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按摩特效穴滋阴降火
1.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用的最多的一个穴位,可以算得上这条经络上的明星穴,尤其对于现代因为压力太大而时常感到心烦意乱、想发火的人来说,更是一剂常备的清肝泻火药。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它的旁边是奇经八脉的冲脉,在足底部与肾经的涌泉相对。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而肾经是气血的源头,这两条经脉相合的地方阴血必然会很旺盛,所以称为太冲。
2.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摩迎香穴,可治疗鼻炎、鼻塞、鼻出血、彝窦炎、流鼻水、鼻病、口歪、面痒、牙痛、感冒、胆道蛔虫症等。
按摩方式: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两组。
3.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以及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中医体质辨识厂家,山东普瑞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认为,按摩方式:每晚临睡前端坐,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肺俞穴10~20下,然后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能健肺养肺,助体内排痰浊,还能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文章来源:http://www.medprs.com/
太冲穴是肝经上用的最多的一个穴位,可以算得上这条经络上的明星穴,尤其对于现代因为压力太大而时常感到心烦意乱、想发火的人来说,更是一剂常备的清肝泻火药。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它的旁边是奇经八脉的冲脉,在足底部与肾经的涌泉相对。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而肾经是气血的源头,这两条经脉相合的地方阴血必然会很旺盛,所以称为太冲。
2.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摩迎香穴,可治疗鼻炎、鼻塞、鼻出血、彝窦炎、流鼻水、鼻病、口歪、面痒、牙痛、感冒、胆道蛔虫症等。
按摩方式: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两组。
3.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以及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中医体质辨识厂家,山东普瑞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认为,按摩方式:每晚临睡前端坐,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肺俞穴10~20下,然后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能健肺养肺,助体内排痰浊,还能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文章来源:http://www.medprs.com/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