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霍尔是怎样战胜了OMA与扎哈?
编者按:中国、印度、迪拜,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三大建筑工地”,令一众国际建筑师蠢蠢欲动、虎视眈眈。随后,中国乱象丛生,迪拜不断攀高,印度这一谜之国度呢?人们对印度的现代建筑的印象往往是厚重的墙体,以及耀眼阳光下遮阳构架和巨大洞口在墙体上投下的浓厚的阴影。讲真,这样的新建筑何以在南亚大行其道?本文从四位建筑师的作品,一路回溯,试图阐释为了符合地域特征,斯蒂文·霍尔、查尔斯·柯里亚、路易斯·康、勒·柯布西耶所做出的努力。
【斯蒂文·霍尔:“阶井式”水系统】
回到2014年年底,斯蒂文·霍尔击败入围的包括 OMA 和 Zaha Hadid 在内的7家事务所,赢得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权。这也是孟买举行的首次公共建筑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霍尔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方案效果图
霍尔方案中特别回应了当地多雨的气候,在雨季时,建筑中部的开口使雨水得以落入,形成一个季节性的水池,其中的蓄水会接着流向中心水池。这个设计受到了传统印度阶井的启发。同时,建筑在中央水池上的倒影恰好将博物馆的新旧部分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水面下方安装的光电池提供了博物馆60%的电力。
霍尔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方案中央水池效果图
建筑表皮采用了印度当地常见的红色砂岩,非常具有标识性和地域特征。跟霍尔的方案相比,其它几家入围事务所则缺乏清晰的形体辨识和地域联系。
在霍尔的方案中
特殊的开洞方式非常引人注目
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位先行者
这种相似性
恰恰来自两位建筑师对地域性的一致关注
【路易斯·康:巨大圆洞 】
1974年,在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中,为了对印度传统建筑有所回应,康特别运用了本地的建材(砖与混凝土)以及大型的几何立面进行诠释。同时,结合功能和气候的考虑决定了宿舍的平面设置,而气候和材料则影响了它的立面。印度特有的气候要求建筑有室内的通风,同时又要避免古吉拉特炎烈的阳光。于是阳台,走廊、休息室和外墙巨大的圆洞贯穿了宿舍和教学大楼的设计。
时间再倒退20年……
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的领航人物
就已来到南亚次大陆,
他又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
【柯布西耶:11个连续拱壳】
在昌迪加尔雄心勃勃的城市规划中,柯布受邀为工程主持大局。尽管尼赫鲁邀请当时已是声望崇高的柯布西耶来主掌新城建设,是为了摆脱殖民和古典传统,但柯布的功能主义中,仍然融入了他所理解的“印度语汇”——伞状屋顶、遮阳板、阳台、水池等,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中提取的,并在现代建筑原则下对诸多因素的融会贯通。一系列单体建筑同样展现了建筑师对地域特征的回应,昌迪加尔高等法院建成于1956年,在柯布最终的方案中,建筑屋顶采用一个巨大的混凝土顶棚,这个顶棚长达100多米,罩住了建筑的主要部分。
柯布的主要出发点是不依赖机械的空气调节,而利用建筑本身的特点来解决当地烈日和多雨的气候所造成的困难。顶棚由11个连续拱壳组成,横断面呈V字形,前后挑出并向上翻起,它兼有遮阳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屋顶下部架空的处理有利于气流畅通,使大部分房间能获得穿堂风,这样以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当地的日晒和雨季问题。
当然,印度本土的建筑师们
也同样在探寻符合地域的建筑形式
气候,
一直是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
【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
已故的印度当代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曾提出“形式追随气候(Form Follows Climate)”,他认为建筑概念不能只是由功能和结构决定,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管式住宅”是柯里亚针对印度炎热气候做出的回应,独特的建筑形态和开窗方式有利于住宅内部的通风,而另一个案例帕雷克住宅(Parekh House),柯里亚进一步将“管式住宅”理念发展,将两个剖面并置于建筑中来分别适应夏季和冬季不同的气候条件。
————————————————————————————————————————
“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2016年6月22日-7月1日),我们将探访这方神秘的土地,回到四位建筑师对地域形式探求的原点,我们将陆续考察昌迪加尔议会建筑群、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康在孟加拉国的惊鸿一瞥——达卡孟加拉国会大厦、达卡国家医院。
“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正在招募!(2016年6月22日-7月1日)
详情页:http://www.archiposition.com/20160407/
限额20人,已确定10人,招满即止。
报名页面:http://www.archiposition.com/sign_up/
——————————————————————————————————————————
编辑 | 张远博
资料整理 | 陶然 袁昕玥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呈现今日中国建筑之现场』
微信号:有方空间(youfang502)
———————————————
『最全面建筑旅行资讯』
微信号:行走中的建筑学(architravel)
△扫码或长按后点击
“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斯蒂文·霍尔:“阶井式”水系统】
回到2014年年底,斯蒂文·霍尔击败入围的包括 OMA 和 Zaha Hadid 在内的7家事务所,赢得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权。这也是孟买举行的首次公共建筑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 |
![]() |
霍尔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方案效果图
霍尔方案中特别回应了当地多雨的气候,在雨季时,建筑中部的开口使雨水得以落入,形成一个季节性的水池,其中的蓄水会接着流向中心水池。这个设计受到了传统印度阶井的启发。同时,建筑在中央水池上的倒影恰好将博物馆的新旧部分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水面下方安装的光电池提供了博物馆60%的电力。
![]() |
霍尔孟买市博物馆北翼项目设计方案中央水池效果图
![]() |
孟买市博物馆剖面 |
建筑表皮采用了印度当地常见的红色砂岩,非常具有标识性和地域特征。跟霍尔的方案相比,其它几家入围事务所则缺乏清晰的形体辨识和地域联系。
![]() |
OMA入围方案 |
![]() |
扎哈入围方案 |
在霍尔的方案中
特殊的开洞方式非常引人注目
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位先行者
这种相似性
恰恰来自两位建筑师对地域性的一致关注
【路易斯·康:巨大圆洞 】
1974年,在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中,为了对印度传统建筑有所回应,康特别运用了本地的建材(砖与混凝土)以及大型的几何立面进行诠释。同时,结合功能和气候的考虑决定了宿舍的平面设置,而气候和材料则影响了它的立面。印度特有的气候要求建筑有室内的通风,同时又要避免古吉拉特炎烈的阳光。于是阳台,走廊、休息室和外墙巨大的圆洞贯穿了宿舍和教学大楼的设计。
![]() |
![]() |
艾哈迈德巴德印度管理学院 |
时间再倒退20年……
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的领航人物
就已来到南亚次大陆,
他又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
【柯布西耶:11个连续拱壳】
在昌迪加尔雄心勃勃的城市规划中,柯布受邀为工程主持大局。尽管尼赫鲁邀请当时已是声望崇高的柯布西耶来主掌新城建设,是为了摆脱殖民和古典传统,但柯布的功能主义中,仍然融入了他所理解的“印度语汇”——伞状屋顶、遮阳板、阳台、水池等,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中提取的,并在现代建筑原则下对诸多因素的融会贯通。一系列单体建筑同样展现了建筑师对地域特征的回应,昌迪加尔高等法院建成于1956年,在柯布最终的方案中,建筑屋顶采用一个巨大的混凝土顶棚,这个顶棚长达100多米,罩住了建筑的主要部分。
![]() |
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
柯布的主要出发点是不依赖机械的空气调节,而利用建筑本身的特点来解决当地烈日和多雨的气候所造成的困难。顶棚由11个连续拱壳组成,横断面呈V字形,前后挑出并向上翻起,它兼有遮阳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屋顶下部架空的处理有利于气流畅通,使大部分房间能获得穿堂风,这样以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当地的日晒和雨季问题。
当然,印度本土的建筑师们
也同样在探寻符合地域的建筑形式
气候,
一直是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
【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
已故的印度当代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曾提出“形式追随气候(Form Follows Climate)”,他认为建筑概念不能只是由功能和结构决定,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管式住宅”是柯里亚针对印度炎热气候做出的回应,独特的建筑形态和开窗方式有利于住宅内部的通风,而另一个案例帕雷克住宅(Parekh House),柯里亚进一步将“管式住宅”理念发展,将两个剖面并置于建筑中来分别适应夏季和冬季不同的气候条件。
![]() |
Parekh House(1967-1968) |
![]() |
Parekh House(1967-1968)图纸 |
————————————————————————————————————————
“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2016年6月22日-7月1日),我们将探访这方神秘的土地,回到四位建筑师对地域形式探求的原点,我们将陆续考察昌迪加尔议会建筑群、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康在孟加拉国的惊鸿一瞥——达卡孟加拉国会大厦、达卡国家医院。
“晚期风格: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2期”正在招募!(2016年6月22日-7月1日)
详情页:http://www.archiposition.com/20160407/
限额20人,已确定10人,招满即止。
报名页面:http://www.archiposition.com/sign_up/
——————————————————————————————————————————
编辑 | 张远博
资料整理 | 陶然 袁昕玥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 |
『呈现今日中国建筑之现场』
微信号:有方空间(youfang502)
![]() |
———————————————
『最全面建筑旅行资讯』
微信号:行走中的建筑学(architravel)
![]() |
△扫码或长按后点击
“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