来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越强。我们只需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等孩子慢慢长大。
11.对两三岁的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与之争执,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内心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会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独立性强的孩子。
12.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夸奖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夸奖孩子要做到:夸具体不夸表面;夸过程不夸结果;夸努力不夸聪明;夸事实不夸人格。夸奖要恰如其分,不是越多越好。
13.我们要避免当中批评孩子,要尊重孩子,私下解决孩子所犯的错误。
14.教孩子认识钟表,让孩子懂得10分钟可以做多少事,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安排时间、管理时间。
15.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的异想天开,给孩子的天马行空创造一个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16.我们要学会放手,懂得放手,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要有足够的耐心,及时鼓励孩子的一些实践和尝试,让孩子为自己负起责任。
17.给孩子自由也要有一个限度,不要纵容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少设置条条框框,不等于取消所有的规则和约定。
![]() |
18.培养孩子的自立不等于说在每种情况下都要孩子单独解决问题,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必要的时候也要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19.每个人的的性格和气质是不一样的,每种气质都有它的优势和弱点。
20.依赖心理强的孩子多说都是懒惰,在适当“惩罚”孩子之后,我们要让他们在家务劳动中克服“懒惰”心理。
21.我们不但要让孩子玩,最好也能陪着孩子玩,在玩中开发孩子的智慧,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22.允许孩子做一些“出格”的事,如果没有违背原则。
23.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但家外是孩子活动的空间。
24.一定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即使在游戏中也不要比较。
25.把孩子看做天才,他就会迸发出天才的能量。
26.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的一员,有事情多问问孩子的想法。
27.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当做情绪的发泄桶。
28.必要的时候我们要为孩子排除一些危险,让他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犯错”。
29.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粗暴、专制,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更可怕的是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到这样的应对方式,它带来的影响不只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
30.我们切记不要给孩子贴上“笨”“淘气”“捣乱”之类的标签,尊重孩子内在的成长密码,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不能消灭孩子“坏”个性,应该因势利导,慢养孩子。
31.父母少命令,多商量、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32.适当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和自己做错事导致的后果,对他们成长是有利的。告诉孩子:这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下次别再错!
33.如果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很容易让孩子成为“两面派”,在严厉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有事情不敢放手去做,自卑胆怯;而在宽容慈爱的家长面前,还自己就会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这样很难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难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服务只有在教育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原则问题上态度坚决一致,才不会让孩子有空子可钻。
34.希望自己孩子做到的,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率先做到。希望孩子能够自觉做事,我们也必须要有自觉性。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